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教案(通用16篇)
《鳥語》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4、觀察一種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教學理念】 1、語文閱讀體現的是情感的交流,教學中力求真情實感,通過豐富的語言詞匯感悟作者愛鳥、愛自然的思想情感,體會鳥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系; 2、合作學習是語文學習的有效手段,本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從同桌—小組—班級展開交流的訓練,培養學生交流的能力; 3、說與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是傳遞信息的基本方法,本課教學中力求利用教材內容,突出了學生的說與寫的訓練。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安排】 第一課一、 導入 1、指名背背《燕子》一文 說說燕子的外形、飛行、休息的特點; 這些外形、飛行等特點的描寫寫出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鳥除了外形、飛行、生活等特點外,還有什么我們可以去研究?(鳥的叫聲) 3、我們今天來與《鳥語》一文的作者一起去研究鳥的叫聲。 二、 自由讀課文 1、出示要求:一讀,讀通讀順,讀準生字新詞; 二讀,了解課文大意,明白課文講了哪些內容; 三讀,讀出問題,從字、詞、句、段等方面提出問題與同學商量。 2、自由讀,四人小組議。 3、檢查:指名認讀生字,生字所在的詞和句; 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把第一段與最后段的理解解決)?提出什么問題? 集體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哪些內容(傳說--燕子的叫聲、布谷鳥的叫聲、喜鵲的叫聲); 三、 分段 指名說說:可分三段開頭:交代“我”愛鳥,愛聽鳥的“歌聲和軟語” 中間(重點):寫“我”從鳥語中愛到啟發,具體寫到了…… 結尾:總結全文,點明“鳥是我們的好朋友”這個題旨。 第二課時一、導入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重點寫了哪些內容? 二、學習寫“燕子”部分(2-3) 1、與同桌議一議,課文哪幾自然段寫燕子的; 2、作者是以什么方式寫的,讀一讀。 指名講講公冶長的傳說。 3、四人小組討論 這個傳說對作者有什么啟發,從文中哪些句子中得知? 練讀第3自然段(注意“即使……也”); 4、讀一讀,比一比 由小組推薦成員在班上讀第3小節,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能反映出“我”怎么樣的心情)。 三、學習寫“布谷”的部分(4-9) 1、自由讀第4—9自然段,找出“我”喜愛布谷鳥的地方,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2、班上交流,指導朗讀(出示相關句子); 3、討論:我們能從布谷鳥那里懂得什么?(勤勞刻苦) 能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布谷鳥是我們的好朋友) 4、分角色朗讀 5、練習:我們從“布谷,布谷”的親切啼叫中,懂得了__________ 四、學習寫“喜鵲”的部分(10) 1、自由讀,完成練習 我們能從喜鵲的“喳喳喳喳”中體會到了什么? 2、小組討論:我喜歡喜鵲嗎?從哪些詞句可以說明,找出來讀一讀。 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喜鵲是我們的好朋友) 3、朗讀課文。 五、學習第11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說說這一自然段中哪句話概括了這一段的意思(“雖然……卻”); 2、討論: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我”與鳥兒的深厚的感情? 3、熟記“從終日忙碌……”一長句; 練習:從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從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從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我不光聽懂了,還從鳥語中學到了,鳥兒成了我學習的,鳥兒的確是啊!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1自然段。
《鳥語》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用“疏忽”“倍感親切”造句。
2.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并從中受到的啟示和教育。
教學難點:
理解鳥語的含義、我從鳥兒身上受到的啟發,并能仿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鳥的世界,去聆聽那美妙的——《鳥語》(生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小作者很喜歡鳥,特別想成為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3.那上節課學習的詞語同學們會不會讀呢?
(1)出示:呢喃軟語 親切啼叫 充滿深情
指名讀。
這三個詞在文中都是描寫鳥兒的什么——(鳥兒的叫聲)
鳥兒的叫聲很親切,很動聽,一起讀!
。2)出示:美麗矯健 翩翩飛翔 飛行整齊
這組詞誰來讀?
想象著鳥兒飛翔的姿態,誰再來讀?
讀得真不錯,老師獎勵你帶著同學一起讀。
(3)出示:搏擊風雨 終日忙碌 勇敢頑強
第三組詞又是描寫什么的?(寫了鳥兒的品質;寫了鳥兒的精神)
生齊讀。
4.讀得真好。小作者愛聽鳥語,愛看鳥的姿態,喜愛鳥的品質。文章的結尾用一句話直接寫出了他對鳥兒的喜愛。能很快找出來嗎?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出示句子: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齊讀。
5.注意到后面這個感嘆號了嗎?小作者為什么發出如此的感嘆呢?讓我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品讀感悟
1.出示學習提示:
自由朗讀第4——7自然段,想一想你從哪些句子當中體會出作者對鳥的喜愛?畫出這些句子,讀給學習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也可以談一談你的體會。
2.自主閱讀:
3.展示交流:
你從哪些句子當中體會出作者對鳥的喜愛,我們來交流交流?
預設1: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了:你做什么?種田織布。你喜歡什么?勤勞刻苦。
。1)見過布谷鳥嗎?看,布谷鳥來了。(播放課件)
。2)知道它為什么叫布谷鳥了嗎?誰來學一學它的叫聲。
生學聲音。(清脆的布谷鳥叫聲,害羞的`布谷鳥)
。3)布谷鳥在說什么呢?你聽懂了嗎?
布谷、布谷——學生答 種田織布。
勤勞刻苦。
學著用布谷鳥的語氣說一說。úシ挪脊萨B的叫聲,生跟著讀。)
你們聽,“種田織布、勤勞刻苦”聽起來多順耳、多有節奏啊,你發現了什么?(板書:押韻)
。4)猜猜看,布谷鳥還可能說什么?
出示:對孩子說——
對上班的叔叔阿姨說——
對農民伯伯說——
(不能馬虎、不能疏忽、快快播谷、麥子成熟、聞雞起舞、改正錯誤)
。5)同學們想不想和布谷鳥來交談交談?(出示完整對話)哪組同桌愿意來給我們讀一讀這段對話?
指名讀對話。
老師問,學生答。
。6)老師覺得和你們這群布谷鳥對話,真是自由自在,用文中的一個詞,那是——什么?(無拘無束)
出示:人和鳥就這樣無拘無束地一問一答,有趣極了,我仿佛也變成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
誰愿意為我們大家讀一讀這段文字?
指名讀。(多美的畫面。。
(7)作者喜歡布谷鳥,除了他覺得和布谷鳥對話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之外,還有什么原因呢?
出示: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生齊讀句子。
。1)點紅催促,在生活中,誰會催促我們?(父母、老師、朋友)
。2)在作者的眼里布谷鳥就像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在我們貪玩時,布谷鳥會催促我們——(生:要快快學),在我們做作業粗心時,它會催促我們——(生:要認真細心)。
布谷鳥真是我的好朋友啊,所以作者說“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3)理解詞語:疏忽。
“疏忽”是什么意思? (“疏忽”是粗心大意、忽略。)
在平時的學習中你有過疏忽的時候嗎?(舉例:考試的時候疏忽過,結果)
除了學習,生活中,我們還有什么地方不能疏忽?
學生回答。(開車時、蓋房子、醫生給病人看病)
看來做什么事都疏忽不得。
再次引讀——所以,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小結:聲聲催促都飽含著深情,催促我不斷前進,真是催人奮進。。ò鍟捍呷藠^進)
所以小作者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ㄒx齊讀)
預設2:據說喜鵲是報喜之鳥,總是給人們預報喜訊,鄉里人都很喜歡它。所以,盡管它的嗓音并不出眾,聽到它的叫聲,人們仍倍感親切。
。1)課件出示:喜鵲圖及其叫聲
誰來學一學喜鵲的叫聲?(再輕快一點。
。2)喜鵲是報喜鳥啊,所以它那“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的叫聲分明在說——出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3)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讓我們高興的喜事呢?(考了好成績,得到壓歲錢,過生日,比賽獲獎)
。4)同學們的喜事真多!我們來和喜鵲對對話好不好?
出示:有什么喜事?喳喳喳喳,( )!
