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精選17篇)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
荷葉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無邊的荷葉忽然叫我生出了許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漸漸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卻年年要種一缸荷花。祖母特別(愛好 喜愛)荷花,對荷花下的功夫更讓人吃驚。河泥是雇人挑來的,她還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糧食。隔年的種藕早已選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種下去,弄得兩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葉快要冒尖的時候,祖母就守著荷花缸不讓孩子*近,說是人呼出的熱氣,會讓葉子枯萎。小荷葉終于長出來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葉子,孩子們都不屑一顧。祖母看著荷葉,卻像看一個新生的孫子。
夏天到來的時候,才有真正的開桿兒荷葉亭亭地舒展開來。這時天太熱了,大門成天開著,就有人探頭欣賞我家獨特的風景。祖母常常在門口乘涼,看到有人夸她的荷葉,就把人家讓進來,沏上茶水,請人邊喝邊欣賞。
一天,有位年輕的母親抱著一個孩子在門口探頭探腦地張望,祖母又發出邀請,可女人搖搖手,說出一(番 翻)話來。祖母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頭瘡,她絲絲地吸著冷氣,好像要(帶 代)那個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會兒,她醒過神來,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一聲剪下最大的荷葉。
荷葉是夏日里清涼的東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幾支給左鄰右舍泡茶喝。這一年,老鄰居們是喝不上荷葉茶了。每隔幾日,就要給那個孩子剪一支荷葉,荷花缸里的荷葉也就越來越少。不過,小孩子的瘡倒是確實一天天好起來。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葉,像這樣剪下去,今年別想看荷花了。祖母卻念念有詞:真是一物降(xiáng jiàng)一物,涼氣逼著涼氣。荷葉派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
如今看到這一池荷葉,就像看到一池的清涼。假如祖母擁有這一池的清涼,她又會高高興興地把它送給許多人吧。
1、在括號內選擇合適的拼音或字詞。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不屑一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念有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問答:
⑴ “我家獨特的風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概括地敘述祖母是怎樣種荷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祖母家的荷葉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荷葉派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祖母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時間】 4~5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及習作
1、口語交際:
⑴ 生自由讀要求,思考:
本次交際的內容是什么?
(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
⑵ 生自由分組交流,師提示:
要說清這個自然奇觀在哪里?奇在何處?最好能說出奇觀是怎么形成的。
⑶ 生推薦生一名參加全班交際。
⑷ 全班交流,師生注意評價:
生可以提問,也可補充,還可以討論。
⑸ 全班評議。
2、習作:
⑴ 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到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⑵ 生審題,確定自己想寫的內容。
⑶ 生與同桌同學交流。
⑷ 生擬定草稿。
⑸ 師初評:
① 語句通順。
② 沒有錯別字。
③ 有條理,有順序。
④ 有重點、清楚地介紹。
⑹ 生根據提示,四人小組評議。
⑺ 定稿,抄習作。
二、我的發現
1、生讀對話,反復讀,思考:
這段對話告訴我們什么?
2、生反饋。
(讀文章,邊讀邊想象,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師生共同再讀《觀潮》,邊讀邊想象,爭取在頭腦中出現畫面。
4、總結。
三、日積月累
1、生自由讀,思考:
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嗎?
2、生反復讀,背自己最喜歡的。
3、生上臺表演。
4、師生齊讀,再背。
四、趣味語文
1、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⑴ 生試著讀,看應該怎么讀。
⑵ 生讀后,思考:
這樣讀有什么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
⑶ 師生小結。
⑷ 再讀。
2、練習:
⑴ 生自由讀:
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
⑵ 師生再讀。
⑶ 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3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觀察游戲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過的游戲說出來,互相交流,學習詢問。
二、教材說明
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有趣的游戲”。圖上畫了三種游戲:老鷹捉小雞、貼鼻子、丟手帕。教材用圖上小朋友的人數提示學生游戲指的是兩人以上的集體娛樂活動;從圖上小朋友的神情讓學生覺得這些游戲多么有趣,激發他們把自己做過的游戲介紹給同學,同時向別人學做自己不熟悉的游戲。
教學重點是交流一些游戲怎樣有趣,是怎樣做的。
三、教學過程
1看圖激趣。
(1)談話: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游戲?這些游戲你玩過嗎,你還做過哪些游戲?(板書學生說到的游戲名稱)
(2)揭示話題,思考:你覺得哪些游戲最有趣?
2以圖為例,指導說“怎么有趣”。
(1)《老鷹捉小雞》有趣嗎,怎樣有趣?(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出游戲的趣味。)
(2)《貼鼻子》游戲怎么做的?你做過嗎?把自己做的情形說一說。
(3)小結:告訴別人游戲怎么有趣,可以講做法,可以講在做的過程中自己的感覺,也可以講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游戲怎么有趣,對自己不熟悉的游戲也可以問問同學是怎么做的。
再推選代表把一個最有趣的游戲介紹給全班。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繼續詢問,再評選出最有趣的幾個游戲在課下做一做。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五、學生發言舉例
“貼鼻子”就是蒙上眼睛從遠處走到畫板前,給畫上的人貼上一個鼻子。這個游戲很有趣,常常會鬧出笑話。有一次輪到我貼了。蒙眼之前,我瞄準了鼻子的位置,心里覺得肯定能貼好。結果,鼻子剛貼上,大家就哈哈大笑起來。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鼻子被我貼到了額頭上,成了一個怪人。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4
【我的發現】
一、我會連
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銀杏葉像扇子
_________像蜻蜓 ______像____
二、還發現
_________像_________ _________像_________
畫或貼
_________像_________ _________像_________
【日積月累】
一、我會讀
讀認9個字,才──材,西──犧,大──達,安──按,“度”加三點水,
有個好法子,生──牲,度──渡,本──笨,三組字,渡河去辦事。
熟字加偏旁,冒──帽,列──烈。認真讀組詞,認真想一想。
先記同音字,再學異音字,鞏固新學字,忘記其它字?
