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精選15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發布時間:2023-01-08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精選15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1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材分析]課文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表達了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學生分析]1.學生通過影像資料和聽故事等途徑,對宋慶齡以及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有了一定的感知,但對事情經過、發生背景、歷史意義及主要人物還缺乏深入了解。2.學生雖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但朗讀、背誦課文要繼續予以重視。[設計理念]本文層次清楚,重點突出。要重視有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訓練,使之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感悟樟樹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論……總是……”和“只要……就……”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難點]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實際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我們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樹木,你最喜歡哪一種樹木呢?為什么喜歡它呢?(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2.出示圖片,學生聯系所查資料,簡介宋慶齡生平。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從課文題目看,你覺得這篇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樟樹)寫的是哪里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1. 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2.說說你對課文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大概了解課文內容。

  1.提出自讀課文要求: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詞的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檢查自學課文。教師教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讀詞語卡片,注意“齡、樟、稠、瞻、質”的讀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讀懂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指導分段 。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4、5自然段)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業 1.熟讀課文。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3.收集有關宋慶齡的一些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關鍵詞句理解樟樹的可貴之處,體味宋慶齡的高貴品質,了解課文“借物喻人”的寫法。 2.通過課文關鍵詞句的理解感悟,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主人公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樟樹的可貴之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主人公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課文學習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 師:宋慶齡故居的——再齊讀課題。 二、復習詞語,概括全文 1.過渡:同學們課題讀得真好,相信大家也能把這些詞語讀好。 2.先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些詞語,邊讀邊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讀出它的感情來,讀出它的色彩來。(指名讀) 【出示詞語】 粗壯    稠密      搬家     四季常青   崇敬    瞻仰      紀念     蓬蓬勃勃    指名分行讀——齊讀 3.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介紹了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可貴之處) 4.請同學們打開書本,快速閱讀課文,找找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樟樹的外形特點和可貴之處的?第四自然段講了樟樹的什么?第五自然段呢? 5.指名交流 二、學習課文四自然段。 1.我們一起先來看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請同學們細細品讀這個自然段,看看樟樹的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交流指導讀 (1)粗壯(做動作) ①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句話,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②    指名讀,試試看,邊讀邊加上動作。(一定要叫一個朗讀好的同學) ③    聽了他的朗讀,看了他的動作表演,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棵怎樣的樟樹? 讓我們感受到樟樹的什么特點?(一定要點出生命力旺盛)——板書 ④    是啊!這是一棵生命力旺盛(根據學生回答)的樟樹,誰來讀好這句句子(你把樟樹讀活了,仿佛就出現在我們眼前,誰再來讀),齊讀。 (2)稠密,綠得發亮。【點出詞語】(想象畫面)①怎樣的葉子可以稱得上稠密?交流。引讀稠密的樹葉……②從“稠密”、“綠得發亮”你的眼前再一次出現了一棵怎樣的樟樹? ③指名把感受到的讀出來。指名讀。 (3)四季常青 ①是啊,樟樹四季常青。 聽到夏天,你的腦海中出現什么情景,會用上哪些詞?用上這個詞,說說夏天樟樹是什么樣的。 用這樣的句式說說冬天。 ②是啊,樟樹一年四季都是那樣的,這就叫——(四季常青) ③指名讀好這句話。 ④教師(接上去):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你能聯系上面的內容說說什么叫蓬蓬勃勃嗎?指名說 四季常青、蓬蓬勃勃,這又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板書:頑強 3.齊讀這個自然段,完整地感受樟樹的樣子。 4.現在你知道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地寫出了樟樹生命力旺盛、頑強的特點了嗎?看,課文寫得多有層次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三、讀第五自然段,品讀“可貴” 1.遠遠望去,樟樹那蓬蓬勃勃的樣子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當我們走近樟樹,去尋找,去發現,你還會有更多的收獲,還會感受到它十分可貴的內在品質。點擊“可貴”閃爍三次 2.請同學們讀讀上面的這些內容,試著給它分分層,想想每一層的意思。(一定巡視) 3.指名交流,說說每一層的意思: 第一層:別的樹木有容易招蟲的缺點(以石榴樹為例)。 第二層:介紹樟樹的可貴之處。 同意他的看法的請舉手?同學們真了不起! 4.那樟樹的可貴之處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想一想。 5.指名交流樟樹的可貴之處(永久保持香氣,而且能拒蟲)—板書:永久保持 6.具體說說怎么樣就是永久保持了?讀讀下面的內容,你能發現嗎? 交流【出示句子】 (1)即使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當它已經作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時候,它的香氣仍然不變。  (2)是啊!無論怎樣的情況,樟樹的香氣都能——(指板書:永久保持)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指名讀 (3)誰再來說說怎么樣就是永久保持了? 出示: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也就是說樟樹的香氣有什么作用? ——板書:拒蟲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指名讀 (4)小結:樟樹不僅有永久保持的香氣,而且這種香氣還能拒蟲,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誰來讀一讀這兩句話?指名兩人讀。 讓我們一起把這段精彩的描寫再好好的讀一讀,感受樟樹的可貴之處。齊讀后半段。 7.同學們,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文章的第一層,誰來讀一讀。 (1)我們來看這個詞語:“繁衍后代”是什么意思呢?從這個詞語中你發現什么呢?(石榴樹上蟲子很多)你還從哪里發現石榴樹上的蟲子很多? (2)這部分內容寫的不是樟樹,而是其它樹,可不可以把它去掉? (3)是的,這也正是為了突出樟樹的可貴之處。它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正是因為這種香氣,才使樟樹上沒有一個蟲子,這是其它樹所————(沒有的)——板書:其它樹沒有的 (4)指投影: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層,感受樟樹的可貴之處。 8.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作者具體寫了樟樹的可貴之處,現在你知道樟樹的可貴之處在哪里了嗎?(能永久保持,而且這種香氣能拒蟲,是其它樹所沒有的。)課文又是有條理地告訴我們樟樹的可貴之處。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體會樟樹的可貴。 五、總結全文: 1.這就是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當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 引讀第六自然段。(引讀完出示第五小節) 2.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 3.在你們手里有一段宋慶齡的簡介,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宋慶齡是一個怎樣的人。 4.現在你知道。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她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了嗎? 指名交流   (這是兩棵在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看到樟樹的什么,我想到了宋慶齡的什么? 5.同學們,讀到這里,我們再來看看第一到三自然段,現在你知道宋慶齡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了嗎? 6.小結:正因為樟樹這種永久保持香氣的可貴之處才讓宋慶齡舍不得離開這里,正因為樟樹有和宋慶齡一樣的可貴之處,人們才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作紀念。 7.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再讀課題。 8.總結:《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寫的只是樟樹嗎?是的,課文寫的是樟樹的外形特點和可貴之處,為的是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先驅,這種寫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書)我們讀懂了樟樹,也就讀懂了宋慶齡。最后,讓我們伴隨這音樂,默讀課文,在心中靜靜地感受樟樹的可貴,感受宋慶齡奶奶的崇高與偉大。 板書: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生命力旺盛           其它樹沒有的 香氣    永久保持 頑強                   拒蟲 (借    物    喻    人)   第三課時一、復習檢查1.背誦課文2.說說兩棵樟樹的特點。3.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兩棵樟樹前合影留念?(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因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二、聽寫生詞三、完成作業一、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并選擇一組關聯詞語造句。1.(      )樟樹枝枯葉落的時候,它的香氣(      )不變。2.(      )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      )怕它一天。3.(      )是夏天還是冬天,樟樹(      )那么蓬蓬勃勃。二、在括號里填上帶“春”的詞語。(1)(         )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2)(         )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3)(         )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4)(         )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5)(         )無處不飛花,寒食東來御柳斜。(6)忽如一夜(         )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三、辨“言、語”,填成語。(1)自己對自己說的話                   (     )言(     )語(2)說了很多的話                       (     )言(     )語(3)很少的幾句話                       (     )言(     )語(4)豪邁雄壯的話                       (     )言(     )語(5)像蜜糖似的話                       (     )言(     )語(6)隨口亂說的話                       (     )言(     )語(7)虛假而動聽的話                     (     )言(     )語(8)含有諷刺意味的風涼話               (     )言(     )語四、照樣子寫詞。例:攀樹枝   摘鮮花(    )雪山   (     )草地    (     )長城   (     )美景五、讀下面一段話,加標點。   李麗對楊玲說  這本  動物世界  有兩個特點  一是語言文字淺顯易懂  二是對猴子  斑馬  大象  獅子等動物的生活習性描繪得生動有趣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過  你能借給我看看嗎  楊玲說六、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宋慶齡小時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門時,宋慶齡突然停下腳步。“怎么了,孩子?”爸爸(   )地問。“我不能去了。我已經答應過小珍,今天上午教她疊花籃。”宋慶齡答道。小珍是宋慶齡的同學。“哦,是這樣。”父親松了口氣。“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嗎?”“不行不行,我跟她約好的。”宋慶齡(    )說。“不要緊,明天再向她解釋一下,要不,道個歉也可以嘛。”爸爸繼續勸說著。“不,你說過,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記了約會,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沒有忘記呀,我不能言而無信。”宋慶齡(   )地說。  宋慶齡送家里人出門后,一個人回到房間里,耐心地等候起來。她一會兒拿起一本書看;一會兒又坐到琴凳上彈鋼琴,平時很熟的的曲子,今天卻總是彈不準。可是,直到全家人吃過午飯回來,小珍也沒有來。媽媽心疼地說:“我的女兒一個人在家,該多沒意思啊!”宋慶齡仰起臉回答道:“一個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還是覺得很快活,因為,我心中坦然。”  宋慶齡信守諾言,寧可不去伯伯家看鴿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這是守信用的表現。1.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2.在括號中填上適當的詞語。3.從劃線的句子我們可以體會到宋慶齡當時的心理活動:                                                                                                                                       4.“一個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還是覺得很快活,因為,我心中坦然。”宋慶齡為什么這樣說?                                                                                             5.少年宋慶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簡要地寫一寫。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2

