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但愿人長久》教案(精選13篇)

《但愿人長久》教案

發布時間:2024-01-27

《但愿人長久》教案(精選13篇)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詞語。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教育學生關心親人,關心他人,并領略皓月當空的美景,進行美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體會作者思念親人及熱愛生活的情懷。

  三、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節中的古文。

  四、教具準備:課文插圖;小黑板;字詞卡片

  五、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即興簡筆畫(月亮):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跟月亮有關的課文

  (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師述:但愿人長久,是蘇軾的千古名詞《水調歌頭》中的一句。

  3、出示詞句 指名讀 賽讀 齊讀

  4、過渡:蘇軾是北宋杰出的詩人、詞人和散文家。《水調歌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在怎樣一中情況下創作了這首詞的呢?我們一起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輕讀全文,教師巡視

  2、 出示生詞 自由練讀 指名讀

  蘇軾 朝廷 蘇轍 嬋娟 皓月當空 寬慰 玩耍 吟誦

  躺下 埋怨 眼睜睜 時隱時現 觀賞 品嘗 悲歡離合

  陰晴圓缺 屈指算來

  3、過渡:生字詞讀好了,老師要檢查你們的朗讀情況了,再給你們一分鐘。誰愿意來表現一下?勇敢點!

  4、開火車分節讀課文,隨機正音。讀錯再讀

  三、初讀1、2、3

  1、 指名讀:邀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1、2、3自然段,其他同學仔細聽,呆會把你的發現告訴我。

  2、 交流:讀明白了什么?簡介蘇轍。

  3、 哪個次寫出了蘇軾特殊的心情?(心緒不寧)

  4、 你有沒有心緒不寧的時候?指名說 師小結

  四、初讀4、5

  1、 指名讀,思考:與詩有什么關系?(寫出了詩句的意境)

  五、齊讀6

  六、過渡:中秋節的夜晚,當人們都在吃月餅,家人團圓的時候,蘇軾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找一找,劃一劃

  交流:心緒不寧 埋怨 寬慰

  小結:在呆會的課上我們繼續具體看課文,下面我們抄寫生詞。

  七、作業

  1、抄詞

  (1、讀生詞

  (2、強調字形

  (3、描紅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中秋之夜,萬家團圓,蘇軾抬頭望月思念著遠方的親人,寫下了千古名詞,誰來朗讀一下?指名讀 齊讀

  2、有什么不理解的嗎?自由發問

  3、提得真好,真會動腦筋!下面就 讓我們帶著問題,穿越時空,走近蘇軾的身邊!

  二、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小結:中秋佳節,那是團圓的日子,人們都舉家品嘗著月餅瓜果,觀賞著明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而我們蘇軾的心情卻是?用一個詞來概括。(心緒不寧)

  (1)他為什么心緒不寧?(思念弟弟)

  (2)他們兄弟感情怎樣?你能找出一個詞來形容嗎?(非同一般)

  (3)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3、指導朗讀

  (1)感情如此深厚的一對兄弟分別已經整整七年了,能不讓人思念嘛?何況還是人們賞月團圓的中秋節呢!你能讀出這種思念嗎?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老師體會到了其中的感情,可離非同一般還差點,誰再來試試? 指名讀 同學點評

  三、學習第4-6自然段

  1、月亮慢慢西沉了,月亮的銀光透過窗子灑到蘇軾的床前,思念在心中叫他久久沒能入眠!仰望天空,他不禁?(埋怨)他是怎樣埋怨的?誰來當個小蘇軾?全班一起埋怨!

  2、一般人贊美月亮,而蘇軾去埋怨月亮,這是為什么啊?

  3、然而,他又轉念一想,

  (1)(出示小黑板) 自由讀 指讀

  (2)范讀 齊讀:有人已經走進了蘇軾的心中,有些還在門外徘徊,誰想走進去?

  震撼了老師,老師還想聽聽你們優美的聲音!

  4、想到這,他的 心情又發生了變化?(寬慰)于是,蘇軾低聲吟誦起來! 齊讀

  四、釋疑

  1、 到現在為止,這首詩的意思你懂了嗎? 指名說

  2、 剛才提問的同學,你們的疑問解開了嗎?

