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7虎門銷煙(精選15篇)

7虎門銷煙

發布時間:2024-01-27

7虎門銷煙(精選15篇)

7虎門銷煙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抓重點語句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具準備

  《鴉片戰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片戰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1.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談論。)

  2.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3.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查詢。然后師總結。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鴉片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水泄不通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2)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3)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4)成語積累:寫出與“水泄不通”意思相近的成語。(風雨不透、密不透風)

  寫出幾個形容人多熱鬧的成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車水馬龍)

  (5)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了事件之“壯”。

  a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

  b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c 銷毀的鴉片數量多。(板書:二百多萬斤  二十三天)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板書:經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過:下令、銷煙、結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過中,哪里看出“壯”?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

  指導誦讀: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

  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

  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后)

  指導朗讀。自由練讀,結合插圖在頭腦產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

  (4)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激發孩子們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4)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 1839年6月3日。

  (師小結: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提醒學生注意是把一件事分步驟寫具體。)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教后反思:

  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壯舉,因此在教學中我時時刻把學生的情緒集中在“壯”這個字眼上,引領學生用心地、細細的品讀課文,從哪些語句中我們能深深的感受虎門銷煙是壯舉?學生在細讀課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銷煙前人的多而廣,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詞讀悟出了人多而廣;其次是感受到了銷煙的隆重、壯觀,讓學生自己讀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從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場面的隆重、壯觀,然后讓學生讀出這種場面;接著進一步引導從將要下令時的情景和銷煙時的情景中發現“禮炮轟鳴”、“群情沸騰”,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把氣勢讀出來;最后讓學生想像自己也在現場,自己也在歡呼,體會出銷煙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體會出人民的那種愛國的感情,當學生們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時,更是一種感情的迸發,學生們讀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不足之處:

  孩子們在完成課后練習“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續寫時,大部分孩子都是簡短的一兩句話,不能大膽展開想象。可能孩子們在課前對林則徐的了解還不夠多,還要進一步引導。

7虎門銷煙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題談話: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七課《虎門銷煙》,(齊讀課題)從課

  題中我們了解到什么?你知道是什么嗎?它對人有什么危害呢?(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及對人危害的課件)。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大意。

  2、指名說說時間 、地點、人物和事件。

  3、你了解林則徐嗎?生匯報課前搜集資料,師出示課件:林則徐生平簡介。

  4、出示詞語,檢查自讀情況。

  5、指名讀課文,相機正音。

  6、同桌互相讀課文,說說你對重點詞語的理解。

  7、四人小組復述課文。指名在班上復述。

  8、交流如何識記生字,師范寫“寨”、“毀”。

  9、描紅仿寫,師巡視并個別指導。

  三、作業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在無能清政府下的中國,,讓中國白花花的銀子象水一樣流入了英國人的腰包;,讓中國人面黃肌瘦,骨瘦如柴;,給中國人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給中國帶來恥辱,帶來災難!讓我們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虎門銷煙。

  二、精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誰來記住這個讓人難忘的日子?

  指名讀,齊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師:我們來看看這一天的虎門寨與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讀,指名說,相機板書:分外壯麗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2)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和隆重。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銷煙場面的詞語畫上橫線,在表示銷煙順序的詞語下面加“· ”,在表示銷煙動作的詞語下面加“­­”。

  (2)指名匯報,相機板書: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3) (出示課件)指名賽讀第1至3句話。

  (4) (出示課件)指名讀第4、5句話,生評價讀得怎樣,指名再讀。

  (5)播放銷煙視頻,醞釀感情。

  (6)齊讀第三自然段,回味難忘的歷史一刻。

  4、學習第4自然段

  師:看到害人的被銷毀了,老百姓們有什么表現?

  指名讀課文,課件出示重點詞語,男女生賽讀。

  5、學習第5自然段

  自由讀,找出有關數字多讀兩遍。(出示課件)

  指名讀,齊讀。

  師:看著咆哮的潮水將害人的卷走,假如你就是虎門銷煙現場的一名老百姓,面對此情此景,面對民族英雄林則徐,你想說什么呢?

  1、 學習第6自然段

  師:為什么說虎門銷煙是偉大的壯舉呢?