  課時目標:

  1、讀懂并嘗試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弄清樟樹的具體特點。讓學生初步領悟課文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2、初讀一、二段,引領質疑,

  課前準備:

  搜集關于宋慶齡上海故居的資料,和宋慶齡生前的故事,感受宋慶齡偉大的人格力量。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靜能生慧(安靜地讀書,展現思考、記憶的智慧。)

  一、揭示課題,讀詞語

  1、今天這節課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誰來讀課題?

  2、理解故居:誰來說說對故居的認識。(偉人生前居住過的地方,普通人以前居住過的地方叫老家。宋慶齡就是一個偉人。)

  3、讀詞語:搬家  稠密  蓬蓬菠勃  繁衍  枝枯葉落  崇敬  瞻仰(指名讀,理解:瞻仰)

  4、質疑:上海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樹,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勸她搬個家,她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這是兩棵樟樹。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

  二、閱讀三、四兩段

  第三段:

  前言:翻開書,相信通過預習,你能迅速找出描寫樟樹的段落。(指名說,在閱讀這兩段前,友情提示:這節棵,我們來讀懂和背誦這兩段。)

  第三段:

  1、指名讀第四段,要求:讀正確。

  2、默讀:找出能反映樟樹特點的一個詞。(蓬蓬勃勃)

  3、默讀,圈劃;課文又用了哪些詞具體描述這個特征的?(枝干粗壯  伸向四面八方  稠密  綠得發亮  四季常青)

  4、出示關鍵詞,朗讀。

  5、你能讀出樟樹蓬蓬勃勃的樣子嗎?指導讀好。

  6、說話提升1:出示“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提示:一年365天,樟樹要經歷大自然哪些殘酷的磨難呢?請你用這樣的句式說說:無論是(  )還是(  ),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7、指導背誦:能在關鍵詞的提示下背誦該段嗎?自由背,指名背,男女生分句背,齊背。

  8、說話提升2:讀了這一段,在我的眼前,出現了兩棵(    )的樟樹,它(       )。(提示:你不僅看到了樟樹的形,還看到了樟樹的神。引領學生從外形和品質多視角地說)

  第四段:

  1、默讀,老師想讓兩個同學讀,該怎么分呢?為什么?

  2、指名讀,想一想,這段話寫了樟樹的什么特點?

  3、辨析:既然寫樟樹,怎么還要扯上別的樹呢?(對比,襯托樟樹的可貴。)

  4、背誦上半段:所以,我們可以先背誦前半段,自由讀,背誦。

  5、再背誦后半段:仔細看,背這部分文字,可以選擇哪些字作為提示與幫助呢?(關聯詞)

  6、出示,提示背誦: 而,而且。即使,,仍然。只要,就。……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7、提升:讀了這一段,我們不禁夸上一句:這真是一棵(   )的樟樹。

  8、小結:讀了三、四兩段,誰能用上關聯詞連起來說說樟樹的特點?(提示用上關聯詞)

  9、質疑小結:樟樹到處都有,作者為什么只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引領學生說說樟樹精神和宋慶齡品質的相似之處。)

  三、引領質疑

  1、再來讀讀課文的一、二段,想想心中還有什么疑惑想問問的?

  2、質疑:宋慶齡為什么說“舍不得這兩棵樟樹?”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再討論。

  四、作業

  詞語大看臺:根據提示,寫出表示看的詞語;

  崇敬地看:              從高處往下看:

  仔細地看:              向遠處看:

  入神地看:              專心致志地看:

  語言訓練營:你能用以下關聯詞造句嗎?

  無論……總是……

  只要……就……

  板書設計: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蓬蓬勃勃:堅毅  百折不撓  博愛  無私奉獻……

  香氣拒蟲:堅強  勇往直前  一身正氣……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3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華羅庚實驗學校    蔣一梅

  教學目標:

  1、 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稠密、繁衍、瞻仰等。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3、 讀懂1-3自然段,初步感受宋慶齡對樟樹的喜愛。

  課前準備:

  4、 學生收集有關宋慶齡的資料進行閱讀,并記住主要事跡。

  5、 教師把相關資料、圖片制作成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人,(出示課件——宋慶齡)。她美麗、端莊而又慈祥,你認識她嗎?看老師把她的名字寫出來,板書:宋慶齡

  學習生字“齡”。

  2、你了解她嗎?誰來說說?學生充分交流,然后教師小結(出示課件):

  她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夫人。

  她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統治。她革命生涯70年,永遠保持著革命的青春。

  她救國救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歷經腥風血雨,屢遭國內外分子的迫害,但她毫不畏懼,依然保持一身正氣。

  她博愛無私,人稱她為國母,時刻關心著青少年的成長。如今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宋慶齡獎學金”,依然慧及著千萬青少年,是億萬青少年心中永遠的母親。

  3、(出示課件)看,這就是宋慶齡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也就是她的故居。板書:故居

  師介紹故居:

  這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位于上海淮海中路邊1843號。1948年至1963年宋慶齡在此居住并從事國務活動。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在北京去世后,中央決定將此處作為永久紀念的居住。1994年1月,改名為上海宋慶齡紀念館,紀念館主要任務是宣傳宋慶齡光榮偉大的一生。

  4、(出示課件)在故居的院子里有兩棵引人注目的樹,板書:樟樹

  你見過樟樹嗎?

  5、 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宋慶齡的故居去看看這兩棵樟樹吧!誰來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 自由讀,要求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 檢查生字詞(出示小黑板)

  搬家  稠密

  繁衍  瞻仰

  (1) 自由讀

  (2) 指名讀,指導書寫并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搬家,搬怎么記?

  稠密,文中哪句話里有?誰來讀?能不能換個詞?

  繁衍,文中說繁衍什么?誰繁衍?怎么繁衍?

