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通用17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
教學難點
理解文本的內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對豌豆熟悉嗎?在通話世界里,豌豆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你們看——五顆小豌豆從豆莢房子里跳出來了,來到這個世界上,同學們想象一下會有什么故事發生呢?(教師板書:《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在讀文過程中,勾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初步掃除語言障礙;再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最后點名分段閱讀課文,達到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3.談一談讀完課文后的感受.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莢、豌、按、僵、苔、囚、框、溢”
“構”是“木”加“匡”;“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豌、按、適、恐、槍、耐、玻、璃、探、愉、繞、曾”
左右結構:豌、按、槍、玻、璃、探、愉、繞,書寫時要左窄右寬;“繞”是左右結構的字,右上角沒有一點.
上下結構:曾.
半包圍結構:適.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3.詞語理解:
僵硬:(肢體)不能活動.
預感:事先感覺.
豐滿:充足.
揭曉:公布(事情的結果).
相稱:事物配合起來顯得合適.
囚犯:關在監獄里的犯人.
洋溢:指情緒、氣氛等飽滿而充分流露.
四、課堂小結
1.學生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字詞.
探出愉快盤繞不曾按照舒適恐怕玩具槍
集體訂正.
2.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圍繞著什么寫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5課《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板書課題:《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二、理解課文.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樣安排的?
(按照在豆莢里的排列順序.)
2.豌豆為什么想出去?哪個詞具體說明了想出去的理由?“變得僵硬”具體說明了豌豆們已經成熟,想出去了.
3.五粒豌豆即將分開時,它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1小組展開討論,通過閱讀提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2匯報交流.
分角色讀.指導朗讀:讀出前四粒豌豆驕傲的語氣.
4.表現了豌豆們怎樣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板書: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滿足現狀(板書:滿足現狀)
第五粒豆:隨遇而安,喜歡過平靜的生活.(板書:隨遇而安)
。ㄗ寣W生體會到:小豌豆的長大滿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勵起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朗讀指導學生讀出驚喜的感情.
5.其余幾粒豌豆后來是怎樣的?
指名朗讀.
(板書:吃掉了落到臟水溝里)
小組討論后回答.
6.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a.課文說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個囚犯”,但它卻長得很好,為什么?
b.母親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說成“一個小花園”?
c.掉到水溝里的那粒豌豆真的很了不起嗎?
d.小姑娘看到豌豆開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組討論后回答.
生:我發現有的問題是針對課文的一部分的內容提出來的,有的問題是針對全文提出來的.
生:因為這粒豌豆正好落在青苔的縫隙里,適合豌豆的生長.
生:小女孩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出去,即使到院子里都不能,窗臺上的豌豆苗正好可以陪伴小女孩,也就是一個小花園,也是母親一個美好的愿望.
生:一粒自大的豌豆沒什么了不起.我還知道小女孩看到豌豆開花心情很好.小豌豆就是希望,是女孩對生命和生活的希望.
7.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小組討論.
生:豌豆的成長給了女孩希望,讓女孩心情變好,女孩因此變得堅強,所以慢慢好起來了.這就是奇跡,是愛的力量.
三、拓展延伸.
我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了愛的幸福,愛的神奇,同時更感受到奉獻愛是最崇高的、最偉大的.只要我們都獻出一份愛心.世界將處處充滿愛!
小姑娘對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會對小姑娘說些什么?
四、板書.
5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飛向世界
第二粒:飛進太陽落到臟水溝里
第三、四粒:射的最遠
第五粒:該怎么樣就怎么樣一株植物隨遇而安
這個故事主要寫豆莢里的第五粒豆子不小心落在了一個癱瘓的小女孩的窗臺邊,他沒有埋怨惡劣的環境,努力的生根發芽,它吸引了窗戶里面的小女孩,為了能每天看到發芽的豆苗,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奇跡般地站了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1.讓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整節課我都飽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
2.不足之處是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環節,處理得不夠到位.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聯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蹦銖闹畜w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中華雄姿英發?(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歌曲《愛我中華》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反思:
因為這是一首歌詞,相信大部分學生都熟悉這首歌。所以,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們聆聽這首曲子。部分學生是邊聽邊晃動身體,顯得很投入,有的學生還很羞_的小聲哼哼。看得出,他們很想跟著音樂節奏哼唱出來,但是又顯得很緊張害怕?吹綄W生們對這首詩歌很感興趣。于是我便鼓勵學生們大膽去唱,唱出聲來,學生們在我的鼓勵下表現的不是那磨緊張了。
聽完歌曲后,帶著濃厚的興趣,大家一起學習了這膾炙人口的詩歌。在歌中唱到:“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所以,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回想剛才歌唱家在唱這一段時的高昂氣勢,讓他們大膽去想象各民族兒女萬眾一心的力量,想象運動健兒在賽場上摘金奪銀,爭得榮譽的場景。鼓勵他們大膽說出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學生們的興趣是越來越濃烈了。他們爭先恐后的舉起手來,我叫了幾位學生來說,他們用不流利的話語害羞地說出自己想象的畫面。我便請全班同學給他們熱烈的掌聲,告訴他們,你們描述的畫面很美,你們說的很棒,幾位學生聽了,臉上露出了從未有過的開心。
在時間的督促下,這首詩歌學完了。我再一次鼓勵大家,請同學們帶著對詩歌的理解,對祖國的祝福,對各民族親密團結和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來聆聽這首_澎湃的歌曲。并請同學們跟隨音樂高聲唱起來。沒想到,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用豪放的聲音唱著這首曲子。雖然大家的歌聲不是那么優美動聽,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有著燦爛的微笑!
在這節課上,學生們不但掌握了詩歌的內容,了解了詩歌表達的情感,而且還唱會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真是一舉兩得啊!看到學生們有這樣的收獲,我感到很欣慰很欣慰,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快樂和喜悅!
所以說,學生需要鼓舞,鼓舞離不開學生。鼓舞是學生們學習的動力,它會陪伴學生們快樂成長!我相信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的。那就讓我們帶著贊許的目光一起為學生們加油吧!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采訪方式,學會追問問題。
2、能根據問題回答問題。
3、進一步學習接待及采訪的禮貌。
教學設計:
一、復習遷移,學會提問
1、聽說你的學得很好,今天特來向你學習,想請你談談經驗,好嗎?