  五、知識拓展

  1、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六、作業

  1、寫出反義詞

  悲 離 陰 圓

  美 亮 遠 留

  2、比一比,再組詞

  耍 賞 陪 偏

  要 嘗 倍 遍

  板書: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 埋怨 寬慰

  作者郵箱: gaotian111981@.資料提供者: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①出示自讀要求: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②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③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④學生練讀全文。

  ⑤抽讀卡片。

  ⑥讀準字音。

  ⑦理解詞語

  a、皓月:明亮的月亮。

  b、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范讀課文。

  3、細讀課文。

  (1)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

  ②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②“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③“形影不離”呢?

  (4)指導朗讀。

  (四)作業布置:

  抄寫詞語。

  (五)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細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3)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4)自由練讀。

  (5)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6)引導想象。

  (7)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8)細讀5,6自然兩段。

  (9)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10)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11)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1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1)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2)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

  (四)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埋怨

  重親情

  轉念

  寬慰

  通情達理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⒉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和熟記下列詞語: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屈指算來、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⒊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難點:

  ⒈重點: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蘇軾在中秋月夜思念親人的感情。

  ⒉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

  三、知識準備:

  引導學生事先通過網絡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及古人表達思念親人的詩句。

  [教學設計]

  第一教時

  一、教學目標:

  ⒈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⒊初步了解課文敘述的故事內容。

  二、教學過程:

  ㈠啟發學生大膽背誦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師吟誦蘇軾《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e),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qi)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提問:誰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教師適時介紹蘇軾。蘇軾是北宋杰出的詩人、詞人和散文家。他的父親叫蘇洵,弟弟叫蘇轍,也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世稱“三蘇”。

  蘇軾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詞的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㈡教師范讀課文。

  ㈢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把生字字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㈣檢查學生自讀效果。

  ⒈讀生字,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分清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⒉讀詞語:

  ⑴觀賞、思念、埋怨、寬慰、吟誦

  ⑵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屈指算來、悲歡離合、十全十美、陰晴圓缺

  ⒊讀課文,師生評議。

  ㈣簡要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詞語(1)、(2)進行復述。

  ㈤作業:抄寫詞語,熟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教學目標:

  ⒈感受作者在中秋月夜思念親人的感情變化過程。

  ⒉試著背誦課文4—6自然段。

  ⒊解答課文重疑難之處。

  二、教學過程:

  ㈠聽寫詞語;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吟誦

  ㈡找出上述詞語所在的段落,讀一讀,想一想:蘇軾為什么“心緒不寧”?為什么“埋怨”?為什么“寬慰”?

  ㈢學習1—3自然段

  ⒈指名讀1—3段,思考:蘇軾為什么“心緒不寧”?

  板書:心緒不寧手足情深闊別七年

  ⒉指導朗讀:中秋佳節,人們合家團圓,心情十分愉快,朗讀時要讀出喜悅之情;蘇軾與弟弟情同手足,卻分別多年,如今中秋,本來應該親人團圓,他倆卻天各一方,忍受思念之苦,朗讀時要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心緒不寧。

  ㈣學習4—6自然段。

  ⒈自由讀,思考討論:蘇軾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⒉討論小結:蘇軾看到天上的月亮這么圓,這么亮,想到月圓人也應該團圓啊!可是自己卻不得不和弟弟天各一方,想到這里,他心中不禁埋怨起月亮來。

  板書:埋怨月圓人不圓

  ⒊朗讀背誦。

  ⒋蘇軾轉念又想到了什么,因而他心理又寬慰了許多?

  ⒌討論小結:詞人由月亮的圓缺,想到人的悲歡離合,悟出世上的事情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但愿美好的感情長留人間,兄弟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一輪明月。

  板書;寬慰人生哲理:月有圓缺人有離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⒍師生共同吟誦第六自然段。

  ㈤課堂練筆:蘇軾雖然與弟弟天各一方,但用自己親手作的一首詞表達了自己思念親人的感情。你能以蘇軾的身份向弟弟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嗎?

