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精選13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1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贊美祖國壯麗河山,啟發學生走向大自然去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先讓學生做好各方面的準備,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制定春游的方案。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伙伴之間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討論中提出自己的建議,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見,這對培養學生合作和交往能力有著很好的作用。
教學過程基本上可以參照課本中設計的幾個步驟來進行。
教學時,可以先分小組,可以是學生自由組合,也可以由老師統一劃分。分組后對組內成員要做好明確分工,如誰來主持,誰來負責記錄,誰負責匯報等。
為了使小組討論的結果能準確的反映,可讓學生制作一份表格。
如: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他各小組匯報后的評議。要求學生虛心聽取各小組的匯報,并進行比較,推薦時要說出充分的理由,這又是一個交際的場合。應針對學生交際時的語言是否規范、說得是否清楚加以點評。
最后把大家的意見統一起來形成班級的春游方案。
習作
本次習作的要求是觀察一處景物再把觀察到的景物寫下來。要按一定順序,內容具體,語句通順。在上學期的作文訓練中,曾安排過寫一處景物的內容,這次應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一步,特別是要求按一定順序把景物寫具體。
本次習作教學可參照下列步驟進行。
1.事先布置學生去實地觀察一處景物,提出觀察的基本要求。
2.觀察后認真思考:準備寫哪一處景物?這一處景物有什么特點?按什么順序來寫?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要把觀察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
3.相互交流。
分小組或在班上相互交流自己的構思,在交流中得到相互啟發。
4.擬寫草稿。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優點和問題,針對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作中指導。指導的重點一是寫具體,二是按一定順序寫。
5.部分學生完成后,可選一篇較為典型的文稿做點評,肯定優點,指出問題,然后要求學生對自己的習作作一次修改。
我的發現
這一次“我的發現”以對話的方式對本組課文表達方式作了回顧和總結。安排這一內容的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表達方式繼續深入思考,并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達特點。教學時,可讓學生思考例句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再說說這組對話的大概意思,懂得了什么。接著可讓學生回憶本組課文,從文中找一找,去發現寫作上還有哪些特點,把這些特點跟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體會這種句式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排比的修辭知識不必講給學生。
日積月累
1.教學建議:這里選編了5句有關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只要求學生通過誦讀懂得大概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讓學生反復誦讀,直至背誦,還可通過抄寫,幫助記憶。
2.相關鏈接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出自《使至塞上》一詩。開元二十五年春,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前往邊地,并任職節度判官。本篇即作于出塞途中。詩句的意思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條直上的孤煙,遼遠的河灘盡頭一輪滾圓的落日?梢哉f把廣袤的塞上風光寫絕了。
。2)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禎)
出自《將至桐城》。
(3)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出自《登快閣》一詩。詩句寫出了季節和周圍的環境:群山上樹葉飄落,天空則因秋高而顯得遠大。江水也更顯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輝映之下,江水猶如一道白練。這是一幅高遠明凈的秋江暮景圖。
“快閣”──在江西省泰和縣東贛江畔,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而得名。
。4)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辛棄疾)
出自《鷓鴣天》。原詞為:送人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出自《春江花月夜》。這兩句的意思是:江上漲起了春潮,水面與大海齊平,海面上,明月隨著潮水的上漲,也同時升起。
寬帶網
本次寬帶網是一項搜集祖國錦繡河山圖片資料的語文實踐活動。目的在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孩子們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興趣。
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收集信息的范圍。
2.提供收集的途徑,如網上查找,報刊雜志圖書中摘錄。
3.指導收集后的整理,可用自編手抄報、列表格等形式,然后在班級里進行交流和評獎活動。
4.要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困難或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能就春游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并參與商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的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的聯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導語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游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里?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來自己安排。
◆準備計劃
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做記錄。
◆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茨囊唤M計劃的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作好發言,師生評議。最后,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游方案。
第二、三課時習作
◆啟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三年,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的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于觀察,我們要做善于觀察的人。
◆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里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錄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里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經觀察到什么,準備怎么寫,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啟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學生完成習作
◆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復習導入
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的聽寫詞語。
◆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么?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交流后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的多,背的快。
◆寬帶網
1、自讀:看圖,讀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識:搜集或下載資料,遨游祖國的山山水水。
4、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打開網頁介紹。本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觀察游戲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過的游戲說出來,互相交流,學習詢問。
二、教材說明
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有趣的游戲”。圖上畫了三種游戲:老鷹捉小雞、貼鼻子、丟手帕。教材用圖上小朋友的人數提示學生游戲指的是兩人以上的集體娛樂活動;從圖上小朋友的神情讓學生覺得這些游戲多么有趣,激發他們把自己做過的游戲介紹給同學,同時向別人學做自己不熟悉的游戲。
教學重點是交流一些游戲怎樣有趣,是怎樣做的。
三、教學過程
1看圖激趣。
(1)談話: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游戲?這些游戲你玩過嗎,你還做過哪些游戲?(板書學生說到的游戲名稱)
(2)揭示話題,思考:你覺得哪些游戲最有趣?