  指名讀最后一句話,齊讀第六自然段。

  2、 小結全文:虎門銷煙讓外國人明白中國人禁煙的決心,虎

  門銷煙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門銷煙將永遠載入中國的史冊,它是中華雄獅覺醒的標志!讓我們銘記這一幕,牢記這一天,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三、延伸拓展

  1、欣賞林則徐的話:

  (1)茍利社稷,敢不竭股肱為門墻辱。

  (2)生死見命,成敗天也。

  2、搜集有關林則徐的故事讀一讀。

  3、辦一張“遠離毒品”的手抄報

7虎門銷煙 篇3

  教學要求: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師生問好

  一、復習檢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請同學開小火車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書后)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7、虎門銷煙。齊讀課題。

  二、聽課文范讀,思考 

  為什么虎門銷煙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

  (板書:值得紀念  偉大的壯舉)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請大家輕聲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很壯觀、隆重?

  (2)誰來說說?

  讀后交流。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

  討論: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壯觀場面。

  四、品讀三至四自然段,感受銷煙的經過。

  1、一邊讀一邊思考:分幾步銷煙的?銷煙過程中人們的心情怎樣?

  2、出示文字。

  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煙池里撒下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鴉片拋入池內,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3、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銷煙是分幾步進行的。?(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

  (板書:撒鹽巴  拋鴉片  倒石灰)

  課文中用什么詞把三事件連起來?(板書:先……再……然后……)

  4、小結:

  有時候我們要完成一件事,必須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后”來連接。

  5、指導說話。

  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用上面的詞練習說話。

  6、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有什么反應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

  在旁邊觀看的外國商人目睹了這個壯觀的銷煙場面,他們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7、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8、學生“我來試試”

  五、結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告訴大家你注意到什么?

  1、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2、虎門銷煙,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齊讀最后一段。

  3、師總結:是啊!這些鴉片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鴉片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林則徐收繳了他們的鴉片,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林則徐是我們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英雄。

  六、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現在,當我們看完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面對著端坐在我們面前的這位偉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鴉片害人,早就應該銷毀,虎門銷煙為中國人爭了光。

  林則徐是個功臣,要不是他,恐怕鴉片還不一定能被銷毀。

  現在,仍有人在吸“煙”,多么不應該啊!

  對!一百六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仍有人在造毒、販毒、吸毒,請看圖片。

  我們要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2、結束語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值得紀念的日子——1839年6月3日,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英雄的名字——林則徐,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偉大的壯舉——虎門銷煙。

  下課!

7虎門銷煙 篇4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實驗目標:

  讓學生回顧歷史,了解舊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而外。

  教具準備:

  《鴉片戰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通過上網搜集和處理資料,了解林則徐以及虎門銷煙的背離景資料。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片戰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師: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談論。)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查詢。然后師總結。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出示詞語。

  鴉片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4)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5)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6)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虎門銷煙的經過)(板書:經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過:下令、銷煙、結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過中,哪里看出“壯”?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騰”、“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指導誦讀:抓住上面這些詞語進行誦讀,讓學生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之情,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板書:撒鹽巴拋鴉片倒石灰)

  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后)

  指導朗讀;這樣的銷煙方法真是簡易、獨特,而且有效。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然后,自由練讀,結合插圖在頭腦產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然后,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4)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結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結合現實總結出:中國人民不可侮。(板書)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你們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

  (4)師總結,激發孩子們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5)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7虎門銷煙 篇5

  一、教學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二、教學重、難點: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三:教具準備:掛圖四: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四、小結。 1. 出示掛圖,討論:(1)這副畫上畫的是誰?(2)他是一位怎樣的歷史人物?他曾做過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2. 板書課題,進行質疑。 1. 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字音  寨  渣  (翹舌音)鹽  斤   (前鼻音)分  擔   (多音字) 詞義   水泄不通  囂張氣焰健步   咆哮  欺侮 長句  禮臺上,一側是身穿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是應邀前來的外國商人。(長句子中間要停頓,不能讀破。)1、自讀第一段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3、說說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什么樣子的日子“值得紀念”的日子?(板書:值得紀念) 4、讀了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1、學生討論林則徐       2. 學生質疑思考 1. 自學要求:(1)輕聲讀生字,讀準字音。(2)畫出新詞,想想意思,不懂的查字典。(3)快速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并討論問題       學生討論  讓學生初步了解林則徐。     激發興趣。 考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培養學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作業:一、組詞銷(  )歷(  )賽(  )消(  )厲(  )寨(  )侮(  )徐(  )壯(  )悔(  )除(  )狀(  )二、抄寫練習第3題的詞語兩遍。板書:虎門銷煙 偉大壯舉

7虎門銷煙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難點: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課前準備 閱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上的<智斗義律> 

  作業設計 1.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中心寫一段話. 

