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七冊 《12開天辟地》
2、檢查字音。
混沌一團 巍峨 開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攏
精疲力竭 縱橫交錯 神力 身軀 化生萬物
3、“混沌一團”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聯系上下文來說一說嗎?
4、現在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你還會讀嗎?可以你一段,我一段地讀給同桌聽,要是發現難讀的句子就討論討論,或者做上記號。
5、你們覺得哪些句子難讀?來,大膽地舉個手,大家一起來幫忙。(注意長句子的停頓,提示學生畫上停頓符號)
6、同學們再讀讀課文,這一回是默讀,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覺得有困難,老師幫幫你,借用這幾個詞來說。(指導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概括)(課件出示:混沌一團開天辟地 合攏 神力 身軀 化生萬物)
7、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是概括內容的一種方法。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長文章讀短 ,讀成一句話。試試看,能從文中找到一句話來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嗎?
8、小結板書: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團,盤古以他的神力開天辟地。倒下后,他的身軀化生萬物,創造出美麗的世界。
(設計意圖:給每一次讀書提出一個要求,是閱讀教學所必須的。只有扎扎實實地落實,真正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才能為下文的教學打下基礎。在讀通全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用重點詞和長文讀短這兩種方法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無疑是教給學生一根學習的拐杖。)
三、品讀2---5自然段,感悟神力。
過渡:“神力”你是怎么理解的?這節課,我們就要看看,盤古究竟怎樣以他的神力開辟出天地的?自由讀2---5段。一邊讀,一邊想,在你特別有感受的地方做上記號。(根據生的回答,屏幕出示)
1、學習第2自然段
例句a: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一絲微光透了進來。
①你怎么感受到他的神力?(他一使勁坐起來,大雞蛋就裂開了一條縫。)
例句b:大神見身邊……破碎了。
②你從哪兒看出他的神力?(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
能加上動作來說明嗎?(生表演)
③盤古是這樣做的嗎?你們有什么建議?從哪兒體會到的?(猛劈猛鑿)來,讓老師再給你一點神力。(生再演)這才是猛劈猛鑿。
④盤古可是個昏睡了一萬八千年的大神,一萬八千年,他該積蓄了多大的力量啊!這一刻,他要爆發了,他要鑿出一片新天地來。來,讓我們像盤古一樣爆發一次!(看屏幕讀)
(設計意圖:表演是理解詞語的方法之一。在學生讀通文本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表演中走進文本,在表演中深入體會課文內容,在表演中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達到語言的吸收和內化。)
⑤同學們,你們看,多瀟灑啊!揮手之間,天地出現。(屏幕出示)
例句c: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⑥誰愿意讀這句話?聽了他的朗讀,你有什么感受?
⑦輕而清,這是天的感覺,飄飄渺渺,廣袤無邊。重而濁,這是地的感覺,雄渾厚重。女生讀天的部分,男生讀地的部分。
⑧你們的朗讀讓我們陶醉在這片新天地中。再看看這句話,它還隱藏著玄機呢。(藏著反義詞,前半句和后半句字數一樣多。)(屏幕中反義詞變色)
⑨像這樣前半句和后半句字數相等,意思相對應,這是一種對仗的寫法。(板書:對仗)在課文中,還有許多像這樣的句子,快速地找一找。(生查找)在文章中運用對仗這種方法,能使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