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2(兩課時)
教學反思:
我們常常談到的授之以“漁”,不授之以魚。到底什么是漁?我想這篇習作告訴我們,學生生活中積累其實不少,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積累生動的表達出來,于是就開始一味的模仿,而真正是失去了自我,將他人的生活經驗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復制。如何開發學生的創造呢?我想,絕對不是,再挖掘生活,而是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將習作的入門點指點給孩子們,讓學生領悟到習作表達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自己的的話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們的孩子這樣才是真正的自己捕魚,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魚。
授后小記:(第二課時)
今天看了孩子們的作文草稿,感覺還有所欠缺,可能是自己的指導不到位吧,于是,我進行了再一次的點播。對這次習作我有兩點體會:1、是一次和自己對話,認識自己長處的過程;2、引導學生用事實說話的過程。我感覺第2點是教學中一個難點,就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具體事例、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細節描寫展示自己的優點,要用好課本中的兩篇范文,讓這些寫作技巧也滲透到“具體的事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