  教學設計 :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這幅圖上的人物是誰?你了解他嗎?師補充簡介林則徐。

  2、板題、解題

  介紹虎門的地理位置、危害,理解“銷煙”。

  3、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詞。

  出示,指名領讀

  師生提醒注意:

  寨    渣     (翹舌音)

  轟           (后鼻音)

  訊    鹽     斤     (前鼻音)

  2、出示討論:

  (1)“喝啊,叫啊”的“啊”讀輕聲;

  “身著朝服”中的“著”讀“    ”,“朝”讀“    ”

  “倒下去”的“倒”讀“   ”

  “分外”的“分”讀“    ”

  “一擔擔”的“擔”讀“     ”;“應邀”的“應”讀“      ”

  (2)長句子的朗讀

  禮臺下,| 一側 | 是身著朝服的 | 文武官員, | 另一側 | 是應邀前來觀看的 | 外國商人。

  3、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評議。思考: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大致經過怎樣?

  四、質疑,適時解答部分疑問

  五、指導寫字

  1、“訊、轟、侮”按筆順描紅

  2、“寨、轟、拋”結構要均勻,筆畫要緊湊,范寫

  3、學生描紅、臨寫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填空

  “訊”共_______畫,第四畫是_______,第五畫是_______。

  “轟”共_______畫,第六畫是_______。

  “頓”共_______畫,第四畫是_______。

  二、在正確讀音下面畫“_______”

  分(             )外       應(             )邀

  朝(             )服       倒(             )水

  身(             )著

  三、組詞

  寨(    )  汛(    )  銷(    )  壯(    )  侮(    )

  賽(    )  訊(    )  消(    )  狀(    )  海(    )

  塞(    )  迅(    )  稍(    )  裝(    )  梅(    )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3、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聽說訓練

  1、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二、精讀課文

  1、(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3)什么樣的日子“值得紀念”。(即不同尋常的日子,發生重大事件的日子,應該記住的日子)

  2、學習第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關詞語。壯舉:偉大的舉動。囂張:邪惡勢力上漲。氣焰:比喻人的威風氣勢。

  (3)說說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打擊囂張氣焰,表明不可欺侮)

  (4)學習這兩段,你想知道什么?(這一天發生了什么事?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則徐是怎樣打擊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的?從哪兒看出中國人民不可欺侮?)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剩下來的文章。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說說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名說說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

  (場面轟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擠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場面莊重,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人都整齊地戰立在臺下兩側。)相機板書: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指導朗讀,讀出興奮、激動的語氣,體會壯觀的場面。

  (4)討論

  1)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說明禁煙大快人心)

  2)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么?(說明政府禁煙決心很大)

  3)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到場觀看?(讓外國人看看中國人民的威風)

  (5)齊讀第二自然段

  4、學習三—五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考慮哪幾句寫下令禁煙,哪幾句寫硝煙經過。

  1)學習第一層(第一至三句)

  自讀體會哪些詞語最能突出中國人的氣勢。(健步、禮炮轟鳴、群情沸騰、一聲令下、震驚中外)

  2)學習第二層(第四、五句)

  指名讀第四句話。

  用筆畫出這句話,讀一讀。再對照文中的插圖,說說當時工人是怎樣硝煙的。(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三步:撒鹽、拋、倒生石灰。再讓學生讀一讀,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硝煙的。)

  (2)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害人的被銷毀了,同學們高興嗎?那當時的在場的老百姓高興嗎?為什么我們和當時在場的老百姓一樣高興?

