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說課
說課內容:《給予是快樂的》
(一)教材簡析
《給予是快樂的》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記敘文主要寫了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5)寫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得到新車,結果錯了。第二段(6-11)寫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坐車炫耀自己,又錯了。第三段(十二-十三)寫保羅與小男孩度過難忘的夜晚,并懂得"給予是快樂的"道理。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獲得”與“給予”矛盾化解、升華人物品質是教學重點。
(三)說教法學法
“對話”教學法;基于文本,感悟課文;超越文本,實踐語言;超越自我,提升精神。
(四)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地引領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從而走向精神的極高境界,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
(五)說教學目標
鑒于《語文課程標準》,按照三維立體的設計理念以及認知水平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組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1)會用"炫耀"懂得造句;(2)理解感悟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憑借課文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體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
(六)、說教學思路。
重點談"第二課時教學"。
一、復習導入。
一個小男孩看保羅的新車,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保羅十分驚訝。
(復習為理解、感悟文本,提升品質奠基。)
二、品讀課文
1、讀文本,寶羅為什么要讓小男孩坐他的車兜風?在組內閱讀交流、大組匯報。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要重視策劃、組織、協調、實施能力的培養。)
2、再讀文本,填空。當小男孩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寶羅知道自己錯了。
(這一設計由解讀全文的關鍵點切入,為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解讀奠基,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和讀寫實踐由此開始。這里需要注意還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讓他們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問題,才能保證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a、這里看重指導朗讀這樣一部分
"先生,你能把車開到我家門口嗎?"
"保羅笑了,……這回保羅又錯了。"
可以這樣指導朗讀,如:
a、誰愿意讀?誰愿意和他比一比,你們喜歡誰的朗讀,談談你怎么想。
b、你們誰有把握讀好,為何這么自信?
c、想聽聽老師讀嗎?
d、你們認為這句話應怎樣讀,找個合作伙伴練練。
你們認為哪種語氣最符合當時情景,你是怎么理解的。
分角色朗讀。
("言為心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