二、要求會認的字
三、我會背
(小知識)春聯:春節時門上貼的對聯。
·楊柳綠萬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四、再背
·春風春雨引萬般春色,新人新事開一代新風。
五、我會說
美好的春光 藍藍的天空 燦爛的陽光
綠色的田野 彎彎的小溪 柔軟的枝條
口語交際 春天里的發現
〖口語交際指導〗
1、把自己從植物、動物、天氣變化以及人們的活動的“新發現”說出來。
2、能按一定的條理盡可能多地說出自己的新發現,或對某一事物,把它說得具體一些。
3、把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寫下來。
〖口語交際例文〗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老師帶我們去春游,我們像出籠的小鳥多快活啊!我來到了小河邊,發現小河的水好清好清啊,照出了我的臉。有幾只小鴨、小鵝跳進水里,游來游去。它們張著小嘴,呷、呷、呷地唱著歌,好像發現了我們,我忍不住給它們拍了一張照片,還寫了一首小詩:
叫聲春風小姑娘,窗子一開在晃晃,
為啥走得這樣慌?冰雪一化綠汪汪,
她說要到小河邊,鴨兒鵝兒跳下河,
打開小河玻璃窗。身上泥巴都洗光。
我把小詩送給老師看,她高興地說:“孩子,春天多美好啊!你真棒。”老師又說:“我也有了新發現,你長大了,更可愛了。”
【展示臺】
小朋友露一手,把收集到的描寫春天的詞句,自己寫的有關春天的書法作品展示出來。展示后要妥善保存起來,長大了再去看是很有意義的。
【寬帶網】
寬帶網是“語文園地”開辟的新欄目,希望小朋友能夠喜歡。本組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小朋友從各種途徑,包括親自觀察,利用圖書或電腦網絡等搜集與本組內容相關的信息資料的能力。
寬帶網中列舉了許多城市或地區的市花或區花,除此之外,小朋友還可主動搜集其他城市的“市花”資料,了解“市花”的來歷,還可了解“市樹”的有關資料。
【天天一個好故事】
兒童笑話:
放風箏
兒子在門口放風箏,老是放不起來。爸爸看到了,便說:“等等,給我放一次。”
說罷,便叫兒子站在一邊,讓他拿著風箏,自己扯著線,看準時機,一下子把風箏放上去了。
爸爸玩上了癮(yǐng),不時把線拽拽(zhuài),不時又松松,玩得很認真。兒子在旁邊忍不住了,央求道:
“爸爸,該讓我放啦!”
“嗯?真討厭,在一邊呆著!”
“不,不,我要放!”
孩子固執地拽著爸爸的衣襟。爸爸聲色俱(jù)厲地說:“唉,這孩子真纏(chán)人,早知道這樣,就不帶你來了!”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5
【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抓住了這組課文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交流:讀書,就要進入文字所描繪的意境,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讀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啟發學生發現:他們在對話中談的是什么內容?接著,讓學生像小林和小東那樣舉例說說自己讀書時想象到的畫面。教師還可以另外提供一兩篇文章,讓學生讀讀,說說讀后頭腦中浮現出了什么畫面。
【日積月累】
本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有關自然景觀的四副對聯。
閱讀對聯能使學生感受到漢語的節奏美,體驗句子的對稱美。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熟讀,讀后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每一副對聯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對聯中上下聯的對偶關系。如:單個字相對,霧—天,鎖—連;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對應,綠水—青山,皺面—白頭;還有疊詞的對應,處處—時時。這些對偶的知識不要進行孤立講解,而是從欣賞的角度,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并在學生有所領悟的基礎上熟讀、背誦,以達到積累的目的。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第一、三副對聯可以順讀也可以倒讀的特點。
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選幾則對聯,讓學生試著填字。如:
風吹楊柳千門綠,_____潤_____萬樹_____。(雨、桃花、紅)
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__。(春來鳥語花香)
植樹造林綠大地,____________。(栽花種草美人間)
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課后搜集、摘錄其他有趣的對聯。
【趣味語文】
“趣味語文”安排了兩項有趣的語文活動。
第一項活動是結合對聯的內容,辨析“好”字的讀法,將對聯的意思表達正確。這副對聯是明朝著名文學家和書畫家徐渭晚年所做,此聯妙在一個“好”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上聯說,少年時期正是讀書的好時光,可惜不知讀書的重要,不喜歡讀書;下聯說,年紀老了,懂得讀書的重要,想好好讀點書,可是老眼昏花,力不從心,已經不能好好讀書了。意在告誡兒孫后輩要珍惜時間,趁早好好讀書。因此這副對聯的讀法應當為: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好(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區別“好”字的不同讀音和不同意思。“hǎo”:容易,方便;“hào”:喜歡。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個人,什么時候好(hǎo)讀書?什么時候好(hào)讀書?可是很多人又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呢?讓學生據此展開討論,了解正確的讀法,并在讀正確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體會,明白抓緊少年大好時光、努力發奮的重要性。
第二項趣味活動是讀回文句。這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回文佳句,無論從哪個字開始讀,都可以成為一句頗有意趣的話;無論從哪個字讀起,都能體會出愛茶人的強烈情感。這是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相結合的典范,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漢語的奇妙。
按順時針讀這五個字,可以依次讀為: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教學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想想為什么把這幾個字印在茶杯上,再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每一句話的意思,以加深對句子的理解。
還有一些類似的回文句,如“清心明目”“不可一日無此君”,如果學生有興趣,也可以試著讀一讀,體會體會。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6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課時目標】
1、第一課時:
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第二課時:
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第三課時:
學會正確修改自己的作文。
4、第四課時:
⑴ 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⑵ 積累對聯。
⑶ 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瀆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
2、架設課外知識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創設情境,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1、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2、積累對聯。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有人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淵、怪石云海當然神奇,風雨雷電、花鳥蟲魚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稱奇的地方。讓我們交流一下我們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觀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這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要求:
講清楚景觀的奇特之處,還可以說說這樣的奇觀是這樣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舉代表,準備在班組匯報。
三、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
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說。
四、總結、引導討論
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們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這一段時間,這個單元的課文讓我們的視線始終停留在美麗的大自然上,通過調查,我們不僅了解了自然景觀的環境狀況,你一定想把它記下來是吧,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在上節課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再寫。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三課時
修改習作
一、自讀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二、指名讀習作,大家共同修改
1、選擇不同內容習作,指名讀,師生評議,評議要點:
⑴ 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⑵ 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第四課時
一、我的發現
1、生讀對話,反復讀,思考:
這段對話告訴我們什么?
2、生反饋。
(讀文章,邊讀邊想象,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師生共同再讀《觀潮》,邊讀邊想象,爭取在頭腦中出現畫面。
4、總結。
二、日積月累
1、生自由讀,思考:
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嗎?