2、特別是哪一點最重點呢?你體會最深呢?
3、你能具體說說嗎?
4、你感到今后還要怎樣做呢?
二、兩人對話:
1、示范(一)提問
甲:聽說你作文寫得很好,今天特來向你學習,想請你談談經驗,好嗎?
乙:我認為要寫好作文,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認真上好作文課,老師進行作文指導時要聽得認真,還要多思考。其次,做好作文后要化時間修改補充。另外,平時要多看課外書,特別是作文書。這樣,對自己的作文水平才會有提高。
(二)追問
甲:請你介紹一下如何積累作文材料的?
乙:我平時注意觀察、關心周圍的人與事,并寫好觀察日記,這樣就不怕沒有材料寫了。
甲:你認為學習語文與寫好作文有什么關系?
乙:讀是寫的基礎,學習語文是寫好作文的保證。作文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內容。所以在寫好作文必須認真學好語文,從名家名篇中吸取精華,獲取寫作的方法和途徑。
甲:你說得很好,對我深受啟發。謝謝。
2、討論方法:學生交流,教師總結:采訪時可以先向人家提出問題,提的問題要簡潔、明了,被采訪人回答你的問題后你還可以追問。問完后要表示道謝,也可以自己作一些評價后再道謝。
、匍_頭:好的,經驗談不上,只能說是體會。我認為學好主要要抓住以下幾點:1、2、3、4、5、
②重點:特別是有一次,我
、劢Y尾:我就說到這兒,有不當之處請指正。
四、表演說。
1、小組練習,大組匯報。
2、師生評議,評選最佳采訪。
五、作業:回去后對某個同學進行一次采訪。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4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
2、能復述課文。復述時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等詞語。
3、能從課內容和課外資料中了解孫臏是我國古代軍事家,是一個善于運用計謀戰勝敵人的人。
4、結合課外資料、聯系上下文理解,了解孫臏是一個善于運用智謀的人。
5、了解,懂得智慧的力量,了解我國悠久歷史文化。
教學重點:能復述課文。復述時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等詞語。
教學難點:能從課內容和課外資料中了解孫臏是我國古代軍事家,是一個善于運用計謀戰勝敵人的人。
查閱資料:教學、成語故事等
教、學具準備:課件(圍魏救趙動畫)
板書設計
圍魏救趙
孫臏智慧勝利
龐涓莽撞失敗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播放課件:《圍魏救趙》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怎么樣?(精彩)其實這個故事還能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哪!想了解一下嗎?那就請走進我們今天的24課《圍魏救趙》,齊讀課題。
師板書課題:圍魏救趙
二、整體感知、排除疑難:
三、指導復述:
1、師:下面請你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生讀課文。
2、文章中還有許多我們不了解的朋友呢?你想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詞語:
龐涓田忌孫臏邯鄲軍械救援防御猝不及防
以逸待勞迷惑不解恍然大悟浩浩蕩蕩慌慌張張
撤離日夜兼程勝仗
3、搶讀,誰認識這個詞語就送給誰。
4、看來你們是大獲豐收。∧前涯銈儜鹄穾У轿闹性僮x課文,邊讀邊畫一畫文中的成語,并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匯報文章的主要內容。
師隨機指導:孩子一個故事要有起因,經過和結果。你能說清楚嗎?
1、起因是什么呢?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
2、經過又是什么樣的呢?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能說得更動人!
3、結果又是什么樣呢?
4、孩子們你同意嗎?你能勇敢地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5、現在要難為你一下了!你能在你講的故事中用上這些詞語嗎?
課件出示:“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
6、小組相互說一說,選出本組內最優秀的選手參加全班的展示,并評選小小故事家。
四、結合課外資料,理解:
故事中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
1、搜集有關資料!把故事將給身邊的朋友。
2、搜集相關資料,更多地了解孫臏。
3、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教學準備
詞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比較“觀”字
1、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第一課,誰來說說課題?(板書:觀潮)
2、題目中,出現了一個“觀”字,課文中,還出現了一個“觀”字,翻開書,小聲讀一讀,找一找。(板書:天下奇觀)
3、比較:“觀潮”的“觀”字和“天下奇觀”的“觀”字的意思一樣嗎?在理解了“觀”字意思的基礎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觀”。
4、小結: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讀書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這樣才能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二、初讀課文,朗讀正確
1、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課文朗讀正確。
2、指名讀,糾正學生朗讀中的錯誤讀音。(薄霧悶雷漲注意學生在朗讀加點字時的字音。)
3、出示詞卡,朗讀詞語。(寬闊、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昂首東望、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沸騰、橫貫江面、齊頭并進、奔騰、漫天卷地、依舊、恢復)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小聲地再讀一讀課文,讀完了課文,請你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觀潮日。
B、鹽官鎮——最好的地方。
C、觀潮人——最多。
D、響聲——最大。
E、浪潮——最壯觀。
F、人的情緒——最高漲。
2、你能把這六方面的內容連在一起嗎?可以說一句話,可以說兩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你們的學習,已經把課文讀成了幾句話,由厚讀薄了。能不能把這篇課文讀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課文讀成一句話?(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4、指導朗讀:(1)要突出錢塘江大潮的歷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麗而罕見的景象。
5、能不能把這句話再讀厚?通讀這篇課文,找一找哪些語句表現出了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預設:學生很容易地從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寫大潮十分壯觀的語句。在學生找出后,教學進行小結:這就是大潮到來時和過去以后的景象。板書:潮來時,潮過后。再啟發:大潮到來之前錢塘江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板書:潮來前。)
6、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四、朗讀全篇,感受“天下奇觀”
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分三大組朗讀課文,教師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作者一開篇,就點出了對錢塘江大潮的評價。作者是怎樣說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繪這“天下奇觀”的?
二、抓住重點,感受大潮到來時和過去以后的澎湃之美
1、翻開書,用心地讀一讀課文,讀后來談談你的感受。
(預設:這篇課文所表現出的一是大潮的朦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學實際學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洶涌澎湃之美。)
2、自讀課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寫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內容最讓你感受到大潮最雄偉、最壯觀?
