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鳥語》一文的認識(通用15篇)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8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人有人言,鳥有鳥語。
傾聽鳥的鳴叫,與鳥交談,想象鳥的“話語”,如癡如醉。
“我”從布谷鳥“布谷布谷”的叫聲中,明白了布谷鳥在催人出工,催我勤奮刻苦好好學習;人們從喜鵲的“喳喳”聲中,聽到的是“喜事到家”。
因為喜歡鳥兒,才會把鳥兒的叫聲想象得如此美妙,才會把美好的愿望和想象寄托在“鳥語”聲中。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從一個人的語言我們可以看到他豐富的內心世界以及精神品質。
喜歡鳥兒,傾聽“鳥語”,就會發現鳥兒身上具有許多優秀的品質:
布谷鳥用叫聲催人奮發向上,叫人勤勞刻苦;喜鵲用它的語言給人帶來希望安慰,給生活增添樂趣,讓人忘記憂愁與煩惱;燕子勤勞,大雁守紀,蒼鷹英勇頑強……
鳥兒不是人的朋友勝似人的朋友。它們用自己的語言——鳴叫,用自己的行動——矯健的身姿,啟迪人類向上、向善、樂觀、頑強……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user1/92110yiwei/archives//70357.html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2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觀察一種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導人新課
1.板書課題后齊讀。
2.讀了課題,想問什么問題嗎?(鳥兒怎么會說話呢?會說些什么話呢?人怎么能聽懂鳥兒的話呢?……)
二、初瀆指導
1.自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通曉 矯健 犒賞 催促 無拘無束
疏忽 怠慢 預報 應驗 呆愣愣
(3)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瀆流暢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瀆音。
、俪樽x生字卡片,相機正音。
②提醒學生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催、猜”是平舌音,“疏、喳”是翹舌音鶯”是后鼻音。
③齊讀。
交流詞語掌握情況。矯健、通曉、犒賞、疏忽、無拘無束。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纯茨膸讉自然段聯系比較緊密,合起來講了一個意思,就合并為一段,哪個自然段單獨講了一個意思,就獨立成段。
2.分組討淪。
3.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我”從小就愛鳥,愛聽鳥語,并想通曉鳥語。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 “我”從鳥兒們的浯言中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四、精讀指導
1、學習第——段
齊讀第1自然段。做一填空題。齊讀。
2、自由讀第2自然段。
指名講公冶長的故事。理解“通曉”。
3、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要把“我”那種向往的,心情讀出來)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哪幾句話最能反映“我”的這種心情;
導讀第2、3兩句。
4、小結。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牛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檢查復習
新授課文
1.學習第二段。
自由瀆第4-9自然段,把“我”喜愛布谷鳥的地方畫出來多瀆幾遍。
讀后討淪,相機指導朗讀。
、偎鼈兡恰安脊,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從哪些詞看出“我”對布谷烏的喜愛? (親切、分明)
指導朗讀。
②這樣無拘無束的——問一答,有趣極了,我自己仿佛也變成只翩翩飛翔的鳥兒。
a.聯系上下文,體會“我”與布谷鳥對話的有趣。
b.指導朗讀“我”與布谷鳥的對話。
同桌互瀆,指名分角色瀆。
、垡幌肫鸩脊萨B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我”與布谷鳥之間充滿了感情。布谷鳥仿佛成廠“我”的好朋友.時時提醒“我”好好學習,不斷催“我”奮進)
指導朗讀。
④練習朗讀第4-9自然段。
2、瀆第10—11自然段,體會鳥語的“豐富”及勺浯給“我”的心靈帶來的影響。
①引導瀆第10自然段。
人們為什么喜歡“喜鵲”?
從哪兒看出人們喜歡“喜鵲”?
從哪兒看出“我”的愛鳥之情?
、谥该x第1l門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看出“我”與鳥兒建立廠異常深厚的感情?
讀后討論。
指導朗讀。
小結:“我”不光聽懂了烏語,而日-從鳥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3.學習第三段:
“我”與鳥兒之門建守了深厚的感情,鳥兒成了“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
4.討淪:為什么說“烏兒的確是人類的好朋友?
5.小結。
指導背誦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話,很容易背誦。
2.重點指導背誦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導學生按語言的敘述順序進行已億。
、龠呑x邊記:作者先寫刊‘么,再寫什么?(先寫爺爺講的公冶長的傳說,再寫“我”聽到傳說后產生的愿望及行動)
、诰毩暠痴b。
(2)第4-11自然段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構成的“我”與布谷鳥進行有趣
1.出示牛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觀察田字格’卜生字的寫法,說逗難寫的和容易寫錯的字“催、傻”筆畫較多,要寫得緊湊些;“怠’’上中下三部壓緊能寫得過長;“冶”是兩點水,不能寫成三點水。、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抄寫詞語。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3
課文寫了“我”從小愛鳥,愛看鳥兒的身子,愛聽鳥兒的鳴叫,天長日久,跟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和鳥兒的接近、交談,從鳥兒那里學到了很多,給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上課伊始先將收集的百靈、喜鵲、布谷鳥的叫聲配以圖片一一放給學生聽、看,讓學生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公冶長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為通曉鳥語的人。
接著,我引領學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進入文本,去和孩子們共同喜歡的鳥類聊天、對話,尤其是課文中“我”與布谷鳥的對話,很有童趣,我和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其間穿插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同時這一句式也為之后的想象說話打基礎。
在作者與鳥兒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同時,作者也從鳥兒身上學到了很多,比如:“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在教學這一句話時,我讓學生從句式特點入手理解句子,學生很快找出這是一句排比句,而結尾的“……”的意思也一并解決,它的作用是省略后面的內容,“那么省略的又是什么內容呢?”我追問,馬上出示句式訓練,仿照例句在寫一句,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會使仿寫和想象融為一體,一舉兩得,順理成章。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發現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如此多彩,說出了各式各樣的句子,所以,我們惟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不斷地走進新課程,只有走進孩子,才能放飛孩子想象的翅膀。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與鳥兒的交流過程,體會“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熱情。
教學重點:了解“我”與鳥兒的交流過程,體會“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鳥兒的喜愛之情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美麗的清晨,在郊外、在公園,你的身邊處處充盈圍繞著這些聲音。聽,是什么? 對,那是鳥兒在鳴叫。仿佛一首美妙的樂曲,又好似在向人們傾訴些什么?你能聽懂它們的話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鳥的世界,感受一下鳥的語言。
(揭示課題)一起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 文章剛開始時作者對于鳥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
引讀:“我”從小就……,愛看……,愛聽……。
過渡:那么,有沒有人能聽懂鳥兒的歌聲和軟語呢?(引出公冶長的傳說)
2.聽了公冶長的傳說,作者最大的想法是什么?
從文中找出一句話: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僦该首x。
、“公冶長”為什么加引號?
③齊讀。
思考:作者為什么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人呢?