2、生反復讀,背自己最喜歡的。
3、生上臺表演。
4、師生齊讀,再背。
三、趣味語文
1、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⑴ 生試著讀,看應該怎么讀。
⑵ 生讀后,思考:
這樣讀有什么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
⑶ 師生小結。
⑷ 再讀。
2、練習:
⑴ 生自由讀:
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
⑵ 師生再讀。
⑶ 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7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發現和應用“加偏旁”的識字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2、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聽說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發現人類文明的事物與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處,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4、使學生樂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資料,并善于學習別人好的地方。
【教學重點】
發現“加偏旁”的識字方法、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口語交際。 第一課時
〖設計理念〗
這一課時包括“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兩部分內容,知識豐富,形式多樣。教學時,我采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在語文樂園里“逛迷宮”、“過字橋”、“練嘴皮”、“賞對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樂學善思。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語文樂園”里玩,大家覺得怎么樣?好!首先我們來“逛迷宮”。
二、“逛迷宮”
1、尋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處:
用課件打出“燕子”以及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標上序號。讓學生自己觀察說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線連結起來。
2、尋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處:
⑴ 讓學生把對應事物的序號寫在紙上,比一比誰找的又對又快。
⑵ 指名說出對應的事物。教師用電腦把對應的事物連起來。
⑶ 學生互相檢查結果,全做對的獎給一張“小燕子”模型。
三、“過字橋”
同學們,“迷宮”逛好了嗎?下面我們過“字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好!下面我們就開始“過字橋”。
1、課件出示所有要認識的生字,請同學們讀認。
2、鼓勵能認識其中生字的同學讓其說說自己是如何認識這個字的。
3、學生自讀課本,看一看自己發現了什么?
4、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
5、分男女生讀一讀。
6、以組進行活動:
一人寫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組詞。完成后與其他組交換檢查,看哪一個組做的又快又對,獲勝的組可以優先進行下一個游戲。
四、“練嘴皮”
同學們,“過字橋”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下面我們要練一練嘴皮,看一看你會不會說。
1、課件出示一幅美麗的春景圖以及填空練習題。
2、請同學們看圖填空,可以說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適就能得到鼓勵,說得好的要獎給課文中的對聯(上聯或下聯)。
五、“賞對聯”
同學們,大家的口才都不錯。為了表揚同學們,我請大家欣賞對聯,好嗎?
1、自讀、同桌讀、分男女生讀、指名讀。
2、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對聯知識。
3、教師小結對聯知識。
4、做“找朋友”游戲:
請剛才拿到對聯的同學找到自己的同伴,大家讀一讀,看找對了沒有?
5、請大家說一說欣賞對聯的感受,趁機請同學們去搜集對聯,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下來,準備展示。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的春光 的陽光 的天空
的田野 的小溪 的枝條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春天的發現”。為了使學生言之有物,我準備帶領學生去春游,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要去春游了,去發現春天了。請大家睜大雙眼,把你看到的寫下來。休息時,我們要進行交流,看誰發現的多,看誰的發現新。返回時,我們就要請這些同學來做“導游”,給我們介紹美麗的春天。
二、游中交際
1、教師邊走邊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2、以組進行,交流自己觀察到的春天。
3、各組評選出優勝者,參加全班的交流。
4、評選“小導游”,返回時有幾名“小導游”輪流介紹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又發現了許許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課后,請同學們利用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查尋,搜集有關春天的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起來,準備參加展示會。
〖板書設計〗
春天里的發現
細心觀察 暢所欲言
第三課時
〖設計理念〗
本課時主要是通過辦“展示臺”,開“展示會”的形式,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領和學習收獲,使其產生成就感。
〖教學流程〗
一、上寬帶網
同學們,寬帶網是現代計算機與網絡傳輸技術的一個名詞。通過寬帶網,我們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今天,寬帶網給我們送來了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看一看吧!
1、自讀寬帶網,指名分段讀,大家齊讀。
2、說一說自己從寬帶網上獲得的信息。
3、說一說自己還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己上網查到的花的資料(如果學生沒有查到,教師給予補充)。
二、展示自我
1、以學生的課桌為“展示臺”,展示學生的作品。
2、愿意當“導游”的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3、愿意當“游客”的學生參觀別人的作品。
4、把學生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里,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板書設計〗
展示臺
今天,我當家!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8
【教學目標】
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
2、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3、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
【教學重點】
發現新的識字方法,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特點。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設想】
“我的發現”一部分可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規律,去發現規律,并體會發現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日積月累”一部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的鞏固積累。“展示臺”的教學,可讓學生平時注意動手、動腦,創作關于秋天的作品,積累自己的學習成果,激發學生樂于展示的愿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到知識城堡去闖關。有沒有信心闖關成功?好,出發!
二、第一關:“我的發現”
1、發現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⑴ 課件出示:郊 球 枝 帆 籠 梨
學生邊讀邊組詞。
⑵ 課件出示:
郊──交(立交橋) 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 帆──凡(平凡)
籠──龍(龍燈) 梨──利(順利)
① 讓學生分小組讀,既讀字,也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② 引導學生辨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中去感悟規律,發現規律。討論、發現識字方法。
⑶ 課件出示生字:交 支 龍 求 凡 利
① 指名認讀生字。
② 齊讀生字。
③ 開火車讀生字。
⑷ 游戲:“漢字媽媽找娃娃”。
2、發現漢字特點,寫相同偏旁的字:
⑴ 激趣:有四個漢字家庭邀請我們去做客請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據每組漢字的特點給每家取個名字嗎?
⑵ 課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上分別有一組字“植橘橙”“脖胳膊”“蒼菊著”“字宜察”。
⑶ 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旁歸類認識。
⑷ 屋子太大,漢字娃娃太少,請你給他們的家再添幾個漢字娃娃,看誰添的多,添的對。
⑸ 學生互教互學,再書寫。
⑹ 集體交流。
三、評價小結
畫面顯示“第一關闖關勝利”。
第二課時
一、進入第二關“日積月累”
1、詞語關:
課件出示:
娃娃 胳膊 光盤 名片 旅游團
山峰 巨石 楓樹 菊花 風景區
翠鳥 甲魚 高粱 橘子 降落傘
勤勞 觀察 認識 尤其 奇形怪狀
⑴ 學生自由讀詞語。
⑵ 讀給伙伴聽,互相正音。
⑶ 課件出示圖片,學生找相應詞語,當小老師領讀。
⑷ 齊讀。
2、兒歌關:
⑴ 創設情境導入: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田野、果園。
⑵ 課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園風光。
⑶ 學生談感受。
⑷ 帶著美好的感受自讀兒歌。
⑸ 讀給小伙伴聽,互相正音。
⑹ 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⑺ 教師指圖畫引讀。
⑻ 試著背誦。
⑼ 檢查背誦情況。
二、第三關:“展示臺”
1、激發興趣:同學們一定收集了許多贊美秋天的作品。這節課就來展示一下吧!比一比誰的收獲最大。
⑴ 在小組內,學生拿出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
⑵ 評議誰的作品好。
⑶ 選出小組優秀作品全班展示。
2、評選收獲之星。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相 樹 林 樣 機 腿 肚 腰 腳 背
苗 草 花 蘋 勞 它 安 室 實 家
【教學后記】
闖關游戲,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我的發現中,學生能用熟字認識生字,自主發現認字方法。根據偏旁寫出幾個字,部分學生寫的較多,可見平時積累的成果。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學生對于本單元的生字掌握的還是比較好,詞語和兒歌讀的比較流利。但是由于個別學生沒有注意平時的積累,創作的秋天的作品太簡陋、粗糙了,還有待于今后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9
【寫話內容】
“語文園地一”的“寫一寫”,要求學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寫下來”。這是本冊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較“正式”的寫話練習,也是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的寫話訓練。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第一學段的寫話要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因此,本次寫話練習應把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引導學生把自己說的話加以整理寫下來。
2.《語文課程標準》還特別強調:“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注重培養思考、表現的能力。”此次寫話訓練適當提醒學生先想想寫話的順序,后動筆,寫好后鼓勵學生讀一讀,與伙伴分享寫話的輕松與快樂。
【教學過程】
一、以歌激趣
1.唱《滴哩滴哩》和《小鳥小鳥》。
2.導語:老師從同學們美麗動聽的歌聲中聽出,同學們對春天又有了新的發現和驚喜(板書:春天里的發現)。大家應該為自己的新發現而快樂,請大家為自己鼓掌吧!你們愿意把自己的“新發現”和快樂寫下來告訴更多的人嗎?