2以圖為例,指導說“怎么有趣”。
(1)《老鷹捉小雞》有趣嗎,怎樣有趣?(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出游戲的趣味。)
(2)《貼鼻子》游戲怎么做的?你做過嗎?把自己做的情形說一說。
(3)小結:告訴別人游戲怎么有趣,可以講做法,可以講在做的過程中自己的感覺,也可以講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游戲怎么有趣,對自己不熟悉的游戲也可以問問同學是怎么做的。
再推選代表把一個最有趣的游戲介紹給全班。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繼續詢問,再評選出最有趣的幾個游戲在課下做一做。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五、學生發言舉例
“貼鼻子”就是蒙上眼睛從遠處走到畫板前,給畫上的人貼上一個鼻子。這個游戲很有趣,常常會鬧出笑話。有一次輪到我貼了。蒙眼之前,我瞄準了鼻子的位置,心里覺得肯定能貼好。結果,鼻子剛貼上,大家就哈哈大笑起來。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鼻子被我貼到了額頭上,成了一個怪人。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4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
1、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景物,增強熱愛自己家鄉的美好感情,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
2、習作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寫好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分享。
3、開拓學生思路,寫出家鄉的景物及感受。
〖教學重難點〗
開拓學生思路,寫出家鄉的景物及感受。
〖課前準備〗
關注家鄉景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課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鄉的植物、動物、風景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和發現家鄉的美和可愛之處表達出來。
二、小組介紹
每個人輪流敘說,講自己家鄉的美景;ハ鄦l感染,聽的同學可以補充或提出問題,發言的同學作解答。
三、小組評議,互相評價
說說誰觀察得細致、講得清楚;誰講得動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誰說得有特點。評出大家認為講得最好的推薦到全班發言。
四、交流總結
全班交流、評改。評出進步大的同學。教師就同學發言做總結。
五、習作指導
學生寫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展開想象,注意學習本組課文的表達方法。在學生初步完成習作后,進行交流和講評。教師先提出習作標準:能寫出景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清楚;表達了熱愛家鄉的感情;有豐富的想象。
(然后交流、點評;謄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漢語言的豐富并積累詞語。
2、學習準確運用量詞,積累詞語。
3、引導學生關注大自然景物,擴展對大自然景物的觀察視野范圍,同時學習作家的敏銳細致的觀察和描寫方法,積累更多的精彩的描寫片段。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引導學生先自己讀詞語,結合查字典或同學討論,讀懂詞語的意思。
2、按泡泡中的提示思考,讓學生發現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思相反,合成一個詞時表達出另外一個意思。根據學生的發現情況,有針對性地點撥,從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習興趣。
3、發現了規律后,讓學生說說其他的這類詞語,并積累這些詞語。
二、日積月累
1、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填一填。如果填的不同,可以引導學生用這些短語說說句子,互相討論一下哪個填得正確,還可以鼓勵學生運用其他量詞填寫,如,一束(道)金光,看看是否準確!拔視睢眳⒖即鸢甘牵阂皇赘枨灰簧碛鹈灰粚Τ岚;一幅畫面;一陣微風;一眼清泉;一束金光;一串珍珠!白x讀背背”中共有12個四字詞語,分別為描寫花草、日月、山巒的成語。
2、采取多種方法記背詞語,在熟讀、記背好這些詞語后,還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積累的描寫日出、日落、鮮花盛開等大自然景物和現象的詞語。
三、寬帶網
1、導入閱讀:
你注意過清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嗎?你看見過夏日野外的草地嗎?還有山間流淌的溪水嗎?
2、把寬帶網中的描寫讀一讀,背一背,體會其妙處,教師稍做點撥。
3、引導學生讀課外書,把描寫的大自然片段隨時摘記下來。教師組織學生做定期的交流。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2、識字卡片。
3、引導學生收集一些風景區的資料,如門票、導游圖、景區風景圖片。
4、競賽評比用的小紅花。
5、秋游活動計劃表。
【教學設計】
一、我的發現
1、發現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拧〖とぃ航裉煳艺埩艘恍├蠋熃涛覀冏R字,他們是誰呢?
課件出示:郊 枝 籠 球 帆 梨
請邊讀邊組同。
引導:由這些學過的熟字做老師,教我們識新的字。他們是怎么教的呢?請你讀完書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讀書討論,發現識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啤≌n件出示帶拼音生字:交 支 龍 求 凡 利
用各種形式從讀、正音。課件隱去拼音。再認讀。
⑶ 識字游戲“漢字媽媽找娃娃”。六個學生手執“郊”等六個字,當漢字媽媽,另六個學生手執“交”等六個字,當漢字娃娃。“媽媽”舉字先說:“我是‘郊’字的媽媽,我的娃娃你在哪兒?”“娃娃”舉字說:“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橋’去了!
2、發現漢字的特點(許多字偏旁相同),寫相同偏旁的字:
、拧〖とぃ河兴膫漢字家庭邀請我們去做客,請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據每組漢字的特點給每家取個名字嗎?
