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含練習)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材分析]課文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表達了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學生分析]1.學生通過影像資料和聽故事等途徑,對宋慶齡以及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有了一定的感知,但對事情經(jīng)過、發(fā)生背景、歷史意義及主要人物還缺乏深入了解。2.學生雖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但朗讀、背誦課文要繼續(xù)予以重視。[設計理念]本文層次清楚,重點突出。要重視有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訓練,使之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感悟樟樹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論……總是……”和“只要……就……”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lǐng)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lǐng)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難點]領(lǐng)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我們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樹木,你最喜歡哪一種樹木呢?為什么喜歡它呢?(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2.出示圖片,學生聯(lián)系所查資料,簡介宋慶齡生平。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從課文題目看,你覺得這篇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樟樹)寫的是哪里的樟樹?
(3)質(zhì)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1. 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2.說說你對課文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大概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提出自讀課文要求: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詞的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檢查自學課文。教師教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讀詞語卡片,注意“齡、樟、稠、瞻、質(zhì)”的讀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讀懂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nèi)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指導分段 。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4、5自然段)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jié)“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3.收集有關(guān)宋慶齡的一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