  ㈥語文實踐活動。“思念親人,思念故鄉”一直是詩詞史上反復吟唱的主題,請同學們收集這一主題的詩詞,舉辦班級朗誦會。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5 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 播放>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全篇。

  2 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 師檢查自讀情況

  (1) 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 玩耍 埋怨 睡覺 吟誦 悲歡離合 屈指算來

  觀賞 但愿 寬慰 眼睜睜 隱藏 陰晴圓缺 躺在床上

  (2) 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 埋怨 皓月 吟誦 等

  (3) 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詩歌誦讀比賽

  1 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 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 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 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四、作業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 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 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 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的朗讀與理解。

  (a 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節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朗讀的憂愁c 理解第四小節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可這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 細讀5、6小節,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 師生一起背誦>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 說說本課表現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 )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兒( )一樣,他祝愿(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2 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

  1 背誦第4~6自然段

  2 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名詞《水調個頭》的創作經過。故事是此詞意的具體展現,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的內容,領略詞的意境,體會作者既思念親人有通情達理的情懷。本文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們介紹了古典詩詞——《水調歌頭》創作的經過。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并熟記生字組成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

  情感與態度目標:

  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圖片,卡片,小黑板,磁帶。

  2.網絡搜集蘇軾資料,了解蘇軾生平。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 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 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交流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 但愿人長久)

  二、 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出示詩歌《水調歌頭》,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朗讀,糾正學生讀音。(闕,瓊,綺)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想象豐富,語言凝練,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學們在學習理解上遇到了較大的困難。請同學們打開課文《但愿人長久》,仔細閱讀這篇文包詩結構的作品,就能幫助我們學習和理解。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情況

  (1) 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 吟誦 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 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 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 埋怨 皓月 吟誦等

  (3) 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 作業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去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怎樣度過的?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來,我們會親人團聚,品嘗瓜果月餅,共享一輪明月。但總有人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鄉,不能與親人團聚,看到這一輪明月,心里會有那些感受?每逢佳節倍思親,望著天上的月亮,總讓人想起家鄉的親人。才上心頭,卻下眉頭,許多寫月的詩詞作品都表達了這種情愫。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所學過的有關描寫月的作品。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新的詩詞《水調歌頭》,齊讀課題。

  二、精讀詩文

  讀了課文,你感受和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詩人因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緒?(埋怨、寬慰)

  課文一至三小節描寫了詩人對弟弟的思念。在中秋月圓之夜,詩人為何單單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出他們之間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學朗讀。從這些語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這首詩里,同樣也蘊涵著這樣的感情,讓我們齊聲朗讀,來感受這種深深的思念之情。齊讀《水調歌頭》。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寫詩人的離愁別緒,自由讀讀這一段。你感受了怎樣的意境?(《靜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誦李白《靜夜思》,指導朗讀描寫月夜環境和詩人輾轉反側的句段。

  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齊聲朗讀詩人月下所思的句段。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齊讀句段。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再讀句段,進一步體會感受。

  在詩人的詩中同樣也蘊藏著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來體會詩人當時的情緒。齊讀《水調歌頭》。

  課文后面部分抒寫了詩人的心情得到了寬慰,是什么讓他得以釋懷的?指名讀課文的五至七節,指名學生說說詩人得到寬慰的理由。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引述第五自然段,分析詩人的情緒變化。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感受詩人從離愁別恨中解脫出來,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懷。齊讀〈〈水調歌頭〉〉。

  三、總結全文

  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珍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及詩詞。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識不寫,另有一個多音字“埋”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4、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難點: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準備:

  1、查找蘇軾的有關資料

  2、有關教學投影片

  教學內容: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2、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激趣導入:

  1、聽歌曲《但愿人長久》

  2、簡介蘇軾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學家,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課題

  蘇軾與其弟蘇轍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而后來長期分別,天各一方。時值中秋之夜,目睹別的家人團聚,共賞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

  板書: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讀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生練習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4、聽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誰的事?是件什么事?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7

  一、導入新課

  王維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蘇軾一個人在他想看著別人在家里團圓,歡歡喜喜的過節,自己卻一個人孤獨的在思念著多年未見得弟弟,他當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他又是怎么樣過節的呢?

  二、進入新課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蘇軾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軾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三、小結

  蘇軾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8

  一.導入新課

  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更是文化的瑰寶,誰能背一首古詩嗎?

  二.新授課文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52《但愿人長久》。古代有位大文學家在這中秋之夜寫下這樣的詞句(出示詩詞)。

  1.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經過預習后掌握的生字新詞情況(出示生詞表)

  2.誰能讀一下?