過渡:于是,“我”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
3.課文具體寫“我”跟哪幾種鳥兒進行了交談?聽到了些什么?請大家讀一讀4——7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俑脊萨B交談:(同桌練讀,請兩組進行對話)
出示句子: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诘诙䝼具體寫的鳥兒是喜鵲。
出示重點句:雖然他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a.喜鵲的“話”說的什么?
b.“不能應驗”指什么?
c.雖然喜鵲預報的喜訊常常不能應驗,但人們聽了它的話,心情怎樣?
d.齊讀,體驗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小結:“我”不光聽懂了鳥語,而且從鳥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引讀:從―――――――燕子那里,我―――――――――――;
從―――――――大雁那里,我―――――――――――;
從―――――――蒼鷹那里,我―――――――――――;
練筆:從――――――布谷鳥那里,我―――――――――――;
從―――――――――那里,我―――――――――――;
從―――――――――那里,我―――――――――――。
4.“我”與鳥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鳥兒成了“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1.小結:作者因為愛鳥,愿意和鳥交談,跟鳥兒成為好朋友,才能懂得它們的語言,他又從和鳥的相處中得到了啟示,學會了許多道理,所以說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既然這樣,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誰有好的主意,來說一說。
2.老師這里有兩個小練筆,請大家回去以后自主選擇一個完成。
、僮屑氂^察一種你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趯懸环鈵埒B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板書設計:
15.鳥語
愛鳥 懂鳥 護鳥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呢喃軟語”、“通曉”、“快意”、“犒賞”、“無憂無慮”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用文中的語言表達“( )鳥兒( )地叫,仿佛在告訴人們( )。”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第一版塊——由“鳥語”導入,了解“鳥語”
1、板書:鳥語。誰來讀課題。(指名讀題目)
鳥語后面加兩個字,組成一個四字詞語,叫——鳥語花香。
又是鳥語,又是花香,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景?(美好的、美麗的、美妙的),總之這樣的情景是美的。
2、課文寫了那幾只鳥的叫聲,分別是怎樣的叫聲?(布谷鳥——布谷布谷;喜鵲——喳喳喳喳)
你還會說那些鳥叫的詞語:唧唧喳喳、啾啾、咕咕……。
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形容,這樣的鳥叫聲叫——呢喃軟語。(呢喃——形容像燕子一樣的叫聲。)說說“呢喃軟語”整個詞語的意思。
第二板塊——學習傳說,了解“我”的興趣
1、據說,古時候有一個人從燕子的呢喃軟語中聽出很多內容,這個人叫——公冶長。
誰來讀讀這個故事,公冶長從燕子的話中聽出了什么?
2、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我”被這個傳說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引起了我的興趣,引起了我想聽鳥語的迫切愿望。把這一愿望劃下來。
誰來讀句子,注意讀好這三個詞語:通曉、犒賞、快意,讀出迫切的心情。讀后交流:“我”想和鳥兒做些什么?
第三版塊——學習和布谷鳥的對話,尋找規律,強化訓練
1、自讀4—9節,想象和布谷鳥對話的場景。
2、來,我們一起讀讀。
師生、男女生一起讀“我”和布谷鳥的對話,布谷鳥的話告訴我們——
是啊,聽了布谷鳥的話兒,我仿佛也變成了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在布谷鳥的催促下,去認真學習。
我和布谷鳥的對話真有意思,思考:布谷鳥的話有意思在哪里?(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看,學生還是能夠找出其中的規律的:都是四個字;最后一個字和“谷”押韻;都是催促人們……)
2、如果農民、學生、工人分別和布谷鳥對話,它又會說些什么呢?
出示:對農民說,種田撒谷;
對學生說,認真讀書;
對工人說,干勁十足。
這樣的對話就稱為——無拘無束,詞語拓展:
無( )無( ) 無( )無( )
有( )有( ) 有( )有( )(這也是課后的練習之一)
3、從布谷鳥的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布谷鳥 的叫聲,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版塊——略讀和喜鵲等其他鳥兒的對話,再次組織訓練
1、自己讀第10小節,讀后思考,從喜鵲的叫聲又聽出了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喜事:考試第一、競賽獲獎、世博召開、買房搬家、火箭上天、生日快樂……(組織學生分類:家庭的喜事、家鄉的喜事、國家的喜事)
2、指導讀課文,讀出人們內心的喜悅。讀后練習說話:
喜鵲_______,它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
3、“我”和百靈鳥、黃鶯、畫眉又是怎樣對話的?理解“知音”這個詞語的意思。
練習: _______,它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
老師提供一組詞語:嘰嘰喳喳、咕咕、啾啾、引吭高歌、鳴唱……可以利用老師提供的詞語組織說話。
第五版塊——總結課文
讀句子“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從鳥兒那里我還學到什么,是啊,“我”和鳥兒的感情越來越深,我也從鳥兒身上感受到一種精神、一股力量。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難怪課文最后這樣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鳥語”中的啟迪
《鳥語》是滬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記敘了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的身姿,愛聽鳥兒的鳴叫,天長日久,“我”和鳥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仿佛從鳥兒各種不同的叫聲中聽出了它們在和“我”說話,從“鳥語”中感受到鳥兒帶給人們的信息、力量和精神,人和鳥的關系也就超越了朋友之間的關系。
細讀《鳥語》,除了文質兼美的特點之外,又讓讀者感受到了另一種別樣的美感,頗受啟發:
啟發一,傳說引起的遐思。
課文從一個有趣的傳說講起:“據說,古時候有個叫公冶長的人,就是位通曉鳥語的專家。有一次,他從燕子的呢喃軟語中聽出:‘公冶長,公冶長,南山頂上有只大肥羊?炜烊ケ硜,你吃肉,我吃腸……’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根據有關資料,公冶長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傳說他懂得鳥語,能和各種鳥兒對話。盡管是傳說,但帶給人的是美好的遐思,因此課文中的“我”這樣說:“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賞,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迫切希望走進鳥兒的世界,了解鳥兒,和鳥兒交朋友成為“我”心中強烈的心愿。
啟發二,叫聲給人的啟迪。
課文用主要的篇幅描寫了“我”和布谷鳥、喜鵲以及畫眉、黃鶯、百靈等鳥兒交談的情景。文章按詳略順序重點描寫了和布谷鳥、喜鵲的交流。
“你做些什么?”
“種田織布。”
“你喜歡什么?”
“勤勞刻苦。”
在一問一答中,布谷鳥的叫聲是那樣入耳、那樣生動,似乎有一種向上的力量蘊含在其中。
喜鵲的“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又讓人覺得在告訴人們“喜事到家,喜事到家”這樣的叫聲,這樣的聯想,不僅讓生活充滿了樂趣,更使人們的內心始終有一種溫暖感,誰不愿意有喜事降臨呢?