  繁怎么記?一起書空。

  瞻仰 瞻怎么記?一起書空。瞻是什么旁?它表示什么意思?

  那瞻仰就是怎么看呢?找到有瞻仰的句子,誰來讀?知道它的意思了嗎?

  3、下面請大家把這5個字描一遍。

  4、生字讀準了,那課文就能讀得更好。請大家再看課題,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那文章的重點就是寫樟樹,請大家快速讀課文,看看那幾段重點寫了樟樹?

  5、找到了嗎?既然是重點段,那就要讀好了,請大家認真讀讀這兩段。

  自由讀,指名讀。

  6、 讀好了這兩段,那剩下的段落就簡單了,讀讀看,再指名讀。

  三、 精讀1-3段,感受喜愛

  1、 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樹,當你讀了這句話的時候,你想知道什么?

  2、 那就讓我們一起讀讀第2段吧。

  有一次,周恩來同志覺得那房子小了一些,宋奶奶要在這房子里做什么?確實小了一點,所以周恩來勸宋慶齡搬個家。宋奶奶對此怎么看?這兩棵樹在宋奶奶眼里是什么?誰能把她的喜愛讀出來?當你讀到“我舍不得這兩棵樹”時,你又想知道什么?

  3、 一起讀第3段,讀到這兒我們終于知道了這是兩棵樟樹。讓我們再把這三段連起來讀一讀,這下你知道作者為什么不一開頭就寫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樟樹了吧?

  4、 是啊!這樣寫能不斷引出下文,加深對樟樹的印象。

  那宋奶奶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研究。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論……總是”,“只要……就”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感受樟樹的外形特點和可貴之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完成第五篇習作時,我們一起觀察了校園里的樟樹,并作了一番探究。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思考:哪幾個自然段直接寫了樟樹?

  2、檢查自讀情況

  (1)認讀新詞

  (2)3—5自然段直接寫了樟樹

  指名讀

  各寫了什么?

  第4自然段:樟樹的外形特點

  第5自然段:永久保持香氣的高貴之處

  三、學習課文4、5自然段

  1、自讀第4自然段,思考:樟樹讓你感受到什么?

  生機勃勃 有朝氣 強勁有力……

  從哪些地方感受到?

  “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很遠”

  “稠密、綠得發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練習朗讀

  2、自讀第5自然段,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樟樹的可貴之處?

  (1)與石榴樹作比較

  對比著讀

  (2)永久保持

  練習朗讀

  3、朗讀4、5自然段

  4、課文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僅僅是為了寫樹嗎?

  課后大家可以搜集有關宋慶齡的資料,我們下節課再研究。

  四、作業

  1、抄寫新詞

  2、背誦4、5自然段

  3、搜集有關宋慶齡的資料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背誦課文4、5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感受樟樹的象征意義

  1、在看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前,我們先來看宋慶齡這個人,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2、自己讀讀4、5自然段,在樟樹和宋慶齡之間發現相似之處嗎?

  樟樹 宋慶齡

  蓬蓬勃勃 永葆旺盛的革命斗志

  永保香氣 一生獻給世界和平事業

  3、引讀1、2自然段

  此時你明白宋慶齡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樹了嗎?

  4、引讀第6自然段

  此時你明白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她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了嗎?

  三、總結全文

  朗讀全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寄托著我們對宋慶齡無限的崇敬和懷念。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5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學會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

  簡介宋慶齡生平。

  解題。

  故居   樟樹

  課文應該寫什么?什么地方的樟樹?

  范讀課文,感知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

  說說你對課文的那個部分的印象最深。

  自讀課文

  輕聲朗讀課文。

  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通讀每個自然段。

  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檢查自學情況。

  抽讀生字卡片。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指導分段

  自由讀課文。

  思考每個自然段都告訴我們什么。

  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給課文分段。

  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作業 :

  分段朗讀課文。

  復習生字。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抽讀生詞。

  口頭擴詞。

  勸          拒

  繁          稠

  細讀課文

  自由讀§1~3。

  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段與段之間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指導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了周總理,還寫了宋慶齡,主要是寫誰的事?什么事?

  指導朗讀。

  學習§4。

  默讀,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語。

  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

  再讀課文,找出具體表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

  看圖理解有關句子。

  指名說說稠密的意思。

  指導造句。

  指導背誦課文第二段。

  默讀§5。

  用“         ”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      ”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指導朗讀。

  引導背誦。

  指名朗讀§6。

  理解有關詞語。

  說說為什么人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的兩課樟樹前合影留念?

  作業 :

  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

  2

  枝干粗壯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懷念

  拒蟲香氣

  高貴之處

  永久保持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6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學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5、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簡介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問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詞語卡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段與段是怎樣連起來的?

  2、細讀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

  ①出示課文插圖一的投影片,引導觀察樟樹的樣子。

  要求按順序仔細觀察,抓住特點說一段話。

  ②默讀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

  相機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書:蓬蓬勃勃)

  ③再讀課文,話畫出具體表卅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

  (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樹葉:稠密、綠得發亮、四季常青)

  ④指導朗讀。表現樟樹特點的詞語要讀重音。

  ⑤指導背誦。

  要求學生先理清敘述順序,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再練習背誦。

  (2)學習第5自然段。

  ①默讀課文,用“—”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②學習第1~3句。

  a、指名讀。

  b、理解“繁衍、寄生”等詞語。

  c、說說別的樹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學習第4~8句。

  a、自由讀課文。

  b、理解“可貴、仍然、拇指、高貴”等詞。

  c、理解句子。

  “本身”這個詞說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說明什么?讀讀課文,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樟樹能“永久保持”香氣。

  (相機板書:永久保持 拒蟲香氣)

  ④引導理解樟樹具有拒蟲香氣的象征意義。

  A、再讀第5自然段,說說樟樹高貴在什么地方。

  B、結合宋慶齡的生平說說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的體會。

  ⑤指導朗讀。

  ⑥指導背誦。

  3、細讀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語。(崇敬、瞻仰)

  (3)說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因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

  (4)指導概括段意。

  三、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7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讀懂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難點:

  知道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

  教學時間:

  2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樟、稠”等6個生字。

  2、弄懂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朗讀課文。

  4、能給課文分段。

  5、讀懂第一段。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通課文。

  難點:各哦課文分段。

  教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聯系生活實際導入  :

  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我們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樹木,你最喜歡哪一種樹木呢?為什么喜歡它呢?(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簡介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文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布置作業 :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3、收集有關宋慶齡的一些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用“崇敬”、“稠密”造句。

  3、默讀課文,說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

  4、體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弄懂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二、精讀課文。

  1、學習課文的1~3自然段。

  (1)指名朗讀,讀后評議。

  (2)第一段寫了周總理,還寫了宋慶齡,那么主要寫誰的事?(概括段意要抓住主要人物。)

  主要寫宋慶齡的什么事?(宋慶齡不肯搬家,是因為舍不得這兩課樟樹)

  (3)輕聲朗讀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我舍不得這兩棵樟樹”這句話說明宋慶齡對這兩棵樟樹非常喜愛和深深的眷戀,讀時,要表達出這種思想感情。

  2、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放映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的錄象片段,請同學們仔細看,說說樟樹什么樣兒。要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進行一次說話訓練。

  (2)默讀課文,找出這一自然段中最能概括樟樹外行特點的詞。(蓬蓬松松)

  (3)再讀課文,畫出作者用哪些詞具體表現樟樹的蓬蓬勃勃?(這里要抓住些重點詞句,從樟樹的枝、葉等角度感受它懂得勃勃生機)

  (4)指導朗讀。可采用教師范讀、指名讀、評議,給畫面配音讀、齊讀等多種朗讀形式。

  (5)小結:第四自然段主要寫樟樹的樣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總的順序描寫的。

  3、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1)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要求:給第五自然段分層,畫出重點句子,畫出不理解的詞。

