靳家彥教學實錄——《跳水》
師:與了什么事情?
生:水手拿猴子取樂。(板書:取樂)
師:請你思考一下什么是取樂?
生:玩。
師:咱們到操場去取樂?顯然不行,再思考。
生:拿某種事物來捉弄、玩耍對方,尋開心。
師:哪個字相當于取?
生:取。
師:哪個字相當于開心?
生:樂。
師:合起來就是——
生:取樂。
師:這就是取樂,掌握了嗎?
生:掌握了。
師:你們平常生活中有沒有拿同學取樂的事情?
生:沒有。
師:就是在后邊逗逗人家,捅捅人家,讓人家不知道,這就是拿同學取樂,有沒有?
(聯系生活實際,準確地理解詞語。)
生:有。
師:具體怎么取樂我就不問了。你們生活中一定有取樂的事情,但是玩笑要有限度,超過限度就要吵嘴了。水手取樂猴子,猴子表現非常不好,書上有一個詞寫了出來,它是什么?
生:放肆。(讓一學生在黑板上寫“放肆”)
師:你先站在這里。她寫得好不好?比較好。我問一問,她寫得筆順對不對?
生:放肆的“肆”第二筆不對,筆順顛倒了。
師:你聽到了嗎?
生:聽到了。
師:同學幫助了你,你應該怎么表示?
生:謝謝你。
生:不用謝。
師:這就叫禮貌,同學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看老師寫“肆“這個字,怎么念?
生:肆(sì)。
師:讀詞。
生:放肆。
師:如果今天不留作業,明天默寫“放肆”這個詞,會不會?會的舉手。
生:(齊舉手)
師:課堂上學會了,何必回家默寫十幾遍呢?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一定要學會了。
師:“放肆”這個詞怎么講?
生:不顧一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約束。
生:任性,沒有控制自己而拘束。
師:這個詞同學是查字典得來的,但沒有理解。查字典是個好辦法,但還要回到課文里才能真正理解。看課文哪句話寫了它放肆?
生:第四句……最后一句。
師:給他時間,誰幫他一下?你說。
生:第三句。
師:大家讀。
生:“有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鉆來鉆去。做出鬼臉,模仿人的樣子,惹得大家直笑。”
師:這就是猴子的放肆。你讀一讀。
生:(讀第三句)
師:同學幫助了你,你應該怎么表示?
生:非常感謝。
生:不客氣。
師:你說得更好。查了字典,又回到課文里,對這個詞就理解得更清楚了。大家清楚了嗎?
(教會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方法,并注意進行禮貌教育。)
生:清楚了。
師:哪一句話能概括這一段話的意思?
生:第四句。
師:(出示小黑板:它顯然知道大家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因而”這個詞把前后聯系起來了,但意思不好講,誰能換另外一個詞,還不改變原意。你說。
生:所以。
師:好!請坐。你說。
生;因此。
師:好!你說。
生:然而。
師:行嗎?你讀一讀。不行,再思考。我提示大家一下,先寫一橫再寫一橫,再豎鉤。你說!
生:于是。
師:能換成一個字嗎?
生:就。
師:你讀一下!
生:(讀句子)
師:還能換嗎?
生:便。
師:你讀一下!
生:(讀句子)
師:真好,我們換了五個詞,所以、因此、于是、就、便。我們通過換詞,就知道這個句子,它是由于前邊的這個情況,才有后邊的結果,“顯然”說的是上一句,“更加”說的是下一段。同學們一定要注意,我們讀一個句子,不但要注意句子內部的聯系,這要注意句子前后的聯系。所以,讀書時不要只讀一個句子,而要注意句與句的關系。請同學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