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童話的森林(精選5篇)
長童話的森林 篇1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掌握10個生字,會寫6個字,能獨立完成識字任務。
2.朗讀課文,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3.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4.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2.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難點
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搜集一些關于森林各方面的資料,為自己的資料定一個主題。用自己的方式想象一萬多年前那一個綠色的世界是個什么模樣。
2.教師準備小黑板或幻燈片(抄寫句子)和地球儀一個,有條件的學校組織學生觀看有關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童話引路,激趣導入。
1.師:我們是聽著美麗的童話故事長大的,說說我們還記得的童話故事有哪些?
2.師:這些故事伴隨著我們的童年,使童年的生活充滿樂趣、充滿無盡的遐想。有一個神奇的地方,總是生長出一個又一個娓娓動聽的童話,有《白雪公主》《小紅帽》《狐貍和烏鴉》《九色鹿》等等百聽不厭的故事,那就是——(引導學生一起說,同時板書課題:14.長童話的森林)
二、初讀課文,預習檢查。
1.小組分段朗誦課文,注意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要求會認的字中注意“頃qǐnɡ”的讀音是第三聲,要求會寫的“茂”字要注意下部分書寫順序正確:橫、撇、斜勾、撇、點。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一)前后呼應,對比感知。
1.在課文中找出句子比較,齊讀,注意帶點的詞語。(小黑板或幻燈片出示句子)
a“可是,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能再也讀不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話了。”
b“那時候,你再靜靜地傾聽,你會聽到怎樣一個娓娓動聽的童話呢?”
2.思考:比較這兩句話各表達了什么意思,并說出為什么。
“那時候”是什么時候?你希望那時候是個怎樣的情形?
3.交流討論。
從第一句話我們認識到,因為森林正在銳減,快得讓人揪心。所以長童話的森林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永遠從地球上消失,新的童話不會發生在森林里。
最后一句說明人類只要不亂砍亂伐,節約資源,多植樹造林,森林里仍然能聽到娓娓動聽的童話。
(板書:森林銳減讓人揪心)
(理解詞語:銳減揪心娓娓動聽)
4.小結過渡:多么希望娓娓動聽的童話能伴隨著我們的子孫后代快樂地成長!還是讓我們先去了解世界和我國森林覆蓋狀況吧!
(二)利用數據圖片感知現狀。
1.指名讀2、3自然段。
2.師:很久很久以前——大約是一萬年以前吧——地球上的森林有62億公頃,這接近地球陸地面積的一半。你能想象那是怎樣一個綠色的世界嗎?
(1)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例如一幅自己畫的世界地圖、一段優美充滿美好想象的文字等。
(2)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上網欣賞原始森林的圖片。
3.過渡:同學們想象的是一個多么美好的長童話的綠色世界,它曾經就真實的存在著。可現在是個什么情況呢?它面貌依舊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和我國森林覆蓋現狀。
4.數據說明。(幻燈片放映,指名讀)
①世界森林面積到XX年只剩不到39億公頃,不足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②熱帶雨林正以每年上千萬公頃的速度遞減——這約略相當于每分鐘有一塊足球場大小的茂密雨林從我們眼前徹底消失。
③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有森林面積17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1821%,只相當于世界森林覆蓋率(266%)的613%,居世界第104位,屬于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中國森林蓄積量為12456億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053億公頃,蓄積量1505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但我國的林業用地率不高,森林面積僅占有林地面5049%,而瑞典為98%,日本為96%,美國為95%。
5.從這組數據中你明白了什么?請用你搜集的資料進一步加以說明。
6.引出小結。
剛才同學們用那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充分地說明曾經美麗的長童話的森林正在被人類肆意砍伐,世界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7.你現在最想說的是什么?