綜觀課文寫的和布谷鳥、喜鵲的對話,文字上讀來充滿著一種暖意,帶給人一股力量,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利用聯想,充分表達孩子美好的愿望;二借助諧音,“布谷布谷”、“種田織布”、“勤勞刻苦”;“喳喳喳喳”、“喜事到家”讀來朗朗上口;三是從鳥兒自身的特點出發,“布谷鳥”鳥名本身就含有“催人播谷”的意思,喜鵲同樣如此。
啟發三,鳥語引發的升華。
“我”從各種不同的鳥語中,編織故事,引起思考,并由此拓寬視野,從“鳥語”到“鳥影”,“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鳥兒帶給“我”的豈止是樂趣,豈止是孩童般的聯想,更多的是從鳥兒那里獲得了對自己人格、品德的良好影響。
《鳥語》一文,雖然文章語言優美,故事也比較生動,但就課文本身來說,還有很多瑕疵,筆者認為,本文最大的問題是人文性過于集中,且無端上升,說教的痕跡過重,作為教材,老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這一問題,盡量挖掘語言因素,讀中感受,悟中明理,練中提高,還語文教學的質樸與自然。
還是《鳥語》(隨手記)
上《鳥語》,我把這節課定位于家常課,既讓教師能“觀”,又使老師能“摩”,因此,研讀課文時刻意把自己當作學生,邊讀邊想:孩子們讀課文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備課時又時刻關照自己:我是一位四年級教師,我應如何上這篇課文?于是,盡量去掉一些花架子,自然地導入,恰如其分地指導,一度想課件都省略不用。
公開課也好,家常課也罷,這一節一節的課,累積起來,似乎有很多問題要自我叩問:在閱讀課上,孩子們需要什么?我們給了孩子什么?那些是真正能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哪些是真正有思考價值的,那些又是花架子,沒有用的東西(有人稱為非語文)?
常常說學生讀得懂的不要講,常常說要講學生有“惑”的關鍵處,但真正實施起來,確實不那么容易。課文是學生讀得懂的,內容是學生了解和熟悉的,那么老師講什么?怎么講?有些內容學生是否真懂?因此“學情”永遠是個繞不過的彎,想起一篇文章,題目叫《讓我們和學生靠得更近》,只有心中永遠裝著學生,那么我們的閱讀教學才不會是空中樓閣。什么是好課,其中有一條標準一定是貼近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課后,有部分青年教師寫了聽課筆記,這里遴選幾段:
——課文中著重寫了“我”與布谷鳥和喜鵲的對話。在學習這兩部分知識時,謝老師出示了這樣的練習:“布谷鳥 的叫聲,仿佛在告訴人們 。”以這個簡單的句式為扶手,讓學生嘗試自己去體會布谷鳥的語言。在充分朗讀“我”與布谷鳥的對話后,學生對布谷鳥的語言特點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再完成這個練習,對于學生來說便是“跳跳就能摘到的果子”了。在學習畫眉、黃鶯、百靈的叫聲時,又是以“ ,仿佛在告訴人們 ”來輔助教學,讓問題變得更有層次,課堂的學習也更有效果。整節課以一個類型的問題設計貫穿,看似簡單,卻加強了課堂的有效性,這也啟示著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多琢磨問題的設計。(穆老師)
——在整堂課上讓我感受最為深刻的是老師的評價與引導。作為新老師我總是過多關注于問題的答案,當學生無法回答問題時總是比他們還忐忑,索性自己說出答案。然而今天的課堂上謝老師卻沒有這樣做,當學生無法順利回答出“呢喃軟語”的意思時,老師通過“像……?”和“像燕子一樣……叫聲?”兩次引導幫助學生回答出了問題,給了學生思考的機會且保護了他們的自尊。
在課堂評價上,老師并非用“好的”、“很好”等簡單的語言進行反饋,而是緊帖著學生回答評價。尤其是學生很容易模仿第一個回答者的模式,使答案的“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老師在課堂上敏銳及時地進行引導,要求用“喜鵲怎樣的叫聲,仿佛在告訴人們……”來說話,而不要一律用簡單的“喜鵲喳喳喳叫”來填空?梢娎蠋煵坏獙W⒂诮贪,更要備學生,備課堂,根據“活”的課堂情況去及時調整“死”的教案。對于這一點,剛成為青年教師的我是較為薄弱的,需要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在課堂上隨機應變,使課堂更加“風過無痕”!(高老師)
——三個段落的學習,教師各生成了這樣一個填空。
布谷鳥_______的叫聲,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_。
喜鵲_______________,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__。
粗看結構相似,細看用心來良苦。在一次次的訓練中,既是讓學生讀懂了課文中的鳥語,也是語言表達水平得以內化的一個過程。(陳老師)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字新詞。
2.正確、端正地寫字。
3.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指導讀好鳥語,體會鳥語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內容;指導讀好鳥語,體會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質疑
1.大自然的聲音真是豐富多樣!你聽(播放鳥鳴聲),你會想到哪些擬聲詞?交流。
2.老師也找來了一些擬聲詞,我們來積累一下:(出示擬聲詞)齊讀。
3.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跟聲音有關,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
么?(學生質疑)你們提的問題很有討論的價值,這篇課文是怎樣把問題寫清楚的呢,就要你們好好去閱讀課文了。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你們預習了,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再自由讀課文一遍,同時找找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幾種鳥兒的鳥語?
2.檢查
1)出示:“通曉”認讀,再出示字義(懂得 知道),你們發現了什么?
2)老師這里有三組詞,看看哪組和通曉是一類的?(出示生字詞語)
個人讀,相機評議“疏忽”、“應驗”、“呢喃”,正音后再齊讀。
用你們的手勢告訴老師,哪一組詞語與“通曉”是同一類的?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很豐富,有時候我們關注到字的組成能幫助我們理解更多地詞語。
3)點擊生字,紅色字是本課的生字,你們在預習中覺得哪些字特別難寫好看。學生提出,重點指導“傻”和“勤”。
3.理清脈絡,了解內容
1)讀了課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鳥兒地鳥語呀?交流,師相機貼(詞卡)
燕子
布谷
喜鵲
除了這些鳥,課文還介紹了哪些鳥?誰上來排一排?(適當引導)
師小結:這三種鳥按順序獨立成段,這些鳥放在一個段落里,可以排成一排,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理清文章的脈絡。從文章的脈絡我們可以看出,寫其他鳥,在寫法上叫“略寫”,而“詳寫”了上面三種鳥,板書:略 詳
2)如果第一個例子我們用“燕子送信”來概括,那二、三兩個例子我們用什么來概括?快速默讀4到6自然段,交流。
3)不管是燕子送信、還是布谷催工、喜鵲報喜,它們給我帶來了什么?板書:樂趣
4)那第7自然段講了什么呢?默讀思考,交流后引導:板書:啟示
5)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看板書引導:鳥兒們給我帶來了樂趣和啟發)你看,這么長的課文,被我們一句話概括了。希望以后你們都能具有這種概括能力,能把課文讀得薄。
三、指導鳥語,體會樂趣
過度:給我帶來快樂的首先從燕子送信開始。
第一次鳥語
1.出示第二自然段。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自讀。神奇嗎?誰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這里有個人,出示公冶長的資料,默讀了解。
3.誰來有趣地讀一讀鳥語,誰加上動作讀一讀。
4.“呢喃”鳥語怎么讀?個人讀,齊讀
5.這樣讀很有節奏感,不信我們打起拍子讀。此時的我多么想做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呀!
第二次鳥語
過度:我們來看看我與布谷的對話。
1.出示對話:同桌互讀,哪組來試一試?