  (2)學生交流,并思考:這一自然段分那兩層?這兩層分別寫“別的樹木,而樟樹。主要寫樟樹的,為什么卻寫先寫別的樹木?(這是比較式構段方式,這樣寫更能突出樟樹的可貴之處。)

  (3)出示重點句,品評:

  而樟樹卻不招蟲,因為樟樹本身有一種拒蟲的香氣。更可貴的是,這種拒蟲的香氣能永久保持。

  A、找出句中的一對反義詞。(招——拒)

  “招”和“拒”可組成哪些詞?在這句中“招”和“拒”當作什么講?(招引使蟲不敢接近)

  B、比較句子:

  而樟樹卻不招蟲,因為樟樹有一種拒蟲的香氣。

  而樟樹卻不招蟲,因為樟樹本身有一種拒蟲的香氣。

  “本身”這個詞說明什么?(說明拒蟲香氣是樟樹內在的,固有的,不是外加的)

  C、“永久保持”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它的香氣永久保持?(即使……仍然……)

  “仍然”是什么意思?比較一下“枝枯葉落”與“枝繁葉茂”,作者為什么不寫它枝繁葉茂時濃郁的香氣呢?(因為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當它已經作為木料制成家具的時候,它的香氣仍然不變,這才能說明它本身有香氣,能“永久保持”)

  D、輕聲讀第五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樹的高貴之處就在這里”是說樟樹的高貴之處在什么地方?

  F、教師引讀第五自然段。

  男女生分別讀一、二兩層課文。

  指導背誦,說說怎樣才能背得又快又準?(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G、學生自己練習背誦。

  H、小結:第五自然段主要寫樟樹的高貴之處是它本身有一種拒蟲的香氣,而且能永久保持。

  4、指導概括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寫樟樹的樣子。

  第五自然段寫樟樹的高貴之處。

  把這兩句合為一句作為第二段的段意;第二段主要寫樟樹的樣子和它的高貴之處。

  5、學習課文的第六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提問:這句話寫了幾層意思?從哪個詞可看出?

  (3)“崇敬”是什么意思?與“尊敬”比較有什么不同?指導用“崇敬”說一句話?

  (4)說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里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

  (5)指導概括段意

  6、小結全文。

  課文以樟樹為線索,先寫宋慶齡舍不得兩棵樟樹,再寫樟樹的樣子和高貴之處,最后寫人們愛在樟樹前留影紀念。樟樹不僅外形美,蓬蓬勃勃,而且本身有一種永久不變的拒蟲香氣。人們愛在樟樹前留影紀念,是因為宋慶齡就是一位外表秀美、具有高潔的品格和堅毅的革命精神的偉大女性,人們對她非常崇敬。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

  2

  枝干粗壯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崇敬懷念

  拒蟲香氣 高貴之處

  教后記: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十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樟樹的可貴之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卡片、掛圖、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主要板書計劃

  枝干粗壯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拒蟲香氣             崇敬懷念

  永久保持    高貴之處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抄寫生字詞三遍2組詞;3造句;4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

  描紅

  課外讀課文

  背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2、學習生字詞語。

  3、能根據提供的斷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一)揭題:出示宋慶齡圖像,簡介宋慶齡,理解“故居”的意思。

  (二)出示樟樹的圖片,簡介樟樹。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一)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二)檢查自讀情況,幫助學生正音:a讀生字新詞,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其余學生認真聽好,聽他們讀得怎樣?c評價、糾正。

  (三)默讀課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它們分別講了什么,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四)交流:板書:兩棵樟樹,外形、特點、高貴之處。

  (五)根據這三個內容,給課文分段,了解課文內容。

  (1—3)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樟樹。

  (4—5)樟樹的外形,生長特點及它永久保持拒蟲香氣的高貴之處。

  (6)人們愛在樟樹前留影紀念。

  (六)師總結初步感知的課文內容。

  三、寫字指導

  1“搬、榴、繁、瞻、衍”筆畫較多且容易寫錯,進行筆順和間架的具體指導,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2“樟、稠、拒”左窄右寬。

  3“勸”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 描紅(書上)

  四、作業

  1、寫字簿第二課生字詞寫完。

  2、抄寫詞語。

  3、讀課文三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

  2、指導用“稠密”、“崇敬”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聽寫詞語

  二、細讀課文

  (一)細讀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段與段是怎樣連起來的?

  2指導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了周總理,還寫了宋慶齡,主要寫的是誰的事?什么事?(學生歸納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慶齡不肯搬家,是因為她舍不得兩棵樟樹。

  3指導朗讀。(讀出喜愛和眷戀的語氣“這是兩棵樟樹”中的“樟樹”要重讀)。

  (二)細讀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

  a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引導觀察樟樹的樣子。要求按順序仔細觀察,抓住特點說一段話。

  b 默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段從哪幾個方面寫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的?并畫出有關的詞語。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榮旺盛。

  c 再讀課文畫出具體表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樹葉:稠密,綠得發亮,四季常青。看圖理解有關句子。(板書:四季常青)

  d 指導用“稠密”造句

  e 指導朗讀,表現樟樹特點的詞語要讀重音。

  f 指導背誦要求學生先理解清敘述順序,弄清與句之間的聯系,再練習背誦。

  (2)學習第5自然段

  1 默讀課文用“—”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2 學習第1—3句

  a 指名讀

  b 理解“繁衍”“寄生”等詞語。

  c 說說別的樹不好在什么地方。

  3 學習第4—8句

  a 自由讀課文。

  b 理解“可貴、仍然、木質、高貴”等詞。

  c 理解句子。

  課件出示:

  而樟樹卻不招蟲,因為樟樹本身有一種拒蟲的香氣。更可貴的是,這種拒蟲的香氣能永久保持。說說這句話中哪個詞能表示樟樹和別的樹不一樣。

  4 引導理解樟樹具有拒蟲香氣的象征意義。

  a 再讀第5自然段,說說樟樹高貴在什么地方。

  b 結合宋慶齡的生平說說自已第5自然段的體會。

  5 指導朗讀在讀中品味樟樹的高貴,讀出對樟樹的贊美之情。

  6 指導背誦

  a 師引讀課文

  別的樹怎樣?而樟樹怎樣?

  更可貴的是什么?

  從哪兒看出它的香氣能永久保持?

  因為樟樹香氣能永久保持,所以說—

  b 男女生分層讀課文。

  c 練習背誦。

  7 指導歸納段意。

  第4自然段寫樟樹的樣子

  第5自然段寫樟樹的高貴之處

  把兩句合為一句話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話說說第二段的意思。

  (三)細讀第三段(第6自然段)

  1 指名朗讀課文

  2 理解有關詞語(崇敬、瞻仰)

  3 人們為什么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

  (四)指導概括段意

  三、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9

  上課內容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科  目

  語文

  所屬年級

  (  四)年級 (下  )冊

  備課者

  須靚玄

  一.教學目標:

  我的修改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故居、樟樹、崇敬、稠密。

  3、會用“崇敬”、“稠密”、“無論……總是……”、“只要……就……”造句。

  情感與態度: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與懷念之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有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的訓練,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感悟樟樹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

  2.領會樟樹那永久不變的拒蟲香氣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

  知道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

  三.教具、學具準備:

  搜集宋慶齡的圖片、資料,制作ppt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 同學們,在我國近代史上,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美麗、端莊而又慈祥,你認識她嗎?(出示宋慶齡圖片)她曾經擔任新中國的名譽主席。她就是孫中山的夫人,被稱為“國母”的宋慶齡。(板書:宋慶齡)。學習生字“齡”。

  2、 在上海的那段日子,宋慶齡就住在這里。(出示故居圖片)這座白色小樓就是她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上海的故居。(板書:故居)

  老師結合圖片介紹:這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位于上海淮海中路邊1843號。1948年至1963年宋慶齡在此居住并從事國務活動。

  3、 當年,周恩來同志覺得這房子小了一點,就勸宋慶齡同志搬個家。她不肯,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出示這句話,引讀)(板書:舍不得) 聽到這你有什么疑問嗎?(指名交流)

  4、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補齊課題)誰來把課題讀好?指名一至兩位。一起來讀讀。

  二、 初讀過渡:這是怎樣的兩棵樟樹呢?打開課本,讀通課文,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了樟樹?