8.小結。
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再也讀不到新的發生在森林里的童話了。
四、作業。
搜集整理好關于森林被破壞后大自然對人類懲罰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板書課題。
二、學習第三部分。
(一)認識災難性。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說說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3.怎么理解“土地一旦沒有了森林的保護,就如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災難便會接踵而至”?“潘多拉的盒子”指的是什么?(出自希臘神話,指包藏災禍的機關)
4.師:長童話的森林哪,將在人類的刀與斧中消失,災難接踵而至。(理解詞語:接踵而至)大自然為我們講述的將是一些可怕的故事。請同學們用有力的證據來說說森林遭到嚴重破壞后給人類帶來的惡果,教師適時補充小結。
相機板書:
風沙干旱洪澇黑風暴水土流失
大氣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可怕的故事
5.小結過渡:由于人們對森林木材資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在逐年減少,這引起了多方面的環境問題。因此,森林對環境和生態的價值遠遠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價值。那么森林對于地球對于人類來說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呢?
(二)了解重要性。
1.同學們根據搜集的資料談談重要性。
2.小結補充。(指名讀)
森林對于人類至關重要:
①森林制造了供人和動物呼吸的氧氣,吸收工業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
②它是木材的生產基地,又是林副產品和化工原料的生產基地;
③森林給陸地蓄積淡水。郁郁蔥蔥的森林是一塊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綿,它豐厚的植被把天上珍貴的降雨留下來,樹根把雨水送到地下,形成泉水和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庫;
④森林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類植物的生長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為活躍的區域。所以森林保護著生物多樣性;
⑤森林植物的葉面蒸發出水分,使空氣濕潤,有利于降雨和調節氣候;
⑥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緊緊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沖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⑦森林能減低風速、吸附塵埃,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效應;
⑧森林釋放出氧氣,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
⑨無論是在都市周邊還是在遠郊,森林都是價值極高的自然景觀資源。
3.過渡:如果森林從地球上消失,災難便會接踵而至。怎么辦?難道就讓這些可怕的故事一幕接一幕地上演嗎?人類真的要毀滅自己嗎?不。我們該怎么辦?下面我們繼續學習。
三、學習第四部分。
1.齊讀或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讀后你懂得了什么?
(1)深刻認識森林是怎樣消失的。
①從浪費談起(引導學生從一張紙、一張賀卡、一雙筷子等生活細節談浪費)。
②補充說明:XX年我國鉛筆出口量已近5萬噸(60多億支),再創歷史新高。然而,每年伴隨60億支鉛筆誕生的是20多萬立方米優質椴木的消亡,由此耗費的木材價值人民幣3億多元。
③相機小結:森林就是在我們平時很不起眼的一些小事情中浪費了,而且浪費是巨大的。
④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讀,重點感受“……這要砍掉多少樹木哇……要毀掉多少森林哪……”
師:這真是小浪費,大損耗啊!我們應該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板書: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2)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們的具體做法。
①談節約,談綠化,并結合課文讀一讀。
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張紙,結合創建節約型社會談談自己生活中該怎樣節約。說說我們為綠化祖國又能做些什么,并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②閱讀資料,了解我國節約與綠化的情況。
a家庭節水節電法:
切勿長久開水龍頭洗手、洗滌衣服或洗菜。
用噴頭淋浴比用浴缸洗澡節省水量達八成之多。
用過的水可以再拖地或澆花,堅持一水多用。
使用洗衣機或洗碗時,集齊衣物或碗碟一起洗滌。
滴漏的水龍頭每天可耗水70升應立即修理。
切勿用水嬉戲。
減少開冰箱的次數。
節約用電,隨手關燈。
bXX年啟動的退耕還林工程,已使內蒙古2308萬畝土地重新披上綠裝。
內蒙古5年投入58億元,退耕還林還草2987萬畝。
③過渡:節約一切該節約的東西,我們就保護了森林資源;綠化了土地,就有了再生森林資源。(板書:綠化環境)那時候,你再靜靜地傾聽,你會聽到什么?
