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預習及復習提綱——第一單元<話語>
文章出處:本課寫的是戰國時代的歷史故事,故事出自《東周列國志》。
課文特點分析:
課文通過對話展開情節,刻畫人物。人物語言符合人物身份。太史伯、仲、叔和季勇于犧牲自己的性命,當然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性命不值錢,而是在他們心目中,歷史太重要了。世間就有這樣的人,寧愿挨打,寧愿被殺頭也要說真話。這不僅僅是真話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秉筆直書》這個故事的內容。理解幾位史官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的職責,敢于直言的凜然氣節。
能力目標:抓住太史伯、仲、季、南史氏的話,體會他們為什么不肯改竹簡的寫法。
結合課文,理解美言、謊言、直言、謠言、忠言的意思。
情感目標:理解幾位史官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的職責,敢于直言的凜然氣節。
教學重點:理解幾位史官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的職責,敢于直言的凜然氣節。
生字:
秉(bǐng) 攬(lan) 史(shǐ) 按(àn) 權(quán) 憑(píng)
竟(jìng) 忠(zhōng) 屈(qū) 貪(tān)
解釋詞語
顛倒是非 面不改色 貪生怕死
形近字組詞
貪 屈 種 按 竟
貧 屜 仲 安 競
課文分析:
對話刻畫人物
深刻體會四位太史一身正氣、仗義直言的高尚品格。
太史伯聽了崔杼的話,嚴肅的說:“按照事實寫歷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實,顛倒是非呢?”
反問的語氣———感悟反問句表達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達的意思。
史伯說:“我只有一個腦袋,如果你叫我顛倒是非,我情愿不要這個腦袋。”
為了說實話寧肯犧牲自己的那種毫不畏懼的精神。從而感悟人物性格的耿直,敢于直言。
史仲面不改色,冷笑著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實,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殺了,難道還能把所有的人都殺了嗎?” “面不改色”、“冷笑”,體會他的毫不畏懼,感悟人物特點
太史季說:“我當然愛惜性命。但要是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盡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寫,天下還有寫的人。您只能不許我寫,卻不能改變事實。您越是殺害太史,越顯出您心虛。”
通過太史季的話,體會他毫不畏懼,點出崔杼殺人后的心虛,而季自己為了盡太史的本分寧肯去死的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