B、你來讀一讀三、四自然段,把你認為描寫得精彩的句子用括號標注出來,再多讀幾遍,努力讀得精彩一些。
3、指名朗讀學生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
指導朗讀:
A、什么樣的響聲呢?隆隆的響聲,把這種聲勢讀出來。
這響聲響亮嗎?(不響亮。)為什么——好像悶雷滾動。哪個字突出了響聲不響亮?
B、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說這話的人會是怎樣一番心情?讀出人們內心中的`驚喜。
C、看到白線后,人群又沸騰了,人群怎樣沸騰?我們演一演,怎么樣?
提示:人們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隆隆響聲,看到了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了。人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沸騰了,剛才的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語形容,那就是——人聲鼎沸。
一個人讀,顯然讀不出人聲鼎沸的感覺,得大家一起讀。
E、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讀出你內心中的激動。
F、多么壯觀!讀出大潮這澎湃之美來。
G、誰來讀,讓大地顫動起來。
4、聽讀段落,感悟作者的表達順序。
A、我們把精彩的段落打亂了順序去朗讀,實際上作者在描寫大潮時是有順序的。你聽我來讀一讀,仔細聽,看看缺少了哪些詞語?
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嗎?
。ㄗ髡哂蛇h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描寫潮水的變化。)
5、自讀三、四自然段,感受“變化”。
A、作者在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時,之所以把它描寫得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時因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變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變化呢?
。1)潮聲(越來越大):隆隆——越來越響——如同山崩地裂。
(2)潮頭(越來越高):白線——水墻——白色戰馬。
。3)潮勢(越來越猛):逐漸拉長、變粗——翻滾——浩浩蕩蕩。
B、作者把潮聲、潮頭、潮勢三方面內容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寫,讓我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6、當大潮奔騰西去后,作者仍舊描繪出了它的變化?兩丈來高,大約是6、7米,相當于三層樓那么高?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三、對話文字,感受大潮到來前的朦朧之美
1、大潮到來之前,錢塘江是怎樣一番景象?讀一讀,描寫大潮到來前錢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橫臥”。
A、這兩句話中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哪?
B、看看“臥”字,左邊一個“臣”,又邊一個“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著兩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時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臥”是什么意思?
C、作者說,錢塘江橫臥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動不動,沒有動靜。)與后面哪個詞語是呼應的?(平靜。)
3、作者在潮來前還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們什么特點?
A、理解“屹立”,來了解“古塔、中山亭、觀潮臺”的特點:高聳,穩固
B、小山:若隱若現
4、鎮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是多么的高聳,多么的穩固,它們屹立在寬闊的錢塘江江邊,遠處還有幾座小山。你覺得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朦朧、美麗、和諧、壯觀……)
5、此時此刻,高聳、穩固的鎮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被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寬闊的、平靜的錢塘江被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遠處的幾座小山被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這幅畫面讓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美?
四、抒發情感,總結全文
作者在觀潮之前,就評價到: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成為天下奇觀。而現在,我們是親臨其境,耳聞其聲,眼見其景,感受到了朦朧與澎湃,你不由得要發自內心地說上一句:錢塘江大潮。
五、作業
A、背誦課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模仿描寫潮水來時的寫作方法,寫一場雨景。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6
《步行18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學重點:
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難點:
初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了解版塊特點。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版塊---體驗真誠(板書)。
2.你對真誠是怎樣理解的?揭示課題:步行18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生注意畫出容易讀錯的字音。
2.匯報字音:“吾”字需要正音,不能讀成“w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這個字音讀錯了,這一點必須強調;“悶”字是多音字,引導學生注意書中所給的提示;
3.根據預習,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
4.全班交流:自主解決生字。
5.交流其他預習內容,質疑。
三、再讀課文:
1.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四、布置作業,小結:
熟讀課文,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學重點: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
1.昨天我們學習了《步行18里》這篇課文,誰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這節課繼續學習《步行18里》,板書課題。
二、分析課文:
1.在課文中一共出現了父子的三次對話,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并找出這三次對話,分別體會父子的心情。
找到后,和小組同學共同體會。(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重點體會,例如:
“一陣罪惡感涌上我的心頭,我支支吾吾承認自己去了電影院,告訴他我遲到的真正原因!
“父親身心遭受這種折磨,這是我有生以來碰到的最為沮喪與痛苦的事。”
這段教學,在讀的基礎上重點啟發學生想象當時父子二人各自的內心世界:他們心里想了什么呢?
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總結全文,點出中心。
3.指導朗讀:
父親的語言真誠、嚴肅,并帶有深深的自責,朗讀時,語速稍慢,略帶低沉,把父親的那種深深自責讀出來。
四、小結:生活中誠信是最重要的。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7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法學法
1、突破重難點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通過反復朗讀,感受童話的思想美、意境美,突破重點。
2、“樂學”學法設計:參與探究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讀準字音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樹。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她四處尋訪,問了、和,知道。于是,鳥兒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二、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鳥和樹是好朋友呢?體會“天天”的含義
三、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文中的四組對話。
學生讀書,用線畫出對話的內容。
四、品讀對話,潛心感悟。
1、學習第一組對話
。1)指名讀,體會與朋友分別時的心情。
。2)同桌練讀小鳥與大樹的對話。要求讀得有感情。
。3)重點練習讀“我明年一定回來”。
。4)男女生合作讀小鳥與大樹的對話。
2、學習后面三組對話
(1)四人小組自主學習三組對話:分角色讀、表演讀。
。2)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那只小鳥,你會怎樣想?
找同學有感情的朗讀,其他同學評議,看看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3.去掉提示語,再次練讀
4.找出鳥兒兩次尋找樹的句子,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五、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抓住兩處“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讓學生想象小鳥對大樹說的話。
六、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這對朝夕相處的伙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小鳥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如今,面對已化為燈火的大樹,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課文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想對誰說?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悟。
我想對小鳥說……
我想對大樹說……
我想對伐木人說……
我想對作者說……
七、誦讀課題,渲染氣氛。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課題)。
去年的樹,為什么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課題)。
八、推薦課外閱讀
推薦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其他作品。
九、作業
必做:完善課堂小練筆。
選做:寫《給小鳥的一封信》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8
教學目標: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難點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一、回顧上節內容,提出本節學習要點
二、賞析文章語言美
1.玩陀螺曾經由于什么原因讓“我”感到懊惱?又是怎樣從懊惱變成了自豪?