學生模仿喜鵲報喜。
。5)人們聽到喜鵲的叫聲——倍感親切
老師、親人、同學,那些關心過我們的人都讓我們倍感親切,喜鵲卻讓鄉里人倍感親切。
。6)可是喜鵲的“話”常常不能應驗啊,為什么人們還這么喜歡它呢?(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出示句子: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7)是的,喜鵲在我們中國一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喜鵲出現在賀卡上,表示對朋友的祝福;喜鵲作為窗花印在窗戶上,表示喜上眉梢、喜事盈門。這樣的鳥怎能不讓人喜歡呢?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8)多么可愛的鳥,多么豐富的鳥語啊,它催人奮進,給人希望,還給生活增添了樂趣。(板書:增添樂趣)
所以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ㄒx)
4.除了布谷鳥和喜鵲,作者還提到了哪些鳥兒?(畫眉、黃鶯、百靈、燕子)
。1)播放鳥鳴聲。
出示:一聽到它們的叫聲,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
(2)讓我們也來做一回鳥兒的“知音”,選擇一種鳥和它對話,想一想你能編出什么有趣的故事。小組內討論。
指名說。
。3)在老師的眼中,你們簡直就是鳥的知音啊。小作者不僅聽懂了鳥語,還獲得了很多啟示。他得到了哪些啟示呢?
課件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4)指名讀。
(5)看看不同顏色的詞語,你發現了什么?(前面四字詞語在寫鳥兒的特點,后面的短語則在寫人們從中得到的啟示。)
(6)有沒有誰發現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呢?(排比句)
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句式相同或相近,這就叫排比。(板書:排比)我們以后寫作文時也可以用上這種手法,它可以增強語氣。
齊讀。
。7)這里還有一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呢?(從其他鳥的身上學到的鳥的精神。)
。8)你還熟悉哪些鳥兒,從他們身上你學到了什么?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從 的 那里,我 。
。ɡ樱簭淖较x的啄木鳥那里,我認識到要為別人服務。
從反哺的烏鴉那里,我知道了孝敬的重要。)
。9)如果說鳥兒的鳴叫是有聲語言,這兒就是鳥兒們無聲的鳥語了,它給我們帶來這么多啟示。(板書:給人啟示)因此,小作者從心靈深處發出了感慨——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R讀)
鳥語催人奮進,所以: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它不但催人奮進,還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所以: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它不但催人奮進,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更可貴的是還能給予我們啟示,所以: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三、拓展延伸:
1.學生寫話:可是我們的好朋友最近有一個困擾,是什么呢?
出示:現在好多人都想傷害我們,能為我們創作一句公益宣傳語,讓大家保護我們嗎?
2.交流。
3.鳥給我們帶來樂趣、帶來啟迪,帶來遐想,讓我們愛護鳥兒,保護自然,保護環境,共同創造一個人鳥和諧的家園!
4.讓我們把自己的心聲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
出示句子: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R讀)
5.布置課后作業:
(1)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2)寫一段你與畫眉(黃鶯、百靈鳥等)有趣的對話。
四、檢測完善
《補充習題》中本課相關內容。
五、板書設計
15.鳥語催人奮進 增添樂趣 給人啟示押韻 排比
《鳥語》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字新詞。
2.正確、端正地寫字。
3.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指導讀好鳥語,體會鳥語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內容;指導讀好鳥語,體會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質疑
1.大自然的聲音真是豐富多樣!你聽(播放鳥鳴聲),你會想到哪些擬聲詞?交流。
2.老師也找來了一些擬聲詞,我們來積累一下:(出示擬聲詞)齊讀。
3.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跟聲音有關,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
么?(學生質疑)你們提的問題很有討論的價值,這篇課文是怎樣把問題寫清楚的呢,就要你們好好去閱讀課文了。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你們預習了,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再自由讀課文一遍,同時找找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幾種鳥兒的鳥語?
2.檢查
1)出示:“通曉”認讀,再出示字義(懂得 知道),你們發現了什么?
2)老師這里有三組詞,看看哪組和通曉是一類的?(出示生字詞語)
個人讀,相機評議“疏忽”、“應驗”、“呢喃”,正音后再齊讀。
用你們的手勢告訴老師,哪一組詞語與“通曉”是同一類的?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很豐富,有時候我們關注到字的組成能幫助我們理解更多地詞語。
3)點擊生字,紅色字是本課的生字,你們在預習中覺得哪些字特別難寫好看。學生提出,重點指導“傻”和“勤”。
3.理清脈絡,了解內容
1)讀了課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鳥兒地鳥語呀?交流,師相機貼(詞卡)
燕子
布谷
喜鵲
除了這些鳥,課文還介紹了哪些鳥?誰上來排一排?(適當引導)
師小結:這三種鳥按順序獨立成段,這些鳥放在一個段落里,可以排成一排,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理清文章的脈絡。從文章的脈絡我們可以看出,寫其他鳥,在寫法上叫“略寫”,而“詳寫”了上面三種鳥,板書:略 詳
2)如果第一個例子我們用“燕子送信”來概括,那二、三兩個例子我們用什么來概括?快速默讀4到6自然段,交流。
3)不管是燕子送信、還是布谷催工、喜鵲報喜,它們給我帶來了什么?板書:樂趣
4)那第7自然段講了什么呢?默讀思考,交流后引導:板書:啟示
5)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看板書引導:鳥兒們給我帶來了樂趣和啟發)你看,這么長的課文,被我們一句話概括了。希望以后你們都能具有這種概括能力,能把課文讀得薄。
三、指導鳥語,體會樂趣
過度:給我帶來快樂的首先從燕子送信開始。
第一次鳥語
1.出示第二自然段。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自讀。神奇嗎?誰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這里有個人,出示公冶長的資料,默讀了解。
3.誰來有趣地讀一讀鳥語,誰加上動作讀一讀。
4.“呢喃”鳥語怎么讀?個人讀,齊讀
5.這樣讀很有節奏感,不信我們打起拍子讀。此時的我多么想做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呀!
第二次鳥語
過度:我們來看看我與布谷的對話。
1.出示對話:同桌互讀,哪組來試一試?
2.布谷怎么叫的?跟老師學一學,注意節奏。老師問,你們答,請在答前加上叫聲。
3.師:布谷,種田織布,勤勞刻苦,你發現了什么?你看跟布谷說話多有趣,不僅寫出了節奏美,還寫出了音樂美。再感受一下。
4.我跟布谷一問一答,是什么感覺?
第三次鳥語
過度:下面這只鳥是人見人愛的,它是---,它怎么叫?什么意思?
1.出示句子和圖:老師學叫聲,你們來說意思(半句低、半句高、連起來低、連起來高)
2.分組,看老師手勢,組交換。
3.俗話說:喜鵲到,喜事到。想一想人們什么時候希望聽到喜鵲的叫聲?交流。
4.看圖說說,喜鵲在說什么?(說的時候,加上叫聲)
引讀:雖然它的話語大多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帶來……
四、總結課文,聆聽練筆
1.總結:今天我們只讀了三種鳥兒地鳥語,我們從中感受到許多樂趣!鳥語不僅節奏美、音樂美,而且內容也很美,我們從中體會到我對鳥兒一種什么感情?板書:愛。其實這種愛不僅僅表現在鳥語上,課文還有一些地方也能讓我們體會很多樂趣,那我們下節課好哈地去品讀。
2.小練筆:認真聽,發揮你的想象,鳥兒們在說些什么?
。ㄐ√崾荆呵宄,我背著書包去上學,聽到……
夕陽西下,鳥兒們回巢了……
……
五、課外閱讀,拓展延伸
網上閱讀: 《“中國鳥王”閻福興》
《鳥語》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4、觀察一種自己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機或多媒體設備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會生字,在初步感知課文大意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文中生字,指導學生描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
讀了課題,你想問些什么問題呢?(生自由提問)
板書課題:鳥語
齊讀課題。
過渡: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小作者從鳥的語言中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學,自學流程如下:
。1)自由讀課文,力求讀得正確、流利。
學生自由練讀,亦可同桌互相聽讀。
。2)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找出自己識記本課生字的方法,嘗試理解文中新詞的意思。
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結合上下文,或者小組討論交流,給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嘗試給課文分段。可書面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
學生可以小組討論,亦可自己思考。
2、交流:
(1)指名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好一些較長和較難的句子。
。2)引導學生讀準生字字音,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嘗試說說自己對一些生詞的理解。
(3)說說自己讀課文的所得,也可提出自己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或讀得好的句段。
4、分組練讀課文,加深體會課文內容。
在學生充分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給課文分段。
布置作業:
1、練寫本課生字新詞,完成課后描紅。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2、出示:
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小組討論:
。1)說說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從文中哪些句子還可以看出作者愛鳥,愛聽鳥語和想聽懂鳥語?