二、以畫引說
1.請學生自主在剛才發下去的白紙上把這次課前“師生田野踏春”活動或自己在其他活動中新發現的春天景物畫下來,看誰畫得最多。(畫一種為合格,畫兩種為良好,畫三種為優秀,畫四種以上當然是更優秀)請注意:課本中學過的內容不畫,要畫你自己新發現的。
2.讓學生自由組合6人小組,選出小組長并由其組織畫畫和小組說畫活動。小組成員說各自所畫的內容,要求按“發現什么樣的景物+它想干什么”的思路順序來說。(示例:我發現小草探出了尖腦袋,它想干什么呢?它是想看看這美麗的春天,和我玩一會兒)
3.各小組根據本組所畫和所說的情況,給小組取一個大家都喜歡的組名(如“綠葉組”“春鳥組”等),并綜合各位新發現的內容合作完成一幅新發現的美麗春景圖和推薦一位能綜合各位組員的話解說這幅畫的代表。
4.全班交流小組合作的“新發現春景圖”。(板書:新,張貼:各小組合作的圖畫)
5.師生評畫與激勵:(1)畫中內容全是小組成員的新發現并已有六種內容以上的為優勝。(2)小組代表能按照一定的條理(如植物──動物──天氣變化──人們的活動)說出圖中所有內容的為優勝。獎勵優勝小組以“發現星”。
三、以文記說
1.導語:最有能耐和最值得獎勵的是把依照圖畫說的話記錄下來,寫在圖畫旁邊。可以選擇在自己的畫旁寫你說的話,也可以選擇在小組合作的畫旁寫上大家說的話。能把大家想說的話寫出來,這是最優秀的,相信各位同學一定會努力去做最優秀的。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最好的辦法是問老師和同學。能按順序有條理寫出來的,將獲得一顆“發現星”。
2.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并鼓勵寫話有困難的學生努力寫好自己說的那些話,也可以運用課文中現成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啟發并鼓勵寫話能力較強的學生,不僅寫出新發現的美麗景象,還應該大膽地把自己的聯想、想象寫出來。
四、以評促寫
1.自讀自評拓展。(1)用愉快的心情和開心的語氣把自己的“寫話”讀兩遍。(2)看看讀的是否順暢,需不需要改動。(這可請教同學和老師)(3)請用“美麗的,我想對你說”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所發現景物的感情,并寫在文章的后面。
2.小組互讀互評。交換各自的“寫話”并讀一讀,體驗成功的喜悅,并按“哪里寫得好+為什么寫得好”的思路評說。最后每組推薦一篇優秀的“寫話”參加全班交流。
3.各小組派代表登臺宣讀本組的優秀寫話,師生合作評議,深入體驗“寫話”的快樂。(評為優秀“寫話”的條件是:(1)所寫內容是“新發現”的,不是課本中學過的。(2)對“新發現”有聯想、想象和真情實感。(3)有一定的條理。(4)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給優秀者獎勵“發現星”。
4.學生自找別人的優秀“寫話”讀一讀,并按優秀“寫話”的條件修改自己的寫話。要求找老師評價的,老師應鄭重承諾,達到優秀的寫話者,一定獎給“發現星”。
設計總評
本設計主要是嘗試和開拓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第一學段寫話教學不容忽視的三個核心問題。
其一,興趣情感問題。《語文課程標準》對每學段寫話沒有統一要求,卻強調了對寫話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寫、樂于寫,有利于克服在口頭語轉化為書面語過程中產生的畏難情緒。因為學生對春天都不陌生,因此要求對春天有新的發現并寫出來,沒有興趣及情感的支撐是不行的。本設計注重從興趣入手,以歌激發情趣,以畫調動情感,以評價激勵使其興趣持久。學生有了較濃的興趣,當然就會輕松愉快地寫出自己在春天里的新發現。
其二,聯想想象問題。第一學段的學生常常在獨自玩耍時自言自語,自得其樂。這就是他們富于聯想和想象的心理特點。這種聯想和想象的目的性和主題性雖不強,但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根據自身過去的經驗自由聯想和想象,豐富獨特的奇思妙想經常涌現。因此,設計讓學生畫出和說出自己發現的春天的景物之后,想象它們想干什么,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寫出自己對發現的景物想說的話。這樣,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把“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的要求落到實處。
其三,話語條理問題。讓學生規范而且有條理地用自己的話說出和寫出春天里的新發現,既能擴展他們寫作思路,形成思維上的飛躍,產生靈感,又能體會到話語是要合乎習慣,要講究規則美的。只有這樣,他們口里筆下才會有“小草探出腦袋來,想和我一起玩”之類的美句,從而得到語言上鍛煉。設計用“發現什么樣的景物+它想干什么”的順序說單個景物;按一定條理說一組景物;用“美麗的,我想對你說”的方式來表達感情,正是讓學生在作文起步的路上輕松而有條理地說話寫話,抵制“信口開河”的偽“自由寫話”,把作文的底子打好。
除以上三點外,本設計也關注了學生的自評自改、合作互動、以學定教、預設與生成等方面的問題。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0
佚名
一、教材說明
這個語文園地有七項內容,分別是鞏固漢語拼音、認識反義詞、復習要求認識的字、看圖連詞、讀句說句、認讀姓氏和背誦古詩。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寫”,要求找一找聲母、韻母,分別抄寫下來。一列長長的車上混合出現了23個拼音字母,誰是韻母,誰是聲母,分辨前讓學生先背背聲母表、韻母表;分辨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按順序找,邊找邊給其中一類畫上記號,如韻母下畫“—”,沒畫的就是聲母;然后再分別抄寫。抄完后應要求學生自己檢查,讀一讀抄寫的韻母、聲母,數一數抄寫的字母總數是不是23個。練習的方法可由老師指導,也可讓學生出主意:怎樣找不會錯、漏?只要適用都應采納,以鼓勵學生遇事善于思考。
第二項“我會連”,是認識反義詞的練習。題中有四對詞,有一對已連上,教師要啟發學生想想為什么把“出、入”連起來,并告訴學生這樣意思相反的兩個詞稱一對反義詞。再讓學生找出這樣的詞連起來,然后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連的,也可指名板演。在學生自練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當點撥。
第三項“我會讀”,題中將學過的24個字分類排列給學生讀,既鞏固生字又滲透了思維訓練。可采用同桌之間互讀、開火車輪讀等方式,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師要重視抽檢與個別輔導。
第四項“我會連”,是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圖上的事物學生都熟悉,可讓學生自己先讀一讀,試著連一連,然后同座互相檢查一下。教師可著重輔導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第五項“讀讀說說”,是讓學生了解基本句型,說完整的句子。兩個例句都是說“誰做什么”,一個填空要求把句子補充完整。可先讓學生讀句子,在讀中建立句的概念,再口頭填空。說句子時,如果學生說出的是完整的句子,但不是例句的形式,教師不必否定,可引導:你能說說沙沙做什么嗎?