(動物在說話,小鳥在唱歌,小溪在彈琴……)
3.小結:那時候,我們聽到的將是一個個娓娓動聽的美麗童話。
四、全文總結。
善待自然,造福子孫。
長童話的森林 篇2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用具:
多媒體、電子白板的使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板書課題。
1.師: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十四課《長童話的森林》,書寫課題,齊讀。
2.師: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復習本課詞語:
銳減 揪心 公頃 覆蓋 平均 災難 洪澇 賀卡 毀滅 茂密 避免 潘多拉 接踵而至 郁郁蔥蔥 舉足輕重 娓娓動聽 a指名讀 b齊讀兩遍
二、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一)利用數據圖片感知現狀。
1.師:很久很久以前——大約是一萬年以前吧——地球上的森林有62億公頃,這接近地球陸地面積的一半。你能想象那是怎樣一個綠色的世界嗎?
(1)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2)欣賞原始森林的圖片。
(3)你看到了怎樣的森林?
你能用四字詞語來描繪一下看到的景象嗎?
郁郁蔥蔥 青翠欲滴 青山綠水 花紅樹綠 蔥蔥籠籠 枝繁葉茂 綠樹成蔭 翠色欲流
2.過渡:同學們想象的是一個多么美好的長童話的綠色世界,它曾經就真實的存在著。可是,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能再也讀不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話了,什么原因呢?
(因為森林正在銳減,快得讓人揪心) 板書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二、三自然段,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森林正在銳減的?
4.數據說明。(幻燈片放映,指名讀)
①世界森林面積到20xx年只剩不到39億公頃,不足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②熱帶雨林正以每年上千萬公頃的速度遞減——這約略相當于每分鐘有一塊足球場大小的茂密雨林從我們眼前徹底消失。
③20xx年中國森林覆蓋率也只有16.55%,這只相當于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多。
5.以上舉例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有什么好處?
6.從這組數據中你明白了什么?(充分說明長童話的森林正在被人類肆意砍伐)
①地球森林面積在減少。
②熱帶雨林遞減速度快。
③中國森林覆蓋率不足。
7.(幻燈片放映被砍伐森林圖片)小結:剛才同學們用那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及圖片充分地說明曾經美麗的長童話的森林正在被人類肆意砍伐,世界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8.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再也讀不到新的發生在森林里的童話了。
三、學習第三部分。
(一)認識災難性。
1.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森林的消失意味著什么?
2.怎么理解“土地一旦沒有了森林的保護,就如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災難便會接踵而至”?“潘多拉的盒子”指的是什么?(出自希臘神話,指包藏災禍的機關)
3.師:長童話的森林哪,將在人類的刀與斧中消失,災難接踵而至。(理解詞語:接踵而至)大自然為我們講述的將是一些可怕的故事。森林被破壞后,人類將會受到大自然的哪些懲罰呢?(觀看圖片)
①陸地生物的99%將滅絕,約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復存在。
②全世界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出現嚴重水荒。
③地球上二氧化碳將增加,生物制氧減少,地球升溫。
④許多地區風速增加,億萬人將毀于風災。
⑤水災頻繁,大批農田、城市、道路將被水沖毀。
⑥人類得不到木材、林副產品,生產生活寸步難行。
⑦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太陽輻射增加,人類將無法生存。
相機板書:
風沙 干旱 洪澇 黑風暴 水土流失 大氣污染 土地沙漠化 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師:大自然為我們講述的將是一些可怕的故事。
4.小結過渡:由于人們對森林木材資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在逐年減少,這引起了多方面的環境問題。因此,森林對環境和生態的價值遠遠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價值。那么森林對于地球對于人類來說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呢?
