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2、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6頁,讀讀“廣角鏡”里面的三個故事,看看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大屏幕出示《聞雞起舞》文本,指名讀
師生交流:故事里祖逖怎么做?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師小結:祖逖等一代又一代熱血之士為了祖國的安定繁榮,聞雞起舞,精忠報國。
3、出示《人民科學家的忠誠》文本,指名讀
師生交流:故事講了什么?錢學森為新中國國防事業作出了哪些歷史性的貢獻?
出示并齊讀錢學森的話:“外國人能造,中國人同樣能造。”
師小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了祖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嘔心瀝血,孜孜不倦。
4、默讀文中故事《童弟周:生命的追問》,交流感想。
劃出童弟周說的話,齊讀:我是中國人,我的最大愿望是讓中國快些富強起來!現在中國看到了希望,我得趕快回國去!
師小結: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一種義務,一種光榮。
5、六人小組故事會:介紹自己最敬仰的愛國志士和革命先輩,說說他們對自己的影響。
請學生上臺說,對說得好的同學獎勵名言名句小卡片
[設計意圖:感人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動孩子的心靈。讀英雄故事,講英雄故事這些直觀、形象的教育形式,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祖逖、錢學森、童第周都是關心國家命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典范,選用他們的故事,能促進學生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含義的理解。]
(四)熟讀成誦,深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涵義
1、剛才有幾位同學得到了老師的小卡片,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和大家共同來分享。
指名說句子和意思,逐句理解。(出示句子和注釋)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宋.朱熹)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顧炎武)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雄于地球,
則國雄于地球。(梁啟超)
2、師:這幾句愛國的至理名言給人以深刻的啟迪,請同學們多讀幾遍,認真背一背,記一記。
學生自由背誦——指名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名言名句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瑰寶。通讀誦讀教材“積累園”及補充的名言名句,能夠幫助學生深化主題認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的責任!
(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貴在行動
1、播放八國聯軍侵華,香港島被迫割讓給英國后又于1997年順利回歸的錄象片段。
師生交流:帝國主義列強為什么敢在我們的國土上橫行霸道?為什么香港島曾經被迫割讓給英國?為什么又能于1997年順利回歸祖國?說說你所知道的原因。出示并引讀:
——: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歷史告訴我們
——:落后就要挨打。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開拓未來。不忘國恥,振興中華,這是歷史的重任,先烈的遺志,我們的責任。今天,我們需要努力的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
2、師:在這和平安寧的時代,振興祖國的內容和任務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請說說你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點名學生談看法)
3、小組合作
請同學們在學習小組組長的帶領下,在黑板的指定圈內寫下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