第六項“我會認”是一項有趣的認字活動,體現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己認字的教改思想。
題中的30個姓氏多為課本上沒學過而生活中見過的,比如同學、老師和親友的名字中有,學生一定已經認識了一部分。讓他們把自己認識的姓讀給同學、老師聽,再涂上顏色,既好玩又能產生成就感。練習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明確要求,然后放手讓學生自認自涂,把涂色的姓讀給同桌的同學聽。如果互讀后學生又認識了幾個還可以繼續涂,全班交流后又認識了幾個也可以涂。很可能到最后全都認識了,看著一朵朵認字花開在書上,產生的效果可想而知。也不排除可能涂了許多字,但并不認識或當時認識,一會兒又忘了。教師不必批評,可鼓勵學生想辦法把這些字記住。
第七項“讀讀背背”,內容是一首古詩《詠鵝》,作者駱賓王。全詩描繪了鵝在水中浮游時的歡快情景,表達了作者喜愛鵝的心情。詩意,學生借助圖畫能大致讀懂,教師不必講解,重點應指導朗讀,并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朗讀可從以下三方面指導。
1借助拼音
把每個字讀正確、讀清楚。
2速度稍慢,注意停頓。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邊讀邊想象畫面上鵝的樣子。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2004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1
語文園地的教學一直是我的弱項,尤其是低年級的教學,我才接觸,根本不知道從何如手,回想上學期的教學,似乎也沒有得出什么經驗。
一、我的發現部分
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然后引導學生說話,訓練他們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然后,同桌反過來說:“我發現剪刀像…………”采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反復說話,在反復說話中內化語言,實現語文的實踐性。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想一下,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還有什么這樣的發現?能不能也這樣說一說?語文教學要求要結合學生的經驗世界,走進大語文的世界,培養學生的素養。同書本給提供的范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由于前面的環節做得較好,下面這個環節,學生都能順利聯想出來。如:
大樹──戰士 圓月──玉盤 彎月──小船 柳條──辮子
孔雀的尾巴──扇子 大象的腿──柱子 眼睛──星星
花兒──小朋友的笑臉 學校的草坪──地毯
應該說這一環節上的是比較成功的,每個語文園教學的第一個環節都是我的發現,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采用這種形式,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不能包辦。應該多利用教材,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也同時為學生看圖說話寫話在打基礎,另外結合好學生的生活實際來教學,既能達到訓練的目的,也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
二、讀讀認認部分
以前,我一直采用唱兒歌的方式來教學,讓學生唱熟就可以了。這種方法簡單,老師也很輕松。可是我發現效果并不怎么好。學生是背的很熟,可是不會運用。如:才加木字旁還是材,木材的材。如此把每個字都背住。現在,我采用學課文時的認字方法來記,讓學生把每個字都做成卡片,然后,在發現規律、粗略認讀后,讓學生以打牌的游戲形式來記住它們。看誰用最少的時間最先記住這些字。出牌時,不僅要認字,組一個詞,還要用這個詞說一句話。這樣它們就能把兩個字的意思弄清了。
三、讀讀背背部分
這一部分的教學,說句實話,我從來就沒有采取過什么措施。很多老師都認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只要他們背熟了,就行了,我也一直這樣,實際上教學效果一點不好。在學這一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春節時看的對聯,然后告訴他們,我們今天也要學幾幅對聯。接著讓他們觀察這幾幅對聯寫的內容和什么有關。在學生知道后,再讓學生試著讀一讀,然后范讀──自讀──互讀──分組讀。最后主要采用對對子的游戲形式來讀。
游戲分為:師生對、同桌對、男女生對、好友對。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積累語言。改變過去枯燥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生在游戲中很快就會背了。我又讓他們想一想對聯中描寫的場面你見過嗎?誰能說一說,這樣就把對聯中所描繪的場景用學生自己的語言給表述出來了。既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把學生的生活和教材作了一個融合。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2
教學目標: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課前準備:
1、搜集家鄉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文章。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五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我門祖國歷來以風景優美著稱,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騰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著無數的中外游客。我們的家鄉在祖國版圖上,雖然只占一點點地方,但是也有許多迷人的地方。讓我們互相交流,共同贊美自己的家鄉吧:
二、明確說與聽的要求:
1.講清你介紹的這處風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如有小朋友提問,應耐心解答他們的提問。
2.認真聽別人講,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
三、小組同學互相介紹,并評出介紹得最清楚最動人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點評或提問。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際。
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景物。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激發興趣,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你們的家鄉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于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習作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第四課時
修改習作
一、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
可選2—4篇各具特點的習作,選寫得比鉸清楚的,想象較豐富的,并加上傳說的,或者存在帶有共性的缺點。
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習作
三、老師范讀優秀習作。
四、寬帶網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鼓勵學生經常做摘錄,養成好習慣。
第五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現了什么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現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更多類似的詞語。
大小多少東西來往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姹、紫、嫣、繽、郁、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現: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
第二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3
【教材簡析】
本課包括“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四部分。
【學習目標】
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
【教學用具】
字詞卡片、圖片等。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
1、先看拼音讀一讀,既讀字,也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2、引導學生辨一辨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中去感悟規律,去發現規律。
3、總結:第一部分的六組字中,每組的前一個字都是學過的熟字,后一個字都是要學習的生字,而后一個字都是前一個字表示讀音的部分。
4、用組詞語的方法,區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并引導學生發現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也可以歸納為用熟字“減一減”的方法識字。
5、收集用這些字組成的詞語給學生認讀。
6、給學生提供閱讀短文,這些字在其中反復出現或者用游戲的形式幫助學生記住這些字。
7、認讀“我會寫”中的字。
8、引導學生發現每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9、利用教材上小伙伴的話,引導學生寫出帶有這幾個偏旁的字。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
這一項由兩部分內容組成。在這兩部分內容里,不僅有本組所學生字的復現,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生字,而且通過讀詞語,背兒歌,促進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一、我會讀
讓學生自己讀,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接力讀,分小組讀,競賽讀。
讓學生自由選詞造句,在讀詞語與運用詞語的過程中積累語言,用找朋友的游戲來幫助學生記住這些詞語,即:用圖畫或幻燈形象地表現詞語的意思,讓學生說出與圖畫上的意思相符合的詞語。
讓學生在詞語卡片中挑出與圖畫上的意思相符合的詞語。
二、讀讀背背
教師范讀。
學生自己練讀,注意啟發學生讀出豐收時的喜悅心情,鼓勵學生背誦。學生之間互相檢查背誦,比比誰讀得好,誰會背,全班抽查。兒歌中的“莊稼”“高粱”“葡萄”三個詞,“稼”“粱”“萄”讀輕聲。“黃澄澄”的“澄”、“紅彤彤”的“彤”,在詞中均讀一聲。
學生課外收集兒歌,讀兒歌,背兒歌,勵學生寫兒歌。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1、課前搜集有關景點或秋游路線的資料。
2、自己找伙伴交談,說說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勵意見相同或相近的同學組成小組。小組討論本組秋游計劃。
3、班長主持全班討論,各組陳述本組的想法和理由,在民主討論的基礎上,集中大家的意見。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用辯論的口氣。
4、統一意見后,具體商量秋游活動的計劃。可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5、商量準備工作和秋游活動中的分工。
6、向老師提出建議。
第四課時
〖展示臺〗
1、導入:我們學習了關于秋天的課文,還看到了秋天的風光。我們將要進行關于秋天的作品展示交流活動。
2、在本組教學一開始我們就提醒大家,告訴你們將要進行展示交流活動,請把你們平時注意動手、動腦,創作關于秋天的作品,積累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大家看。
3、大家互相展示、交流、評價。
4、展示交流后,把自己認為滿意的作品妥善保存。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4
一、我的發現