。3)你能讀出小作者的這種感嗎?
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講述自已課后搜集的關于公冶長的故事。
過渡:
于是,小作者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那么作者又從鳥語中聽懂了些什么呢?我們來學習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
2、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小組學習目標:
(1)選擇小作者和一種鳥對話的內容進行學習。(可分為:a、布谷鳥b、喜鵲c、其他許多鳥三組進行)
。2)通過具體的語言體會小作者對這種鳥的喜愛。
(3)說說從這種鳥的語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對你有什么些的啟發?
(4)練讀本小組選學的段落,讀出感情。
3、小組學習,師巡視指導。
4、交流:
(1)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每組可指名一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
。2)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理解:
a、小作者在同布谷鳥的“對話”中懂得了要做一個“勤勞刻苦”的人。
b、小作者在傾聽喜鵲的叫聲中,懂得了人對生活和未來要充滿信心和希望。
c、小作者在從其他許多鳥的叫聲中,明白了各種道理。
。3)檢查各組的朗讀情況。
各組可采用不同的讀書方式,在讀的同時相機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內心感受,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學習第三段
1、投影出示: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2、指名讀,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為什么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結合剛才的學習談談你的體會?
四、總結課文
學生朗讀全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體會。
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2、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從哪些鳥的身上學到了做人的道理,想一想,準備下節課交流。
第三課時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
賞讀課文,指導背誦。
教學目標:
1、加深理解課文內容,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2、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全文。
3、觀察一種自己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教學過程:
一、檢查課文朗讀情況,相機進行造句訓練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把你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3、相機進行造句訓練。
出示:
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音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1)學生說說自己對“疏忽”一詞的理解。(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語境)
(2)自已嘗試進行造句。
。3)交流評議。
。4)按相同的方法完成對“頑強”的造句訓練。
二、學習文章寫法,進行拓展練習
1、本文寫小作者從鳥的身上想到了很多,在寫布谷鳥和喜鵲時敘述詳細,而在寫其他鳥時則比較簡略。
拓展練習一:
在作者所寫的其他鳥類中選擇一個依照前文進行詳寫,如:可以寫自己同燕子的對話,也可以寫自已觀看大雁的飛行。要求寫出自已的真情實感,同時還可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
(1)學生練寫。
。2)交流評議。
2、本文寫了很多種的鳥,作者都能抓住它們獨特的地方,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拓展練習二:
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或叫聲。要求語言準確、通順。
。1)學生練習完成訓練。
。2)交流評議。
。ū敬尉毩暱筛鶕险n時間進行安排,亦可安排在課外完成)
三、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2、3自然段。
邊讀邊記,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2、第4~11自然段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構成的畫面幫助記憶。
3、學生練背。有條件的可當堂試背。
布置作業:
1、選擇兩個拓展練習的其中一個寫下來。
2、背誦全文。
《鳥語》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觀察一種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導人新課
1.板書課題后齊讀。
2.讀了課題,想問什么問題嗎?(鳥兒怎么會說話呢?會說些什么話呢?人怎么能聽懂鳥兒的話呢?……)
二、初瀆指導
1.自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通曉 矯健 犒賞 催促 無拘無束
疏忽 怠慢 預報 應驗 呆愣愣
(3)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瀆流暢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瀆音。
、俪樽x生字卡片,相機正音。
、谔嵝褜W生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催、猜”是平舌音,“疏、喳”是翹舌音鶯”是后鼻音。
、埤R讀。
交流詞語掌握情況。矯健、通曉、犒賞、疏忽、無拘無束。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纯茨膸讉自然段聯系比較緊密,合起來講了一個意思,就合并為一段,哪個自然段單獨講了一個意思,就獨立成段。
2.分組討淪。
3.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我”從小就愛鳥,愛聽鳥語,并想通曉鳥語。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 “我”從鳥兒們的浯言中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四、精讀指導
1、學習第——段
齊讀第1自然段。做一填空題。齊讀。
2、自由讀第2自然段。
指名講公冶長的故事。理解“通曉”。
3、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要把“我”那種向往的,心情讀出來)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哪幾句話最能反映“我”的這種心情;
導讀第2、3兩句。
4、小結。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牛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檢查復習
新授課文
1.學習第二段。
自由瀆第4-9自然段,把“我”喜愛布谷鳥的地方畫出來多瀆幾遍。
讀后討淪,相機指導朗讀。
①它們那“布谷,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從哪些詞看出“我”對布谷烏的喜愛? (親切、分明)
指導朗讀。
、谶@樣無拘無束的——問一答,有趣極了,我自己仿佛也變成只翩翩飛翔的鳥兒。
a.聯系上下文,體會“我”與布谷鳥對話的有趣。
b.指導朗讀“我”與布谷鳥的對話。
同桌互瀆,指名分角色瀆。
、垡幌肫鸩脊萨B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我”與布谷鳥之間充滿了感情。布谷鳥仿佛成廠“我”的好朋友.時時提醒“我”好好學習,不斷催“我”奮進)
指導朗讀。
④練習朗讀第4-9自然段。
2、瀆第10—11自然段,體會鳥語的“豐富”及勺浯給“我”的心靈帶來的影響。
、僖龑^第10自然段。
人們為什么喜歡“喜鵲”?
從哪兒看出人們喜歡“喜鵲”?
從哪兒看出“我”的愛鳥之情?
、谥该x第1l門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看出“我”與鳥兒建立廠異常深厚的感情?
讀后討論。
指導朗讀。
小結:“我”不光聽懂了烏語,而日-從鳥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3.學習第三段:
“我”與鳥兒之門建守了深厚的感情,鳥兒成了“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
4.討淪:為什么說“烏兒的確是人類的好朋友?