⑵ 課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內分別有一組字:“植橘橙”“脖胳膊”“蒼菊著”“字宜察”。
⑶ 學生從讀、討論,按偏旁歸類認識。
、取∥葑犹,漢字娃娃太少,請你給它們的家再添幾個漢字娃娃,看誰添得多,添得對。
二、口語交際
1、談話激趣:從秋游的地點、線路、活動安排來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秋游出發前,你們還應該提醒游客們要做好哪些準備呢。下面,再比比哪個“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會寫的可以寫出來。
2、學生討論并說(寫)秋游準備,教師深入各組參與討論并提示要點。
3、采用“游客提問、導游回答”的形式從“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談秋游準備。
4、總結:
、拧】偨Y:各“旅行社”通過研究討論,為我們的秋游活動出謀劃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們將選定一個方案,快快樂樂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議送給一年級的小朋友,供他們安排秋游活動時參考。
⑵ 頒獎:給“最佳旅行社”頒獎。
建議這次語文園地教學用3課時,其中“口語交際”用1課時。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在生活中識字,規范書寫漢字。
2.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綜合運用,并根據提示重讀句子不同的地方,體會重讀的作用。
3.積累古詩。
4.閱讀《筍芽兒》,學習快樂讀書吧。
【教學重點】
1.在生活中識字,規范書寫漢字。
2.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綜合運用,并根據提示重讀句子不同的地方,體會重讀的作用。
【教學難點】
根據提示重讀句子不同的地方,體會重讀的作用。
【教學素材】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書寫生字。
2.字詞句綜合運用第一部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公園游玩,(出示導游圖),看看小明他們游玩了哪些地方。
二、認字寫字。(課件出示)
ɡuǎn lǐ tínɡ cè bǎo tǎ zī xún cān
管理處 湖心亭 廁所 寶塔 咨詢處 餐廳
1.學生齊讀詞語。
2.開火車讀詞語。
3.去掉拼音讀詞。
4.讀句子,鞏固認字。(課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爸爸來到湖心亭公園去玩,爸爸帶著我,先到管理處買票,然后到咨詢處詢問路線,我們還登上了寶塔,滿園的景色盡收眼底。下了寶塔之后,我們上了廁所,洗手出來,時間已經到了十二點,我們就來到公園的餐廳吃午餐。
5.測試。用線將拼音和漢字連起來。(課件出示)
ɡuǎn zī tínɡ cè tǎ xún cān lǐ bǎo
管 塔 亭 理 寶 咨 餐 廁 詢
6.書寫漢字。(課件出示)
底原處遞
書寫提示:
這幾個漢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漢字。“底、原”是左上包圍的字,在收發室時包圍部分的“撇”要寫得伸展,能夠包住里面的部分。
“處、遞”是左下包圍的字,書寫時“捺”要寫得伸展,能夠托住里面的部分。
學生練習
三、字詞句運用。(課件出示)
1.補充合適的詞語。
的天空的陽光的田野
的微風的柳條的草坪
學生試著填寫。
匯報交流。
提示:天空:從顏色上可以填藍藍的天空;從空間范圍來填,可以填一望無際的天空;從距離來填,可以填高高的天空……
陽光:從溫度來填,可以填溫暖的陽光、燦爛的陽光;從陽光的屬性來填,可以填美麗的陽光……
田野:從顏色上可以填碧綠(金黃)的田野;從面積來填可以填無邊無際的田野……
微風:從溫度上來填,可以填溫暖(和煦)的微風;從狀態來填,可以填吹來的微風……
柳條:從形狀上填,可以填細長的柳條;從質地上填,可以填柔軟的柳條……
草坪:從顏色上填,可以填碧綠的草坪;從面積上填,可以填寬闊的草坪……
2.大家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①看到碧綠的田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回答。
示例:田野是那么美麗,今年莊稼一定會豐收的。
、跍嘏年柟庹丈湓谏砩,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感受到春天就在身邊。
、劭吹郊氶L的柳條在河邊舞動,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柳枝就像一個少女,跳著柔美的舞蹈,把春天打扮得那么美麗。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識字和寫字,還學習了詞語搭配,老師講解了許多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練習鞏固。 設計意圖
利用導游的方式引入課題,既扣住了本課要學的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根據不同的提問讀句子。
2.積累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老師讀兩個句子,請同學們認真聽,你覺得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①他是北京人。②他是北京人。
學生回答。
師:第①句老師重讀了“他”強調的是人物,是誰。第②句重讀的是“北京”,強調的是哪兒。
下面有個句子,老師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進行新課。(課件出示)
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
1.什么睡在松軟的泥土里?
學生讀。
參考: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
2.種子睡在哪里?
學生讀。
參考: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
3.種子睡在什么樣的泥土里?