2.教師引導從關鍵語句來體會情感的變化。你能找到描寫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的文字嗎?
(1)“為此不知挨了多少責罵,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個孩子無論如何是削不出高質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2)“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于恍惚的狀態,老想象著那只陀螺英武的風姿。”
(3)“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
(4)“我的陀螺剛一露面,就招來了一頓嘲笑!
(5)“這真是個輝煌的時刻!我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品到了幸運的甜頭。無意中獲得的‘榮譽’,雖然小如微塵,對于好勝的孩子來說,也足以陶醉許久了——直到現在我還能興致勃勃地寫下這些文字,便是一種有力的證明吧!”
3.你們能通過朗讀來體現我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嗎?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你怎么理解?
5.小結:一個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憂傷與歡樂。與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無比精彩。
三、朗讀句子,學習寫作方法
教師總結寫作方法。
1.用成語進行描寫,生動。
2.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
3.注意刻畫人物的心情。
四、談談文后的體會
讀課文最后一句話,你有什么體會。這句話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表面寫的是陀螺,更像是說誰呢?談對自己的啟示。
板書設計: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能只看外表?
教學反思:
童年生活,因為無憂無慮而快樂,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通過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種難言的親切感和溫馨會久久地縈繞在我們心頭。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閱讀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豐富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明理。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9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2、理清課文脈絡。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貞浺幌,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ㄗ髡咝W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二(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
1、完成練習冊1、2、3。
2、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三、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犕桌討論,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偻阑ハ嘧x給對方聽。
、谥该首x。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四、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偻烙懻;
②自由練讀;
、壑缸x,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師恩難忘
師:口才好文筆好生:難忘師恩
編故事娓娓動聽如春雨滋潤
孔子和學生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正確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2、基本技能:能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夠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含義。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孔子的畫像)同學們,認識這個人嗎?(板書:孔子)你們了解孔子嗎?
2、學生結合資料談對孔子的了解。
3、教師補充資料:孔子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為了紀念他,專門修建了孔廟。(課件出示孔廟的圖片)孔廟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孔子同時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課件出示詞語,檢查讀音情況。
3、指名朗讀,要求:仔細聽,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同時畫一畫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學生。
4、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學生?(課件出示:顏回子貢子路子張子夏)點明顏回、子貢、子路、子張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問題。
6、小組交流對孔子的印象。
三、學生談對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過讀課文,你覺得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教師隨機板書:(可能有以下的認識)
有愛心謙虛偉大受人尊敬了解學生不貪財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師因勢利導,深化對孔子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ㄒ唬、第一段的學習依據學生對孔子的初步印象進行進一步的引導。
1、你從哪部分讀出孔子有愛心的?請你給大家讀讀這個自然段。
2、說說看,你怎么覺得他有愛心?
3、誰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句子說出自己的見解。課件隨機出示重點語句:
當時,只要你想跟孔子學習,哪怕是帶上一束肉干作見面禮或學費,孔子也會樂意收做學生。
孔子從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所以他門下的學生,包羅各種各樣的人才。
4、小結:看來孔子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再來讀讀書,書中有一個詞和大家說的意思差不多。(板寫:有教無類)為了讓學生得到一樣的教育,不管貧窮或富裕,不管聰明或愚笨,他都樂意收做學生。他的確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師!
。ǘ、第二、三段的學習
1、剛才同學們還談到了謙虛,你是從哪部分讀出來的?
⑴、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誰來說說孔子什么地方讓你感到謙虛?
小結:一位德高望眾的老師敢于在學生面前說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謙虛真讓人敬佩啊!
⑶、朗讀孔子的話應該用一種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課件出示四句話)⑷、指名分角色朗讀孔子與子夏的對話。
2、剛才有同學談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學生,你們又是從哪部分讀出來的?(第三自然段)
、拧⒃陂喿x這部分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引導學生弄懂“變通”、“和顏悅色”、“謙厚”等詞語的意思。
⑵、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思考過孔子這么了解每一位學生,對他教學生成才有沒有什么幫助?
⑶、小結:的確如同學們所說,孔子這么了解學生,使他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課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個詞和我們說的意思一樣,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寫: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學生的特點,發揮學生的優勢,改進學生的不足。培養出了各種各樣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個才華超眾的賢人,創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紀錄。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朗讀,孔子和子夏的話分別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啤⒅该纸巧首x。
⑶、練習朗讀二、三自然段。
4、(課件出示句子: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這段對話讓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師對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結:看來孔子在教育學生方面的確是位了不起的老師,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影響了他學生的學生,影響了中國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們尊為先師。(板寫:萬世先師)
6、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7、(課件出示孔子的畫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五、課外拓展。
1、(課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全班齊讀。
3、推薦學生閱讀漫畫版的《論語》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連環圖畫《孔子勝跡圖》。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認詞:
富裕、天資、愚笨、選擇、謹慎、謙虛
二、比較記憶字形
裕資擇謹慎
浴姿澤勤真
三、練習寫生字10個。
一、把自己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
四、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對孔子的認識。
五、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六、讀名言警句,試著背下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边@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
七、讀課文,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后進生,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評議。
語文天地
一、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摘錄筆記的寫法。
2、練習閱讀復述短文。
3、通過對《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的朗讀品味,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4、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師生間真正情意,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練習閱讀復述短文
2、通過對《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的朗讀品味,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三、教學課時:三課時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0
教材分析
本文由兩幅長城彩色圖片和一篇短文組成。直觀的圖片與具體形象的短文緊密配合,展現了長城的壯麗和高大,贊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達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學生可以結合課堂內外知識,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內容;學習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想象;學習本課的新單詞,情感閱讀文本,背誦文本。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觀察、閱讀和想象力,提高閱讀能力;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理念
在教授本文時,讓學生收集長城的古詩和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閱讀圖片,然后結合文章學習,通過閱讀加深理解。
教學準備
安排學生購買長城圖片或文字資料長城風景資料片和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圖意和文章內容,引導學生朗讀。
學生的學習過程
一、默讀導讀
第二,展示長城的遠景圖,簡介:這是中國的長城,是世界歷史的偉大奇跡。你知道長城的故事嗎?