5.小結。
指導背誦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話,很容易背誦。
2.重點指導背誦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導學生按語言的敘述順序進行已億。
、龠呑x邊記:作者先寫刊‘么,再寫什么?(先寫爺爺講的公冶長的傳說,再寫“我”聽到傳說后產生的愿望及行動)
、诰毩暠痴b。
(2)第4-11自然段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構成的“我”與布谷鳥進行有趣
1.出示牛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觀察田字格’卜生字的寫法,說逗難寫的和容易寫錯的字“催、傻”筆畫較多,要寫得緊湊些;“怠’’上中下三部壓緊能寫得過長;“冶”是兩點水,不能寫成三點水。、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抄寫詞語。
《鳥語》教案 篇6
《鳥語》說課稿
《鳥語》是小學語文國標本第八冊的一篇課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充滿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結構清晰,重點突出,插圖也很精美,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
課文的第4—11自然段是重點段落,也體現了“我”在特定環境下的獨特感受。鳥兒真的有語言嗎?課文中的“我”真的能“聽懂”鳥語,與鳥兒交談嗎?這是學生理解中的一個難點。因此,如何引領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同時,去深切地體會“我”與鳥兒的那份親密無間、心心相通的濃濃的人鳥情是我要重點把握的。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疏忽”“倍感親切”造句。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與鳥兒的交流過程,體會“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熱情。
其中目標3是重點也是難點。我預設用三課時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采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首先揭示課題,(板:鳥語)引導學生由課題質疑,然后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接著,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著重對“犒”“矯”“公冶長”等字詞進行正音,并對一些不容易讀好的句子留心指導,如“公冶長,公冶長,南山頂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來,你吃肉,我吃腸。”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仔細讀課文,并適時梳理課文,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我”怎么會想要通曉鳥語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我”與鳥兒的交流?通過不同層面要求的讀,引導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主要分三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走進鳥的世界。
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并指名交流接著多媒體展示美麗的森林畫面及百鳥爭鳴的熱鬧聲音,生動的畫面很自然地把學生引進了鳥兒的世界,為進一步學習作好了鋪墊。
二、研讀課文,感受人鳥情深。
課文的4—10自然段寫的是作者與布谷鳥、喜鵲的兩次對話,我準備“一扶一放”,與布谷鳥的對話,我準備扶著學生去研讀感悟,分六步進行:
一“讀”。引導學生自讀4—9自然段,知道作者聽懂了布谷鳥的叫聲。
二“聽”。多媒體展示布谷鳥及它的叫聲,引導學生認真聽,從而了解布谷鳥其實不會說話,那是作者根據鳥叫聲進行的猜測,(板猜想)所以,我將提醒學生注意“種田織布”“勤勞刻苦”與“布谷布谷”句尾都以“u”壓韻,讀時要注意節奏。
三“演”。我將引導學生小組來演一演對話,表演時可戴上頭飾,以使學生盡快融入角色。接著我將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無拘無束”“仿佛也變成了……鳥兒”等詞句進行評價,在評價中引領學生感悟到“我”與鳥兒的傾心交流、物我相融。
四“質疑”。我將適時出示句子“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睘槭裁茨?學生可暢談自己的理解,我將尊重學生的個體感悟。
五“議”。為什么“我”和布谷鳥之間能達到這樣心心相通、物我相融的境界呢?我將引領學生聯系1—3自然段,找相關句子,了解到作者從小就愛看鳥兒“美麗矯健”的身姿,愛聽(板傾聽)鳥兒的“歌聲和軟語”,為了想要和公冶長一樣通曉鳥語,常和鳥兒去談心聊天。
六“再聽”。多媒體再次播放布谷鳥的叫聲,引領學生用心聽,用心揣摩鳥語,看看能不能聽出自己的感悟。
關于和喜鵲的對話,我將利用媒體播放鳥叫聲,然后讓學生以文本為基礎,創造性地去解讀,表演。
此時,我想學生已不單單滿足于跟著作者走了,而也想讓自己做一回鳥的知音人了,因此我將適時播放一些鳥叫聲,如黃鶯啦、百靈啦……讓學生來猜猜它們在說些什么。這個拓展不僅有利于形成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愛鳥護鳥。
在學生激昂的情緒中我將引讀并出示第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話,并通過多媒體畫面的動畫演示,讓學生體會這些鳥兒是否擁有這種精神。另外,結合省略號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和句式訓練,即運用“從 那里,我認識到 ;從 那里,我懂得了 ;從 那里,我學到了 !睂懸粚戇可以從其它鳥兒給我們帶來的啟示,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此時此刻,不管是作者,還是學生,都將涌起強烈的感覺: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哇。ò迦祟惖呐笥眩┐藭r此刻,再來讓學生讀課文,定能達到披情入文的境界。
三、 拓展延伸,深化愛鳥認識。
1、看一看,你喜歡的鳥是什么樣子?聽聽它們的叫聲。
2、做一做,為護鳥做一件有益的事。
第三課時,主要是指導造句“疏忽”和“倍感親切”,以及指導學生寫一寫自己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以上只是我的預設,教學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少“生成”,我將作及時而相應的調整。
板書設計:
鳥語
傾聽 猜想
人類的朋友
《鳥語》教案 篇7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作者與鳥兒的交談、猜想鳥語的意思、和鳥兒結下深厚感情的故事,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
3、激發學生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感悟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1、師引導學生觀看“百鳥爭鳴”的錄象片段。 (學生邊看邊議論)
2、導語:同學們,有人說鳥兒是會“說話”的,它們的語言被稱為“鳥語”。(板書課題)看到這些可愛的鳥兒在枝繁葉茂的樹林里翩翩起舞,聽到它們悅耳的鳴叫聲,你想知道它們在說些什么嗎?
據說,古時候有個叫公冶長的人,他就是位通曉鳥語的專家。有一次,他從燕子的叫聲中聽出:“公冶長,公冶長,南山頂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來,你吃肉,我吃腸……”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聽了這個故事,你心中有什么奇思異想呢?
。▽W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把鮮明生動的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面對熱鬧非凡的畫面,學生也像鳥兒一樣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議論,這正是他們內心的主觀需求,也是他們對內心思想感情的真實表達。教師對課文中故事的講述,更激發了學生對鳥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了閱讀期待,為深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過渡:許多同學都想像公冶長一樣,成為一個通曉鳥語的專家。大家想知道小作者的想法嗎?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文中最能表現作者想法的一句話。
。ㄉx課文,畫出相關句子,然后交流。)
2、教師借機出示: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1)你能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2)作者為什么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人呢?
。▽W生齊讀第三自然段的相關語句)
3、過渡:于是,“我”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你知道“我”都和哪些鳥兒交談過嗎?你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呢?(學生交流匯報)
4、學習探究文中“我”和鳥兒交談的部分。
1)出示自學提示:
a、仔細讀課文,畫出“我”和鳥兒交談的句子;
b、體會在和鳥兒的交談中,“我”感受到了什么樂趣。
2)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匯報。(師隨機演示課件)
a、“我”和布谷鳥對話的句子是“你做什么?”“種田織布!薄澳阆矚g什么?”“勤勞刻苦。”通過和布谷鳥的交談,“我”知道了學習要勤奮刻苦,不敢疏忽怠慢;
b、“我”從喜鵲“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的叫聲中,想到了它是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彪m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5、品味“鳥語”,學做“知音”。
1)過渡:一聽到鳥兒的叫聲,作者便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那么,你是不是也想做一回鳥兒的“知音”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鳥兒清脆的叫聲,看你是不是也能做出豐富的猜想,編織出有趣的故事來呢?
。ń處熢俅尾シ砒B兒活動的錄象片段)
2)學生觀看錄象片段,展開想象,編織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同學一起交流。
[小孩子都是有靈性的,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獨有的感受和想法,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表現機會。這個環節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把自己的閱讀、理解、觀察、思考、想象、感受等和語言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過渡:同學們體會得真好,你們從鳥兒的活動和叫聲中編織出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大家雖然不一定真正體會到鳥語的意思,可是卻和鳥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作者也和大家一樣,從鳥兒的身上明白了許多道理。
。ㄍ队俺鍪荆簭慕K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4)生齊讀這幾句話,然后和同桌討論,完成下面的作業:
從 的 那里,我認識到 ;從 的 那里,我懂得了 ;從 的 那里,我學到了 。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言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模擬的語言情境中,通過“實踐”去學習語言,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在這部分教學中,無論是讓學生根據創設的情境編故事,還是練習仿寫句子,都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語言,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6、賞讀課文,加深感悟。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賞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2、是啊,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墒窃谖覀兊纳钪校瑓s有一些人捕鳥、殺鳥,破壞了鳥兒生存的環境。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交流)
3、(教師投影出示,學生齊讀)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鳥兒,保護自然,讓我們共享碧水藍天!