  3.一起讀兩遍

  4.你能理解其中的一些字詞嗎?

  5.你想進一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嗎?你想知道蘇軾為什么能寫下這首千古絕唱嗎?

  6.自讀課文,想一想蘇老先生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下這首詞的?板書:蘇軾寫詞

  7.他的感情有哪些變化呢?(默讀課文)

  8.學生回答老師板書:心緒不寧——不禁埋怨——轉念一想——寬慰許多

  9.蘇軾為什么寫這首詞? 板書:思念親人

  三. 精讀課文

  1. 課文中的那一節說出了這首詞的意思?

  2. 誰能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后這兩句詞的意思。(注意表達完整)

  3. 課題中的“但”可以解釋為“只”

  4. 誰能把課文的最后一節有感情地讀一遍?

  5. 對于第六節你還有什么疑問?(比如標點符號的使用)

  四.學習全詞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了解這首詞的前面部分?(出示整首詞)

  1. 借助拼音自由地輕聲地讀這首詞

  2. 誰想試讀一下?

  3. 讀得好。向他學習。

  4. 蘇軾為了思念親人寫下了這首好詞,

  五.詩詞拓展

  同學們你們還能說出幾首有關思念親人的古詩詞嗎?

  生:李白《靜夜思》

  你能想象一下當時李白寫下這首詩的情景嗎?

  還有其他詩嗎?

  生: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你猜測一下王維為什么要寫下這首詩?

  師述:吟詩誦詞總是為了表達某種感情,展現某種情景。下面是本人在游黃山時寫下的一首小詩,你們想不想聽啊? (出示)

  游黃山

  倪也兵

  黃山“三峰”我都爬,

  光明蓮花天都下,

  奇峰怪松沒看夠

  云海溫泉醉晚霞。

  你們說黃山美不美?

  生:美。有山峰。

  生:有云海溫泉。

  生:有各種各樣的松樹。如迎客松。

  倪老師在這首詩中表達的感情是什么呢?

  生:祖國山河美。

  生:黃山真美啊。

  說得好。老師在這首詩中描繪了黃山的四大奇觀:奇峰,怪松,云海,溫泉, 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六.總結全文

  詩詞或表達愿望,或言明志向,寫詩詞離不開特定的環境, 大文學家蘇軾給了我們很多啟發。 老師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感而發,也能寫出真情實感, 讀起來瑯瑯上口的屬于自己的詩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和老師共同探討。 我們在班級里開展“我是小小蘇東波”活動。 望同學們積極參加。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一下蘇軾寫詞的情景。體會詩人是如何熱愛生活,思念親人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遍)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講述蘇軾寫詞的課文,我是這樣設計教案的:先讓學生搞懂這是一篇介紹蘇軾寫詞的文章,然后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寫這首詞, 接著讓學生體會到寫詞著文是有感而發的,最后用老師的感想之作引領學生參與到“我是小小蘇東坡”的活動中來,由課內到課外,由古代到現代,由老師到學生, 讓學生體會到,再好的詩詞都是人寫出來的, 我們不妨也嘗試一下。 讓學生真正走近名人,融入課文中的情景。

  反思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內容不深,但一定要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豐富拓展知識技能, 這是我教這篇課文的宗旨。由于注重了情景分析和全詞的認讀,削弱了課文地朗讀, 今后還要加強朗讀指導,在課堂上創設情景,讓學生有感而發地寫出幾句詩來效果會更好。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9

  教學要點:精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從而理解詞的資料,領略詞的意境;并相機進行美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演示課件:(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圖片)

  同學們,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你能描繪一下圖上的景色嗎?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節,你們家通常是怎樣渡過的呢?

  2、引入:(課件出示圖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文學家蘇軾卻心緒不寧。同學們,蘇軾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緒不寧呢?你們想明白嗎?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2、3小節

  1、同學們,你們讀到了嗎,蘇軾為什么心緒不寧呢?

  2、學生交流

  根據交流重點抓“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又有”等詞的理解體會

  A、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倆手足情深呢?(小時侯……)

  B、你從“形影不離”這個詞中能體會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從這句話中你又有什么體會,主要是從哪個詞中體會到的?

  3、指導朗讀

  結合學生的交流,請他們讀

  你能讀好么?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你會用朗讀表現嗎?

