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說課稿(精選3篇)
紀昌學射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寓言。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恒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四年級語文閱讀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認識“妻、虱”兩個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虱子、梭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的經過,并能復述課文內容。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學習的道路上百折不撓地前進,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教學重、難點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的經過,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練習提出問題,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說教、學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和質疑能力,本課教學采用質疑和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解疑。
說教學過程
1、上課開始,我采用直接導入,解釋課題,并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這樣使學生學習課文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ㄔO計意圖:課題是理解全文的著眼點,抓住課題解釋、質疑起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讀一篇課文,可以從課題入手去讀。)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讀初步感受課文內容,為學生讀通課文做好鋪墊。當學生讀好之后,出示本課需要學生認讀和要求會寫的字,“昌、妻”兩個字,并指導學生書寫。
(設計意圖:初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做好準備,同時通過檢查幫助學生認讀讀音容易出錯的字,而且也讓學生明白本課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質疑: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讓學生帶著這問題默讀課文,學生默讀之后,請一位學生來解疑。當學生大概說出后,我再出示詞語:請教、練眼力、開弓放箭、百發百中,讓學生讀并要求學生用這些詞語結合“紀昌學習射箭,他先( ),后( ),最后( ),終于成了( )!边@個句式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說完后,我總結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讀書中要于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這樣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學以致用,達到教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目的。)
4、深入課文,品讀感悟紀昌練眼力的經過
這是整節課的最重要的環節,這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紀昌練眼力的經過,從中感悟紀昌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質,紀昌學習射箭不但有認真、扎實的態度,而且有堅強恒心和毅力。
學生感悟后,再質疑:誰知道飛衛為什么先要紀昌練眼力,而不是要他先練開弓放箭呢?在課堂上解決了課后的練習。接著設計一個說話,就是紀昌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是紀昌你會對你的老師說什么?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讓學生找出紀昌練眼力的句子,在讀中感悟,讀中思考,讀中理解,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目的。)
5、最后是結合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說出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當學生表達之后,教師隨機教育學生只要有認真和扎實的學習態度,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學習上百折不撓地前進,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讓學生再次感受課文所包含的寓意。
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的感悟來設計,這樣學生看了一目了然。
紀昌學射說課稿 篇2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形象。文章并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孩子自由發問、以讀代教,努力實現讓學生們在問、讀、議、悟中體會人物的心理,自得寓意。在處理教材時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以舊引新,直接導入新課
提及“故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激發學習興趣。談“更羸”直接進入“射手”主題。鼓勵自由發問,實現“以問導學”。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在自由閱讀之前,請學生先明確讀書要求。指導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想。包括讀書后的疑問。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開頭鼓勵提問的設計,是本課精心預設后的亮點,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交流討論,以讀促悟
以指名讀課文、糾正讀、指導感情讀、練習讀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如果說教師是課堂的主導,那么學生無疑是憑借了多種形式的“閱讀”來實現的主體地位。三個問題的層層深入, a作為老師的飛衛是怎樣教的? b既然紀昌是來學射箭的,為什么飛衛先讓他練眼力,而不是先教他開弓放箭? c紀昌在名師飛衛的指點下,苦練眼力,成績如何?引導孩子在體會了紀昌那么花功夫去練眼力后再去感悟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勤學苦練再加上名師的指導,才能夠成功。讓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體會更深。其間讀書方法的滲透:勾畫、標注、圈點等。更是課堂上我們教師分內之事。
至于現場寫字練習,則是一個課堂緩沖的階段。放松中將寓意用于實踐,可以說是課堂與生活的一個結合。
四、鼓勵讀一些寓言故事。拓展延伸和結課贈言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其意圖在于鼓勵學生讀書,滲透指導勤奮、努力、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事。)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元認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鼓勵從閱讀中感悟寓言寓意,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遺憾藝術。整節課雖然達成預期的效果,但是還存在一些遺憾。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站在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我認為閱讀是首選之法,這樣的教學才更有實際的意義和價值!可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儲備和教育機智仍有欠缺。所以,懇請各位老師們提出寶貴建議。
紀昌學射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恒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四年級語文閱讀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認識“妻、虱”兩個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虱子、梭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的經過。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學習的道路上百折不撓地前進,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教學重、難點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的經過,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說教、學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本課教學采用以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解疑的方法。
說教學過程
1、上課開始,我用《驚弓之鳥》這個故事中的更羸引入課文,接著抓住課題,讓學生從課題知道課文寫的是誰,講了什么內容。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讀初步感受課文內容,為學生讀通課文做好鋪墊。當學生讀好之后,出示本課需要學生認讀和要求會寫的字,并指導學生書寫。
3、深入課文,品讀感悟紀昌練眼力的經過
這是整節課的最重要的環節,這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紀昌練眼力的經過,從中感悟紀昌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質,紀昌學習射箭不但有認真、扎實的態度,而且有堅強恒心和毅力。
學生感悟后,再質疑:誰知道飛衛為什么先要紀昌練眼力,而不是要他先練開弓放箭呢?既解決了課后的練習,又讓學生明白了恒心和毅力練就的扎實的基本功是自己成功的前提。
4、 最后是結合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說出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當學生表達之后,我結合學生身邊的事,如練書法,雖說現在每天練得是拿筆姿勢和坐姿,還有舞蹈,每天要壓腿、拉肩,這都是基本功,隨機教育學生只要有認真和踏實的學習態度,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學習上百折不撓地前進,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讓學生再次感受課文所包含的寓意。從而激勵孩子們更加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