[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在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語言知識,增強語言積累,更應該關注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通過前面一層一層地深入學習,學生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經深深地滲透到心中,這部分的交流升華了感情,更有助于學生把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
附:板書設計
鳥 語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愛護鳥類 保護自然
《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 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體會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能為學習創設良好的情境。在教學中,我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百鳥齊鳴”的錄像片段,把孩子們帶入了鳥的世界,鳥兒那矯健的身姿、清脆的叫聲,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他們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情感,有的同學不時發出一聲聲驚嘆,這些正是學生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為了給學生創造語言表達的機會,我再次播放這段錄像,讓他們傾聽鳥語,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編一編有趣的故事,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課文語言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兩次播放錄像,為學生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啟發個性思維,尊重學生感受。在課文中,小作者為了成為鳥兒的知音,“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為了真正讓學生走進鳥的世界,體會作者的這種感受,我組織學生自己編故事、仿寫句子,把對文本的理解與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點燃了學生創新的火花。一個同學在談到喜鵲的叫聲時說:“有一次,我取得了好成績,走在回家的路上,聽到喜鵲在‘喳喳喳喳’地叫,好像在說:‘祝賀你呀,祝賀你呀!’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边有的同學從布谷鳥的叫聲中聽出了“刻苦讀書”,從燕子的叫聲中體會到了“好好學習”……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真實地表達了出來,既鍛煉了學生思維,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落實“三維”目標,提升人文素養。語文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增強語言積累,更應該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使 “三維”目標落在實處。我結合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破壞鳥兒的生存環境、捕鳥、殺鳥等現象,讓學生來談談他們的看法,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將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做保護鳥兒的“小衛士”。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使學生走進了文本,激發了愛鳥、護鳥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使“三維”目標有效地落在了實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鳥語》教案 篇8
課題 鳥語 課時 2 執筆者 黃華萍 時間 2006、4一、 教材分析文本解讀蘇教版小語四下《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經歷著“我”的經歷,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們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人鳥情,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走進文本,經歷“我”的經歷,感受“我”的感受,體會鳥語帶給我的情趣,明白我從布谷鳥交談、傾聽喜鵲報喜以及從鳥兒豐富的語言中學到了很多道理。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的學習,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情感。教學重難點 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的學習,走進文本,經歷“我”的經歷,感受“我”的感受,體會鳥語帶給我的情趣,明白我從布谷鳥交談、傾聽喜鵲報喜以及從鳥兒豐富的語言中學到了很多道理。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情感。二、設計理念1、 創設情境2、 精讀感悟3、 空白拓展播放音效、激發愛鳥——故事講演、引發知鳥——走進文本、啟發懂鳥——練習設計——延伸護鳥三、課程資源 四、教學活動預設(含課后活動)一、播放音效、激發愛鳥1、 (出示多媒體畫面)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美麗的鳥兒,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些鳥又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呢?【悅耳的鳥鳴,輕靈的跳蕩,牽動著我們的心。靈動的眼睛,尖尖的細爪,五顏六色的羽毛,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鳥的身軀是玲瓏飽滿的,細瘦而不干癟,豐腴而不臃腫。無論是它的身形姿態,都透露著天地間的至美】2、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走近文中的我,走進鳥的世界,去用心聆聽《鳥語》 學生讀課題二、故事講演、引發知鳥1、過渡:鳥兒是會“說話”的,有人也真懂鳥語,據說孔子的女婿公冶長就從鳥兒的呢喃軟語中 聽到了一件神奇事情。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并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個有趣的故事。2、生自由讀課文,并準備用自己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個故事。教師相機指導讀好燕子的呢喃軟語!菊l能模仿燕子的呢喃軟語,讀好這句話】 反思與重建 3、聽著這個有趣生動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感受呢?(教師在學生的發言基礎上要有提高,要有意識滲透第三小節的內容)!灸芨B兒談談心,聊聊天,生活中宛如又多了一位同伴。能精通鳥語,聽聽鳥類王國的趣事,那可真是一件愜意的是啊!】4、是啊,此時: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真切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那你們呢?齊讀 :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過渡:于是,我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三、走進文本、啟發懂鳥1、過渡:作者究竟聽懂了哪些鳥語呢?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課文的第4-6小節,并把自己喜歡的鳥語段落多讀幾遍。2、交流: 布谷、喜鵲3、學習4——5小節(布谷鳥)a、(出示布谷鳥的圖片)生交流:我最喜歡布谷鳥的叫聲,它在說種田織布、勤勞刻苦。b、師:是啊,那“布谷、布谷”親切啼叫,深深地吸引著我,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了。讓我們也來讀讀。同桌合作,一個做我,一個做鴿子。c、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指導讀好(布谷布谷,種田織布,布谷布谷,勤勞刻苦)d、讓我們再來聽聽布谷鳥的叫聲,看看你還聽到了什么?生:不可疏忽、不能馬虎、快快讀書、工作刻苦……e、這樣無拘無束地一問一答,……,我自己也仿佛……齊讀第9小節余下部分。4、學習第6小節 (喜鵲)過渡:布谷鳥的語言大家聽懂了,那么有誰喜歡喜鵲嗎?a、生交流說說喜歡的理由。b、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指導朗讀 讀出喜氣。c、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你愿意做一只喜鵲來報喜嗎?d、引讀 聽著喳喳喳喳的報喜聲,怪不得作者說: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5、學習第7、8小節a師:作者走近和交談的鳥兒并不僅僅是布谷、喜鵲,還有……b同學們,此時此刻,作者已經成為鳥的知音,你們想成為鳥的知音嗎?現在我們就來到了鳥類王國,c讓我們也來與鳥兒對話,做做猜想。出示多媒體的圖片,并播放聲音。想象鳥語對話d是啊,它們的語言真是豐富極了!作者更是鳥兒的知音,他還從鳥兒的身上得到了啟示。出示:四個排比句式,引讀。 e、出示圖片:你還從這些鳥兒的身上獲得怎樣的啟示呢?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從 ,我 ;從 ,我 ;是啊,鳥語不但好聽,還能給我們帶來深刻啟示,讓我們來真切地感受一下吧:鳥兒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f、課外鳥語文章欣賞。 四、練習設計——延伸護鳥這么美的課文,老師發現大家都愛上鳥了,老師這里有兩個小練筆:(1) 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2) 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板書設計鳥語愛 鳥懂 鳥學 鳥鳥是人類的朋友作業設計 1、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2、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鳥語》教案 篇9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1)普通詞語
。2)寫出這樣的清閑這個詞語的反義詞
。3)聽意思寫詞語
2.想想哪些詞語是寫鳥的,哪些詞語又是寫人的呢?
。1)學生說
。2)有不同意見嗎?
。3)齊讀
3.文章作者對于鳥類的情感是不斷變化的。
二、新授
1.文章剛開始時作者對于鳥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學生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的呢?
(1)讀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是怎樣和哪些鳥兒交談和接近了呢?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課文的第三道十一自然段。
。1)學生讀
(2)師生交流
(3)你們最感興趣的是誰的鳥語呢?
4.大家聽,看看布谷鳥究竟在說些什么呢?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的第四到九自然段。
。1)學生自讀
(2)學生同桌交流
。3)師生交流
學生說
你怎么知道作者聽懂了?
“分明”
你能給它換一個詞語嗎?
確確實實、的確(學生齊讀這一句)
還聽懂了什么?
同學們看,在布谷鳥的語言中,作者聽懂了這么多,老師都想和它對話了。老師和電腦合作對讀。
你們也想來試一試嗎?
同座試一試,展示著練習
請兩對。(感覺怎么樣?師生點評)
你們看,布谷鳥,還在對作者說說什么呢?(想想)
作者和布谷鳥兒對話,有趣極了,讀下面的課文。(學生齊讀)
5.喜鵲的語言作者聽懂了嗎?請一位學生讀課文的第十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3)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學生說:中大獎、生寶寶、結婚、過節得到壓歲錢等等
同學們你們的喜事可真多,你們愿意做一只喜鵲來報喜嗎?請一位學生讀“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嗎?(神州飛空,五一勞動節到了 過年了,生日快樂,新年駕到,生孩子了,)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自己報喜
。ㄉ险n聽到這里,的確是非常高興的,但是,我們總是難以感受到鳥語給作者帶來些什么?作者為什么喜歡鳥語呢?總是老師在說)
喜鵲……,所以作者說,請學生讀下去,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
6.在與布谷鳥、喜鵲的交談中,老師還懂得了很多鳥類的語言,還聽懂了什么鳥的語言?
(1)師生交流
。2)老師領讀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學們,此時此刻,作者已經成為鳥兒的知音,你們想成為鳥兒的知音嗎?我們也來與鳥兒對話,做做猜想……
。3)聽鳥的叫聲。(知道的學生說,不知道的老師說)用多媒體的設備出示圖片,點擊后圖片放大,并出現聲音
還想聽一聽嗎?還想聽誰的歌聲?它在說什么呢?
