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讀懂并嘗試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弄清樟樹的具體特點。讓學生初步領悟課文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2、初讀一、二段,引領質疑,
課前準備:
搜集關于宋慶齡上海故居的資料,和宋慶齡生前的故事,感受宋慶齡偉大的人格力量。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靜能生慧(安靜地讀書,展現思考、記憶的智慧。)
一、揭示課題,讀詞語
1、今天這節課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誰來讀課題?
2、理解故居:誰來說說對故居的認識。(偉人生前居住過的地方,普通人以前居住過的地方叫老家。宋慶齡就是一個偉人。)
3、讀詞語:搬家 稠密 蓬蓬菠勃 繁衍 枝枯葉落 崇敬 瞻仰(指名讀,理解:瞻仰)
4、質疑:上海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樹,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勸她搬個家,她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這是兩棵樟樹。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
二、閱讀三、四兩段
第三段:
前言:翻開書,相信通過預習,你能迅速找出描寫樟樹的段落。(指名說,在閱讀這兩段前,友情提示:這節棵,我們來讀懂和背誦這兩段。)
第三段:
1、指名讀第四段,要求:讀正確。
2、默讀:找出能反映樟樹特點的一個詞。(蓬蓬勃勃)
3、默讀,圈劃;課文又用了哪些詞具體描述這個特征的?(枝干粗壯 伸向四面八方 稠密 綠得發亮 四季常青)
4、出示關鍵詞,朗讀。
5、你能讀出樟樹蓬蓬勃勃的樣子嗎?指導讀好。
6、說話提升1:出示“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提示:一年365天,樟樹要經歷大自然哪些殘酷的磨難呢?請你用這樣的句式說說:無論是( )還是( ),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7、指導背誦:能在關鍵詞的提示下背誦該段嗎?自由背,指名背,男女生分句背,齊背。
8、說話提升2:讀了這一段,在我的眼前,出現了兩棵( )的樟樹,它( )。(提示:你不僅看到了樟樹的形,還看到了樟樹的神。引領學生從外形和品質多視角地說)
第四段:
1、默讀,老師想讓兩個同學讀,該怎么分呢?為什么?
2、指名讀,想一想,這段話寫了樟樹的什么特點?
3、辨析:既然寫樟樹,怎么還要扯上別的樹呢?(對比,襯托樟樹的可貴。)
4、背誦上半段:所以,我們可以先背誦前半段,自由讀,背誦。
5、再背誦后半段:仔細看,背這部分文字,可以選擇哪些字作為提示與幫助呢?(關聯詞)
6、出示,提示背誦: 而(),而且()。即使(),(),()仍然()。只要(),()就()。……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7、提升:讀了這一段,我們不禁夸上一句:這真是一棵( )的樟樹。
8、小結:讀了三、四兩段,誰能用上關聯詞連起來說說樟樹的特點?(提示用上關聯詞)
9、質疑小結:樟樹到處都有,作者為什么只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引領學生說說樟樹精神和宋慶齡品質的相似之處。)
三、引領質疑
1、再來讀讀課文的一、二段,想想心中還有什么疑惑想問問的?
2、質疑:宋慶齡為什么說“舍不得這兩棵樟樹?”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再討論。
四、作業
詞語大看臺:根據提示,寫出表示看的詞語;
崇敬地看: 從高處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