學生讀。
參考: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
4.練習。(課件出示)
請根據提問,將下面該重讀的部分打上著重號。
我今天有語文課。
、伲ㄕl今天有語文課?)我今天有語文課。
、冢隳囊惶煊姓Z文課?)我今天有語文課。
③(你今天有沒有語文課?)我今天有語文課。
、埽憬裉煊惺裁凑n?)我今天有語文課。
5.學習《賦得古原草送別》(課件出示)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①借助拼音讀古詩。
、诤喗樽髡撸ㄕn件出示4)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③說說詩句的意思。(課件出示5)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④學生讀讀背背。
、轀y試學生背誦情況。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句子的讀法,還學習了三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朗讀中運用老師講解的方法,也希望同學們努力積累祖國的經典文化之一——古詩。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閱讀《筍芽兒》。
2.分享有趣的兒童故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春筍圖,春天到了,春雨沙沙,筍芽兒從土里鉆出來啦,我們看看筍芽兒是怎樣鉆出來的,她又經歷了什么。
二、進行新課。(課件出示)
筍芽鉆出地面前:
(一)感知春雨的關愛
1.下面就請同學自由讀課文,找一找筍芽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遇到了誰,他們是怎樣關心和幫助筍芽的?找到后和你同桌說說!
匯報:先遇到的是春雨姑娘,在第一自然段,(生讀)[板書春雨]
春雨姑娘低聲呼喚著筍芽,因為筍芽正在沉睡中,她怕驚醒筍芽。
2.聯系我們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是“沉睡”呀?春雨姑娘怕嚇到沉睡中的筍芽,只能低聲呼喚。
3.大家再想象一下,春天的細雨如果落在我們的臉上,我們的手上,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溫柔、柔和、輕輕的、柔柔的)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體會到春雨的輕柔、溫和嗎?
(生讀)――真是一位溫柔的春雨姑娘;
誰再來試試
。ㄉ僮x)――這是一位細心呵護筍芽的春雨姑娘!
4.現在男同學你們就是沉睡的筍芽,女同學也就是春雨姑娘們,請你們低聲呼喚一下沉睡的筍芽吧!齊:(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
。ǘ└兄坠珖绤枺ㄕn件出示)
1.除了春雨姑娘,筍芽還得到了誰的幫助呢?他跟春雨姑娘的呼喚一樣嗎?(她還得到了雷公公的幫助: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喚著筍芽。)(板畫雷電)
2.為什么說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喚筍芽呢?
。ㄒ驗榇蚶椎穆曇艉車樔,雷公公想讓筍芽清醒、清醒),
3.對,雷聲大作的時候我們都會很害怕,那男同能不能學學著雷公公的樣子呼喚一下筍芽呢?(能)讀:轟隆隆!轟隆!……
4.這位雷公公你好像對筍芽說――
這位好像說―――
學生匯報。
5.春雨姑娘和雷公公都用不同的方式呼喚著筍芽,聽到春雨姑娘的呼喚筍芽
(撒嬌地說:“是誰在叫我呀?”出示)
“嬌”字是女字旁,看來女孩子最會撒嬌了,那女孩子能讀出它撒嬌的樣子嗎?女孩子試一試,我們一起試一試。
6.春雨姑娘叫醒了筍芽,剛剛醒來的小筍芽,你又聽到雷公公雷鳴般的呼喚立刻就--(精神了)(清醒了)
清醒了的筍芽(出示)“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這句話你想怎么讀?自己試著讀一讀。
。ㄍ怀觥芭又碜印闭f明“筍芽很用力的鉆”)
如果不扭動著身子,不用力呢?(鉆不出去,地硬)
。ㄈ└惺芄S芽兒鉆出地面的興奮(課件出示)
請同學們讀讀“我長大啦!”這個句子。
學生讀。
提示:要讀出興奮的語氣。
多么驕傲、多么自豪啊!筍芽終于長大了,在她的成長中要感謝很多人!那我們同學,在你的成長中,你要感謝誰呢?(暢言)
同學們,讓我們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所有關愛我們的人,讓我們把這篇課文讀給他們,告訴他們我們也會像筍芽一樣努力,長大成才的!好嗎?齊讀全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三、快樂讀書吧。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下面,大家來分享自己所讀過的故事,下面,我們與大家一起分享《弗朗茲的故事》。
1.提示方法:看書的時候,要學會看目錄,因為目錄告訴我們書里主要寫了什么,要讀的內容在哪一頁,從目錄中找到自己最喜愛的故事。(課件出示)
2.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娜紐斯特林格爾(1936-)維也納人,德語國家中最、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1984年獲國際安徒生文學大獎。20xx年獲第一屆林格倫文學獎。她的作品多元且童趣十足,帶有無禮式的幽默,卻又充滿高度敏銳的嚴肅以及無聲的溫暖。
3.故事簡介:(課件出示4)
《弗朗茲的故事》是作者克里斯蒂娜紐斯特林格爾對一個男童從6歲到8歲這一人生階段進行追蹤觀察以后陸續寫出的,本書節選了其中的10個故事。
故事目錄:
情急之下
母親節的帽子
蒙人需要天才
“乞克察克”老師
莉莉的奇謀秘計
笑死不償命
找奶奶
子虛烏有的六頻道
小小少年,大大煩惱
保護佳碧
3.你還閱讀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請講出來給同學們聽。
學生匯報。
老師評講。
4.介紹課外讀書的方法。
摘錄法:將你所讀的書中好詞、好句、寫得最美的地方摘錄下來。
批注法:在自己所買的書頁旁邊,將自己的感想用三言兩語寫下來。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7
【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抓住了這組課文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交流:讀書,就要進入文字所描繪的意境,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讀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啟發學生發現:他們在對話中談的是什么內容?接著,讓學生像小林和小東那樣舉例說說自己讀書時想象到的畫面。教師還可以另外提供一兩篇文章,讓學生讀讀,說說讀后頭腦中浮現出了什么畫面。