2.布谷怎么叫的?跟老師學一學,注意節奏。老師問,你們答,請在答前加上叫聲。
3.師:布谷,種田織布,勤勞刻苦,你發現了什么?你看跟布谷說話多有趣,不僅寫出了節奏美,還寫出了音樂美。再感受一下。
4.我跟布谷一問一答,是什么感覺?
第三次鳥語
過度:下面這只鳥是人見人愛的,它是---,它怎么叫?什么意思?
1.出示句子和圖:老師學叫聲,你們來說意思(半句低、半句高、連起來低、連起來高)
2.分組,看老師手勢,組交換。
3.俗話說:喜鵲到,喜事到。想一想人們什么時候希望聽到喜鵲的叫聲?交流。
4.看圖說說,喜鵲在說什么?(說的時候,加上叫聲)
引讀:雖然它的話語大多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帶來……
四、總結課文,聆聽練筆
1.總結:今天我們只讀了三種鳥兒地鳥語,我們從中感受到許多樂趣!鳥語不僅節奏美、音樂美,而且內容也很美,我們從中體會到我對鳥兒一種什么感情?板書:愛。其實這種愛不僅僅表現在鳥語上,課文還有一些地方也能讓我們體會很多樂趣,那我們下節課好哈地去品讀。
2.小練筆:認真聽,發揮你的想象,鳥兒們在說些什么?
(小提示:清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聽到……
夕陽西下,鳥兒們回巢了……
……
五、課外閱讀,拓展延伸
網上閱讀: 《“中國鳥王”閻福興》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7
《鳥語》是一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文質兼美的散文。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體會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在設計時主要以文中的一個感嘆句“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為主線來設疑:“小作者為什么會發出如此的感嘆”。然后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與布谷對話,感悟鳥語的催人奮進,與喜鵲對話,體會鳥語可以為生活增添樂趣,再與群鳥對話,明白從鳥兒身上可以獲得啟示。最后,再反復讀“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讀中升華。
為了真正讓學生走進鳥的世界,體會作者的這種感受。我引領學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進入文本,去和孩子們與喜歡的鳥類聊天、對話。教學與布谷鳥、喜鵲對話的自然段,我抓住“疏忽、倍感親切”兩個詞語,通過這兩個詞語的聯系上下文解釋引入到和布谷鳥及喜鵲談話的內容中去。與布谷鳥的對話,讓學生想象小作者和布谷鳥還會聊些什么,與喜鵲對話,讓學生報喜,感受人鳥相望的情趣。此外,我又安排了“聽鳥語,猜鳥音”這一環節,讓孩子們也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做一做猜想,編一編故事。而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進行句式的訓練“從____那里,我___”讓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對文本的理解與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并把感受真實地表達了出來,既鍛煉了學生思維,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上述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默默地滲透到他們的心中,我又結合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破壞鳥兒的生存環境、捕鳥、殺鳥等現象,讓學生來談談他們的看法,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將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做保護鳥兒的“小衛士”。這時我再讓學生寫一寫保護鳥兒的宣傳語,讓愛鳥之情化為實際行動,升華了情感。
但上完課,自己感覺還有很多遺憾:
(1)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還不夠到位。
(2)朗讀的指導還欠缺,對于一些句子,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感悟,但未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8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1)普通詞語
。2)寫出這樣的清閑這個詞語的反義詞
。3)聽意思寫詞語
2.想想哪些詞語是寫鳥的,哪些詞語又是寫人的呢?
(1)學生說
(2)有不同意見嗎?
(3)齊讀
3.文章作者對于鳥類的情感是不斷變化的。
二、新授
1.文章剛開始時作者對于鳥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學生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的呢?
(1)讀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是怎樣和哪些鳥兒交談和接近了呢?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課文的第三道十一自然段。
。1)學生讀
。2)師生交流
(3)你們最感興趣的是誰的鳥語呢?
4.大家聽,看看布谷鳥究竟在說些什么呢?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的第四到九自然段。
(1)學生自讀
。2)學生同桌交流
。3)師生交流
學生說
你怎么知道作者聽懂了?
“分明”
你能給它換一個詞語嗎?
確確實實、的確(學生齊讀這一句)
還聽懂了什么?
同學們看,在布谷鳥的語言中,作者聽懂了這么多,老師都想和它對話了。老師和電腦合作對讀。
你們也想來試一試嗎?
同座試一試,展示著練習
請兩對。(感覺怎么樣?師生點評)
你們看,布谷鳥,還在對作者說說什么呢?(想想)
作者和布谷鳥兒對話,有趣極了,讀下面的課文。(學生齊讀)
5.喜鵲的語言作者聽懂了嗎?請一位學生讀課文的第十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3)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學生說:中大獎、生寶寶、結婚、過節得到壓歲錢等等
同學們你們的喜事可真多,你們愿意做一只喜鵲來報喜嗎?請一位學生讀“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嗎?(神州飛空,五一勞動節到了 過年了,生日快樂,新年駕到,生孩子了,)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自己報喜
。ㄉ险n聽到這里,的確是非常高興的,但是,我們總是難以感受到鳥語給作者帶來些什么?作者為什么喜歡鳥語呢?總是老師在說)
喜鵲……,所以作者說,請學生讀下去,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
6.在與布谷鳥、喜鵲的交談中,老師還懂得了很多鳥類的語言,還聽懂了什么鳥的語言?
。1)師生交流
。2)老師領讀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學們,此時此刻,作者已經成為鳥兒的知音,你們想成為鳥兒的知音嗎?我們也來與鳥兒對話,做做猜想……
。3)聽鳥的叫聲。(知道的學生說,不知道的老師說)用多媒體的設備出示圖片,點擊后圖片放大,并出現聲音
還想聽一聽嗎?還想聽誰的歌聲?它在說什么呢?
師生交流
還想聽誰的?它在說些什么呢?大家來猜想一下。
師生交流(生;多么美麗的早晨啊)
還想聽什么?它在說什么?(啄木鳥)(抓蟲子)
。ń處熢谶@里和另外幾個點所設計的拓展訓練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試卷練習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習題,而且對于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這個訓練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習題、和教材中例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良好的訓練的目的。這一點,我個人非常欣賞)
7.作者更是鳥兒的知音,他還從鳥兒的身上得到了啟示。出示:從……
。1)這段文字寫得非常整齊,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2)指名讀
。3)讀得非常認真,但是感情上……
。4)再請一位學生讀――再請一位學生讀――齊讀之
。5)試著背一背(學生自練)――指名背(背誦得十分正確,如果帶上點感情就更好了)——再請一位――齊背
8.同學們作者在和鳥兒接近、交談的過程中,鳥語不但好聽,還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1)自己讀,你覺得應該怎么樣讀就怎樣讀。
(2)指名讀
。3)指導朗讀“的確”“好朋友”
。4)冰心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5)齊讀
(6)剛才我們跟著讀者聽鳥語、對話鳥語……看看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
。7)放錄音(一段不是課文中的文字)
最多的是麻雀……頃刻間就無影無蹤了,鳥語是最動聽的語言,找一個樹林子,你的心靈就貼近上的心靈,聽綠蔭深處的鳥的鳴聲。頑皮的山雨……假如天空中看不見鳥影,沒有鳥的叫聲,生活會多么……讓我們的家園……
。ㄟ@里,老師設計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語句,學生聽得很美,一種聽覺上的享受,很棒的。
三、課外練習
1.這么美的課文,老師發現大家都愛上鳥了,老師這里還有兩個小練筆:
。1)聽鳥語談感想,找一種鳥,聽聽鳥鳴,談談自己的感受
。2)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我們再找時間來交流交流,好嗎?
