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師:《說勤奮》這篇文章和我們以往學習的寫人、記事、寫景的文章不一樣,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開頭提出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梁,接著列舉了兩個典型的例子,最后點明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必須也只有靠勤奮二字,我們古今中外,自古以來就有勤奮的優良傳統,也留下了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勤奮成才的感人故事,你知道哪些?
生:我知道愛迪生,他從小就喜歡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終于發明了電燈。
生:我知道魯迅,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讀書。
生:我知道戰國時的蘇秦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
生:我知道漢代匡衡像鑿壁偷光。
師:所以說:
生讀:成功==百分之的靈感+百分之九九的勤奮
師:默讀全文,想一想,讀到這兒,你想對自己說什么?對同學說什么?拿出自己的筆用簡潔的語言寫寫自己心中的感受。也可以引用古詩明言。
生:我想對自己和同學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戚。
生:我想對自己說,只要勤奮,就一定能成功。
生:我想說,我要像魯迅一樣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擠出來,多讀書,讀好書。
生:我想對同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師:讓我們再一次齊讀大屏幕上的幾句話:
生讀: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
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師: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有一生勤奮。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就是以讀書為樂,就是珍惜時間,就是持之以恒,勤奮是成功的永恒的動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奮會拉長我們的生命,會讓我們短暫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作業:收集整理以“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為主題的古詩、格言。
附:板書
說勤奮橋梁(圖)理想境界
設計的理念:以增強感悟語言的實效為目標,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滋潤豐富。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學時,抓住重點句“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為,體會“只有”、“一生”的意思,并把該句作為一條線索,引導學生學習全文。學習司馬光的故事,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體會勤奮就是以讀書為樂、珍惜時間、持之以恒,學習童第周的故事,側重于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然后在對比中加深感悟。最后進行拓展延伸,升華學生的情感。懂得只有勤奮,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