  4、引說:

  蘇軾之所以會如此“心緒不寧”,是因為——(蘇軾在思念著弟弟)是啊,蘇軾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時侯——……長大以后——……如今屈指算來——……怪不得蘇軾會這樣——(思念弟弟呢!)

  三、學習課文第4節

  1、過渡:(演示課件:課文插圖)

  瞧,月亮漸漸西沉,抬頭望月,月光如水,它還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學們,在這樣的夜晚,你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但是在月色這么美麗的中秋節晚上,蘇軾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來了。你們想明白蘇老先生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誰嗎?

  2、指名朗讀

  指導看圖

  同學們,這時候的蘇軾神情怎樣?(眼睜睜)

  那圓圓的明亮的月亮,好美,但是他眼睜睜地望著,會覺得怎樣?用你的朗讀來回答吧。指導讀好“偏偏”一詞。

  3、交流討論

  點擊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

  師:同學們,看,明月當頭,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麗,這個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此刻是身在異鄉,與親人朋友已分別多年,這時,你看著月亮會想些什么?自言自語說些什么呢?

  4、配樂朗讀

  是呀,在月亮這么圓這么明的中秋之夜,蘇軾卻見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傳來憂傷的樂曲,更增添了蘇東坡的思念之情,感傷之情。

  指名朗讀,齊讀

  四、自由朗讀5、6小節

  1、過渡:蘇軾這么無奈這么惆悵,之后為什么又寬慰了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書

  2、交流討論

  ⑴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圓”“缺”的意思)

  ⑵“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樣理解的?

  ⑶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聯系上文說說

  3、想到那里,蘇軾的心里就感到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課件出示)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學生跟著老師讀(師生共讀)

  4、指名讀,問:你們想了解這五行詞的意思嗎?課文已經告訴我們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聰明的同學最先找到。

  5、指名再讀意思

  問:這意思你們都讀懂了嗎?

  指名讀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你們能找到這句話的意思嗎?指名說

  你能聯系上文說說你的理解,體會嗎?

  7、出示詞文,師范讀

  8、指名生讀,提示:低聲吟誦

  五、總結

  1、同學們,讓我們一齊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來感受一次蘇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變化吧。

  2、同學們,你們想明白詞的全部嗎?

  出示:師范讀——課后你們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嗎?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生字7個,讀準平翹舌音。

  2.了解故事內容,背誦文中的詩詞。

  3.體會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知道蘇軾是宋代著名的詩人。

  4. 了解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培養民族的自豪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發奮圖強。

  重點:重點引導學生讀懂這首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疑

  板課題,齊讀

  質疑: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學生字,讀通課文

  1.交流

  音:軾 轍

  形:州

  義:皓月、嬋娟

  2.分組讀課文

  3.再讀課文,解疑

  師:讀了課文,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課文主要講了誰的事?

  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1.采用各種形式背這首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聽配音全班讀

  4.各組比賽讀。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了蘇軾思念親人的故事,真是人間親情濃于血。

  欣賞歌曲《但愿人長久》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1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透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意,體會蘇軾的思親之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蘇軾。

  3、基礎性診斷練習,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蘇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診斷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交待了蘇軾創作的原因。

  (2)中秋節,各家團圓,而蘇軾卻“獨在異鄉為異客”,你還聯想到什么詩句?

  (3)蘇軾與弟弟感情如何?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3、指導朗讀

  (二)學習4—5自然段。

  1、詩人為什么睡不著?

  2、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那些詞看出他的思親之情?

  (1)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蘇軾并未陷于悵恨之中,很快解脫,他轉念又想到了什么?從哪看出他的豁達大度、熱愛人生、用心向上?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讀詩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詩句。

  2、介紹古典詩詞及《水調歌頭》。

  3、聽課文錄音。練習朗讀。

  四、總結課文,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總結全文。

  2、背誦《水調歌頭》。

  五、發展性診斷與矯治。

  1、收集有關古典詩詞的資料,在班級交流。

  2、開展背誦“古典詩詞”活動,將生活與學習相互結合,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潛力。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2.但愿人長久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教學