1.請學生講解,老師及時表揚。
老師補充了幾首古詩。
3.長城簡介:20xx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在形勢危險的地方危險的地方修建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了抵抗匈奴`侵權,修復了原秦、趙、燕北部的長城,連貫起來。此后,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都建成了。為了抵抗外敵,明朝前后修建了18次。圖中的八達嶺長城是明朝修建的。
三、觀察圖畫
1.學生自己觀察,有條不紊地觀察,談長城的形狀和外觀,指名說(特別是學習后進的學生,及時鼓勵)。
2.學生們互相說話。
3.自讀課文,看文章怎么描述。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到長城的起始點,體會長城的長,請同學讀一讀書中有關“長”的語句。
2.自由閱讀第一段。
三、指名讀。
學習第二段。
1.再次觀察長城的近景,感受長城的高度和堅固。補充:八達嶺居庸關一代長城,城墻高8。5米,厚6米。5米,頂部厚5米。7米,女墻高一米,真的又高又結實。
二、指名讀第二段。
三、同位指出堆垛口、城臺等位置。
四、朗讀第二段。
六、自學第三段。
1、讀第三段,你讀懂了什么?
2.感情地讀一讀。
3.理解思維練習3前兩句的含義。
(1)自然想起是因為長城雄偉堅固,結構合理。誰來長城,就會想起古代的勞動人民,發自內心的感嘆。
(2)一個才,表達了勞動人民的艱辛和智慧,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尊重和贊美。
七、自學第四段。
自學,你讀了什么?
讀第四段,讀出驕傲。
八、總結?赐赀@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多說說。
作業設計
1.以你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2.記住生詞。
板書設計
2長城
偉大的奇跡高大而堅固
歌頌勞動人民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加深對長城的了解,明確課文的組織,激發愛國主義。
學生的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深入了解。
1.學生們講述他們收集的故事,老師表揚他們。
聽了這些故事,大家都談感受。
第三,閱讀課文,然后聯系圖片,了解長城的結構和用途。
四、進行朗讀訓練。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自由閱讀課文。
五、明確課文條理。
六、指導背誦。
1.學生可以自由背誦,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一段一段地背誦。
2.老師指導后進的學生背誦。
背誦指名,交流經驗。
七、聽寫字詞。
八、請幾個同學當小導游,介紹長城。
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中最喜歡的段落。
2.告訴別人你對長城的了解。
板書設計
2長城
概述長城長城腳下的感受
遠近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1
教材分析:
《小青石》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講了小青石不安于過平靜舒適的生活,要到都市里去。后來工人把小青石運到都市里,作為材料,拌成混凝土,鋪在馬路上,它和伙伴一起為大眾服務,支持大眾的腳,它覺得這才是最快樂的事情,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借此闡明了生活的意義。
這篇童話故事情節生動有趣,通俗易懂。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通過人物語言、心理活動表現中心,文章層層深入,揭示主題自然,合情合理。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小青石對生活的理想,明白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真正意義,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知道課文圍繞小青石寫了一件什么事,并使學生明白生活的意義。
2、明確提示語位置的幾種情況,并能在寫作中運用。
3、了解對話和心理活動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并進行仿寫。
4、能根據習作要求對片段進行點評,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第三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四篇童話,每篇童話作者都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讀后令我們回味無窮。課前同學們自學了葉圣陶爺爺的童話《小青石》,這篇課文一定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回顧這篇課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并進行仿寫。(板書:小青石)
二、檢查自學情況,交流匯報
1、出示自學提示,請學生結合自學提示進行匯報。教師適當進行板書。
(1)課文圍繞小青石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3)課文中提示語的位置有幾種情況?
2、老師在課文中找到了三段話,誰能說一說這三段話中的提示語分別屬于哪種情況?(出示三段話)
3、三種情況下怎樣使用標點符號呢?
4、教師小結:提示語的位置不同,標點符號的用法也不同。
結合句子,體會提示語的用法
(出示提示語在前的句子。)
1、讀一讀提示語
2、去掉提示語中加點的字再讀。
3、哪個提示語好,為什么?
4、師小結:這句話中的提示語不但寫清話是小黑石說的,而且寫出它是怎么說的,突出了小黑石的性格特點。
5、小黑石慢慢地說,應該怎樣讀呢?指名讀
6、課文中像這樣精彩的提示語還有很多,請你快速的找一找,并把句子讀一讀。
7、今后在寫提示語的時候,不但要寫清話是誰說的,還要加上動作、神情的描寫。這樣你的文章才會更生動、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出示省略提示語的句子)
1、文中這句話省略了提示語,但你們知不知道話是誰說的?
