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長童話的森林
教學目標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掌握10個生字,會寫6個字,能獨立完成識字任務。
2.朗讀課文,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3.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4.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認識到森林的急劇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2.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難點
樹立節約、環保的長遠觀念,為子孫后代造福。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搜集一些關于森林各方面的資料,為自己的資料定一個主題。用自己的方式想象一萬多年前那一個綠色的世界是個什么模樣。
2.教師準備小黑板或幻燈片(抄寫句子)和地球儀一個,有條件的學校組織學生觀看有關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童話引路,激趣導入。
1.師:我們是聽著美麗的童話故事長大的,說說我們還記得的童話故事有哪些?
2.師:這些故事伴隨著我們的童年,使童年的生活充滿樂趣、充滿無盡的遐想。有一個神奇的地方,總是生長出一個又一個娓娓動聽的童話,有《白雪公主》《小紅帽》《狐貍和烏鴉》《九色鹿》等等百聽不厭的故事,那就是——(引導學生一起說,同時板書課題:14.長童話的森林)
二、初讀課文,預習檢查。
1.小組分段朗誦課文,注意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要求會認的字中注意“頃qǐnɡ”的讀音是第三聲,要求會寫的“茂”字要注意下部分書寫順序正確:橫、撇、斜勾、撇、點。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一)前后呼應,對比感知。
1.在課文中找出句子比較,齊讀,注意帶點的詞語。(小黑板或幻燈片出示句子)
a“可是,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能再也讀不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話了!
b“那時候,你再靜靜地傾聽,你會聽到怎樣一個娓娓動聽的童話呢?”
2.思考:比較這兩句話各表達了什么意思,并說出為什么。
“那時候”是什么時候?你希望那時候是個怎樣的情形?
3.交流討論。
從第一句話我們認識到,因為森林正在銳減,快得讓人揪心。所以長童話的森林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永遠從地球上消失,新的童話不會發生在森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