  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正確書寫生字。

  2.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

  3.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教學資源

  蘇軾的背景資料

  歌曲《明月幾時有》

  預習設計

  1.自學生字詞,理解下列詞語意思:皓月當空、一年一度、心緒不寧、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十全十美、陰晴圓缺。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3.搜集有關蘇軾的詩詞。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交流談話,進入課文。(4分鐘)

  1.背誦寫月亮的古詩詞。

  2.生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預習展示(15分鐘)

  預習作業1

  (1)讀詞語

  (2)辨析字形。

  (3)交流詞語意思,完成相應題目。

  預習作業2

  (1)組號為“1”的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正確、讀流利長句子。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5分鐘)

  【學習單1】

  (1)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故事?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2)時間:2分鐘

  【預設】

  課文主要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名篇《水調歌頭》的經過。

  從中體會到了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板塊:學習第一段(15分鐘)

  【學習單2】

  (1)自由讀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現蘇軾情感的一個詞。思考:在這樣的一個夜晚,蘇軾為什么有這樣的情感,他在想些什么呢?

  (2)時間:3分鐘

  【預設】

  (1)皓月當空,月圓人不圓。

  (2)家家戶戶熱鬧非凡,觸景生情。

  (3)手足情探,分別已久。

  (小時侯……)

  (惆悵的 傷感的 失落的 孤寂的)

  1.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練習說話。

  2.學生朗讀課文。

  第五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1分鐘)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來到了,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特別圓。古代的文人墨客以月亮為題材寫了許多優秀的詩篇,你會吟誦那句詩?

  2.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就在這月圓之夜,因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寫下了《水調歌頭》。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首詞作,以及它的寫作過程。 (板書:但愿人長久) 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預習作業1

  (1)出示詞語:

  做官 觀賞 品嘗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悲歡離合隱藏 眼睜睜 陰晴圓缺 雖然 寬慰蘇轍 蘇軾 埋怨 皓月當空 一年一度 手足情深 嬋娟

  ▲開火車讀詞語,相機正音:“嘗、賞、睜”是后鼻音,“隱”前鼻音,“埋”多音字 。

  (2)比較“隱”與“穩”;“嘗”與“賞”。

  (3)交流預習作業中的詞語意思。相機完成《補充習題》一、二中的相應題目。

  預習作業2

  1.抽組號為“1”的六名學生展示交流。

  (1)及時糾正讀音。

  (2)讀好兩組長句。

  ▲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這么亮呢?……

  ▲他轉念又想:世上本來……哪里會十全十美呢!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集體交流。

  第四板塊:抓“思念”,研讀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過渡:思念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同樣的中秋節,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也和我們一樣,思念起他的手足情深的弟弟。

  2.學生自主學習。

  3.導學

  ▲蘇軾為什么心緒不寧呢?他在想些什么呢?

  學生交流。

  ▲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倆手足情深呢?

  ▲重點理解:“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

  你和親人分別過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如果是分別七年呢?

  算算七個年頭有多少天呢?如此手足情深的弟弟分別了七年之久,二千多個日日夜夜,怎么不令人觸景生情,倍加思念呢!難怪這會兒別人是歡歡喜喜的,而蘇軾呢?他卻是——

  3.引說:

  蘇軾之所以會如此“心緒不寧”,是因為——(蘇軾在思念著弟弟)是啊,蘇軾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時侯——……長大以后——……如今屈指算來——……怪不得蘇軾會這樣——(心緒不寧呢!)

  4.指導朗讀。通過朗讀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惆悵和傷感。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

  作業

  設計

  ☆ 抄寫詞語。

  ☆☆ 完成《一課一練》第1——4大題。

  ☆☆☆ 收集描寫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詩句。

  教學內容

  2.但愿人長久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2

  教學

  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通過自主閱讀、研讀交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讀悟體會。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

  重難點

  1.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

  資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e),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qi)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預習

  設計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2.嘗試理解課文內容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

  3. 熟讀課文,找出表現蘇軾情感變化的有關詞語:思念(心緒不寧)——( )——( ),并思考變化的原因。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復習。(3分鐘)

  1.引讀第一到三段,再次感悟思念之情 。

  2.交流展示預習成果 。

  第二板塊:精讀課文,感悟意境

  (27分鐘)

  (一)感悟“埋怨”

  【學習單1】

  (1)自由讀,思考討論:蘇軾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2)時間:3分鐘

  【預設】

  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埋怨月亮。

  (想當初,我和弟弟形影不離,手足情深,可如今,卻天各一方,無法相聚。

  雖然面對同一輪圓月,可我們卻天各一方,彼此分離。7年了,我多么想在這團聚的時刻和我的弟弟舉杯同飲呀!)