  1、出示自讀要求: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樟樹  繁衍  勸說  搬家  稠密  蓬蓬勃勃  石榴  崇敬  瞻仰  抗拒  仍然  枝枯葉落(著重指導帶點字的讀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你理解了哪些詞語,交流學會的詞語。

  稠密:多而密。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瞻仰:恭敬地看。                  蓬蓬勃勃:形容繁榮、旺盛。

  三、理清文章脈絡

  1.再次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請大家再看課題,“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那文章的重點就是寫樟樹,請大家快速讀課文,看看那幾段重點寫了樟樹?(4、5自然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四、精讀1-3自然段,感受喜愛

  1、出示樟樹的圖片:兩棵樹在宋慶齡奶奶眼里是什么?誰能把她的喜愛讀出來?當你讀到“我舍不得這兩棵樹”時,請你想想,宋慶齡會在這兩棵樹下干什么?(指導交流)

  2、指導朗讀。

  3、一到三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啟下)是啊,這樣寫能不斷引出下文,加深對樟樹的印象。

  4、那宋奶奶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研究。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習字冊   2、再次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齊讀課題)

  2、出示詞語:崇敬  瞻仰

  稠密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3、仔細讀讀詞語,你發現了什么?(第一組是寫人們參觀宋慶齡故居的心情。第二組是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過渡: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具體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4、5自然段。)、

  二、新授:

  (一)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再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詞語圈圈畫畫,想一想,哪個詞語最能突出它的生長特點。相機板書:“蓬蓬勃勃”。

  2、 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樟樹的蓬蓬勃勃?

  (1)體會枝干“粗壯”

  出示圖片:如果此時這兩棵樹就在你眼前,你覺得它們像什么?(像兩把綠絨大傘,遠看像兩朵綠色的云朵。)

  從它樹冠的大體會到了蓬蓬勃勃。你能把這種“大”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樟樹的蓬勃生機?

  (2)體會樹葉“密 ” 、 “綠”

  指名學生說,體會樹的稠密,密得怎么樣?引導學生想象一下。

  “綠得發亮”問: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葉子綠油油的,好像有油要冒出來,樟樹的生命力很旺盛)你喜歡這綠油油的樟樹葉嗎?誰愿意來讀讀讀這句話?指名朗讀寫葉子的話。

  (3)是呀,這可是兩棵有著上百年樹齡的樟樹啊,它至今依然是那么蓬蓬勃勃。讓我們一起來讀1-2句,真是蓬蓬勃勃。這種蓬蓬勃勃是不是暫時的呢?從哪里可以看出?(學習第三句話)

  (4)出示句子,從這句話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樟樹的生命力很頑強)誰來讀好它?指名讀第3句。

  (5)小結:是啊,樟樹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啊。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樹要經歷多少殘酷的磨難呀!樟樹會經歷哪些磨難呢?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出示:無論是( )還是( ),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聽聽,這是多么頑強的樟樹呀!你能用這樣的句式手句話嗎?

  (6)指導朗讀:讓我們再來讀第四自然段。

  4、讀著文章,我們知道了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所以,當周恩來同志勸她搬家時,她不肯,說——引讀“我舍不得…….”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1、那么,還有什么讓宋慶齡舍不得呢?(出示第五小節,指名朗讀)

  2、樟樹的高貴之處到底在哪里呢?再讀第五小節,圈圈畫畫學。

  根據回答相機板書

  香氣能拒蟲,(板書香氣拒蟲)追問:你從哪里讀到的?

  學習:“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過渡:香氣還有什么特點呢?(香氣能夠永久保持。)你從哪里讀到的?學習“而且樟樹本身卻有一種拒蟲的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即使……它的香氣仍然不變。”

  3、引讀,是啊!當它枝繁葉茂的時候,它散發著香氣, 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它依然……當它被砍伐制作成家具的時候,它還是……

  這就是樟樹的的特質,這就是它的高貴之處。你家里也能發現樟樹的蹤跡嗎?(樟木箱、樟腦)樟木箱里放些什么?(貴重的絲織品、羊毛衫等)哦,是利用樟木的香氣來拒蟲。

  4、是的,在醫生做手術的縫線里,在編織漁網的絲線里,在各種膠卷膠片中,都有樟樹的身影、味道。不管它以哪種形式存在,蟲類都怕它,只要這木質——,蟲類就——。引讀這句話。

  5、這節是寫樟樹的香氣能拒蟲,又為什么要寫其他樹招蟲呢?(引導學生體會,反襯樟樹的特點)

  6、小結:是呀,這一節通過對比的寫法,更突出了樟樹的可貴之處。

  7、再次小結:文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難怪勸宋慶齡搬家時,出示“她不肯,說——”

  (三)加深理解:

  1、那么宋慶齡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你了解她嗎?學生交流資料,根據學生了解相機引導:

  宋慶齡幫助孫中山鬧革命。(她也是一個革命的先行者!)

  宋慶齡曾經幫八路軍送過藥品。(她是抗日的先鋒!)

  蔣介石和汪精衛曾經用許多錢收買宋慶齡,要她到他們的政府去做官,但是她拒絕了。還把他們狠狠地罵了一通。(立場堅定。)

  宋慶齡支持抗日,常常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威脅。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裝著兩顆子彈的信,信里寫著:警告你,子彈是不認人的!宋慶齡看完了,堅定地說:“我是不怕他們的!”你從這段資料中感受到了宋慶齡是一個怎樣的人?

  小結:無論是金錢的誘惑,還是死亡的威脅,宋慶齡總是那么立場堅定,堅強不屈。板書“堅強不屈”

  在文革期間,反動勢力四人幫妄圖取消宋慶齡親手創辦的兒童藝術劇院,宋慶齡聞訊立刻驅車前往,四人幫聽說后只得悄悄地溜走了,這件事被當時的人們稱為“二十世紀新神話”。你從這段資料中知道了什么?(反動派很懼怕宋慶齡)是呀,正是宋慶齡的一身正氣嚇退了囂張的反動勢力!板書“一身正氣”     

  2、(出示照片 )同學們,你覺得站在我們面前的宋慶齡是一位怎樣的女性呢?(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

  美國記者安娜說:“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溫柔、最高雅的女性。”

  法國著名的作家羅曼羅蘭說:“你認為我們卓越的宋慶齡只是一支香溢全球的美麗鮮花嗎?不,不,她是一頭要沖破天羅地網的雄獅。”

  4、今天,她雖然已經不在了,人們總是——出示第六小節,引讀學到這里,你知道人們為什么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呢?其實,這兩棵樟樹就是——宋慶齡的真實寫照,透過這兩棵樟樹,人們仿佛看到了她的——指讀板書: 頑強不屈,看到了她的——一身正氣,看到了她——奮斗的一生。

  5、總結寫法:作者借樟樹來寫宋慶齡,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從樟樹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宋慶齡那高尚的品德和偉大的人格。此刻,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瞻仰宋慶齡的音容笑貌,去緬懷她的豐功偉績。(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6、指導背誦4、5自然段

  六.板書設計:

  舍不得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頑強不屈 蓬蓬勃勃

  一身正氣 香氣拒蟲

  七.作業設計:

  1、完成習字冊   2、再次朗讀課文。

  3、學習用借物喻人的方法來寫一個人

  八、教學反思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10

  教學要求: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用“崇敬、稠密”造句。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教學難點: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時間:二課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要求: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會用“崇敬、稠密”造句。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初步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 學 環 節教 學 內 容 設 計修 改 欄一、揭示課題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自讀課文

  五、作業

  1、出示圖片,簡介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1、出示媒體: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問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1、出示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1、讀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讀課文。                              增加: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第二課時教學要求: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教學難點: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 學 環 節教 學 內 容 設 計修 改 欄一、復習檢查

  二、細讀課文                                            三、作業    1、抽讀詞語卡片

  1、細讀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段與段是怎樣連起來的?