(這里又是老師在“騙”學生,又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你真的會和學生繼續交流嗎?是通過郵箱,還是通過信件,還是有其他的方式,我們的老師以為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的一句話,但是在孩子稚嫩的心中卻留下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你表現得這么出色,哪個孩子不喜歡你呢?他多么期待著和你再次相會!但是,這僅僅是一個美麗的不可能實現的愿望了……)
其實,老師的教學水平還是很高的,《鳥語》這篇課文,我上了好幾次,但是效果都沒有今天聽課上得這么好,看來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啊!慚愧了!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9
作者:黃浦區中華路第三小學 孫嶸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9
《鳥語》教學設計二
黃浦區中華路第三小學孫嶸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通曉、犒賞、呢喃、應驗”等詞語的意思。
2.聯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練習說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鳥類、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視聽導入
看看畫面,你看到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那矯健的身姿,愛聽他們的歌聲和軟語,于是動筆寫寫下了這篇文章。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特別要注意這些詞語的讀音!想想:課文寫了,“我”和哪幾種鳥對話?
2、學習字詞:
通曉 犒賞 呢喃 疏忽 軟語 翩翩飛翔 倍感親切 搏擊風雨
。1)重點理解:犒賞呢喃軟語通曉
你不理解哪些詞?請工具書幫忙——課文中找找——課件演示理解“呢喃軟語”
。2)了解“公冶長”
3、學習二、三小節。男生讀2節,女生讀第三節。
4、聽到了什么,自讀4—10節。用筆劃劃。
三、重點理解
(一)布谷鳥:
1、預設:布谷鳥會催促塊塊出工。
2、聽布谷鳥叫聲,體會鳥語。它好象在說什么?
3、指導朗讀,練習對話。
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男女生對話
4、引讀第8節:這樣無拘無束的一問一答……
。ㄟ^渡:人們把布谷鳥的語言當作一種激勵!孩子們——
5、理解句子:
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懈!
(1)指名讀
。2)說話訓練:聲聲催促仿佛在說——
過渡:布谷鳥能催我奮進。這是我們和它的對話中感受到的。那么,從喜鵲的叫聲中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二)喜鵲
1、學生交流!霸彩碌郊,喜事到家”
2、聯系課文指導朗讀:“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3、引讀
4、理解句子:
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1)齊讀。
(2)聯系前文理解:雖然……但……
。3)指導朗讀。
。4)引讀第10節(聽鳥叫,編對話。)
你聽!畫眉在叫,黃鶯在叫,百靈在叫,還有這寫鳥兒也在叫。發揮你的想象,聽聽鳥語,編編對話!
5、語言訓練,自編對話.
四、深化感受
1、引讀11節。
2、說話訓練:從————那里,我————————。
五、總結全文
鳥語讓你遐想,鳥語讓你快樂;感謝大自然,讓我們找到了又一個“知音”,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滿懷深情地再讀最后一節: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板書:
布谷鳥
喜鵲 催人奮進
畫眉 增添樂趣
鳥語 黃鶯
百靈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10
作者:張紅艷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3
《鳥語》——聲聲鳥語總關情
張紅艷
《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經歷著“我”的經歷,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們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 激發興趣——愛鳥課開始,我借助多媒體播放“百鳥爭鳴”的場面,以此把學生領進鳥兒的世界,面對如此熱鬧的場面,學生怎能無動于衷。于是,他們也像鳥兒一樣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議論開來,此時的情緒表達是他們的主觀所需,于是感嘆句、反問句等表達強烈感情的話語此起彼伏:“多么可愛的鳥兒呀!”“怎么會有這么多鳥兒呢?”“太壯觀了!”“鳥兒的鳴叫怎么這么好聽?”由此可見,鳥兒的形象美已把學生心中的“愛鳥情”激活。
二、 引發對話——知鳥在學生對鳥兒已有“好感”的基礎上,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公冶長的故事,使鳥兒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此時也成為孩子們的心聲!傍B兒”真能表白?我們能否聽懂?他們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走進文本。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此時,把課文讀通、感知課文內容便是“觸及精神需要”,他們迫不及待地走進文本,進行自主、有效的對話。
三、 啟發性靈——懂鳥高萬同老師說: 小孩子都是有靈性的,天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獨有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他們說不清,但一心想表現,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機會。學生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與鳥兒動聽的交談感染著他們,由動聽到動心,他們也想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于是,我再次播放百鳥爭鳴的音響請學生欣賞,并創設讓他們表現的空間,即:聽后可把自己的收獲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這種“有我之境”中,學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進他們曾經經歷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們獨特的心態聆聽鳥語,并將他們的獨特的感受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有的在文中搜索與“我”同感的句段,細細欣賞品味;有一位學生談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這一句時說:“有一次,我考了雙百分,放學的路上,喜鵲枝頭叫,仿佛在說:‘恭喜你呀,恭喜你呀!’所以我認為喜鵲真能給我們帶來喜訊。”說完,他動情地朗讀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尋找恰當的語言,進行了創造性的表述:鴿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促我“多讀點書,多讀點書”,白頭翁在告訴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學生說,上次我過生日,同學們為我唱了這樣一首歌“小斑鳩對我說: ‘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保@次聽鳥語,我仿佛又聽到這首歌……孩子們盡情地渲染著,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教師適時點撥。
四、 情感延伸——護鳥學生在上述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默默地滲透到他們的心中,鳥能給人啟迪、帶來智慧和樂趣,還有哪些可愛之處?聯系舊知,學生知道鳥兒是森林的護衛天使,是人類的朋友。你現在最想為鳥兒做點什么?孩子們有的寫詩贊鳥,有的寫護鳥標語,有的走出校園為鳥兒護窩搭巢……愛鳥之情化為實際行動,既升華了情感又付諸了實踐。 愛鳥、知鳥、懂鳥、護鳥,將文本激活,將舊知激活,將孩子們的情感激活。聲聲鳥語都牽動著孩子們的心,體現著孩子們心中的愛鳥情。的柔弱無援,還可欣賞某些寫法。以下為閱讀的第三層面:帶著問題研讀課文,經受人文熏陶,提升心靈感悟。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11
作者:南京市四方小學 張靜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0
一次激情與魅力的體驗——聽《鳥語》有感
南京市四方小學 張靜
“希望杯”是白下區在中青年教師中開展的一項比較高層次的賽課,初為人師的我,雖然還不夠資格參加比賽,但我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去聽了幾節課,這些課都讓我受益非淺,更有幸的是我聽到了四方小學蘆翠萍老師的一節課——《鳥語》,讓我感受到了這位老師的上課的激情,體味到了她的魅力。
(下面是這節課的實錄)
師: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公冶長的故事。(講故事)
師:聽完故事你有何感想?