師生交流
還想聽誰的?它在說些什么呢?大家來猜想一下。
師生交流(生;多么美麗的早晨。
還想聽什么?它在說什么?(啄木鳥)(抓蟲子)
。ń處熢谶@里和另外幾個點所設計的拓展訓練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試卷練習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習題,而且對于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這個訓練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習題、和教材中例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良好的訓練的目的。這一點,我個人非常欣賞)
7.作者更是鳥兒的知音,他還從鳥兒的身上得到了啟示。出示:從……
(1)這段文字寫得非常整齊,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2)指名讀
。3)讀得非常認真,但是感情上……
(4)再請一位學生讀――再請一位學生讀――齊讀之
。5)試著背一背(學生自練)――指名背(背誦得十分正確,如果帶上點感情就更好了)——再請一位――齊背
8.同學們作者在和鳥兒接近、交談的過程中,鳥語不但好聽,還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1)自己讀,你覺得應該怎么樣讀就怎樣讀。
。2)指名讀
。3)指導朗讀“的確”“好朋友”
。4)冰心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5)齊讀
(6)剛才我們跟著讀者聽鳥語、對話鳥語……看看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
。7)放錄音(一段不是課文中的文字)
最多的是麻雀……頃刻間就無影無蹤了,鳥語是最動聽的語言,找一個樹林子,你的心靈就貼近上的心靈,聽綠蔭深處的鳥的鳴聲。頑皮的山雨……假如天空中看不見鳥影,沒有鳥的叫聲,生活會多么……讓我們的家園……
。ㄟ@里,老師設計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語句,學生聽得很美,一種聽覺上的享受,很棒的。
三、課外練習
1.這么美的課文,老師發現大家都愛上鳥了,老師這里還有兩個小練筆:
。1)聽鳥語談感想,找一種鳥,聽聽鳥鳴,談談自己的感受
。2)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我們再找時間來交流交流,好嗎?
。ㄟ@里又是老師在“騙”學生,又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你真的會和學生繼續交流嗎?是通過郵箱,還是通過信件,還是有其他的方式,我們的老師以為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的一句話,但是在孩子稚嫩的心中卻留下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你表現得這么出色,哪個孩子不喜歡你呢?他多么期待著和你再次相會!但是,這僅僅是一個美麗的不可能實現的愿望了……)
其實,老師的教學水平還是很高的,《鳥語》這篇課文,我上了好幾次,但是效果都沒有今天聽課上得這么好,看來還有很多東西要學!慚愧了!
《鳥語》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了解“我”跟鳥兒交談的故事及從中受到的啟示,體會“我”的愛鳥之情。
2、摘錄好詞好句。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并從中受到的啟示和教育。
教學內容:京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5 課《鳥語》
課時分配: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收錄一些鳥的叫聲。
2、搜集一些鳥的圖片,制作成課件(一棵茂盛的大樹,樹上停著一些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qing導入:
1、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用我們人類的語言和同伴交流著,通過語言來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同樣,動物們也有各自的語言。
2、請同學們來聽一聽這只鳥兒在說什么呢?(放鳥叫的音效和課件)。
3、看來我們同學還都不太懂鳥兒的語言,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人公不但非常愛鳥,而且還懂鳥兒說話,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吧,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正音、解詞:
1、請同學出聲讀課文,注意字音要讀正確。
2、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作者愛鳥,愿意和鳥交流并與鳥相處的事)
3、解釋詞語:軟語、怠慢、搏擊。
三、深入理解。
。ㄒ唬、“愛鳥”。
1、請同學默讀第1至第3自然段,邊讀邊想,從哪兒能看出作者愛鳥?
2、過渡:正因為作者愛鳥,才能用心和小鳥交談,懂得它的語言。
(二)、“懂鳥、學鳥”。
1、作者和布谷鳥是怎么樣對話的,從交談中學到了什么呢?小聲讀課文。
2、請同學分角色朗讀作者與布谷鳥的對話。(教師適時放布谷鳥叫聲的音效,讓學生明白布谷鳥叫聲聽起來很像“勤勞刻苦”的聲音)
3、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想從與布谷鳥交談中學到了什么?(刻苦學習)
4、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從喜鵲的語言中得到了什么?(教師適時放喜鵲的叫聲)
5、指名讀課文,回答。為什么說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
6、小聲讀課文,作者還從鳥語中學到了什么?
7、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讀邊概括:作者都從哪些鳥的鳥語中得到了啟示?
四、總結課文,展開想象。
1、作者因為愛鳥,愿意和鳥交談,成為好朋友,才能懂鳥兒的語言,他又從和鳥的相處中得到了啟示,學會了許多道理。(教師隨即板書:愛鳥、懂鳥、學鳥)
2、下面我們再來聽聽鳥兒們的叫聲,請大家用心去聆聽,展開想象,聽聽鳥兒們在說什么呢?(放一些鳥兒叫聲的錄音)
學生自由發言。
五、布置作業:
1、用心觀察其他動物,試著了解他們的語言,看看你能從它們的語言中得到什么啟示。
2、摘錄好詞好句,并背誦。
板書設計:
15、鳥語
愛鳥
懂鳥
學鳥(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及時板書)
《鳥語》教案 篇11
《鳥語》教學反思
《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體會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上課伊始,我先將收集的百靈、喜鵲、布谷鳥的叫聲放給學生聽,讓學生說:“聽到了這樣的叫聲,你仿佛來到了怎樣的環境,感覺怎樣?”“猜猜它們在說什么?”在學生對鳥兒已有“好感”的基礎上,我再繪聲繪色地講述公冶長的故事,使鳥兒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贝藭r也成為孩子們的心聲!傍B兒”真能表白?我們能否聽懂?他們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走進文本。
二、啟發思維,尊重學生感受。
在課文中,小作者為了成為鳥兒的知音,“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為了真正讓學生走進鳥的世界,體會作者的這種感受。在初讀課文之后,我運用了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在和________的交談中,我懂得了___________!被颉霸诤蚠______的交談中,我學到了______!弊寣W生對課文有大概了解。這一句式也為之后的想象說話打下了基礎。之后我再引領學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進入文本,去和孩子們與喜歡的鳥類聊天、對話。教學與布谷鳥、喜鵲對話的自然段,我抽出“無拘無束、倍感親切”兩個詞語,通過這兩個詞語的聯系上下文解釋引入到和布谷鳥及喜鵲談話的內容中去。與布谷鳥的對話,讓學生想象并表演小作者和布谷鳥還會聊些什么。而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小作者還會從那些鳥的身上得到啟示呢?再次使用“在和________的談話中,我懂得了___________!被颉霸诤蚠_____的交談中,我學到了________!钡木涫,讓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對文本的理解與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并把感受真實地表達了出來,既鍛煉了學生思維,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延伸,提高人文素養。
語文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增強語言積累,更應該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我結合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破壞鳥兒的生存環境、捕鳥、殺鳥等現象,讓學生來談談他們的看法,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將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做保護鳥兒的“小衛士”。
《鳥語》教案 篇12
一、揭題
1、“先請大家聽一段聲音。”播放鳥叫聲,問:“你們聽到了什么?“
2、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想到了哪些詞語(婉轉動聽,悅耳…)老師想送給你們一個詞語,出示:呢喃軟語,這樣親切、溫柔的鳥叫聲我們就可以叫——讀“呢喃軟語”。
“呢喃軟語”除了形容鳥叫的聲音,還可用來描寫人們小聲說話,再讀這個詞,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3、從前有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也像你們一樣喜歡聽鳥叫的聲音,他就寫下了這篇文章——讀課題。顧名思義,鳥語---是什么意思?(鳥的語言,鳥的叫聲)
二、初讀課文
1、他為什么會喜歡上聽鳥語的?又到底聽懂了沒有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學生自讀。標上小節。
三、檢查讀書
分節指讀課文,正音。
。1)概括節義。
。2)第二小節讀完后,在這一小節中,提到了一個通曉鳥語的專家——出示“公冶長”。注意“冶”的字形,與“治”比較。為什么用 呢?老師告訴大家,我們的漢字可講究了,古人用 代表冰,用冰的融化來代表金屬的融化。
(2)第四、五小節兩人分別讀完后,說:“我和布谷鳥你來我往,一問一答,多么有趣!在這里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字。”出示——“勤”。
①“看,‘勤’在古代是這樣寫的,
“勤”字請你右邊像一只手,左邊有一塊地,人們要拔這里的草,捉這里的蟲,干得可起勁啊,這就叫‘勤’。”
、“勤”字比較復雜,請同學們注意看,它是怎么寫的(動畫演示),練習書寫。
、勰阆氲搅四男⿴в“勤”字的詞語?
④是啊,我們做工要勤勞,學習要勤奮,可不能疏忽怠慢。讀“疏忽怠慢”。
⑶在這里,老師還有還有一個詞要考考大家。出示:無拘無束。文中講誰無拘無束?(我和鳥兒交談就像和好朋友似的,無拘無束。)
四、理清脈絡
1、讀完了課文,現在你能說說作者聽懂了鳥語了嗎?課文哪幾小節告訴了你?(爭論:聽懂、沒聽懂)板:聽懂鳥語
2、那么是什么激起了他對鳥語的興趣呢?