  2、細讀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

  ①出示課文插圖一的投影片,引導觀察樟樹的樣子。

  要求按順序仔細觀察,抓住特點說一段話。

  ②默讀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

  相機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書:蓬蓬勃勃)

  (2)學習第5自然段。①默讀課文,用“—”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②學習第1~3句。

  a、指名讀。

  b、理解“繁衍、寄生”等詞語。

  c、說說別的樹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學習第4~8句。

  a、自由讀課文。

  b、理解“可貴、仍然、拇指、高貴”等詞。

  3、細讀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語。(崇敬、瞻仰)

  (3)說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因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

  (4)指導概括段意。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增加:③再讀課文,話畫出具體表卅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

  (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樹葉:稠密、綠得發亮、四季常青)

  ④指導朗讀。表現樟樹特點的詞語要讀重音。

  ⑤指導背誦。

  要求學生先理清敘述順序,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再練習背誦。  增加:c、理解句子。

  “本身”這個詞說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說明什么?讀讀課文,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樟樹能“永久保持”香氣。

  (相機板書:永久保持   拒蟲香氣)

  ④引導理解樟樹具有拒蟲香氣的象征意義。

  a、再讀第5自然段,說說樟樹高貴在什么地方。

  b、結合宋慶齡的生平說說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的體會。

  ⑤指導朗讀。

  ⑥指導背誦。

  板書設計:22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枝干粗壯         蓬蓬勃勃四季常青                            崇敬懷念     拒蟲香氣          高貴之處           永久保持 教學后記: 在《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教學中,我力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運用“以疑導學”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經歷“無疑——生疑——質疑——釋疑”的學習過程,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和諧統一。

  在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于是學生提出疑問: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宋慶齡故居值得寫的東西很多,為什么作者單單要描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呢?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問:“這些問題提出來了,靠誰來解決呢?”有的學生會回答靠老師。老師明確地告訴學生:光靠老師是不行的,老師相信你們自己提出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自己讀書思考去弄懂它。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急切地要求閱讀課文以解決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對于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以集體的智慧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自己解決了問題,從而完成了“無疑——生疑——質疑——釋疑”的學習過程,同時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11

  一、 板書課題

  1、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課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伸出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

  “齡”:左邊是牙齒的的“齒”,從牙齒就能判斷一個人的年齡,右邊是“令”,表示這個字的讀音。

  “樟”:左邊是“木”跟樹木有關,右邊是文章的“章”,表示這個字的讀音。

  2、 課題寫好了,你能讀好嗎?指名讀課題,注意糾正齡的讀音。

  3、 齊讀課題。

  二、 精講課文第四自然段

  1、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有幾棵?(兩棵)這兩棵樟樹是什么樣的?打開書自由讀一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樟樹外形的部分。

  2、 你找到了嗎?請你讀一讀(你找得真準確!)

  3、 圖片出示: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這部分內容,看看有幾句話?

  4、 誰來讀第一句話。(你讀得真流利,只是通過你的朗讀老師覺得這兩棵樟樹還不夠粗壯,誰能讀得更粗壯些?)點擊圖片,突出粗壯。(你讀得有胳膊那么粗了,又水缸那么粗了……)

  5、 齊讀第一句話。

  6、 圖片出示:師述:這就是樟樹那稠密的樹葉,老師剛剛聽見同學們情不自禁的發出了贊嘆,你瞧,樟樹的樹葉真多啊!多得數都數不清,

  這樹葉真密呀!密得不透風,不透一絲光亮

  這樹葉既多又密,這就是稠密的樹葉。

  這稠密的樹葉真綠呀!綠得像翡翠一樣

  真亮呀,亮得

  讓我們拿起筆來寫一寫著稠密的樹葉吧!一兩句就可以。(及時評議)

  7、 這樟樹是一天這么有生機嗎?一個月?一季?不,而是(四季常青)

  板書:四季常青

  點擊圖片,師引背無論是……總是……

  點擊圖片,這里有一組關聯詞,(無論……總是……)

  點擊圖片,你會用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嗎?

  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我總是 。

  無論是三九嚴寒還是盛夏酷暑, 總是 。

  無論 總是 。

  樟樹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總是那么蓬蓬勃勃,總是那么富有生機,你能背出來嗎?先自己試一試。

  8、 集體背誦第四自然段。

  三、 精講課文第五自然段

  過渡:聽了同學們的背誦,我覺得這是粗壯的樟樹,這是茂盛的樟樹,這是蓬蓬勃勃充滿生機的樟樹,總之這是兩棵美麗的樟樹。樟樹僅僅是因為外形美嗎?(板書:外形美)不,樟樹本身就具有一種~~~而且這種香氣能~~~~這是樟樹的可貴之處,這就是樟樹的內在美(板書:內在美)

  1、用一兩句話概括出樟樹的內在美吧!板書:永久的香氣 驅蟲

  2、讓我們捧起書,再次感受一下樟樹的這種內在美吧!(自由讀,邊讀邊用筆點出這部分的關聯詞)用只要……就……說一句話。

  3、師指導背誦這部分內容。

  4、課文讀到這兒,老師不禁有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是寫樟樹的可貴之處,為什么還要寫其它樹,并且舉了石榴樹的例子?(對比襯托樟樹的可貴之處)

  (1)分角色讀

  5、樟樹不僅外表美麗,而且具有內在美的特點,所以當周總理讓宋慶齡搬家時,她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樟樹!)

  四、課外延伸

  1、宋慶齡跟樟樹之間有什么聯系呢?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走近宋慶齡吧!

  書p128的圖 這就是宋慶齡,她的氣質多么高貴,多么 多么

  2、宋慶齡 僅僅是因為外表美麗,氣質高雅嗎?不,她還有許多可貴之處!

  3、出示圖片師介紹宋慶齡。

  4、現在你明白樟樹和宋慶齡之間的關系了嗎?

  指板書:她像樟樹一樣 四季常青

  又讓敵人畏懼

  板書:這真是人如此樹,樹如其人哪!(畫箭頭)

  4、 難怪國際友人這樣稱贊他:(出示圖片)

  這就是外國人眼中的宋慶齡,她的聲名不僅在中國大地上傳播,而且香飄四海,她的美德像樟樹一樣播撒著永遠的芳香。

  5、 出示圖片:齊讀

  6、 所以當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故居的時候……

  五、布置作業

  收集關于宋慶齡的故事,在夕會課上講給大家聽。

  外形美 四季常青

  板書設計: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永久的香氣

  內在美 驅蟲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12

  由于本課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課文通篇也沒有提到有關宋慶齡的事情,把她與樟樹進行鏈接,對孩子們來說是比較難的。所以,本課時主要以“為什么要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為線,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宋慶齡的簡介,從而讓孩子們初步知道宋慶齡的為人。由此在本課結束時形成新問題:宋慶齡與樟樹有什么關系呢?為下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一、導入新課,由題質疑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出示課題,指導寫好“齡”。

  看了這個題目你猜猜看,本課會講些什么?(寫下孩子們提得有價值的問題。)

  如:故居是什么意思?(曾經住過的房子,)宋慶齡故居是:宋慶齡曾經住過的房子。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什么樣的?

  為什么要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二、看圖,了解宋慶齡,初步體會到她是個偉大的人。

  1、介紹宋慶齡、

  我們先來了解宋慶齡,誰來說說自己對她的了解。

  出示:圖,看圖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貴,美麗)剛才同學們說了自己對她的了解,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料,誰來讀讀。

  出示相關資料。指名讀。

  誰來說說,現在你認為她是什么人?(一身正氣,愛國,維護世界和平)說得好,她不光得到了我們中國人的贊揚,由于她一生志立于世界和平,得到了許多外國友人的贊美,現在我們來看看外國友人是怎么說她的?