2、小結:如果上下文中對說話人交代的很清楚,讀者一下子就知道話是誰說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省略提示語。需要注意的是,省略提示語后,一個人的話就要單獨成為一個自然段。
3、出示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指名說說提示語的位置,并觀察標點符號的用法。
4、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提示語的位置一共有四種情況,在寫文章是要根據需要適當選擇。
四、總結提升,進行仿寫。(出示習作要求)
五、學生寫片段。
【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小青石》一顆,我感觸頗多。一是雖能夠掌握教材的整體,把握教材的主線: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青石的理想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小青石后來的理想又變成了什么?但是在教學時,為了趕時間,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進程,忽視了很多細節,比如:教學生字、詞語,本來一帶而過,課上臨時改變注意要教發瓚、瑪瑙、顛簸這幾個生字詞語,等我在黑板上寫了,學生早讀好書等在那里,此時拿出已經有些遲了,這樣硬插就顯得突兀。二是課堂教育機智還不夠,我一心想按照自己設計的思路牽著學生走,可學生卻翩翩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所以那時我就硬把學生給拉回來,卻沒有即時找原因,為什么學生沒有完成我的要求,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比如,讓學生找出小青石和小黑石起初的對話,大部分學生都找錯了,此時我就慌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于是我又強調一下,起初兩個字,終于有學生舉手答對了。于是我馬上就肯定了那個答案。就接著完成我的教案,其他沒有弄懂的,只有湖里糊涂地跟著我走了。三是對學生的評價語不足。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是至關重要,好的評價語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愿學樂學。而我今天恰恰沒有做好這一點。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多積累多學習。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7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重點句子意思。
。3)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練習、口頭組詞等達到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的目的。
(2)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3)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4)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偉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教學,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教學重點、難點:
1.以提綱的形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學習作者表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課時安排: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文章內容,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總結全文,指導學生帶著理解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林,繁華的都市,還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3.指名分段讀課文,思考: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奇)
4.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再次讀課文,出示閱讀提綱:
、僮x一讀,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②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做標注。
5.學生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三、交流匯報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2、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
四、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雅魯藏布大峽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觀,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的內容是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觀?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小伙伴聽。
2)讀一讀,把你學懂的地方通過畫畫展示出來。
3)讀一讀,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學生按自學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點撥指導。(同時理解重點詞句。)
根據學生的匯報老師相應地點撥:
第二自然段幫助學生理解大拐彎的“神奇”,關于這個大拐彎還有一個傳說呢,默讀,誰能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將這個傳說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第三自然段用三個字可以概括大峽谷的特點:長、深、窄。
它全長496、3千米,最深處達5328米,寬度僅21米
從這些數字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觀。這種方法叫──列數字。
除了列數字外,作者還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兒?
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館”學習。
第五自然段結合課后第二題學習。這一段作者用了幾個“最”?可不可以換成“非!?為什么?
五、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點撥需要注意的重點詞語。
六、作業布置:
A類:抄寫生字詞,并為文章寫一個提綱。
B類:抄寫生字詞,并將雅魯藏布大峽谷介紹給父母親人聽。
C類:抄寫生字詞,并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位置——強烈反差
形狀——鬼斧神工
雅魯藏布大峽谷世界第一大峽谷
景觀——景色奇異
展望——世界關注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3
要求1.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愛的力量是偉大而崇高的。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注意積累詞語。了解作家、作品。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重點
難點1.抓住老麻雀的神態、動作,體會愛的偉大。
2.引導學生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即為愛的力量。
教學
課時兩課時
麻 雀
我打獵回來,走在林陰路上。獵狗跑在我的前面。 [①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段導讀: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獵狗出場。
突然,獵狗放慢腳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xiù)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②這里的“野物”指什么?“突然”和“嗅”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寫獵狗放慢腳步,嗅到了野物。
風猛烈地搖撼(hàn)著路旁的梧桐樹。[③“猛烈、搖撼”寫出了什么?]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 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cháo)里掉下來的。[④“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說明了什么?從“呆呆地”和“無可奈何”這兩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寫“我”看到了一只從巢里掉下來的小麻雀。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現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句導讀:獵狗的動作雖然緩慢,卻很可能帶有攻擊性,小麻雀的處境令人擔憂,獵狗的危險與其緩慢的動作形成強烈的對比。] [⑤從獵狗的動作描寫中你想到了什么?]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⑥“突然”一詞表明了什么?作者為什么把老麻雀比作一塊石頭落下來?]它扎煞(zhā shā)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⑦動物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說明了什么?]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寫正當獵狗想傷害小麻雀時,老麻雀很快出現在獵狗面前,并絕望地尖叫。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zhěnɡ)救自己的幼兒?墒且驗榫o張,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sī yǎ)的聲音。[句導讀:此句寫出了老麻雀一副“臨戰”的緊張姿態。] [⑧老麻雀為什么渾身發抖,并發出嘶啞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bó)斗。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pánɡ)大的怪物哇!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⑨這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寫老麻雀要跟獵狗進行一場殊死搏斗。
獵狗愣(lènɡ)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⑩獵狗愣住了,慢慢地后退,是因為害怕嗎?]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寫獵狗被老麻雀的勇氣震懾住了。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寫獵狗想傷害小麻雀,老麻雀飛落下來,保護小麻雀。
我急忙喚回我的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我”為什么急忙喚回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寫“我”急忙喚回獵狗,帶著它走開了!拔摇睘槔下槿競ゴ蟮哪笎鬯袆,小麻雀的危險解除了。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我”急忙喚回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能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麻雀和獵狗的圖片。
一 導入
(課前在黑板上貼麻雀和獵狗的圖片)
(老師邊指圖邊說)麻雀和獵狗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動物,它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學生用詞語或一兩句話描述一下。板書重點詞句。)
學生甲:麻雀弱小,獵狗龐大。
學生乙:麻雀和獵狗相比,麻雀顯得特別弱小,獵狗看上去顯得很兇。
弱小的麻雀和龐大的獵狗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麻雀》,這篇文章選自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獵人筆記》!东C人筆記》寫了一個獵人的狩獵所見,以隨筆的形式出現,包括25個短篇故事。
二 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根據生字表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
3.反饋學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隨時糾正讀音。
梧 桐 絨 掩 嘶 啞 搏 龐 危 險
(2)多種形式認讀:帶讀、比讀、分組讀,結合生活理解詞語。
嗅 你知道哪個詞和“嗅”意思相近嗎?
巢 你見過“鳥巢”嗎?是什么樣子的?
拯救——拯
課文中誰“拯救”誰?
嘶啞——嘶、啞
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發出“嘶啞”的聲音?
搏斗——搏
你見過“搏斗”的場面嗎?給你什么感覺?課文中誰要和誰“搏斗”?
龐大——龐 愣住——愣
“愣住了”的表情應該是怎樣的?課文中誰“愣住了”?