這一項安排了兩組漢字,每組的前一個字都是學過的熟字,后一個字都是要學習的生字,而后一個字都是前一個字表示讀音的部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辨一辨,從中發現規律──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在“我會讀”中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記住生字。在“我會寫”中引導學生寫出帶有“木、月、艸、宀”偏旁的字,從中加以鞏固和運用識字方法。
〖過程建議〗
1、我會認:
⑴ 學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⑵ 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⑶ 組詞語,區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⑷ 書中的學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⑸ 出示“我會認”中生字,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翹舌音“支”,后鼻韻“龍”。
⑹ 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⑺ 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 交通 支招 一支筆 九龍坡 龍頭
巨龍 龍舟 利益 有利 平凡 利用
要求 請求 凡人 凡是
2、我會寫:
⑴ 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認讀。
⑵ 引導學生發現每組字的相同點。回憶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⑶ 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蘋、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家、定
二、日積月累
這部分是由“我會讀”和“讀讀背背”組成。“我會讀”是本組教材中所學生字的復現,幫助學生加以鞏固。“讀讀背背”是一首表現秋天豐收景象的兒歌,與“我會讀”共同起到促進學生對語言積累的作用。
〖過程建議〗
1、我會讀:
⑴ 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后全班進行讀詞訓練。
⑵ 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⑶ 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2、讀讀背背:
⑴ 教師示范讀。
⑵ 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多讀幾遍。
⑶ 引導學生品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①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② 拓展:
將收集的秋天的兒歌讀給同學聽或自己寫一寫兒歌展示給同學。
(朗讀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三、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是進行秋游的前期準備,主要是討論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培養學生創造力。激發學生想說的熱情,能說清自己的計劃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與別人交流。在交際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的好品質。
〖交際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路線的資料。
〖組織過程〗
1、創設情境、走進秋天: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秋天的美麗景色。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秋媽媽已來到了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美景,帶來豐收,帶來樂趣。我們在這樣美好的季節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2、小組匯報,組內討論:
引導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的路線資料,結合資料向小組的伙伴說說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進行評價。
小組討論誰的計劃好,達成共識,進行補充完善本組的秋游計劃。
3、全班交流,統一計劃:
各組陳述本組的計劃和理由,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用商量的語氣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確定秋天計劃。
4、討論具體事宜:
引導學生討論秋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總結評議,提出建議:
教師總結秋天的計劃研究情況,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在本組教學開始就引導學生平時進行動手、動腦,創作關于秋天的作品,積累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的內容是學生自制的書簽、賀卡、圖畫、詩歌等都是有關秋天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可讓學生盡情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動:布置一個展示角或課上展出并交流。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的意識。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5
學習目標
1、 通過多渠道搜尋,了解并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捉美!
2、 舉辦自然景觀展示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
3、 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誦4組句子,并課外搜集積累,了解漢語遣詞造句的微妙。
課前準備
1、 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觀的圖片、音像資料及文字材料。
2、 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皇城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往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
2、 指名一生上臺交流。
聽眾反饋:聽了介紹,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麗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
教師總結:介紹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驟把一個個畫面呈現出來,讓大家隨著你的視線去觀察,還要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讓大家在你的語言中感受景觀之美。
3、 自由準備,稍作調整
4、 再次指名交流。
a、 聽眾要做到認真傾聽,做個小記者,可以向同學介紹提問、建議也可以補充。
b、 介紹者做到準備充分,隨時答記者問。
5、四個小組交流,每組評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經過了搜尋,聽取了同學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
7、聯系“寬帶網”。用你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或自己撰寫的資料),整理成圖文并茂的“美景介紹書”。課后分組舉辦“祖國一日游”風景名勝展示會。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同時學習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1、學了這一組課文,又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風景區,如黃山、杭州西湖、雁蕩山、天河風景區。
b、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海邊沙灘、公園(校園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邊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以及上節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
a、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
b、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
c、聯系“我的發現”。我們一起去聽聽小林小東的發現。你有何發現?(受到的啟發是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4、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的詞匯語句的積累。出示“日積月累”。
a、看看下列這些詞句對你有何幫助?自由讀,指名讀。
b、你發現了什么?(每一組中的兩個句子的寫法是一樣的,四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歡哪一組?為什么?在哪兒運用比較合適?
d、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特別的句子?試著說幾句。
e、課外去找一找這樣有意思的句子,課下交流。
5、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
6、學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讀自己的大作,默讀皆可)。
7、課外寫作文。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6
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
〖教法學法〗
練習法。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發現事物的相似特點,用“……像……”的句式說清楚自己的發現,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能根據讀讀認認中字的特點(熟字加偏旁),自主識字,讀背對聯,搭配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用“……像……”說句子是難點;
2、自主識字是重點。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小天使飛來,配音:“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語文園地──小小觀察臺,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觀察聯想,發現相似之處:
大家看一看,畫上的哪些景物能成為朋友?說說你的理由。
3、練習表達:
例如: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先說給同位聽,再說給全班同學聽。
4、聯系生活、拓展交流:
你還發現,我們學過的課文和日常生活中,……像……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導語:走出觀察臺,我們又來到字詞宮。下面讓我們一起合作闖關。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字、記字,看誰記的快、記的準。
⑵ 教師組織學生搶答匯報學習結果。
⑶ 游戲檢查讀生字。
(開火車、接龍等)
⑷ 生字搬家考考你。
2、讀讀背背:
⑴ 輕聲讀對聯,不認識的字,借拼音幫忙。
⑵ 將對聯大聲的讀給伙伴聽。
⑷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對聯。
3、我會說:
同學們積累了那么多描寫春天的句子,那你會用學過的詞語贊美春天的景物嗎?