(二)了解重要性。
1.同學們根據搜集的資料談談重要性。
2.小結補充。(指名讀)
森林對于人類至關重要:
①森林制造了供人和動物呼吸的氧氣,吸收工業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
②它是木材的生產基地,又是林副產品和化工原料的生產基地;
③森林給陸地蓄積淡水。郁郁蔥蔥的森林是一塊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綿,它豐厚的植被把天上珍貴的降雨留下來,樹根把雨水送到地下,形成泉水和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庫;
④森林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類植物的生長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為活躍的區域。所以森林保護著生物多樣性;
⑤森林植物的葉面蒸發出水分,使空氣濕潤,有利于降雨和調節氣候;
⑥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緊緊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沖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⑦森林能減低風速、吸附塵埃,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效應;
⑧森林釋放出氧氣,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
⑨無論是在都市周邊還是在遠郊,森林都是價值極高的自然景觀資源。
3.過渡:如果森林從地球上消失,災難便會接踵而至。怎么辦?難道就讓這些可怕的故事一幕接一幕地上演嗎?人類真的要毀滅自己嗎?
三、學習第四部分。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思考:怎樣做才能讓森林再為我們講述娓娓動聽的童話?
①請珍惜每一張紙。
②請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木筷。 (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③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時候,到山坡上載下幾棵小樹。 (綠化環境)
2.聽后你懂得了什么?
(1)深刻認識森林是怎樣消失的。
①從浪費談起(引導學生從一張紙、一張賀卡、一雙筷子等生活細節談浪費)。
②補充說明:20xx年我國鉛筆出口量已近5萬噸(60多億支),再創歷史新高。然而,每年伴隨60億支鉛筆誕生的是20多萬立方米優質椴木的消亡,由此耗費的木材價值人民幣3億多元。
③相機小結:森林就是在我們平時很不起眼的一些小事情中浪費了,而且浪費是巨大的。
④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讀,重點感受“……這要砍掉多少樹木哇……要毀掉多少森林哪……”
師:這真是小浪費,大損耗啊!我們應該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板書: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3.過渡:節約一切該節約的東西,我們就保護了森林資源;綠化了土地,就有了再生森林資源。(板書:綠化環境)那時候,你再靜靜地傾聽,你會聽到什么? (動物在說話,小鳥在唱歌,小溪在彈琴……)
4.小結:那時候,我們聽到的將是一個個娓娓動聽的美麗童話。
5.廣而告之:
①今天你吃了森林,明天沙漠就會吃了你。
②火燒森林易,樹木成林難。
③人人當好護林員,保護綠色大家園。
④森林是萬物之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⑤讓呼吸在綠色中流暢,讓土地在根系間凝聚!
⑥為子孫后代留下藍天碧水綠地!
四、全文總結。
善待自然,造福子孫。
五、作業。
寫一份倡議人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倡議書。
長童話的森林 篇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揪心”“春暖花開”兩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森林的銳減以及森林銳減帶來的災害,懂得怎樣去保護森林。
(3)聯系上下文,理解句中個別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森林的美好向往以及對破壞森林行為的憎恨。
(2)使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重難點、關鍵
1、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使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學習課文一、二、三自然段,了解森林銳減的情況。
3、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森林遭破壞的圖片以及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吧,還記得故事發生的地點嗎?
2、拓展思維:你還知道哪些童話故事也是發生在森林里的?
3、教師小結并板書:森林是一個長童話的地方,它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快樂。可是,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能再也不能讀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話了。(出示句子:因為森林正在銳減,快得讓人揪心)
二、品讀句子,體會森林銳減的速度之快
1、指名說一說什么是“揪心”。(心里緊張、擔憂)
2、指名讀一讀(引導學生點評:你們揪心嗎?)
3、教師示范讀,引導學生讀出心里的緊張和擔憂。
4、教師導讀課文:森林的銳減到底有多快呢?居然快得讓人揪心。請同學自由地讀課文,用筆把介紹森林銳減情況的句子畫下來。
5、指名反饋主要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6、教師:你們從哪些語句體會到了森林減少的速度很快?
教學建議
(1)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找出二、三自然段中的語句。并結合語句的理解,認讀生字“億”“頃”“均”,解釋“舉足輕重”。
(3)抓住語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森林銳減速度之快以及作者流露在其中的驚嘆和痛惜。
7、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
8、引導學生討論:是什么原因促進了森林的銳減?