(3)書寫指導。
、俳q:右邊是“戎”不是“戒”,注意不要多寫一“豎”。
、诓:左邊是“提手旁”,注意與“博”的區別。
③龐:“廣字旁”下面是“龍”字,切記不要丟掉撇,寫成“尤”。
(4)分段指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三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中都出現了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文章中出現了小麻雀、老麻雀、獵狗和“我”。獵狗要吃小麻雀,老麻雀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獵狗被鎮住了,不由得后退,“我”急忙喚回了獵狗。)
(2)根據提示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的獵狗發現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拯救自己的幼兒,鎮住了獵狗。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我”急忙帶著獵狗走開了。
(3)明確自讀課文時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標注出來。
學生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較容易的問題邊提邊由學生解答;較難的問題可在下節課解決。
四 小結
面對龐大的獵狗,老麻雀全然不顧自己可能面臨的危險。它到底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1.根據本學期的訓練重點和學生的特點,教師在這節課上應繼續從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句子,結合重點詞語談體會來理解課文入手,逐步培養學生抓重點詞體會感悟句意的能力。比如: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第3自然段,然后讓學生說一說:你覺得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樣的麻雀?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從書上找出相應的詞語談體會。通過讀書,有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是一只從樹上摔下來的小麻雀;是一只無可奈何的小麻雀……這些內容都能從書本上找到相應的詞語,而后再進行歸納整理,進行總結。以此來訓練學生抓關鍵詞句理解文章的能力。
2.在此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句子,理解獵狗的形象及老麻雀保護小麻雀的做法。
3.本課老麻雀全力保護小麻雀的愛子之情是令人震撼的。動物界能有如此令人敬佩的情感,我們人類則更應該擁有。為了讓還不太懂得關愛別人的學生受到愛的觸動,能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愛,也能學會去關愛別人,教師在教學的最后(在學生體會到老麻雀對小麻雀的愛之后),引導學生找自己身邊家人對自己的關愛,從而觸動他們,讓他們從文本中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華,感受愛的偉大,從而教育他們要學會用愛去關愛別人。
1.抓住老麻雀的神態、動作,體會愛的偉大,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即愛的力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4、5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的句子和表現老麻雀保護小麻雀的動畫片。
一 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老麻雀、小麻雀、獵狗與“我”之間發生了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板書:老麻雀、小麻雀、獵狗、“我”)誰能簡單說說這是一件什么事?(獵狗要吃小麻雀,老麻雀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獵狗被鎮住了,“我”急忙喚回了獵狗。)
二 學習課文
1.獵狗要吃的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讓學生讀課文中的有關內容。
(1)出示填空,請學生先填一填,再談談感受。
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里掉下來的。
(2)集體交流。
學生甲:我覺得小麻雀特別可憐。
學生乙:小麻雀剛出生不久,嘴角嫩黃,它還不會飛,特別需要幫助。
學生丙:小麻雀一定特別害怕,可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3)有感情地讀一讀第3自然段。
2.面對這么嬌弱的'小麻雀,獵狗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在這危急關頭,老麻雀是怎么做的?自己讀一讀第4、5自然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還可以簡單批注。
3.集體交流,談談自己的體會,再朗讀。(根據學生所說出示句子)
(1)句子一: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賹Ρ壤首x(課件出示句子),談感受。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形象地表現出老麻雀飛落時動作之快,用力之猛,反映了老麻雀著急、緊張的心情,也表現了它的勇敢。)
、诶下槿浮霸菲鹑淼挠鹈笔鞘裁礃幼?結合實際說一說,老麻雀“絕望地尖叫著”,既然“絕望”,為什么還要尖叫?
(老麻雀對自己能否擋住獵狗沒有把握,但仍盡力尖叫來警告獵狗,保護自己的孩子。)
③課件播放老麻雀落在獵狗面前的動畫片,再次加深學生的感受,朗讀這句話。
(2)句子二:
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斗。
、倮下槿妇o張什么?它真的一點兒也不害怕嗎?
、诖丝汤下槿冈谙胧裁?
③讀一讀這句話。
(3)面對這么危險的情況,老麻雀很有可能丟掉性命,那么,它可不可以不飛下來?(可以)那它為什么還要飛下來呢?
課件出示句子: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一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這種力量就是對孩子的愛。正是愛的力量,讓老麻雀奮不顧身,將自己置身于險境。)
4.“愛”的力量是巨大的,結果怎么樣呢?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1)獵狗為什么“愣住”了,又“慢慢地向后退”呢?
看法一:獵狗害怕了。
看法二:獵狗被老麻雀的勇氣征服了。
(2)為什么“我”急忙喚回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三 總結全文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麻雀是一種很常見、很普通的鳥。它沒有漂亮的外衣,沒有動聽的歌喉,平時不會有人愿意多看它幾眼。然而,在這普普通通的鳥的身上,有著這么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精神。強大的愛,拯救了小麻雀,征服了獵狗;強大的愛,感動了“我”;強大的愛,也打動了我們每位讀者的心。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4
教學目標: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能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使學生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句子,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教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數:2
第1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大體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一、了解已有知識、激趣導入:
1、板書:“海底世界”。你對海底世界有多少了解,誰能介紹介紹?
2、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打開書,讀讀看。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你對海底世界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學習生字新詞:
小組學習:看來你們讀的很認真,我想你們從這課文中也認識了許多生字新詞,結合你的預習,相互交流一下你在字詞上的收獲。
檢查:你們掌握的怎么樣呢?
請看――是否竊竊私語嗡嗡啾啾收縮攻擊
普通長途蘊藏煤礦陸地儲藏稀有
你們能讀正確嗎?
自由讀——指名讀
重點指音:啾啾(jiū)蘊藏(yùn)
哪個字難寫易錯?重點指導字形:“湃”、“儲”
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嗎?
引出近義詞:蘊藏-儲藏
齊讀詞語;還有不理解的字詞嗎?
這回你們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嗎?二人互查。
誰愿意接受大家的檢查?請7名同學分讀課文。
三、統觀全文,理清層次。
1、他們讀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具
體介紹了海底世界?那么你們認為全文可以分幾部分呢?分別講了什么?
四、課堂作業:
生字組詞:看看誰寫得既正確又工整。
第2課時
教學要求:能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使學生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句子,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讓我們和潛水員一起到海底世界深入探尋一番。齊讀課題:你現在最想知道什么?
海底是的世界?(板書)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
看看你了解到的海底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教師注意比較學生感受的不同點:個別感受與整體感受,最后歸結“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三、精讀課文。
1、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呢?生自學
2、(隨機學習2——5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那好,我們都來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海底怎樣奇異吧?
