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沙漠是怎樣形成的?
世界上有許多大沙漠,如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面積為800多萬平方千米,比澳大利亞面積還大。我國沙漠的面積,相當于我國可耕地面積的總和。
干旱和風是形成沙漠的兩個主要原因。沙漠地區氣候干燥,雨量稀少,地面上缺少植物的掩蓋;白天光照強烈,氣溫很高,而夜間氣溫急驟下降,往往降到零度以下。巖石長期遭受晝夜不息的熱脹冷縮,于是像蛻殼一樣不斷地剝落,而風化的石塊又進一步被粉碎成沙粒。當巖石被風化成沙粒后,狂風把沙粒吹跑堆積成一個個沙丘,鋪蓋在整個地面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沙漠都是這樣形成的。
人類濫伐森林,破壞草原,使土地表面失去植物的掩蓋,也是沙漠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洪水斷想
古木參天,溪池清淺,桃花翠竹,鳥鳴其間。千百年來,人們向往著這樣恬然、平靜、安怡的世界。然而今天,我們面臨和經歷的又是什么? ——題記
洪水終于退卻了,無論我們是用土方碎石,還是用血肉之軀,還是有鋼鐵意志與它搏斗,它總算退卻了。一個又一個的村莊消失了,不知又多了多少個水下的龐貝城;一個又一個的英烈逝去了,走得慘烈、走得悲壯……
我的心在痛,在流血,不僅僅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又增加了那么多無家可歸的貧民、那么多沒有學校的孩子、那么多洪水留下的掩著白骨的灘涂……
我的心在痛,在顫抖,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損失了多少個億、有的地方倒退了多少年,更因為當把目光投向久遠的時光隧道時,我發現了不是洪水毀了我們家園,而是我們自己。
站在黃土黃原上,環視這曠遠的溝壑與丘陵,綿延不盡的黃色讓這個世界顯得古老而蒼涼,誰也沒法想到遠古以前,這里遍布蔥蔥郁郁的森林,覆蓋著如茵似毯的綠草,生活著歡暢安怡的飛鳥走獸;然而今天,當你看到那水切割的直立的黃土“峽谷”、那黃土上龜裂的縫隙時,你會感覺到什么叫死寂;當你看到天一降雨,水流便攜帶泥沙滾滾而下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什么叫觸目心驚;當站在潼關古渡看著滔滔而來的渭河濁流匯入黃河的時候,你會覺得黃河這個名字是一種恥辱……
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大興安嶺林區的扎蘭屯竟然發生了大規模的泥石流!長江上游確定為覆蓋率為40%的水土保持林帶竟然不足13%,而當年的“伐木大王”現在竟然無木可伐!洞庭湖水面竟然由4000多畝下降到2000多畝!今年長江的流量沒有往年大,水位倒是比往年高!
探究洪水的根源,雨量異常為罪魁之一,可是想一想,如果長江上游還有著那一片蔥蘢的森林呢?如果洞庭湖還如往日一樣水域廣淼、碧波蕩漾呢?如果哈爾濱市沒有那么多事后才拆除的違章建筑呢?如果扎蘭屯少砍多栽點兒樹木呢?有人把洪水歸咎于三峽工程沒建成,但如果沒有前面的一切,即使再多幾個三峽,誰又敢保證1975年發生的河南駐馬店地區因水庫崩塌而致8.5萬余人死亡的慘劇不會再發生呢?
治水,我們采取的方法就是加高堤壩,再加高堤壩。黃河變成懸河、長江變成懸河,是不是珠江、黑龍江也要變成懸河呢?
我深深為那些被洪水吞噬的人們而惋惜,我深深為抗洪時驚天動地的場面所震憾,可我同樣深深為我們曾經的所做所為而感到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