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學設計
b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體驗什么是“蹭” ①蹭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從“蹭”字發現貓的溫柔可親,體驗老舍先生多么愛貓!)②請和同桌蹭蹭,你有什么感覺? ③把這種體驗放在朗讀中,應該怎么做?
3、教師激趣:你聽,貓它豐富多腔、變化多端的叫喚,怎么樣的呢?能不能想象一下。(教師要真正進入,采用豐富的言語引導學生進入創設的情境。)
師:也許我們的貓,剛剛吃飽喝足會心滿意足地長叫一聲──
生:喵──
師:也許我們的貓剛聽到主人的召喚,會干脆利落地短應一聲──
生:喵──
師:也許我們的貓,在外面瘋跑了一天一夜,碰到了一只勢均力敵的貓,啊,要打架啦,它會粗吼一聲──
生:喵──
師:也許我們的貓,正伸出脖子來讓主人幫它抓癢,它會非常受用地細叫一聲── 生:喵──
師:這“豐富多腔”的聲音是不是特別美妙啊?我們以前生活中也接觸過貓,你有發現貓這些豐富多腔的叫聲嗎?看來老舍先生真的是很愛貓啊。
4、教師質疑:貓跳到桌上,在稿紙上踩印的為什么是小梅花啊?
①這小梅花是指什么啊?
②比較(小組分別讀一句)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個臟腳印。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師:讀出了什么感情?(預設:一組讀出第一句中的討厭感情,另一組讀出第二句中喜歡的語氣。)
5、教師小結:我們課文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老舍爺爺對貓的熱愛之情啊!
c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貓,膽小又勇猛,用課文中的那個詞語可以來形容(古怪)。遇上蛇都敢斗一斗,貓確實夠勇猛。
3、請學生再次朗讀,注意讀出貓的勇猛和作者的自豪之情。
五、教師小節
一只小小的貓,大作家老舍先生卻把它描繪的這么生動活潑,此刻,你是否很想去看看,這些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小貓是否真的這么古怪和可愛呢?好好去觀察你身邊的這些小事物,你會發現原來他們都是這么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