9、拓展延伸,教師展示搜集到的森林遭受破壞的文字資料以及圖片資料。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人類在不斷進步,可是森林卻在快速地銳減。森林的銳減將會造成怎樣的嚴重后果呢?課后同學們可以自讀課文,也可以搜集其他資料,幫助理解。
四、指導生字的書寫
1、出示生字詞卡片。全班一起讀一讀。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寫的要點。
3、指名反饋,教師強調。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森林銳減對人類的危害,知道怎樣保護森林。
2、總結全文,動員學生行動起來,為植會造林,綠化祖國做出貢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森林破壞帶來的災難錄像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
2、師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森林正在快速地減少,那么森林面積的減少,對人類有什么危害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學文,了解森林面積減少的危害。
1、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指名反饋:森林面積的減少,對人類有什么危害?
3、要求學生反饋搜集到的已經發生的森林銳減有關的災害資料。
4、教師補充播放森林破壞帶來的災難錄像。
5、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觀后感受。
6、教師小結:人們在砍伐一片森林之前,怎么會想到自己的這一刀葬送的將會是自己的家園呢?所以當你拿起砍向森林的刀時,請多想一想。
7、指導感情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讀出災害的嚴重性。
三、學文,知道怎樣保護森林
1、教師導讀:我們該為保護森林,保護生態環境做些什么呢?請大家先聽聽作者是怎么說的?
2、指名讀第五自然段,其他思考。
3、指名反饋。
4、拓展:你們還有什么辦法嗎?
四、課堂總結
教師小結:是呀,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節約一張紙,種下一棵樹,相信地球上的森林覆蓋面積會不斷增加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一份倡議人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倡議書。
板書設計
14長童話的森林
森林面積銳減 災難嚴重 保護森林資源
長童話的森林 篇4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掌握10個生字,會寫6個字,能獨立完成識字任務。
2.朗讀課文,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3.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4.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2.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難點
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搜集一些關于森林各方面的資料,為自己的資料定一個主題。用自己的方式想象一萬多年前那一個綠色的世界是個什么模樣。
2.教師準備小黑板或幻燈片(抄寫句子)和地球儀一個,有條件的學校組織學生觀看有關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童話引路,激趣導入。
1.師:我們是聽著美麗的童話故事長大的,說說我們還記得的童話故事有哪些?
2.師:這些故事伴隨著我們的童年,使童年的生活充滿樂趣、充滿無盡的遐想。有一個神奇的地方,總是生長出一個又一個娓娓動聽的童話,有《白雪公主》《小紅帽》《狐貍和烏鴉》《九色鹿》等等百聽不厭的故事,那就是——(引導學生一起說,同時板書課題:14.長童話的森林)
二、初讀課文,預習檢查。
1.小組分段朗誦課文,注意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要求會認的字中注意“頃qǐnɡ”的讀音是第三聲,要求會寫的“茂”字要注意下部分書寫順序正確:橫、撇、斜勾、撇、點。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一)前后呼應,對比感知。
1.在課文中找出句子比較,齊讀,注意帶點的詞語。(小黑板或幻燈片出示句子)
A、“可是,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能再也讀不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話了。”
B、“那時候,你再靜靜地傾聽,你會聽到怎樣一個娓娓動聽的童話呢?”
2.思考:比較這兩句話各表達了什么意思,并說出為什么。
“那時候”是什么時候?你希望那時候是個怎樣的情形?
3.交流討論。
從第一句話我們認識到,因為森林正在銳減,快得讓人揪心。所以長童話的森林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永遠從地球上消失,新的童話不會發生在森林里。
最后一句說明人類只要不亂砍亂伐,節約資源,多植樹造林,森林里仍然能聽到娓娓動聽的童話。
(板書:森林銳減讓人揪心)
(理解詞語:銳減揪心娓娓動聽)
4.小結過渡:多么希望娓娓動聽的童話能伴隨著我們的子孫后代快樂地成長!還是讓我們先去了解世界和我國森林覆蓋狀況吧!