【日積月累】
本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有關自然景觀的四副對聯。
閱讀對聯能使學生感受到漢語的節奏美,體驗句子的對稱美。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熟讀,讀后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每一副對聯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對聯中上下聯的對偶關系。如:單個字相對,霧—天,鎖—連;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對應,綠水—青山,皺面—白頭;還有疊詞的對應,處處—時時。這些對偶的知識不要進行孤立講解,而是從欣賞的角度,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并在學生有所領悟的基礎上熟讀、背誦,以達到積累的目的。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第一、三副對聯可以順讀也可以倒讀的特點。
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選幾則對聯,讓學生試著填字。如:
風吹楊柳千門綠,_____潤_____萬樹_____。(雨、桃花、紅)
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__。(春來鳥語花香)
植樹造林綠大地,____________。(栽花種草美人間)
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課后搜集、摘錄其他有趣的對聯。
【趣味語文】
“趣味語文”安排了兩項有趣的語文活動。
第一項活動是結合對聯的內容,辨析“好”字的讀法,將對聯的意思表達正確。這副對聯是明朝著名文學家和書畫家徐渭晚年所做,此聯妙在一個“好”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上聯說,少年時期正是讀書的好時光,可惜不知讀書的重要,不喜歡讀書;下聯說,年紀老了,懂得讀書的重要,想好好讀點書,可是老眼昏花,力不從心,已經不能好好讀書了。意在告誡兒孫后輩要珍惜時間,趁早好好讀書。因此這副對聯的讀法應當為: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好(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區別“好”字的不同讀音和不同意思!癶ǎo”:容易,方便;“hào”:喜歡。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個人,什么時候好(hǎo)讀書?什么時候好(hào)讀書?可是很多人又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呢?讓學生據此展開討論,了解正確的讀法,并在讀正確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體會,明白抓緊少年大好時光、努力發奮的重要性。
第二項趣味活動是讀回文句。這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回文佳句,無論從哪個字開始讀,都可以成為一句頗有意趣的話;無論從哪個字讀起,都能體會出愛茶人的強烈情感。這是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相結合的典范,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漢語的奇妙。
按順時針讀這五個字,可以依次讀為: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教學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想想為什么把這幾個字印在茶杯上,再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每一句話的意思,以加深對句子的理解。
還有一些類似的回文句,如“清心明目”“不可一日無此君”,如果學生有興趣,也可以試著讀一讀,體會體會。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8
【我的發現】
一、我會連
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銀杏葉像扇子
_________像蜻蜓 ______像____
二、還發現
_________像_________ _________像_________
畫或貼
_________像_________ _________像_________
【日積月累】
一、我會讀
讀認9個字,才──材,西──犧,大──達,安──按,“度”加三點水,
有個好法子,生──牲,度──渡,本──笨,三組字,渡河去辦事。
熟字加偏旁,冒──帽,列──烈。認真讀組詞,認真想一想。
先記同音字,再學異音字,鞏固新學字,忘記其它字?
二、要求會認的字
三、我會背
。ㄐ≈R)春聯:春節時門上貼的對聯。
·楊柳綠萬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四、再背
·春風春雨引萬般春色,新人新事開一代新風。
五、我會說
美好的春光 藍藍的天空 燦爛的陽光
綠色的田野 彎彎的小溪 柔軟的枝條
口語交際 春天里的發現
〖口語交際指導〗
1、把自己從植物、動物、天氣變化以及人們的活動的“新發現”說出來。
2、能按一定的條理盡可能多地說出自己的新發現,或對某一事物,把它說得具體一些。
3、把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寫下來。
〖口語交際例文〗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老師帶我們去春游,我們像出籠的小鳥多快活!我來到了小河邊,發現小河的水好清好清啊,照出了我的臉。有幾只小鴨、小鵝跳進水里,游來游去。它們張著小嘴,呷、呷、呷地唱著歌,好像發現了我們,我忍不住給它們拍了一張照片,還寫了一首小詩:
叫聲春風小姑娘,窗子一開在晃晃,
為啥走得這樣慌?冰雪一化綠汪汪,
她說要到小河邊,鴨兒鵝兒跳下河,
打開小河玻璃窗。身上泥巴都洗光。
我把小詩送給老師看,她高興地說:“孩子,春天多美好!你真棒!崩蠋熡终f:“我也有了新發現,你長大了,更可愛了!