  1.學生讀課文,讀出蘇軾的思念之情,感傷之情。

  (二)感悟“寬慰”

  【學習單2】

  (1)蘇軾這么憂傷,這么惆悵,心中充滿了埋怨,后來他轉念又想到了什么,因而他心理又寬慰了許多?

  (2)自由讀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3)時間:3分鐘

  【預設】

  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十全十美呢!

  【學習單3】

  (1)這幾句詞說的是什么意思呢?默讀第五小節,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意思的句子。

  (2)時間:2分鐘

  【預設】

  (略)

  (豁達開朗、積極樂觀)

  第三板塊:拓展提升

  1.自由交流課前收集的思念親人、思念故鄉的詩詞,并用心感受。

  2.寫下對親人朋友的傾訴之情,最好用上書本上的詩詞。

  第四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1分鐘)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一到三自然段,知道了(引讀課文)

  2.課前要求大家找出表現蘇軾情感變化的詞,誰來說一說蘇軾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第二板塊:精讀課文,感悟意境

  (一)感悟“埋怨”

  過渡: 瞧,月亮漸漸西沉,抬頭望月,月光如水,它還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可是在月色這么美麗的中秋節晚上,蘇軾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來了。(師板書:埋怨)

  1.學生自由讀。

  2.交流。

  ▲理解“眼睜睜”一詞在文中的意思。那圓圓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睜睜地望著,會覺得怎樣?用你的朗讀來回答吧。指導讀好“偏偏”一詞。(看著這輪皎潔的圓月,自己卻沒有辦法和弟弟相聚,一種無奈和惆悵之情油然而生。)

  ▲看,明月當頭,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麗,這個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現在是身在異鄉,與親人朋友已分別多年,這時,你看著月亮會想些什么?自言自語說些什么呢?體會省略號的意思

  3.指導朗讀。在月亮這么圓這么明的中秋之夜,蘇軾卻見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傳來憂傷的樂曲,更增添了他的思念之情,感傷之情。

  (二)感悟“寬慰”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2.討論小結:詞人由月亮的圓缺,想到人的悲歡離合,悟出世上的事情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但愿美好的感情長留人間,兄弟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一輪明月。

  板書;寬慰

  人生哲理:月有圓缺 人有離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3.這首詞流傳至今,千古傳唱,是因為它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師生共同吟誦第六自然段。

  4.默讀第五小節,理解詞中句子的意思。

  5.交流。

  6.從蘇軾的內心想法和心情變化,你感受到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7.齊讀《一課一練》上的《水調歌頭》。

  第三板塊:拓展提升。

  1.思念親人、思念故鄉的詩詞還很多,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收集的詩詞,找小伙伴自由交流,在交流的同時還要注意傾聽,用心體會。

  (學生自由交流)

  2.說了這么多,聽了這么多,想不想把自己的感情傾訴出來,告訴親人和朋友?拿出紙和筆,把它寫下來,最好能用上文中的語句或交流時體驗深刻的詩句。

  (寫一寫,再交流)

  3.還有許多同學想說,課后我們把它寫成信,寄給他們,讓這美好的情感長留我們心間!

  第四板塊:布置作業

  作業設計

  ☆ 背誦四、五、六自然段。

  ☆☆ 完成《一課一練》《補充習題》的部分內容。

  ☆☆☆收集詩詞并準備舉行詩詞朗誦會。

  范圍:有關“月亮”的詩詞

  有關“蘇軾”的詩詞

  有關表達“思念之情”的詩詞

《但愿人長久》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推薦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2、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3、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4、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板塊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板塊四:作業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第二課時

  板塊一:復習舊課,夯實詞語。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3、指名讀詞組

  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讀著以上的詞組,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些資料呢?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4、聽寫詞語:心緒不寧埋怨寬慰這三個詞語都是寫誰的?你能試著用這三個詞語連起來說一段完整的話嗎?(結合課文資料)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板塊二:扣詞入文細讀課文

  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1、自讀全文圈點畫注

  2、獨立思考準備交流

  3、組內交流準備匯報

  4、全班交流總結提升

  最終落腳點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板塊三:反復吟詠理解詩情

  1、自讀古詩讀出韻味

  2、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3、三讀古詩讀出情思

  板塊四:布置作業

  完成小本作業相關練習

  附: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但愿人長久》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2、但愿人長久》教案(精選6篇)

    一、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學會用生字組詞,理解文中的詞語“心緒不寧”、“形影不離”、“西沉”、“悲歡離合”、“嬋娟”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6自然段。...