(二)利用數據圖片感知現狀。
1.指名讀2、3自然段。
2.師:很久很久以前——大約是一萬年以前吧——地球上的森林有62億公頃,這接近地球陸地面積的一半。你能想象那是怎樣一個綠色的世界嗎?
(1)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例如一幅自己畫的世界地圖、一段優美充滿美好想象的文字等。
(2)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上網欣賞原始森林的圖片。
3.過渡:同學們想象的是一個多么美好的長童話的綠色世界,它曾經就真實的存在著。可現在是個什么情況呢?它面貌依舊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和我國森林覆蓋現狀。
4.數據說明。(幻燈片放映,指名讀)
①世界森林面積到20xx年只剩不到39億公頃,不足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②熱帶雨林正以每年上千萬公頃的速度遞減——這約略相當于每分鐘有一塊足球場大小的茂密雨林從我們眼前徹底消失。
③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有森林面積1、7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18、21%,只相當于世界森林覆蓋率(26、6%)的61、3%,居世界第104位,屬于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中國森林蓄積量為124、56億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0、53億公頃,蓄積量15、05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但我國的林業用地率不高,森林面積僅占有林地面50、49%,而瑞典為98%,日本為96%,美國為95%。
5.從這組數據中你明白了什么?請用你搜集的資料進一步加以說明。
6.引出小結。
剛才同學們用那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充分地說明曾經美麗的長童話的森林正在被人類肆意砍伐,世界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7.你現在最想說的是什么?
8.小結。
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再也讀不到新的發生在森林里的童話了。
四、作業。
搜集整理好關于森林被破壞后大自然對人類懲罰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板書課題。
二、學習第三部分。
(一)認識災難性。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說說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3.怎么理解“土地一旦沒有了森林的保護,就如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災難便會接踵而至”?“潘多拉的盒子”指的是什么?(出自希臘神話,指包藏災禍的機關)
4.師:長童話的森林哪,將在人類的刀與斧中消失,災難接踵而至。(理解詞語:接踵而至)大自然為我們講述的將是一些可怕的故事。請同學們用有力的證據來說說森林遭到嚴重破壞后給人類帶來的惡果,教師適時補充小結。
相機板書:
風沙干旱洪澇黑風暴水土流失
大氣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可怕的故事
5.小結過渡:由于人們對森林木材資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在逐年減少,這引起了多方面的環境問題。因此,森林對環境和生態的價值遠遠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價值。那么森林對于地球對于人類來說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呢?
(二)了解重要性。
1.同學們根據搜集的資料談談重要性。
2.小結補充。(指名讀)
森林對于人類至關重要:
①森林制造了供人和動物呼吸的氧氣,吸收工業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
②它是木材的生產基地,又是林副產品和化工原料的生產基地;
③森林給陸地蓄積淡水。郁郁蔥蔥的森林是一塊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綿,它豐厚的植被把天上珍貴的降雨留下來,樹根把雨水送到地下,形成泉水和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庫;
④森林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類植物的生長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為活躍的區域。所以森林保護著生物多樣性;
⑤森林植物的葉面蒸發出水分,使空氣濕潤,有利于降雨和調節氣候;
⑥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緊緊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沖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⑦森林能減低風速、吸附塵埃,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效應;
⑧森林釋放出氧氣,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
⑨無論是在都市周邊還是在遠郊,森林都是價值極高的自然景觀資源。
3.過渡:如果森林從地球上消失,災難便會接踵而至。怎么辦?難道就讓這些可怕的故事一幕接一幕地上演嗎?人類真的要毀滅自己嗎?不。我們該怎么辦?下面我們繼續學習。
三、學習第四部分。
1.齊讀或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讀后你懂得了什么?