2、學生自由讀。
3、感受到了嗎?有誰愿意把你感受到的.讀讀
4、多奇異啊!師生對讀“海上波濤澎湃”――“海底寧靜”。
5、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人感到奇異?誰想讀讀?(海底一片漆黑——光點閃爍)
6、我們一起走到海底,看看這奇異的景象吧。
7、這次我們找2名同學讀,該怎樣讀呢?
為什么要這樣讀?(體會“奇異”是對比出來的。)其他同學閉眼想象一下。
8、海底真是奇異,讓我們男女生分讀感受一下吧,注意各自應讀到哪里。
學習第三自然段:(評讀)
1、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了呢?(海底是有聲音的。)大家都體會著讀一讀。
2、指讀、評讀:你們感覺他讀得好不好?為什么?
3、都誰認為應該聲音大些?那你就大聲地讀。你覺得海底的聲音是這樣的嗎?你怎么知道聲音小?(“竊竊私語”),那么應該怎樣讀?再讀讀。
4、那我們也竊竊私語一回?學生表情朗讀。
5、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還像什么?有的像……?誰來接著說?(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樣咩咩……)
自學第四自然段:(默讀)
1、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了呢?
2、靜靜地讀一讀,看看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呢?
用直線畫出來。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有什么不同呢?想一想,標一標,把他們都相互比一比,看看誰有所發現。
3、誰愿意把你剛才的學習成果展示?
4、師隨機點撥:你們看海參收縮爬行;梭子魚游;他們是——(一快一慢)他們兩個和烏賊、章魚比較一下?就這樣接著往下談。它們的活動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海參:爬慢前進
梭子魚:游快自己動
烏賊和章魚:噴后退
貝類:爬自己不動
5、如果分讀的話,這段應怎樣分更好?(大家齊讀首句,接著4人分讀。)
6、段落中的句子之間如果具有這樣的關系,我們就把這段的形式稱為“總分”段式。
五、學習五、六自然段:(自由讀)
1、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呢?
六、全文。(5)
1、如果把全文分讀的話,應該怎樣讀?齊讀首尾兩段,5人讀中間五段。體會總分總的文章結構。
2、學完這一課,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要說的嗎?
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2-4任選)
板書設計:10、海底世界
深海景象
景色奇異聲音
物產豐富活動方法
物產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5
教學目標
1.會認“憧、憬、歇”等4個生字,會寫“箏、拔、蝴”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知道課文圍繞“風箏”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具體的。能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把一件事寫具體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中感悟“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明白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具體的。嘗試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準備
課件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6
《氣象學家竺可楨》
教學目標 :
1、感受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精神。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理解“支撐”等9個詞語的意思;初步學會用“只有……才……”等寫句子。
3、能根據提供的情節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簡介竺可楨生平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通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指名朗讀全文
3、竺可楨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不要求說得很完整)
三、學習詞語、生字
1、比較形近字:篇——騙——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與世長辭、山桃始花”等詞語的意思。
四、指導分段
1、課文介紹了竺可楨哪些事例?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2、自由討論分段,說說分段的理由。
五、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1、朗讀第一段,思考:竺可楨在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干什么?劃出寫竺可楨動作、神態的詞語。
2、討論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3、自由朗讀第二段,思考:竺可楨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大自然的筆記的?
4、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平時,重病
5、指導朗讀“竺可楨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個變化!
6、指導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楨可能會記些什么內容呢?
六、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學生讀課文
2、說說課文怎樣分段
3、每一段各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四段
1、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概括這一段內容。
(2)指導朗讀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從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來的燕子……”
自由讀讀句子,發現這一組句子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要寫“第一片、第一聲、第一只”呢?
作者寫了樹上的綠葉,水中的蛙鳴,空中的燕子,竺可楨還可能觀察到什么?(請學生仿說句子)
學生讀句子,試背句群。
2、學習第四段
(1)讀課文第四段,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2)理解“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詞語的意思
(3)學生自由朗讀這一段的內容
三、總結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氣象科學的研究上?
2、你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1、學生自由朗讀
2、點名讀,你覺得讀得的一部分來讀
3、其他學生評議
4、教師提供一些情節,指導學生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5、指導背誦竺可楨步行上班觀察大自然變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 本中的作業 ,有困難的可以舉手提問。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 篇17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語言。
3、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經驗,借助旁批領會課文內容,感受魚販們的快樂。培養學生面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一、結合實際,談話導入
教師:同學們,平常你們到魚市場買魚,的感受是什么?學生各抒己見。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漂洋過海,去西雅圖一個特殊的魚市場走走,看看這個魚市場給我們的感受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注意讀準“媲”字的聲母。
。2)學生反饋讀課文情況。
。3)同桌分段輪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
2、根據旁批提示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教師:同學們,在這個異國他鄉的'西雅圖魚市場,你的感受是什么?(這里的人都很快樂)你從哪里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學習課文相應部分)
。1)魚販們的快樂。
① “那天,天氣不是很好,但市場并非……這是多么和諧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歡笑!
A、指導朗讀,感受魚販充滿樂趣和歡笑的生活,體會魚販的快樂心情。
B、魚販們過著“和諧的生活”,還可以說過著的生活。
、凇芭c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魚販們創造出了魚市場中的奇跡!
A、說說魚販們是怎樣把“苦日子過甜的”。
B、“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你能說說他們會怎樣創造性地工作嗎?
C、采用多種形式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魚販們對待生活、工作的快樂情感。
。2)顧客的快樂。
、佟斑@樣的工作氣氛還影響了附近的上班族……心里似乎也會悟出一點道理來!
A、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顧客是快樂的?(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B、“心里似乎也會悟出點道理來”,悟出什么道理?
、谥笇Ю首x,感受顧客的快樂之情。
3、品讀課文,欣賞課文。
教師:自己再自由讀課文,看看你特別欣賞哪些語句,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交流。
三、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難道生活中就只有魚市場有快樂?想想,哪里還有快樂?
補充:的快樂
教師:同學們,只要我們樂觀地對待學習、生活,積極地享受學習、生活,那我們處處都會擁有快樂。
四、作業
書寫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