生:這個公冶長一定是一個有學問的人。……
師:你說得沒錯!……
…………
師:誰愿意來做一次布谷鳥?
生:我!我。ǜ傁喟l言)
師:好,那請你和我合作,我們一起來扮演一次布谷鳥和人類的對話。
師:布谷,布谷!
生:布谷,布谷。
…………
《鳥語》這篇課文是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經歷著“我”的經歷,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們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人鳥情,這時就需要老師發揮自己的個人魅力,把學生帶動起來,走進課文,走進人物。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華先生說,教師的觀念是學生精彩觀念的關鍵。這節課蘆老師穿著一身十分干練的小西裝,這身貼身小衣服把她本來就十分苗條的身材體現的更加完美,讓我們感覺到這是一位全身充滿著智慧而又十分和藹可親的女教師。隨之我們便不由自主地跟隨著她那響亮而又略帶沙啞的聲音走進了《鳥語》。她的身體語言十分豐富,時而是一只可愛的布谷鳥,時而又變成了一只飛來飛去的喜鵲,孩子們此時表現的十分有興趣,都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和老師一起感受人物特征。這節課結束時她設計了一段配樂解說,聽著她那優美的聲音,能感覺到她自己已經被陶醉,而我和學生們也被感染,她像是一位導游,帶著我們走進了一片大森林,讓我們認識了鳥的家族,甚至和鳥兒交上了好朋友。
小孩子都是有靈性的,天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獨有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他們說不清,但一心想表現,蘆老師給了他們充分的機會。學生在初讀感知時,蘆老師扮演“我”與鳥兒進行了動聽的交談感染著他們,由動聽到動心,學生們此時也想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于是,蘆老師放了一段音樂請學生欣賞,并創設讓他們表現的空間,即:聽后可把自己的收獲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這種“有我之境”中,學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進他們曾經經歷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們獨特的心態聆聽鳥語,并將他們的獨特的感受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有的在文中搜索與“我”同感的句段,細細欣賞品味;有一位學生談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這一句時說:“有一次,我考了雙百分,放學的路上,喜鵲枝頭叫,仿佛在說:‘恭喜你呀,恭喜你呀!’所以我認為喜鵲真能給我們帶來喜訊!闭f完,他動情地朗讀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尋找恰當的語言,進行了創造性的表述:鴿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促我“多讀點書,多讀點書”,白頭翁在告訴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學生說,上次我過生日,同學們為我唱了這樣一首歌“小斑鳩對我說:‘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這次聽鳥語,我仿佛又聽到這首歌……孩子們盡情地渲染著,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
蘆老師的這節課值得我學習還在于她的激情與魅力是建立在她的教學思想與教學能力之上的。脫離了教學思想與教學能力,教師的激情與魅力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做秀”。因為教師與演員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師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而演員的目的是要得到觀眾的欣賞,至于觀眾是否學會演出技巧,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這節課中有個環節是師生對話,蘆老師扮演布谷鳥,學生扮演文章中人物進行對話?赡苁墙鼛滋焯鄣木壒,蘆老師的嗓子有些沙啞,可她扮演的布谷鳥的叫聲還是那么的清脆、響亮,學生也隨之被感染,一只只活潑、勤勞的布谷鳥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從學生那充滿感情的回答中很容易能感覺到他們已經把課文讀懂了。
記得大學時一位老師對我說過:“教師的教學思想來自于對自己個人經歷的體驗與感悟,更來自于對他人教訓的吸取與經驗的吸收;教師教學能力來自于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但更來自于向他人的學習與遷移!笔茄,個人的智慧是有限,但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智慧卻是無限的;原創是可貴的,但卻是非常有限的;遷移是實用的,而且只要我們有這個心思,幾乎是無限的。相信經過我向前輩們的不斷學習,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12
《鳥語》(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 、概括文章大意
二、新授
1.文章剛開始時作者對于鳥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學生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愛鳥)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的呢?自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和哪些鳥兒進行交談的?請大家大聲地朗讀課文的第三至十一自然段。
邊讀邊思考:你最感興趣的是哪種鳥語呢?
4.大家聽,布谷鳥在說些什么呢?(放音頻)
你怎么知道,小作者聽懂了?
“分明”
你能給它換一個詞語嗎?
確確實實、的確(學生齊讀這一句)
還聽懂了什么?
同學們看,在布谷鳥的語言中,作者聽懂了這么多,老師都想和它對話了。
你們也想來試一試嗎?
同座試一試,展示著練習
請兩對。(感覺怎么樣?師生點評)
你們看,布谷鳥,還在對作者說說什么呢?(想想)
小作者和布谷鳥兒對話,有趣極了,和喜鵲的對話更有意思。讓我們去聽一聽。(學生齊讀)
5.喜鵲的語言小作者聽懂了嗎?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能換種說法嗎?
。3)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學生說:中彩票、生寶寶、結婚、過節得到壓歲錢等等
同學們你們的喜事可真多,你們愿意做一只喜鵲來報喜嗎?請一位學生讀“喳喳喳喳”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齊讀。
6.在與布谷鳥、喜鵲的交談中,老師還懂得了很多鳥類的語言,還聽懂了什么鳥的語言?
。1)師生交流
。2)老師領讀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學們,此時此刻,作者已經成為鳥兒的知音,你們想成為鳥兒的知音嗎?我們也來與鳥兒對話,做做猜想……
(3)聽鳥的叫聲。(知道的學生說,不知道的老師說)用多媒體的設備出示圖片,并出現聲音
還想聽一聽嗎?還想聽誰的歌聲?它在說什么呢?