小結:是啊,從小就愛鳥的我,聽了爺爺講的傳說故事就更加——,特別愛——,(板:愛上鳥語),進而就聽懂了鳥語,和鳥兒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五、重點學習第二段(第二、三小節)
1、這是一個怎樣的傳說故事呢?你們讀一讀(學生說有趣)
2、誰來讀一讀。你們聽,讀出有趣了嗎?哪里讀出有趣來了?
讀小燕子的話,注意小燕子說的可是呢喃軟語,應該讀得……誰來試試?老師也想來讀讀。
。ㄔu價:真是一只可愛的燕子。這只燕子真機靈。
3、這是多么有趣啊,難怪作者想做一個……(引讀第三小節:即使……能跟……也是…….于是…….)
4、就這樣,我和鳥兒成了好朋友,那么以后我和鳥兒又是怎樣傾心交談的?從中又有哪些收獲呢?下節課我們重點學習。
板:
鳥語
從小愛鳥
愛上鳥語
聽懂鳥語
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的第一教時是感悟解讀課文的鋪墊,是進入文本對話過程的蓄勢。因此,應整體感知課文,掃除閱讀障礙,理清文脈與課文大意,有時間帶教課文的一部分。所以我教學《鳥語》第一課時,旨在讓學生學會生字新詞,了解本文大意,并且學習課文1-3自然段,知道作者為什么想學會鳥語的原因,初步感受鳥語的樂趣。
在教學字詞時,我盡可能地采用多種方法。在《鳥語》教學伊始,課件播放“鳥叫”聲音后,我對學生說:“孩子們,你們聽到了什么?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想到了哪些詞語?孩子們“舊情復燃”,小嘴中迸出了一個個詞語,對小鳥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在此基礎上,出示:呢喃軟語,讓學生結合情境學習這一新詞。
再如:教學“勤”字,我先出示它的篆書體,結合字形讓學生猜猜它的意思,這樣利用漢字造字規律輔助教學,加深了學生對“勤”字的理解。另外,“勤”字的結構比較復雜,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書寫演示,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所演示的動畫上,通過觀察,更好地掌握它的字形。
在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從小就愛鳥的我聽懂了鳥語了嗎?課文哪幾小節告訴了你?那么是什么激起了他對鳥語的興趣呢? 從而理清文脈:從小愛鳥、愛上鳥語、聽懂鳥語。
總的來說,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及課堂上師生的表現都比較滿意,但細細推敲,也有不少遺憾。由于時間原因,歸納、概括內容部分稍簡略了點,如果在這方面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教學將會更扎實、高效。
評課:
對中年段目標把握準確,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學生思維積極,教師能及時捕捉課堂生成,調整教學,以生為本。詞語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若能對中年級概括能力、方法給予更多的指導,教學將更為扎實、有效。
《鳥語》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通曉、刻苦、疏忽、喜訊、紀律、翩翩飛翔、倍感親切、搏擊風雨”等。
2、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愛鳥、愛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3、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4、能體會引號的作用。
5、能發揮想象,編寫一段自己與一種鳥的有趣的對話。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愛鳥、愛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2、能體會引號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發揮想象,編寫一段自己與一種鳥的有趣的對話。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為什么?
2、鳥也有語言,鳥的語言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去揭開謎底。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叫——鳥語(板書課題)
3、指名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生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用各種方法理解詞義。
2、自學反饋,出示詞語。
指名讀、齊讀,說說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三、深入研讀,學習課文。
1、師過渡: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的身姿,愛聽鳥兒的鳴叫。天長日久,孩子和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與鳥兒有異常深厚的感情?
。ǔ鍪揪渥
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那美麗矯健的身姿,愛聽它們的歌聲和軟語。
聽爺爺說,鳥兒是會“說話”的,有人也真懂鳥語。
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
2、“我”和哪幾種鳥對話?聽鳥兒說些什么?有什么收獲?輕聲讀課文4—8節,圈圈畫畫。(板書)
3、課文中出現了許多有引號的句子,請你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句子中的引號分別表示什么?
(我問布谷鳥:“你做些什么?”
聽爺爺說,鳥兒是會“說話”的。
我多么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春天,布谷鳥“布谷,布谷”的啼叫著。)
1)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文中許多地方都用到了引號?板書:
2)誰知道引號的作用?
3)交流,師板書:1、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2、表示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
3、表示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4)想一想這里的引號分別是什么意思。
5)交流。
4、是。√扉L日久,雖然我一直沒有學到公冶長的本領,卻跟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引讀)
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
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
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
從那里,我。
1)指導朗讀。(排比句)
2)你能不能任選一種動物也試著來說幾句話。
3)生交流。
5、從剛才的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
1、你想不想和你喜歡的鳥兒說說話?請你發揮你的想象,編寫一段你與畫眉(或黃鶯、百靈等小鳥)的一段有趣的對話。
2、生交流
3、寫段練習
五、布置作業。
發揮想象,編寫一段自己與一種鳥的有趣的對話。
板書設計:
7、鳥語
布谷鳥 學會 勤勞 刻苦
喜鵲 帶來 希望和安慰
畫眉
黃鶯 編織 許多故事
百靈
燕子 勤勞的可貴
大雁 紀律的重要
蒼鷹 勇敢頑強的精神
《鳥語》教案 篇14
神鳥以其聰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頭。為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關于神鳥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盡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后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一起來看下吧!
《神鳥》這篇課文是蒙古族民間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只聰明伶俐,會說話的神鳥,許多國家的國王、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沒捉到。依爾特戈爾可汗三次捉到神鳥,神鳥卻用講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脫。
文章內容淺顯易懂,教學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先讓他們自學自悟。
課堂上,我是這樣教學的:先讓學生帶著老師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文本內容,了解故事大概內容,記下不明白的問題。神鳥神奇在哪兒?為什么稱它為“神鳥”?以讀促思,讓學生在思考中不斷提高自身獨立的閱讀課文的能力,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然后抓住神鳥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從可汗手里逃脫的進行教學,感悟神鳥的神奇,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學生通過閱讀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認為故事中的狗、烏鴉、貓很善良、忠實,有的認為它們命運很悲慘,很是冤枉,可憐;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同學認為他們做事沖動、缺乏調查,有的認為他們也很善良,知錯就改,后悔莫及……
學生通過充分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探尋了三種動物被錯殺的原因,由此產生深深的震撼:這么善良的動物,人類的朋友,就因為人們沒有仔細調查,被錯殺了。使學生明白:如果遇事不經過仔細的調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會辦錯事,甚至會傷及無辜,傷害忠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給予學生自由的時間,聯系實際自由暢說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是否也因誤會而造成傷害的例子。由此學生聯想到了自己,使得他們認識事物的片面性,思想的狹隘性,造成對人對事理解的偏激,往往也是沒有經過調查研究,就輕易下結論,造成誤會是很不好的。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學生變得心胸闊達,遇事能冷靜處理,就是最大的成功。
《鳥語》教案 篇15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5課《鳥語》。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結構清晰,重點突出,是培養學生感情朗讀、錘煉語感,提高語言修養的佳篇。
由于學生對鳥兒的種類及叫聲并不精通,與文中“我”所生活的環境有著一定的距離,所以,深入文本感悟其內在含義有一定的難度。針對以上學情,依據四年級教材的特點及新課程理念,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以學定教,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評價能力。
3、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感情。
“如何讓學生了解文中幾種鳥語的特點及給我帶來的樂趣”作為理解本文的重點,“學會想象,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對鳥的愛”是本文的難點。
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打算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來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首先,我引導學生根據課題進行質疑,以幾個關鍵的問題做為學生自讀的主線,接著,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如通過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呆愣愣、無拘無束、疏忽、怠慢”;通過查詞典來理解“矯健、通曉、犒賞”;結合生活體驗來理解“催促、應驗、預報”等詞語。而讀的時候,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指名讀、評讀等多種方式,把課文讀通、讀流利,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脈絡即從小愛鳥——與鳥交談——傾聽鳥語——猜想內涵——悟出道理——結下人鳥深情,并為學生布置了這樣作業,找到文中最能體現“我”愛鳥的句子,抄寫下來,體會句子的含義。為下文進一步品讀課文打下基礎。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第二課時的設計
這一課時的教學我設想通過三大步九小步教學來完成
三個環節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一、激情導入
在簡要的復習之后,我引導學生聽“百鳥爭鳴”的錄音,聽到它們悅耳的鳴叫聲,這時學生的全部注意力被緊緊地吸引住了,他們邊聽邊議論,都在猜測鳥兒們在說些什么?這時,我適時引出公冶長的故事,激發了學生對鳥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了閱讀期待,為深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民主導學
1、抓住作者情感點,走進文本。
當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萌生了想成為一個通曉鳥語的專家的愿望時。我引導學生到文中去尋找小作者在聽了故事后的想法,請學生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文中最能表現作者想法的一句話,與同桌討論。在學生交流時,我相機出示: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繼而思考,作者為什么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人呢?引導學生借助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從小”“愛鳥”“愛看”“愛聽”等詞,及第三自然段中“談談心、聊聊天、經常、試探、交談”等,來體會作者對鳥的喜愛對鳥語的極大興趣,并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表達作者的情感。