  • 《但愿人長久》教案(精選23篇)

    一.導入新課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更是文化的瑰寶,誰能背一首古詩嗎?二.新授課文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52《但愿人長久》。古代有位大文學家在這中秋之夜寫下這樣的詞句(出示詩詞)。...

  • 《但愿人長久》教案(精選16篇)

    一.導入新課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更是文化的瑰寶,誰能背一首古詩嗎?二.新授課文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52《但愿人長久》。古代有位大文學家在這中秋之夜寫下這樣的詞句(出示詩詞)。...

  • 但愿人長久 教案(精選5篇)

    一、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學會用生字組詞,理解文中的詞語“心緒不寧”、“形影不離”、“西沉”、“悲歡離合”、“嬋娟”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6自然段。...

  • 《但愿人長久》教案

    一.導入新課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更是文化的瑰寶,誰能背一首古詩嗎?二.新授課文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52《但愿人長久》。古代有位大文學家在這中秋之夜寫下這樣的詞句(出示詩詞)。...

  • 《但愿人長久》教案

    教材分析: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名詞《水調個頭》的創作經過。故事是此詞意的具體展現,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的內容,領略詞的意境,體會作者既思念親人有通情達理的情懷。...

  • 2、但愿人長久 教案4

    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 2、但愿人長久 教案3

    一、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學會用生字組詞,理解文中的詞語“心緒不寧”、“形影不離”、“西沉”、“悲歡離合”、“嬋娟”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6自然段。...

  • 但愿人長久教案

    課 題 2.但愿人長久 第 1 課時 主備人 陳石奇 復備人 審核人 教學目標 (涉及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法指導等。) 1.教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學會本課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 《但愿人長久》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總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六自然段。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 《但愿人長久》練習與作業(精選13篇)

    一、根據拼音,填充詞語。ɡuān yn zhēnɡ zhēnɡ做( ) ( )誦 眼( )( ) yǐn tǎnɡ h( )約 ( )下 悲歡離( )二、比一比,再組詞廷( ) 耍( ) 嘗( )挺( ) 要( ) 賞( )灑( ) 慰( ) 隱( )酒( ) 蔚( )...

  • 《但愿人長久》導學案(精選16篇)

    我的 目標 方法 提示 我的學習成果 讀通、讀 順課文 默讀1遍、朗讀2-3遍。 我讀了遍,已經讀得:很通順□比較通順□基本通順□ 讀準、認 清字詞 查一查、讀一讀、認一認、選一選 1、選一選 埋(mn□mi□...

  • 《但愿人長久》教學案例(通用15篇)

    [案例描述]: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對月浮想沉思圖師:同學們,請同學們按順序看看這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圖上畫了誰?他在干什么?生: 圖上畫的是蘇軾居住的地方,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空中,蘇軾坐在床頭思念遠方的弟弟。...

  • 《但愿人長久》說課稿(精選4篇)

    一、 說教材 1、教材說明本課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作名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故事是詞意的具體展現,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詞的內容,領略詞的深遠意境,字里行間流露出蘇軾既思念親人,...

  • 《但愿人長久》(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3、體會作者中秋月夜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在线A片软件 |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 动漫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不卡 |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 国产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 2020日日夜夜噜噜噜com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精品二区 |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免费无遮挡男女视频 | 91麻豆精品久久久久蜜臀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视频 |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 7777精品伊久久久大香线蕉语言 | 国产一级爱c视频 |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 | 久操福利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中文 | MM13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日韩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成人动漫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超碰 | 日本很黄的吸乳A片 | av之家免费黄片 | 国产精品亚洲аv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选久久 |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 青青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 |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精品综合蜜臀 | 永久免费无码AV网站在线观看 |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欧美福利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