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教學教案
(第二課時)
關于本課教學的相關說明
教材分析:《九色鹿》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教材第七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則民間故事。寫九色鹿救了一個落水人,落水人發誓永不說出九色鹿的住處。但在金錢面前,落水人背信棄義,出賣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懲罰。 學情分析:課文情節生動,語言淺顯易懂,學生比較喜歡。教師宜巧妙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自覺地、愉悅地讀懂課文,復述課文。 設計初衷:讀懂故事,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初步感知人物的雙重性格。知道善良是一種美德,有“擇其善者而從之”的感悟。 教學目標:1、讀好故事,能大體把握人物性格。 2、理解人物的多重性格,體會人物的情感。 環 節 學生自學事宜 教師引導事宜 備注 明確自學重點(4分鐘) 自學重點: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板書課題,回顧故事的主要內容,出示自學重點。 圍繞重點自學(10分鐘+10分鐘+10分鐘) 根據自學方法提示自學: (1)讀一讀:找出文中描寫九色鹿和調達的句子分別畫下來,邊畫邊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還可以把感受寫在旁邊。) (2)想一想: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讀一讀畫出來的句子。 (3)、填一填:完成老師發的表格下來。 (4)問一問: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1、在學生自學與交流時巡視,根據情況及時點撥,關注學困生。提醒把握表現調達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的有關詞句,反復朗讀,認真體會。 2、根據學生匯報點撥指導,重點帶領學生領悟九色鹿的見義勇為、不圖回報、敢怒敢言的正直之氣,感悟調達見利忘義、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丑惡、卑鄙。 討論自學未解(2分鐘) 學生提出未解問題 依據學情而定 鞏固自學成果(4分鐘) 學生復述故事。 隨機點撥,提醒抓住文中的關鍵詞進行復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