1、讀詞:春光、天空、陽光、田野、小溪、枝條。
2、口頭補充(可以找合作伙伴互相幫助)。
3、完成練習。
三、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祝賀大家在“日積月累”中滿載而歸。
2、作業:寫幾句話,來贊美一下你心中美麗的春天。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我的發現:我發現……像……
日積月累:1、讀讀認認:熟字加偏旁
2、讀讀背背:剪 膽 瞞 拂
3、我會說。
第二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法學法〗
引導法。
〖教學目標〗
能積極參加找春天的實踐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春天里的新發現,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普通話自然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教具準備〗
卡片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口語表達
1、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同學們可以自由表演舞蹈,進入情景。
2、從《春天在哪里》這首歌中,你知道了春天在哪里呢?把你聽明白的告訴同伴。
小結:春姑娘悄悄的告訴我們,春天在草地上、花叢里、河水中、在田野里、在綠葉間,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在春天里的新發現吧?
3、回顧春景,感受春天:
導語:春天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感受,在春游中,同學們有許多新的發現,新的感受。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春天,回味一下春天里的快樂。
⑴ 播放關于春景的多媒體圖片。
⑵ 分小組,把自己在春天里的新發現、新感受,說給別人聽(注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不同的感受):
如:在校園里我發現小草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象在向我們報信。
我發現太陽是暖暖的。
4、自由交談、贊美春天:
和同學們互相說說,在春天里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希望。
二、寫一寫(作業)
1、讀學習伙伴的話。
3、結合口語交流的內容,鼓勵學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寫下來。(不會寫的字查字典)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第三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法學法〗
引導、自主、合作學習法。
〖教學目標〗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展示與本組課文內容有關的信息資料,與同學們共享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從其他途徑搜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展示臺
1、贊美春天:
寫一寫,畫一畫。
導語:春姑娘就想一位魔術師,把大地打扮的萬紫千紅。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
2、分組練習:
⑴ 喜歡寫作的同學為一組,討論練習寫詩、寫話。
⑵ 喜歡書法的同學為一組,練習寫關于春天的詞語。
⑶ 喜歡積累詩句的同學,抄寫搜集有關春天的詩句。
⑷ 喜歡畫畫的同學,描繪春天的景物。
⑸ 喜歡歌舞的同學,在一起唱歌、跳舞。
3、展示時間:
⑴ 請畫畫的同學把你的畫擺在教室中間讓大家都看看。
⑵ 寫詩、寫話、寫書法的同學把你的作品也擺上讓大家看一看。
⑶ 唱歌跳舞的同學到臺上表演一下。
二、寬帶網
導語:寬帶網上告訴了我們一些城市的市花。
1、讀一讀寬帶網上的信息。
2、說說你還知道一些什么花?
3、用對歌的形式朗讀《十二月花》。
4、交流你知道的關于花的知識。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
展示臺(寫一寫、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跳一跳)
寬帶網(市花、校花等)
《語文園地一》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篇17
尋找春天 描繪春天──《語文園地一》綜合活動課教學案例
湖北省宜城市雷河發展區季蓮小學 李正會
【活動目標】
1、根據“語文園地一”春天在哪里的內容,引導學生到室外尋找春天,描繪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過活動感受春天的景物不僅美好,而且充滿活力,從而產生熱愛之情。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口語交際能力。
【活動準備】
1、課前讓每個學生帶好畫夾及水彩筆一盒。
2、用學過的詞語表達春天的美好,并大膽想象及遷移法畫出春天的美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美麗的春天已悄悄來到我們的中間,它的到來使萬物復蘇,百花盛開,這一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到外面去尋找春天的足跡,然后再把美好的春天畫下來,好嗎?
生:好。
二、尋找春天
1、到植物園里找春天:
師:明媚的春光無處不在,現在我們一起到植物園里去找春天,十分鐘后再來共同討論。
生自由地找春天:
生1:我找到春天了,它在粉紅色的花瓣里。
生2:春天在嫩綠的草地上,你瞧,春天來了,小草從地里鉆出來了,多可愛啊!
生3:我也找到了春天,它悄悄地爬上了柳梢,你們看,柳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呢!
生4:春天來了,植物園里的桃花、梨花、杏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開放。
學生自由地找春天,情不自禁地表述自己的發現,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從而使他們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覺得語文就在我們生活的空間里。學習語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具體地表達出來。
2、在田野里找春天
師:在學校的植物園里,小朋友們找到了春天,現在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到田野里去找一找春天,我想你們一定會有很多收獲。
學生隨著老師一塊到了田野,自由自在地尋找春天:
生1:老師,我找到了春天,你看,田野里的油菜都抽苔了,有的已經開出了一簇簇黃色的小花,吸引了勤勞的小蜜蜂呢!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
生2:老師,我也找到了春天,你瞧,田野里的麥苗長得更綠更壯了。
生3:在田野里的小路上,我看到了過完冬眠的青蛙了,它蹦蹦跳跳,還呱呱地叫呢,好像也在贊美春天的美好。
生4:我也找到了春天,路邊的樹枝上幾只小燕子正在交談,小黃鸝也快樂地唱著歌。
………
在植物園找奏春天,他們感到輕松愉悅,在田野里他們的視野更開闊,觀察的事物更詳實。因而對美好的春光描述的更詳實。
3、到河邊去找春天
師:小朋友們,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可愛的春天讓人心情愉快,趁此時機我們趕緊再到河邊去找一找春天吧!
生1:老師,你聽小河流水的聲音,好像說:春天來了,我們由冰化成水,嘩嘩嘩,多自在呀!
生2:大家瞧,河邊的樹林里全綠了,我們走在里面,好像進了綠色的海洋!
生3:老師,我也找到了春天,你看遠處的山明朗起來了!