  出示相關內容。指名讀,提問:現在你對宋慶齡有怎樣的感覺?(崇敬)好,現在我們用崇敬的心情再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樟樹的樣子,特點:拒蟲,香氣。

  四、讀通讀順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正音,指導個別難寫的字。

  師:可這與她故居的樟樹有什么關系呢?剛才,我們同學讀了一遍就說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說明我們同學很會讀書。現在請我們同學再讀,好好想想這個問題,一會兒老師請同學站起來讀,看看誰能把課文讀準,讀流暢,現在再請我們同學好好練練。

  糾正孩子們讀錯的地方。同時學習孩子們在讀書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如稠密 繁衍、瞻仰等,如果孩子們沒有出現問題就不學,留到下節課理解課文時再學,出現了就順勢學習它。

  3、再讀課題,想想你有什么疑問?我們學校也有樟樹,為什么單單要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如果學生提不到,老師可以直接引導,說出來。)

  師:說得好,我們學校也有,馬路上也有,為什么單單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呢,這個問題我們下節課繼續探討。

  五、布置作業,書寫生字新詞。

  現在我們來完成本節課的最后一個任務:完成《鋼筆習字冊》注意寫字姿勢,注意臨摹,把字寫端正。

  學生作業。

  六、小結課文

  同學們,本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了解了宋慶齡的生平,并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可是宋慶齡與樟樹有什么關系?還沒弄懂,不要緊,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一定會了解清楚的。請同學們收集宋慶齡的故事,進一步了解她的偉大,可以幫助我們弄懂這個問題。

  板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高貴 生機勃勃

  正氣    ? 香 氣

  拒 蟲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13

  蘇教版教材主編 張慶老師一直倡導“簡簡單單”地上好語文課,何謂“簡簡單單”?關鍵在于突出重點,激發學習情趣,力避頭緒紛紜,花樣繁多。在教學中,我努力地實踐著這一要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課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為例,教學時,我化繁為簡,僅僅讓學生說了四句話,便讓學生掌握了課文內容,領會了以樹喻人的寫作手法,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鍛煉。課堂很樸實,但很扎實。

  第一句話:“宋慶齡———”

  指名讀課題后,我問學生,通過預習,你感受到宋慶齡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句話體會到的?學生很快地找出“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一句,看出宋慶齡是偉大的人。接著,我出示“宋慶齡 ”,讓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有關宋慶齡的資料練習說話,要求能表現宋慶齡的偉大人格。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一時間小手如林:“宋慶齡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宋慶齡在危難時刻,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宋慶齡一生地位崇高,但從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勞動人民”……通過交流,學生互相分享收獲,對人物的了解更全面,為深入學習課文作了鋪墊。

  第二句話:“樟樹———”

  課文第四、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樟樹的外形美和品質美。我讓學生圈畫出感受深的詞句,反復品讀,將自己讀懂的用“樟樹 ”的句式表達出來,并用聲情并茂的朗讀表現出來。頓時,教室里議論紛紛,書聲瑯瑯。根據學生的說話內容,我作了概括板書:外形——蓬蓬勃勃;可貴之處——香氣永久,蟲類懼怕。

  第三句話:“宋慶齡和樟樹——”

  文中將宋慶齡和樟樹直接聯系在一起的語句有兩處:一為“我舍不得這兩棵樹”,二為“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個影,作為永久的紀念”。前句表達了宋慶齡對樟樹的鐘愛之情,為了讓學生深刻地領悟到這種情感,我要求學生發揮想象,描述宋慶齡在樟樹下的活動和她的所思所想。學生的發言精彩紛呈,如:每當朝陽初升時,宋慶齡在樟樹下踢踢腿,彎彎腰,鍛煉鍛煉身體;每當夕陽西下時,宋慶齡撫摸著樟樹粗壯的枝干,回憶著往昔崢嶸歲月,懷念著孫中山先生;每當少年兒童來探望時,宋慶齡便和小朋友在樟樹下說呀,笑呀,還做游戲,快樂極了……通過語言實踐,讓學生體會到宋慶齡和樟樹是密不可分的。后句從表面上看,是人們愛樟樹,但僅止于此嗎?我讓學生聯系搜集的資料,比較樟樹的特點與宋慶齡的人格有哪些相似之處。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略作思考后,打開了話匣:“樟樹蓬蓬勃勃,充滿活力;宋慶齡在長達70年的戰斗生涯中,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斗志。”“樟樹具有與眾不同的香氣,宋慶齡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樟樹的香氣能永久保持,宋慶齡的人格魅力永存。”“樟樹的香氣使蟲類懼怕,而宋慶齡的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通過比較,學生很快明白了樟樹的象征意義:象征宋慶齡崇高的人格風范和高貴品質。同時,也使學生了解了本文以樹喻人的寫作方法。

  第四句話:“小草(荷花、仙人掌等)——”

  蘇教版教材中的課文文質兼美,大多可作為仿寫的典范。隨課文特點,教師自主安排一些遷移性小練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本課學生初步了解了以樹喻人的寫法,但剛剛接觸,領悟不深,設計此句話的目的就是將學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我讓學生思考小草(荷花、仙人掌等)與人(哪類人)之間的相似點,仿照課文寫一段話。我班一名同學選擇了鐵樹。在描繪鐵樹默立一角,以它粗壯的身體凈化空氣后,他寫道:“凝望這鐵樹,我眼前不由出現了那群在田地里揮動镢頭的農民,他們與燈紅酒綠的城市極不協調,可哪一個傲慢的城里人能離得了他們的勞動果實?”這樣的練筆體現了對讀寫結合規律的尊重,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針對課文進行了知識遷移,于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語文素養。

  教無定法。但只要我們教得“簡簡單單”,學生定能學得“扎扎實實”!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14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會用“無論……總是……”和“只要……就……”造句。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難點: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讀課題)。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現在我們一起來朗讀一遍。讀完后,問:這一段講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導入:在這篇課文中,大家都認為重點寫的是樟樹,那么課文第二段是怎樣描寫樟樹的呢? 1.思考、探究第四自然段。(1)觀察課文插圖一,引導觀察樟樹的樣子。

  要求按順序仔細觀察,抓住特點,說一段話。

  (2)默讀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

  相機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書:蓬蓬勃勃)

  (3)再讀課文,畫出作者用哪些詞具體表現樟樹的蓬蓬勃勃。(4)出示第4自然段的句子,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枝干粗壯、樹葉稠密、四季常青)“稠密”是什么意思?還可以說什么稠密?在這段話的最后一句中,有一個關聯詞,找一找,并用這個關聯詞說一句話。

  (5)指導朗讀。(提示:“粗壯、稠密、遠遠的、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等詞語應重讀。)可采用教師范讀、指名讀、評議讀、齊讀等多種朗讀形式。(6)小結:第四自然段主要寫樟樹的樣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總的順序描寫的。所以我們以后在寫一種物體時,也可按照由分到總的順序來寫。(7)指導背誦。

  要求學生先理清敘述順序,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再練習背誦。2、學習第5自然段。