【展示臺】
小朋友露一手,把收集到的描寫春天的詞句,自己寫的有關春天的書法作品展示出來。展示后要妥善保存起來,長大了再去看是很有意義的。
【寬帶網】
寬帶網是“語文園地”開辟的新欄目,希望小朋友能夠喜歡。本組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小朋友從各種途徑,包括親自觀察,利用圖書或電腦網絡等搜集與本組內容相關的信息資料的能力。
寬帶網中列舉了許多城市或地區的市花或區花,除此之外,小朋友還可主動搜集其他城市的“市花”資料,了解“市花”的來歷,還可了解“市樹”的有關資料。
【天天一個好故事】
兒童笑話:
放風箏
兒子在門口放風箏,老是放不起來。爸爸看到了,便說:“等等,給我放一次!
說罷,便叫兒子站在一邊,讓他拿著風箏,自己扯著線,看準時機,一下子把風箏放上去了。
爸爸玩上了癮(yǐng),不時把線拽拽(zhuài),不時又松松,玩得很認真。兒子在旁邊忍不住了,央求道:
“爸爸,該讓我放啦!”
“嗯?真討厭,在一邊呆著!”
“不,不,我要放!”
孩子固執地拽著爸爸的衣襟。爸爸聲色俱(jù)厲地說:“唉,這孩子真纏(chán)人,早知道這樣,就不帶你來了!”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用加偏旁和換偏旁兩種識字方法識字7個。
2、積累描寫春天的四字詞組6個,句子兩個,短文一篇。
3、唱唱春天的歌。
4、在生活中認識親戚朋友的名字,擴大識字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四字詞組卡片,找春天,學生畫一畫春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ǔ鍪菊n件:春天的花園圖)
春天來到了,你們看,花園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園里來了幾個字寶寶。你認識他們嗎?
二、我會認
1、出示課件:
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丁──燈 鳥──鳴
我們來和這些好朋友打個招呼吧!
(學生自由讀字)
2、小組學習:
小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讀了這些字,你們有什么新發現嗎?
3、集體交流:
小組派代表匯報,總結識字方法。
4、出示課件:
平──評(評論) 郵──郵(郵局)
方──訪(訪問) 橋──轎(轎車)
齊──擠(擠滿) 線──錢(花錢)
按照剛才小朋友發現的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同學們來認識這生字,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認地又快又好。
5、小組學習:
互相認讀生字、記憶生字。
6、抽讀生字卡片,學生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個字。
三、展示臺
1、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每天都能結識新的漢字朋友呢!
2、小組內互相看作業本,識記同學的名字。
3、想認識誰的名字,你就下座位去想他請教吧。
第二課時
一、我會讀
1、過渡:
。ㄕn件播放優美的音樂、展示美麗的風景)
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們來讀幾個和春天有關的詞語。
2、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
3、抽讀詞語卡片(正音)。
4、擴展練習:
你們還知道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詞語?
二、我會寫
1、過渡:
我們已經會寫很多字了,我們知道字可以組成詞,詞可以組成句子,現在我們來寫兩個句子吧!
2、看看誰最先知道我們要寫的是什么句子?
(學生自由讀拼音)
3、教師范寫“春”字。
。ㄌ嵝褜W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寫)
4、比一比,哪個同學寫的句子最漂亮?
(學生書寫)
5、小組互相評議,推薦寫的好的同學在展示臺展示。
三、讀讀背背
1、過渡:春天里,花園里的花開了,果樹上的花也開了,到了秋天,果樹上還會結果子呢!
2、學生自由朗讀《花園果園》。
3、小組互相短文(正音)。
4、小組互相交流短文寫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一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來?
6、給能背的小朋友配樂、配畫面朗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
〖學習目標〗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點,學會用恰當的語言、歌聲、圖畫等表現春天的美景,并通過交流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2、留心觀察春天。
3、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關于描寫春天的詞句、文章、童話故事或圖片等資料,學唱贊美春天的歌曲,畫一幅春天的圖畫。
2、多媒體課件一組。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進入“日積月累”天地,揭示課題
春回大地 春暖花開 春風拂面
柳綠花紅 百花盛開 萬物復蘇
1、指名讀、齊讀。
2、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談話、揭題:
是啊,春天來了!瞧,小朋友們正在尋找美麗的春天呢!讓我們一起加入他們的行列吧!
。ǔ鍪菊n件:歌曲《春天在哪里》,導入課題)
二、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1、創設情境1:“說春天”
、拧〕鍪菊n件:
春姑娘微笑著對小朋友說:“大家好,我是春姑娘,聽說你們都很喜歡我,能不能講一講和我有關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關的古詩、課文呢?”
⑵ 學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說一說、背一背。
⑶ 指名說、背、評議。
、取≌f說春天是個怎樣的季節?
2、創設情境2:“找春天”
⑴ 出示課件:
春姑娘:“在這美好的季節里,你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呢?快和小伙伴說說吧!”
