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教案(教科版)
15緊靠森林,為什么還要種樹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以一個傣族小村寨為例,用提出問題的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題,寫了村寨的人們如何愛護森林,自覺保護這個天然寶庫,并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的事,告訴人們保護森林就是保護生物資源,自然規律不能隨意違背,生態平衡不可隨意破壞,只能根據生態規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設計理念
本文文題即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自己去文中尋找答案。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句的方法去理解文章,并深入地談自己的感受。文章要告訴我們的道理較為深刻,讓學生們用聯系文中實例的方法去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懂得保護森林、保護樹木的重要性,懂得人類只能根據生態規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能隨意破壞自然的深刻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版、壩、菠等11個生字,會寫族、印、蘿等13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懂得橄欖壩這個傣族小村寨緊靠森林,人們還要大量種植樹木的原因。
2.理解課文最后兩個重點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傣族村寨風光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
1觀看傣族村寨風光片。
今天老師做導游,請同學們隨我一起去領略一下云南西雙版納一個叫做橄欖壩的傣族小村寨的美麗風光。(播放橄欖壩小村寨的風光片。)
2在片中,同學們都看到了什么?
(各種各樣的樹木、很多的水果、魚塘、農田、家畜……)
3看到了這么多的東西,同學們想說些什么?
(橄欖壩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生活富裕……)
4同學們說得非常好,老師要告訴同學們,除了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畫面之外,橄欖壩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它緊挨著原始森林。(繼續播放風光片,橄欖壩旁的原始森林。)
5老師看到同學們的臉上出現了疑惑的神情,那你們好奇的是什么呢?
(挨著原始森林,為什么自己還要種那么多樹呢?)
6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5課:緊靠森林,為什么還要種樹。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
2.標好自然段。
3.男女生分組讀文,糾正字音。
4.指名讀文,檢查讀文情況。
5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三、讀書思考,深入感悟
1.橄欖壩的人緊靠著原始森林,他們為什么不去旁邊的原始森林采摘、砍伐、獵取現成的資源發家致富,而要辛辛苦苦地自己動手種樹呢? 到文中去尋找答案。邊讀邊畫。
學習第3自然段,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句,談自己的理解。
關鍵句:因為他們知道,原始熱帶雨林是個“百寶園”。
關鍵詞:“百寶園”:林中有珍貴喬木,樹下生藥材,樹上長美味菌類,還有珍貴動物。
關鍵詞:“綠色蓄水庫”:整存零取。
小結:正因為原始熱帶雨林是“百寶園”,是“綠色蓄水庫”,(引出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話)“因此,他們十分愛護森林,自覺地保護這個天然水庫,并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
2.橄欖壩的人們是怎么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的呢?
學習第2自然段。
關鍵句:這個小小的傣族村寨,真是農、林、牧、副、漁五業興旺。
橄欖壩的人們過著這么幸福的生活,是因為他們“十分愛護森林,自覺地保護這個天然寶庫,并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學生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