三、描繪春天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找到了春天,我想,現在在每一個小朋友的腦海里都有一幅五彩繽紛的春景圖,你們想不想把它們展示出來給大家欣賞?那么,就把彩筆拿出來趕緊畫吧!
學生拿著畫筆自由作畫。
此活動主要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春,在尋春的實踐活動中真正感受春天景物的特點,為下面作畫作鋪墊。
師:完成畫的學生把畫展示給其它同學欣賞,再講給大家聽
生1:我的畫中間是一條河,冰雪已經融化,河水發出嘩嘩的聲音,河的兩岸花紅柳綠,遠處草地一片嫩綠。
生2:我的畫里是美麗的田野,遠看田野里黃綠相間,像春姑娘漂亮的衣服,那黃的是油菜花,綠的是小麥,近處的菜花上有兩只小蜜蜂,田野上有幾只小燕子在飛舞呢!
生3:我的畫中,白色的梨花,紅色的桃花開得正旺。地上的小草綠綠的,還有一些小花也開了……
一年級的學生能把一句一句的話變成一幅幅畫,實現了把“文字”變成“圖畫”的飛躍,由此可見,學生的感悟、理解、繪畫能力都相當棒。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春景圖都很美麗,從你們的春景圖中,老師已感受到小朋友們心中的美麗的春天,最后,讓我們用“春天在哪里”這首歌來表達我們快樂的心情,贊美這大好春光吧!
此活動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參與去尋找描繪春天的活動中,讓他們將形象感知的畫面變成積累的語言材料后,再讓學生把“話”變成“畫”。學生在興致盎然的氛圍下,觀察自然,學習語文,使用語文,既做到了學以致用,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觀察和語文實踐能力。
找春天──《語文園地一》綜合活動課教學案例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馬巷中心小學 戴燕燕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2、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寫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贊美春天的成語、古詩、散文并進行積累背誦。
2、排練歌伴舞《春天在哪里》,《小鳥,小鳥》。
3、排練小品《漫游古詩亭》。
4、準備春的背景音樂。
【教學實錄】
一、活動組織
1、激qing引入:
師:同學們,在今天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大家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生踴躍發言:在花兒的笑臉里;在溫暖的春風中;在……
2、數同學表演《春天在哪里》歌伴舞:
師:我想,在坐的每一位同學已深深地陶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春景中了,現在我們就來開展主題為“找春天”的語文活動課,大家準備好了嗎?
3、媒體一一出示:
在這節課上,你們將渡過“成語河”,穿過“造句林”,鉆過“畫景洞”,爬上“故事坡”,走進“古詩亭”,勇攀“作文峰”,去欣賞美麗的春色。我預祝你們活動成功!
二、活動開始
1、渡“成語河”:
首先,我們將乘船渡過“成語河”,每組要說出關于春天的成語5個,才能順利到達彼岸。注意要求:每組請5個同學各說一個,各組相互之間不能重復。每組先派一名代表上來抽簽看一下你們小組的順序。好,準備一下。
(小組比賽說成語,誰也不甘落后,一個個成語脫口而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草長鶯飛、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萬紫千紅、春意盎然……)
師:看來,同學們掌握的關于春天的成語還真不少,祝賀你們過了第一關“成語河”,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茂密的“造句林”。
2、穿“造句林”:
我們要穿越“造句林”了。每組派代表來抽取卡片。小組成員將根據抽出的帶有“春”字的成語,合作補充完成造句。每個成語造二句。
春光明媚 春雨綿綿 春暖花開 春光滿面
(小組合作補充完成造句,交流,師點撥更正。)
恭喜大家較順利地穿過了“造句林”。有些同學剛才動腦筋汗也冒出來了,趕快涼快一下,我們一起來鉆“美景洞”。
3、鉆“美景洞”:
朱自清眼睛里的春天美不勝收,每位同學選擇你喜歡的部分,試著配上圖。 (出示句子,師配樂朗讀。)
⑴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⑵ 桃樹 、杏樹 、梨樹 ,你不讓我 ,我不讓你 ,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⑶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六分鐘時間,已經有同學畫出了他自己對朱自清的散文《春》里這些句子的理解,瞧,斯宜同學的畫:一個飛舞的春姑娘,頭發是嫩綠的柳條,飄拂著。她溫柔的手撫摸著大地萬物,底下是爭奇斗艷的花兒。真美!
接著,作品都貼出來了,孩子們獨特的視角不禁令我驚喜萬分。原來他們眼中筆下有這么富有創意的景色。是呀,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4、爬“故事坡”:
美景洞里的美景在同學們筆下更是引人入貹,下面我們來爬“故事坡”。
老師給大家一個故事的開頭,等一會兒,請各組同學集集體智慧,展開想象,把故事編完。(指名讀故事開頭。)
(出示。)
山下,春光明媚。可是山上燒碳老爺爺的小屋里,春天還沒有到來。他摸著隱隱作痛的腿,常常自言自語地嘮叨:“春天來了的話,我的腿也會好起來的。春天快來吧!”
山上,有只小松鼠,最喜歡老爺爺了。他也在想:老爺爺盼望著的春天,要是早點來到山上就好了。可是,春天卻還遲遲不來。
有一天,小松鼠不知想起了什么,飛快地往山下跑……
(小組共同討論將故事編完。)
各組派一名代表講故事,進行交流。學生們創意無限,如:小松鼠拿來了許多香甜可口的松果,陪老爺爺一起種下,當松果發芽,春天就到了。又如小松鼠把山下的花,草悄悄種到了老爺爺的門前,老爺爺一覺醒來,看到花開了,就知道春天到了,他的腿疼就好了。一個個故事充滿了孩子們純潔的童真,寶貴的愛心。
5、進“古詩亭”:
在這"春色滿園關不住"的時節,"古詩亭"里的人們詩興大發。你們看──
(學生小品表演《漫游古詩亭》,惟妙惟肖的表演讓學生們仿佛進入了詩歌的海洋。)
請每位組長帶領組員們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各組接龍,互不重復。
(由小品引入古詩擂臺賽,臺上下呼應,氣氛熱鬧非凡。《游園不值》等許多古詩瑯瑯上口,孩子們陶醉在古詩的獨特魅力中,雖然他們還不是很能理解詩中的意思。)
師:春就是詩,詩人和春天仿佛結下不解之緣。歷代詩人寫下了不少詠春的名章佳句,為后人所拜讀。希望同學們課后繼續積累。
三、總結
同學們用各種方式表達了對春的贊美。今天的“尋春”活動非常成功。讓我們齊誦朱自清散文《春》的最后一段。
(出示,夾注拼音。)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希望你們珍惜人生的春天,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一節課結束,同學們還意猶未盡,課外又紛紛尋找到了自己眼中的春天。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想象能力提高了不少,還有的成了小詩人。他們從生機勃勃的春 天中受到美的熏陶,更熱愛大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