、啤》中〗M交流。
⑶ 指名說、評議。
⑷ 播放春季美景的有關錄象,指導學生用上積累的詞句說,說的好的及時給予鼓勵。
3、創設情境3:“贊美春天”
、拧≌勗挘杭热淮蠹叶颊业搅舜禾欤氩幌胗梦覀儎勇牭母杪暋⒍嗖实漠嫻P來表現她、贊美它?
、啤∽杂山M合成“創意組”、“演藝組”、“剪貼組”。
、恰∶鞔_要求:
請創意組的同學合作畫一畫春天的圖畫,并寫上描寫春天的句子。
請演藝組的同學加上動作,歌唱春天。
請剪貼組的同學根據收集的圖片合作貼出一本春天的畫冊,可以配上詩句或課文。
根據三個組的內容,準備幾個問題向對方組提出。
⑷ “創意組”、“演藝組”、“剪貼組”依次上臺展示介紹,接受對方組的提問并回答。
。ㄕf說自己的畫和剪貼的內容以及為什么這么畫、貼,唱的歌里有些什么?)
三、總結
1、出示課件:
春姑娘:“我真高興,你們送給我這么多的美麗的圖畫、動人的歌曲,還有那么好聽的故事,謝謝你們!”
2、教師談話:
是啊,春姑娘就在我們的身邊,它是一幅七彩的畫,一首無言的詩,一曲悠揚的歌,一個講不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進入美麗的春天吧!
3、播放樂曲《春天在哪里》,學生齊唱。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觀察游戲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過的游戲說出來,互相交流,學習詢問。
二、教材說明
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有趣的游戲”。圖上畫了三種游戲:老鷹捉小雞、貼鼻子、丟手帕。教材用圖上小朋友的人數提示學生游戲指的是兩人以上的集體娛樂活動;從圖上小朋友的神情讓學生覺得這些游戲多么有趣,激發他們把自己做過的游戲介紹給同學,同時向別人學做自己不熟悉的游戲。
教學重點是交流一些游戲怎樣有趣,是怎樣做的。
三、教學過程
1看圖激趣。
(1)談話: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游戲?這些游戲你玩過嗎,你還做過哪些游戲?(板書學生說到的游戲名稱)
(2)揭示話題,思考:你覺得哪些游戲最有趣?
2以圖為例,指導說“怎么有趣”。
(1)《老鷹捉小雞》有趣嗎,怎樣有趣?(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出游戲的趣味。)
(2)《貼鼻子》游戲怎么做的?你做過嗎?把自己做的情形說一說。
(3)小結:告訴別人游戲怎么有趣,可以講做法,可以講在做的過程中自己的感覺,也可以講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游戲怎么有趣,對自己不熟悉的游戲也可以問問同學是怎么做的。
再推選代表把一個最有趣的游戲介紹給全班。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繼續詢問,再評選出最有趣的幾個游戲在課下做一做。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五、學生發言舉例
“貼鼻子”就是蒙上眼睛從遠處走到畫板前,給畫上的人貼上一個鼻子。這個游戲很有趣,常常會鬧出笑話。有一次輪到我貼了。蒙眼之前,我瞄準了鼻子的位置,心里覺得肯定能貼好。結果,鼻子剛貼上,大家就哈哈大笑起來。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鼻子被我貼到了額頭上,成了一個怪人。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區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5、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6、激發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7、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反義詞和讀句說句。
教具準備:
掛圖、制作帶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義詞生字卡。
課時安排: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教案教學設計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會寫。
1、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的老朋友聲母和韻母,還記得嗎?