師生交流
還想聽誰的?它在說些什么呢?大家來猜想一下。
師生交流(生;多么美麗的早晨。
還想聽什么?它在說什么?(啄木鳥)(抓蟲子)
(我認為自己有幾個點所設計的拓展訓練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試卷練習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習題,而且對于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這個訓練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習題、和教材中例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良好的訓練的目的。但在深入方面很欠缺,比如:作者為什么喜歡鳥語呢?這個問題的探討還不夠深入。)
7.作者更是鳥兒的知音,他還從鳥兒的身上得到了啟示。出示:從……
。1)指名讀
。2)指導讀,齊讀
。3)試著背一背(學生自練)――指名背(背誦得十分正確,如果帶上點感情就更好了)——再請一位――齊背
同學們,作者在和鳥兒接近、交談的過程中,鳥語不但好聽,還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引讀)
總結拓展:剛才我們跟著讀者聽鳥語、對話鳥語……看看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
。4)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仿照句式進行仿寫。
。5)放錄音(榕樹片斷)
最多的是麻雀……頃刻間就無影無蹤了,鳥語是最動聽的語言,找一個樹林子,你的心靈就貼近上的心靈,聽綠蔭深處的鳥的鳴聲。頑皮的山雨……假如天空中看不見鳥影,沒有鳥的叫聲,生活會多么……讓我們的家園……
(這里,我設計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語句,學生聽得很美,很入境。同時讀寫結合,讓學生進行小練筆。)
三、課外練習
1.這么美的課文,老師發現大家都愛上鳥了,老師這里還有兩個小練筆:
(1)聽鳥語談感想,找一種鳥,聽聽鳥鳴,談談自己的感受
。2)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教后記
《鳥語》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上課伊始先將收集的百靈、喜鵲、布谷鳥的叫聲配以圖片一一放給學生聽、看,讓學生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公冶長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為通曉鳥語的人。
接著,我引領學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進入文本,去和孩子們共同喜歡的鳥類聊天、對話,其間穿插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同時這一句式也為之后的想象說話打基礎。孩子們沉浸在其中,樂此不疲。而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但是,由于時間和鋪墊不夠,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小作者還會從那些鳥的身上得到啟示呢?(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會使仿寫和想象融為一體,一舉兩得)學生的回答豐富而富有創意:“從捉蟲能手烏鴉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薄皬囊估锩β档呢堫^鷹那里,我學到了保護莊稼的重要性!薄皬臑闃渲尾〉淖哪绝B那里,我認識到了助人的快樂!薄皬暮C娴那鍧崕熀zt那里,我知道了保護環境的重要!薄皬呐ζ痫w的雛鷹那里,我學到了不怕失敗的精神!薄皬钠疵Wo孩子的母雞那里,我懂得了母愛的偉大!薄皬摹畤\嘰喳喳’正在練聲的百靈那里,我學到了勤學苦練的精神!皬男袆友杆俚拇澍B那里,我了解到做事的態度!薄皬纳朴谧较x的啄木鳥那里,我懂得了‘愛護樹木,人人有責’…………
當我們翻開色彩繽紛、凝結著編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世界。每一篇課文都引領著孩子們去認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惟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不斷地走進新課程,只有走進孩子,才能放飛孩子想象的翅膀。
小西湖小學 侯李萍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與鳥兒的交流過程,體會“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熱情。
教學重點:
了解“我”與鳥兒的交流過程,體會“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對鳥兒的喜愛之情的體會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字詞引入
1、生讀詞語
通曉 犒賞 呢喃軟語 翩翩飛翔 倍感親切 搏擊風雨
2、生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指導:呢喃——燕子的叫聲;
軟語——軟,親切、溫柔的語言(教師課件播放鳥語)
犒賞——獎賞。課文中用什么來獎賞誰?(肥羊慰勞公冶長)
通曉——精通,知曉。課文中誰通曉鳥語?(公冶長)
傳說雖然有些神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女聲分小節讀讀第二、三節
二、讀文悟情
1、咱們也來學學鳥語,與鳥兒交談,認認真真地讀讀4-8節。
點名朗讀鳥語——師生互擬鳥聲——生生互擬——男女互擬對話。
師:這樣無拘無束的一問一答,讀——
再聽聽聲音,這一聲聲催促好像在對你說……
小結:是呀,這鳥語在催人奮進呀!再讀讀與喜鵲的叫聲中,你讀懂了什么?(生讀后交流。)
2、喜鵲是報喜之鳥,總給人帶來喜訊。(指導讀好這句話)
問:喜事究竟降臨了嗎?
出示:“雖然他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問:這句話你理解了嗎?
引導:聽聽,喜鵲對你講呢,喜鵲在報啥喜訊呀?(生練說)
指導朗讀這句話
師生引讀第十節。
3、師:從喜鵲的叫聲中,知道了給人樂趣。還有畫眉在叫,黃鶯在叫,百靈在叫,他們的叫聲——生接讀
課件播放各種鳥兒的叫聲。再聽聽鳥語,猜想鳥的對話。你喜歡什么鳥叫聲,那不是分明在說——
。▽W生根據各種鳥的叫生練習說話)
小結說話情況:鳥語豐富,想象豐富。
出示句子:(最后第二自然段)
師生引讀。從―――――――那里,我―――――――――――;
師:這是一句長句,有三個類同的分句組成,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了嗎?
指導背誦:
老師給你幫忙,你會背了嗎?
出示:從―――――――燕子那里,我―――――――――――;
從―――――――大雁那里,我―――――――――――;
從―――――――蒼鷹那里,我―――――――――――;
補充,讓學生發現:前面和后面的聯系很密切。
出示:從―――――――布谷鳥那里,我―――――――――――;
從―――――――那里,我―――――――――――;
小結:我們聆聽了鳥語,鳥語使人遐想,使人奮進。所以文章最后告訴了我們——(生齊讀課文最后一節)
三、升華認識:
1、讓我們再來回頭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再次體會一下小作者是怎樣愛鳥的。(生自讀、齊讀)
2、鳥兒是我們的朋友,春天來了,鶯歌燕舞,我們應該怎么去做呢?
四、作業
1、小練筆: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他的樣子和叫聲
2、收集一些含有鳥的古詩句
板書:
布谷鳥
喜鵲 催人奮進
鳥語 畫眉 增添樂趣
黃鶯
百靈
……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14
課題
鳥語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詞,聯系課文理解意思。
3、通過具體語言文字的學習,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愛護鳥兒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鳥兒的愛,并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教學環節
師 生 活 動
一.揭題
二.初讀課文
1. 又到了萬物復蘇的春天,大自然里可熱鬧了。聽,這是什么聲音?
2.聽著小鳥的叫聲,你想到了什么?(4、5個人說成語)(a)
3.小鳥用他自己的語言為大自然增添了無盡的生機,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5課,齊讀課題。
4.鳥兒會說什么呢?怎樣聽懂鳥兒說的話?學了課文大家就明白了。
1.輕聲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把句子讀通順。
2.[出示課件:帶有拼音的生字詞]自己讀一讀,邊讀邊觀察:字音、字形方面有哪些要提醒的。
3.學生匯報 a形 治 勤 傻 [點擊生字,易錯筆畫變紅]
b音 學生提醒字音,讀讀。
4. [出示課件: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齊讀兩遍。
5.把你認為難寫的字或容易寫錯的字在書上田字格里描一描。
6.文中還有些多音字,能讀準嗎?[出示]
7.剛才讀書時有沒有發現哪些句子不容易讀好?指導讀句子。
8.看來句子難不倒大家,把生字詞,多音字帶到課文中,看能不能把字讀準,句子讀通順,誰想來讀?你想讀哪節?
9.分節讀課文
10.能不能評一評他們的朗讀(圍繞字音通順談。)
11.課文讀到這兒,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b)
教學環節
師 生 活 動
三、精讀課文第一、二節
四、精讀課文第三節
1.老師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中國鳥王” 閻福興的故事。
2.這樣的故事古時候也有,課文中就講了一個,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
3.(1)、誰愿意也給我們講講這個故事?(c)
(2)、點擊 “呢喃軟語”,你知道這個詞什么意思嗎? (輕柔)
。3)、能再來讀讀燕子的呢喃軟語?
4.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1.作者生活在農村,聽著公冶長的故事長大,他從小就愛鳥。
2.默讀,找一找,從哪兒能體會出作者愛鳥。
3.匯報。板書:愛看 愛聽
4.出示句子(1)a、點“矯健”,這個詞誰來讀?
b、點“矯” 的意思。“矯”在字典里有三層意思,讀一讀,想一想,矯健的矯應該選哪層意思呢?