  (1)默讀課文,用“—”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2)指名回答描寫樟樹的句子。比較句子:而樟樹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而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本身”這個詞說明什么?“永久保持”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它的香氣能永久保持呢?比較一下“枝枯葉落”與“枝繁葉茂”,作者為什么不寫它枝繁葉茂時的濃郁的香氣呢?“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找出句中的關聯詞說一句話。輕聲讀第5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是說樟樹的可貴之處在什么地方?指名朗讀,讀出對樟樹的贊美之情。(3)而課文是怎樣描寫別的樹木的?理解“招蟲”,這段話說明什么?這一自然段重點寫樟樹,但作者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筆墨來描寫石榴樹呢?師:越是寫石榴樹上的害蟲之多,危害時間之長,就越能突出樟樹的可貴之處。所以我們在習作時如果要寫出一個事物的特點,也可以采用這種比較的方法來寫。(4)男女同學分別讀第一、二層課文。(5)“高貴的品質”僅僅是指樟樹嗎?組織閱讀宋慶齡的有關資料,讀完后交流:課文寫的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樟樹與宋慶齡有什么聯系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宋慶齡:精神蓬勃、堅強不屈、一身正氣(6)齊讀第五自然段,讀出感情。3.學習第六自然段(1)指名朗讀。(2)這句話寫了幾層意思?從哪個詞可以看出?(3)“崇敬”和“瞻仰”是什么意思?(4)說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想一想,議一議,再告訴大家。(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因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所以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5)齊讀第六自然段。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表面上是寫樟樹,其實是借物喻人,以樹喻人,寫出了宋慶齡如彰樹般崇高的人格風范和高貴的精神品質。我們讀懂了樟樹,也就讀懂了宋慶齡。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閱讀《一課一練》的第五部分——“智慧林”和《新補充讀本》第201頁的一篇文章——《做好功課才快活》,讀后請你以“宋慶齡奶奶,我想對您說:——”寫一段話。反思:今天執教了《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堂課下來感覺頗好。課前我充分解讀了文本,把握住了本課的重難點,就是引導學生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及體現的可貴品質。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抓住樟樹的“蓬蓬勃勃”,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在學生理解了樟樹的可貴之處后讓學生把宋慶齡與樟樹作比較,使學生了解了宋慶齡的高貴的品質。這樣,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突破了本文的重難點。在課堂上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態非常好,舉手回答的人數增多了。有幾個學生如范浩、張藝耀、劉芳慧的回答非常棒,這使我感到非常的欣喜。這其中除了學生充分的預習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領導來聽課,學生的精神高度集中,也想在老師面前好好地表現一下吧。但從平時的課堂教學來看,絕沒有今天的表現。有的學生一節課都不舉手一次,精神也不太集中,而一到下課卻生龍活虎,這種情況讓我很頭疼。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改變教學方法,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多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我想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學效果會好一些。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篇15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敘事性文章。文章具體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文章既表達出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宋慶齡的深深懷念之情。整篇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重點突出。教學時我很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領悟文章內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過閱讀感受揣摩文本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積極為學生建構與文本、作者對話的時空;一方面借助課外資料體會品味宋慶齡崇高的人格風范和高貴的精神品質。

  樟樹的“高貴”又可以從哪里看得出來?出示:

  ②“而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即使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當它已經作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時候,它的香氣仍然不變。”

  ③“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

  交流這些句子時,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悟。可以圍繞樟樹香氣的作用及持久性來品讀每句話,每個詞語。

  相機板書:高貴:拒蟲、香氣永久保持

  啟發感悟:課文寫的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樟樹與宋慶齡有什么聯系嗎?繼續追問:文章寫樟樹的處形和內在的品質,這與宋慶齡有什么關系呢?這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

  我又問,知道宋慶齡的請舉手。

  這時候我適時地讀了一段與課文緊緊相連的文字讀給學生聽,問:你聽明白了什么?

  然后,我引導學生看課文中的插圖,讓他們說說感受。

  有的說宋慶齡很清秀。

  有的說相片中的她很高雅。

  有的說看起來她很高貴。

  有的說她很溫柔慈愛。

  我順勢簡要介紹了宋慶齡的生平事跡,讓她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明晰起來。

  然后我問孩子,現在你們明白了吧,文中樟樹與宋慶齡的關系了吧?

  孩子情感的閘門被打開了:

  有的說宋慶齡的精神就像樟樹一樣四季常青。

  有的說宋慶齡像樟樹一樣讓敵人畏懼。

  有的說宋慶齡就是一株高大的樟樹。

  樹如其人!我的教學目的達到了!

  這時,我再讓他們齊誦最后的一段。

  感情可想而知!

  再組織交流,尋找樟樹與宋慶齡之間的相似之處。學生很快找出答案:

  樟樹蓬蓬勃勃————宋慶齡的精神蓬蓬勃勃

  樟樹拒蟲,香氣永久保持————宋慶齡堅強不屈,一生正氣

  樟樹有高貴的木質————宋慶齡有高貴的品質

  相機板書:宋慶齡,精神蓬勃、堅強不屈、一生正氣

  教學隨想: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所以,應當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應當重視語文的積累和感悟作用。就這篇課文本身而言,通過品讀,我們既要感悟到樟樹拒蟲、永久保持香氣的高貴之處,又要品味出宋慶齡精神蓬勃、堅強不屈、一生正氣的高貴品質。這個教學環節,借助課外補充閱讀資料,意在喚醒沉睡于學生內心的精神食糧,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與健康的審美情趣,而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學要求: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力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會用“崇敬、稠密”造句。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讀懂并嘗試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弄清樟樹的具體特點。讓學生初步領悟課文所具有的象征意義。2、初讀一、二段,引領質疑,課前準備:搜集關于宋慶齡上海故居的資料,和宋慶齡生前的故事,感受宋慶齡偉大的人格力量。...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由于本課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課文通篇也沒有提到有關宋慶齡的事情,把她與樟樹進行鏈接,對孩子們來說是比較難的。所以,本課時主要以“為什么要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為線,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宋慶齡的簡介,從而讓孩子...

  •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一、 板書課題 1、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課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伸出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 “齡”:左邊是牙齒的的“齒”,從牙齒就能判斷一個人的年齡,右邊是“令”,表示這個字的讀音。...

  • 23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十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研究課)

    上課內容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科 目語文所屬年級( 四)年級 (下 )冊備課者須靚玄一.教學目標:我的修改知識與能力: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故居、樟樹、崇敬、稠密。...

  • 21、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含練習)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材分析]課文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表達了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

  •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5個生字,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論……總是”,“只要……就”造句。...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華羅庚實驗學校 蔣一梅教學目標:1、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稠密、繁衍、瞻仰等。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3、讀懂1-3自然段,初步感受宋慶齡對樟樹的喜愛。...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學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崇敬、稠密”造句。學會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課時揭示課題簡介宋慶齡生平。解題。...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4、讀懂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 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學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5、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 情蘊意 理于思——《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課例分析(精選14篇)

    情蘊意 理于思——《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課例分析《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寫物喻人的文章,文章表面是贊美樟樹蓬勃生機和具有永久拒蟲香氣的高貴氣質,實則贊美樟樹主人宋慶齡具有讓敵人畏懼的正義之氣和不凡的高貴氣質。...

  • 回歸本真 走出困惑——《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例談(精選16篇)

    回歸本真 走出困惑——《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例談在研究如何教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課時,我再次感受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在面對一個又一個困惑的同時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教學中,人文多些,還是語文多些?要生成還是要預設?...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后記(通用12篇)

    本文狀物懷人,托物言志,構思巧妙,寫法別致。文章的主體內容是對樟樹的描寫,分別寫樟樹的外形特征和可貴之處。而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則從不同的角度點明并強調了樟樹所生長的地方:宋慶齡故居。...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在线| 91大神新作在线观看 | 亚洲一二三 | 国产成人小视频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看久久毛片 | 久久草草精品入口av | 国产午夜伦鲁鲁 | 日韩中文字幕专区 | 蘑菇视频黄色 | 国产精口品美女乱子伦高潮 | 好紧好湿好爽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韩国午夜理论a三级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精品91福利 | 少妇一级淫片免费放香蕉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久久av篠田 | 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网站视频 |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 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乇片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 国产91天堂素人系列在线播放 | 国产又黄又猛又粗又爽的A片漫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诱惑在线 |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动漫 | 亚洲色图手机在线 | 办公室少妇激情呻吟a片在线观看 | 最新在线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福利网 | 国产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区 | 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 | 免费v片在线观看 | 婷婷色播婷婷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 神马久久福利 |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