(1)深刻認識森林是怎樣消失的。
①從浪費談起(引導學生從一張紙、一張賀卡、一雙筷子等生活細節談浪費)。
②補充說明:20xx年我國鉛筆出口量已近5萬噸(60多億支),再創歷史新高。然而,每年伴隨60億支鉛筆誕生的是20多萬立方米優質椴木的消亡,由此耗費的木材價值人民幣3億多元。
③相機小結:森林就是在我們平時很不起眼的一些小事情中浪費了,而且浪費是巨大的。
④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讀,重點感受“……這要砍掉多少樹木哇……要毀掉多少森林哪……”
師:這真是小浪費,大損耗啊!我們應該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板書: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2)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們的具體做法。
①談節約,談綠化,并結合課文讀一讀。
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張紙,結合創建節約型社會談談自己生活中該怎樣節約。說說我們為綠化祖國又能做些什么,并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②閱讀資料,了解我國節約與綠化的情況。
A、家庭節水節電法:
切勿長久開水龍頭洗手、洗滌衣服或洗菜。
用噴頭淋浴比用浴缸洗澡節省水量達八成之多。
用過的水可以再拖地或澆花,堅持一水多用。
使用洗衣機或洗碗時,集齊衣物或碗碟一起洗滌。
滴漏的水龍頭每天可耗水70升應立即修理。
切勿用水嬉戲。
減少開冰箱的次數。
節約用電,隨手關燈。
B、20xx年啟動的退耕還林工程,已使內蒙古2308萬畝土地重新披上綠裝。
內蒙古5年投入58億元,退耕還林還草2987萬畝。
③過渡:節約一切該節約的東西,我們就保護了森林資源;綠化了土地,就有了再生森林資源。(板書:綠化環境)那時候,你再靜靜地傾聽,你會聽到什么?
(動物在說話,小鳥在唱歌,小溪在彈琴……)
3.小結:那時候,我們聽到的將是一個個娓娓動聽的美麗童話。
四、全文總結。
善待自然,造福子孫。
長童話的森林 篇5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讀過許多童話,許多故事都發生在森林里,最讓你感到印象深刻的又是哪一幕呢?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長童話的森林》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長童話的森林》閱讀原文我們讀過的許多美麗的童話都發生在森林里,像《白雪公主》《小紅帽》。郁郁蒼蒼的大森林里,長著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也藏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可是,也許有一天,我們只能到童話里去找森林了。因為森林正以令人揪心的速度在減少。
很久以前——大約是一萬年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陸地被森林覆蓋著,你能想象那是怎樣一個綠色的世界嗎?而現在的森林已不到原來的一半了。算起來,我們大約每分鐘失去一塊足球場大小的森林。我們的森林在十年間銳減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森林的消失意味著大面積的水土流失,還有土地沙漠化的加速。土地沒有了森林的保護,就如同打開了魔鬼的匣子,災難接踵而至:風沙、干旱、洪澇、風暴...這都是被破壞的大自然為我們講述的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
保護大自然,愛護森林,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張紙。我們每年造紙消耗木材一千萬立方米,這要砍掉多少樹木啊;在需要傳達問候和祝福的時候,盡量不使用紙制的賀卡,你心意的表達會找到更為別致的方式;也許我們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不起眼的一雙筷子積少成多,要毀掉多少森林啊;春暖花開的時候,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到山坡上栽下幾株小樹,每年如此,讓小樹和我們一起長大,長成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那時候,你再靜靜地傾聽,你會聽到怎樣一個娓娓動聽的童話呢?
《長童話的森林》閱讀題目1.森林消失意味著_________和_________。
2.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1)大約是一萬年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陸地被森林覆蓋著,你能想象那是怎樣一個綠色的世界嗎?而現在的森林已不到原來的一半了。( )
(2)算起來,我們大約每分鐘失去一塊足球場大小的森林。( )
(3)我們的森林在十年間銳減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
3.保護大自然,愛護森林,我們可以從哪些小事做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童話的森林》閱讀答案1.森林消失意味著自然資源的枯竭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
森林消失意味著大面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加速。
2.(1)做比較
(2)打比方
(3)列數字
3.(1)要有保護樹木的意識
(2)不濫砍伐樹木、不破壞樹木
(3)多種綠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