。2)作者還愛聽鳥的—(學生說)點紅
歌聲和軟語在這里指什么? 有什么不同?
a歌聲:清脆。高 軟語。輕。柔和
b放聽到的不同聲音。
。3)師小結:原來鳥的叫聲也可以用歌聲和軟語來形容。
6.這一節課大家理解得很好,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好,試試把作者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指導朗讀。
7.聽著鳥的歌聲和軟語,你想不想知道它在說什么?
8.作者和你們一樣,也想知道呢!你是從文中哪句話看出來的?
9.學生讀。“多想”多在這兒什么意思?能把這種意思讀出來嗎?指導讀這句。
10.為什么想做通曉鳥語的的人呢?自己讀讀,思考。
11.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1)犒賞 a指導讀,指名讀多找幾人,齊讀。
b給他換個詞
教學環節
師 生 活 動
。2) 出示填空,從這句中哪些地方能看出通曉鳥語。
。3)如果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賞,會怎么樣?所以書上說,齊讀。
。4) 快意什么意思?
(5) 指導讀句子。
12.作者如何與鳥兒接近,如何跟它們交談,下節課接著講。
作業布置
1、造句:即使……也……(b c)
2、多音字組詞(b c)
3、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了解樣子和叫聲,簡單地描述。(a)
板書設計
愛鳥
15、鳥語 愛看
愛聽
這課是一篇散文,講述了作者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我在教學設計中注意落實“關注每一位”的小班理念,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發言的機會,比如文中公冶長的故事很有趣,我安排給學困生復述,調動他們的興趣;聽鳥的叫聲說成語、古詩則給了優生展示的機會。在課堂上能根據學生生成及時調整預設,讓課堂生動活潑,學習氣氛濃厚。
對《鳥語》一文的認識 篇15
作者:無錫市南長街小學 朱玲芹 轉貼自:武進教育 點擊數:97
《鳥語》教學設計三
無錫市南長街小學朱玲芹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1)普通詞語
(2)寫出這樣的清閑這個詞語的反義詞
。3)聽意思寫詞語
2.想想哪些詞語是寫鳥的,哪些詞語又是寫人的呢?
(1)學生說
。2)有不同意見嗎?
。3)齊讀
3.文章作者對于鳥類的情感是不斷變化的。
二、新授
1.文章剛開始時作者對于鳥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學生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的呢?
。1)讀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是怎樣和哪些鳥兒交談和接近了呢?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課文的第三道十一自然段。
(1)學生讀
。2)師生交流
。3)你們最感興趣的是誰的鳥語呢?
4.大家聽,看看布谷鳥究竟在說些什么呢?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的第四到九自然段。
。1)學生自讀
。2)學生同桌交流
(3)師生交流
學生說
你怎么知道作者聽懂了?
“分明”
你能給它換一個詞語嗎?
確確實實、的確(學生齊讀這一句)
還聽懂了什么?
同學們看,在布谷鳥的語言中,作者聽懂了這么多,老師都想和它對話了。老師和電腦合作對讀。
你們也想來試一試嗎?
同座試一試,展示著練習
請兩對。(感覺怎么樣?師生點評)
你們看,布谷鳥,還在對作者說說什么呢?(想想)
作者和布谷鳥兒對話,有趣極了,讀下面的課文。(學生齊讀)
5.喜鵲的語言作者聽懂了嗎?請一位學生讀課文的第十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3)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學生說:中彩票、生寶寶、結婚、過節得到壓歲錢等等
同學們你們的喜事可真多,你們愿意做一只喜鵲來報喜嗎?請一位學生讀“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嗎?(神州飛空,五一勞動節到了過年了,生日快樂,新年駕到,生孩子了,)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自己報喜
。ㄉ险n聽到這里,的確是非常高興的,但是,我們總是難以感受到鳥語給作者帶來些什么?作者為什么喜歡鳥語呢?總是老師在說)
喜鵲……,所以作者說,請學生讀下去,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
6.在與布谷鳥、喜鵲的交談中,老師還懂得了很多鳥類的語言,還聽懂了什么鳥的語言?
(1)師生交流
(2)老師領讀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學們,此時此刻,作者已經成為鳥兒的知音,你們想成為鳥兒的知音嗎?我們也來與鳥兒對話,做做猜想……
(3)聽鳥的叫聲。(知道的學生說,不知道的老師說)用多媒體的設備出示圖片,點擊后圖片放大,并出現聲音
還想聽一聽嗎?還想聽誰的歌聲?它在說什么呢?
師生交流
還想聽誰的?它在說些什么呢?大家來猜想一下。
師生交流(生;多么美麗的早晨啊)
還想聽什么?它在說什么?(啄木鳥)(抓蟲子)
。ń處熢谶@里和另外幾個點所設計的拓展訓練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試卷練習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習題,而且對于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這個訓練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習題、和教材中例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良好的訓練的目的。這一點,我個人非常欣賞)
7.作者更是鳥兒的知音,他還從鳥兒的身上得到了啟示。出示:從……
(1)這段文字寫得非常整齊,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2)指名讀
(3)讀得非常認真,但是感情上……
。4)再請一位學生讀――再請一位學生讀――齊讀之
(5)試著背一背(學生自練)――指名背(背誦得十分正確,如果帶上點感情就更好了)——再請一位――齊背
同學們作者在和鳥兒接近、交談的過程中,鳥語不但好聽,還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1)自己讀,你覺得應該怎么樣讀就怎樣讀。
。2)指名讀
。3)指導朗讀“的確”“好朋友”
(4)冰心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5)齊讀
。6)剛才我們跟著讀者聽鳥語、對話鳥語……看看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
(7)放錄音(一段不是課文中的文字)
最多的是麻雀……頃刻間就無影無蹤了,鳥語是最動聽的語言,找一個樹林子,你的心靈就貼近上的心靈,聽綠蔭深處的鳥的鳴聲。頑皮的山雨……假如天空中看不見鳥影,沒有鳥的叫聲,生活會多么……讓我們的家園……
。ㄟ@里,老師設計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語句,學生聽得很美,一種聽覺上的享受,很棒的!)
三、課外練習
1.這么美的課文,老師發現大家都愛上鳥了,老師這里還有兩個小練筆:
。1)聽鳥語談感想,找一種鳥,聽聽鳥鳴,談談自己的感受
。2)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我們再找時間來交流交流,好嗎?
。ㄟ@里又是老師在“騙”學生,又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你真的會和學生繼續交流嗎?是通過郵箱,還是通過信件,還是有其他的方式,我們的老師以為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的一句話,但是在孩子稚嫩的心中卻留下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你表現得這么出色,哪個孩子不喜歡你呢?他多么期待著和你再次相會啊!但是,這僅僅是一個美麗的不可能實現的愿望了……)
其實,老師的教學水平還是很高的,《鳥語》這篇課文,我上了好幾次,但是效果都沒有今天聽課上得這么好,看來還有很多東西要學!慚愧了!
江蘇省第六屆蘇教版語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課
武進教育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