2、以“趣”為著眼點,自主閱讀
課文的四——七自然段分別向我們再現了作者與幾種鳥兒間交談的畫面,我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一個畫面,動筆圈一圈、畫一畫,找出重點詞語,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讀一讀、議一議,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這里以“我與布谷鳥的交談”為例,談談我的教法:學生在交流這一部分時,我將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評讀等方式,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體會作者與布谷鳥那無拘無束的對話,而后引讀第五自然段,抓住“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懈。”一句話進行說話訓練:聲聲催促仿佛在說——,讓學生去切身體會鳥語帶給作者的無限的遐想空間。
“我與喜鵲之間的交談”一部分,我放手讓學生根據前一部分的方法自學,在“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一句中適時引發學生想象這喜事都是指哪些事。并抓住雖然……但是……這一關聯句來體會作者對鳥兒的喜愛。
3、品味“鳥語”,學做“知音”。
在作者與鳥兒交談的畫面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地對鳥語產生興趣,讓學生聽一聽鳥兒清脆的叫聲,做出豐富的猜想,編織出有趣的故事,與同學交流。這時學生把自己的閱讀、理解、觀察、思考、想象、感受等和語言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后,我引讀課文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鼓勵學生完成這樣的小練筆:從------------- 的那里,我認識到----------;從------------- 的那里,我懂得了-------------;從-------------- 的 那里,我學到了-----------------。 旨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語言,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在總結課文時,我將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并聲情并茂地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繼而引導學生當堂設計愛鳥的公益用語。使學生把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
在課后我將為學生布置兩個自主選擇的作業:1、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2、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或者招貼畫,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鳥語》教案 篇16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562
《鳥語》教學設計一
。ǖ诙n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作者與鳥兒的交談、猜想鳥語的意思、和鳥兒結下深厚感情的故事,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
3、激發學生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感悟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1、師引導學生觀看“百鳥爭鳴”的錄象片段。 (學生邊看邊議論)
2、導語:同學們,有人說鳥兒是會“說話”的,它們的語言被稱為“鳥語”。(板書課題)看到這些可愛的鳥兒在枝繁葉茂的樹林里翩翩起舞,聽到它們悅耳的鳴叫聲,你想知道它們在說些什么嗎?
據說,古時候有個叫公冶長的人,他就是位通曉鳥語的專家。有一次,他從燕子的叫聲中聽出:“公冶長,公冶長,南山頂上有只大肥羊?炜烊ケ硜,你吃肉,我吃腸……”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聽了這個故事,你心中有什么奇思異想呢?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把鮮明生動的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面對熱鬧非凡的畫面,學生也像鳥兒一樣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議論,這正是他們內心的主觀需求,也是他們對內心思想感情的真實表達。教師對課文中故事的講述,更激發了學生對鳥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了閱讀期待,為深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過渡:許多同學都想像公冶長一樣,成為一個通曉鳥語的專家。大家想知道小作者的想法嗎?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文中最能表現作者想法的一句話。
(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然后交流。)
2、教師借機出示: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1)你能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2)作者為什么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人呢?
。▽W生齊讀第三自然段的相關語句)
3、過渡:于是,“我”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你知道“我”都和哪些鳥兒交談過嗎?你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呢?(學生交流匯報)
4、學習探究文中“我”和鳥兒交談的部分。
1)出示自學提示:
a、仔細讀課文,畫出“我”和鳥兒交談的句子;
b、體會在和鳥兒的交談中,“我”感受到了什么樂趣。
2)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匯報。(師隨機演示課件)
a、“我”和布谷鳥對話的句子是“你做什么?”“種田織布。”“你喜歡什么?”“勤勞刻苦。”通過和布谷鳥的交談,“我”知道了學習要勤奮刻苦,不敢疏忽怠慢;
b、“我”從喜鵲“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的叫聲中,想到了它是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彪m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5、品味“鳥語”,學做“知音”。
1)過渡:一聽到鳥兒的叫聲,作者便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那么,你是不是也想做一回鳥兒的“知音”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鳥兒清脆的叫聲,看你是不是也能做出豐富的猜想,編織出有趣的故事來呢?
。ń處熢俅尾シ砒B兒活動的錄象片段)
2)學生觀看錄象片段,展開想象,編織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同學一起交流。
[小孩子都是有靈性的,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獨有的感受和想法,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表現機會。這個環節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把自己的閱讀、理解、觀察、思考、想象、感受等和語言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過渡:同學們體會得真好,你們從鳥兒的活動和叫聲中編織出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大家雖然不一定真正體會到鳥語的意思,可是卻和鳥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作者也和大家一樣,從鳥兒的身上明白了許多道理。
(投影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4)生齊讀這幾句話,然后和同桌討論,完成下面的作業:
從 的 那里,我認識到 ;從 的 那里,我懂得了 ;從 的 那里,我學到了 。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言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模擬的語言情境中,通過“實踐”去學習語言,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在這部分教學中,無論是讓學生根據創設的情境編故事,還是練習仿寫句子,都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語言,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6、賞讀課文,加深感悟。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賞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2、是啊,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墒窃谖覀兊纳钪校瑓s有一些人捕鳥、殺鳥,破壞了鳥兒生存的環境。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交流)
3、(教師投影出示,學生齊讀)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鳥兒,保護自然,讓我們共享碧水藍天!
[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在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語言知識,增強語言積累,更應該關注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通過前面一層一層地深入學習,學生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經深深地滲透到心中,這部分的交流升華了感情,更有助于學生把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
附:板書設計
鳥 語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愛護鳥類 保護自然
教學反思
《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體會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能為學習創設良好的情境。在教學中,我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百鳥齊鳴”的錄像片段,把孩子們帶入了鳥的世界,鳥兒那矯健的身姿、清脆的叫聲,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他們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情感,有的同學不時發出一聲聲驚嘆,這些正是學生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為了給學生創造語言表達的機會,我再次播放這段錄像,讓他們傾聽鳥語,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編一編有趣的故事,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課文語言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兩次播放錄像,為學生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啟發個性思維,尊重學生感受。在課文中,小作者為了成為鳥兒的知音,“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為了真正讓學生走進鳥的世界,體會作者的這種感受,我組織學生自己編故事、仿寫句子,把對文本的理解與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點燃了學生創新的火花。一個同學在談到喜鵲的叫聲時說:“有一次,我取得了好成績,走在回家的路上,聽到喜鵲在‘喳喳喳喳’地叫,好像在說:‘祝賀你呀,祝賀你呀!’我的心里甜滋滋的。”還有的同學從布谷鳥的叫聲中聽出了“刻苦讀書”,從燕子的叫聲中體會到了“好好學習”……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真實地表達了出來,既鍛煉了學生思維,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落實“三維”目標,提升人文素養。語文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增強語言積累,更應該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使“三維”目標落在實處。我結合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破壞鳥兒的生存環境、捕鳥、殺鳥等現象,讓學生來談談他們的看法,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將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做保護鳥兒的“小衛士”。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使學生走進了文本,激發了愛鳥、護鳥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使“三維”目標有效地落在了實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infoid=387205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