(2)依次出示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3)引導學生評價并隨時糾正讀音。
2、找一找。
。1)教師貼畫,兩座房子,分別寫著聲母和與韻母。
聲母 韻母
(2)游戲
送聲母、韻母回家。(學生一個個為他們找到家)
。3)貼完后,指讀,評價。
3、寫一寫。
。1)學習小組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聲母和韻母。
(2)各組同學合作給拼音分類。
。3)按要求把聲母、韻母抄在四線格里。
(4)同桌互相檢查。
。5)師生共同評價。
二、我會連。
1、游戲。
。1)做“反話游戲”,同學聽到老師的話,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動作。
。2)老師說,同學做。
。3)哪位小朋友還能說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來。(如: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自由發言。)
2、學生對字游戲。
3、學生把成對子的詞卡貼在黑板上,當小老師帶讀。
4、動手用尺連線。
三、我會讀。
1、游戲“識字接龍”。
每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生字卡,同桌為一組,一個同學擺出識字卡,另一個同學迅速讀出字音。
2、還可以自由組合,合作玩游戲。
3、把自己認為是一類的擺在一起。(學生自由討論,動手擺一擺。)
4、請學生上臺操作,當小老師指讀。
5、全班齊讀。
四、我會連。
1、出示題目。
。1)學生先自己試讀,不會讀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師請教。
(2)教師指名,學生說一說。
。3)指名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4)學生自由選擇詞語說話。
2、試著連一連。
。1)學生在書上做練習。
。2)學習組長檢查。
。3)教師巡視輔導。
五、擴展活動。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發現事物的相似特點,用“……像……”的句式說清楚自己的發現,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能根據讀讀認認中字的特點(熟字加偏旁),自主識字,讀背對聯,搭配詞語。
〖教學重難點〗
用“……像……”說句子是難點;自主識字是重點。
〖教法學法〗
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小天使飛來,配音:“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語文園地——小小觀察臺,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觀察聯想,發現相似之處:
大家看一看,畫上的哪些景物能成為朋友?說說你的理由。
3、練習表達:
例如: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先說給同位聽,再說給全班同學聽。
4、聯系生活、拓展交流:
你還發現,我們學過的課文和日常生活中,……像……。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導語:走出觀察臺,我們又來到字詞宮。下面讓我們一起合作闖關。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字、記字,看誰記的快、記的準。
、啤〗處熃M織學生搶答匯報學習結果。
、恰∮螒驒z查讀生字。(開火車、接龍等)
⑷ 生字搬家考考你。
2、讀讀背背:
、拧≥p聲讀對聯,不認識的字,借拼音幫忙。
⑵ 將對聯大聲的讀給伙伴聽。
、取∮米约合矚g的方式背誦對聯。
3、我會說:
同學們積累了那么多描寫春天的句子,那你會用學過的詞語贊美春天的景物嗎?
1、讀詞:春光、天空、陽光、田野、小溪、枝條。
2、口頭補充。(可以找合作伙伴互相幫助)
3、完成練習。
三、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祝賀大家在“日積月累”中滿載而歸。
2、作業:寫幾句話,來贊美一下你心中美麗的春天。
〖板書設計〗
我的發現:我發現……像……
日積月累:1、讀讀認認:熟字加偏旁
2、讀讀背背:剪 膽 瞞 拂
3、我會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能積極參加找春天的實踐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春天里的新發現,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能用普通話自然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教具準備〗
卡片或多媒體。
〖教法學法〗
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口語表達
1、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同學們可以自由表演舞蹈,進入情景。
2、從《春天在哪里》這首歌中,你知道了春天在哪里呢?把你聽明白的告訴同伴。
小結:春姑娘悄悄的告訴我們,春天在草地上、花叢里、河水中、在田野里、在綠葉間,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在春天里的新發現吧?
3、回顧春景,感受春天:
導語:春天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感受,在春游中,同學們有許多新的發現,新的感受。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春天,回味一下春天里的快樂。
、拧〔シ抨P于春景的多媒體圖片。
、啤》中〗M,把自己在春天里的新發現、新感受,說給別人聽(注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不同的感受):
如:在校園里我發現小草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象在向我們報信。
我發現太陽是暖暖的。
4、自由交談、贊美春天:
和同學們互相說說,在春天里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希望。
二、寫一寫(作業)
1、讀學習伙伴的話。
2、結合口語交流的內容,鼓勵學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寫下來。(不會寫的字查字典)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展示與本組課文內容有關的信息資料,與同學們共享快樂。
〖教學重難點〗
從其他途徑搜集資料。
〖教法學法〗
引導、自主、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展示臺
1、贊美春天:
寫一寫,畫一畫。
導語:春姑娘就想一位魔術師,把大地打扮的萬紫千紅。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
2、分組練習:
、拧∠矚g寫作的同學為一組,討論練習寫詩、寫話。
、啤∠矚g書法的同學為一組,練習寫關于春天的詞語。
、恰∠矚g積累詩句的同學,抄寫搜集有關春天的詩句。
⑷ 喜歡畫畫的同學,描繪春天的景物。
⑸ 喜歡歌舞的同學,在一起唱歌、跳舞。
3、展示時間:
⑴ 請畫畫的同學把你的畫擺在教室中間讓大家都看看。
⑵ 寫詩、寫話、寫書法的同學把你的作品也擺上讓大家看一看。
⑶ 唱歌跳舞的同學到臺上表演一下。
二、寬帶網
導語:寬帶網上告訴了我們一些城市的市花。
1、讀一讀寬帶網上的信息。
2、說說你還知道一些什么花?
3、用對歌的形式朗讀《十二月花》。
4、交流你知道的關于花的知識。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
展示臺(寫一寫、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跳一跳)
寬帶網(市花、;ǖ龋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行計劃。
2、習作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寫好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分享。
3、發現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別。
4、讀“認”,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5、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6、積極參與展示活動,精心準備采用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
【課前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展示活動前,師生共同設計布置展示區域,陳列展示物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我們的課余生活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⑴ 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啤】梢灾v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明、調查考察活動;
、恰】梢灾v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⑷ 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伞】梢灾v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現、增長的新見識;
……
2、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共同評議:
、拧【蛣偛艓孜煌瑢W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余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余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余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啤≡u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獲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啟發大的同學,教師頒發“課余生活之星”獎章。
、恰≌務劻私饬怂说恼n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