  讓學生結合“禮炮轟鳴”“群情沸騰”“成千上萬”“激動得跳啊,叫啊”“響徹”等詞語的理解,想象當時歡聲雷動的場面,體會到虎門硝煙得民心,順民意。

  (3)細讀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硝煙持續了23天說明了什么?銷毀了二百多萬斤說了什么?(說明銷煙的時間長,數量多,銷煙的戰果輝煌)

  煙渣被卷進咆哮的大海暗示著什么?(暗示中國人民的力量壓倒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

  5、返讀全文,為什么說“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呢?”(虎門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中大,而它又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指導復述課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點,看板書提示。

  2、學生各自練習。同桌練習。

  3、指名復述。

  四、指導寫話(要求:課后題5)

  1、指導。先指名讀文中帶有“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的句子,再引導學生想一想生活中分三步以上按先后順序做的事。

  2、學生練寫。

  3、交流。

  作業設計:

  先按課文內容填空,再完成練習

  林則徐一聲令下,_______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一群群光著脊背、赤著雙腳的工人,_____向灌了水的硝煙池里_______下鹽巴,_______把收繳來的_______入池內,_______又把一擔擔生石灰_______下去。頓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1、這段主要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話中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請仿照這一段的寫法,寫上一段話,用上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

  虎門銷煙

  銷煙前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偉大壯舉          銷煙后   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先撒鹽    再拋  然后倒生石灰

7虎門銷煙 篇7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雨花外國語小學  石莉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堂交流,了解虎門銷煙的背景。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虎門銷煙時的壯觀場面,初步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5、模仿課文第2自然段的寫法,練寫一個場面。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群情激奮、人心大快的壯觀場面。

  2、仿寫片斷——場面描寫。

  教學過程:

  一、了解背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罌粟花)上課前,老師先讓大家來欣賞一幅圖畫。你覺得這些花長得怎么樣?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

  小結:這些花雖然有著美麗嬌艷的外表,但它們的果實卻能制成一種傷害人的身體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鴉片,俗稱大煙。

  2、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有關鴉片的文章——《虎門銷煙》。(板書課題)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采用給課題加上時間、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話來說說。(理解“銷煙”:銷毀鴉片)

  課題中的生字“銷”和我們學過的哪個字很像?(板書:消)因為“銷”的本意是溶化金屬,所以是金字旁,一定要記住。

  4、林則徐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銷煙?相信你們通過預習已經知道了許多。誰來介紹一下?

  小結:(課件出示圖片)自18世紀開始,英國就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賺取白銀。到1838年已增至400萬斤一年,中國流失白銀達1億兩,造成清政府財政嚴重困難,百姓極度貧困。士兵吸食鴉片后戰斗力日漸減弱,做工種地的吸食鴉片后勞動能力日益喪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國政府深知鴉片的危害,他們禁止本國人吸食鴉片,卻別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無數的中國家庭因此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中華民族正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威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站出來一位民族禁煙英雄——林則徐,他被當時的道光皇帝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并在虎門海灘上將收繳來的鴉片全部銷毀。

  【本文的特殊之處在于,不明確虎門銷煙的歷史背景,學生就無法真正走進課文,無法真正領會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和林則徐的形象,所以這一環節比一般課文的處理要細些。】

  過渡:大家想看看這大快人心的一幕嗎?

  二、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1、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進入十九世紀的虎門,去觀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場景。

  觀看視頻,說說自己的想法。

  2、過渡:你想親自去感受一下嗎?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先過生字關)

  出示生字詞:歷史  值得  虎門寨      鹽巴

  銷毀  響徹  二百多萬斤  欺侮

  收繳  一擔  鍋   煙渣   卷進

  咆哮  囂張

  (1)自由讀、開火車讀(正音)、齊讀。

  (2)找多音字:擔(dān dàn)、卷(juǎn  juàn)

  3、開火車分小節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寫了虎門銷煙的經過?

  4、交流:

  (1)2—5自然段寫了虎門銷煙的經過。

  (2)開頭、結尾又寫了什么呢?指名讀,分別找一個詞概括:值得紀念、偉大壯舉。(板書:偉大壯舉)

  (3)重點理解“偉大壯舉”。(師:“舉”是舉動、行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偉大壯舉”呢?相信你弄懂了“壯”的意思就能明白這個詞的意思。出示詞條,選義項,釋詞。)(出示:給“壯”選擇正確解釋:a健壯有力;b偉大、有氣魄;c增加勇氣或力量;d中國少數民族。)

  三、精讀課文,理解場面壯觀

  1、從哪里可以看出這是一次偉大壯舉呢?默讀第2自然段,劃出能表現“壯”的詞語或句子。

  2、交流: (相機板書:壯觀、隆重)

  △“這一天……把古老的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

  (1)天還是那樣的天,海還是那樣的海,樹還是那樣的樹,為什么今天在人們的眼里就顯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將要發生一件大事——銷煙,令人高興)(講述:其實景物本身并沒有變化,但它們卻會因人們的心情而顯得與往日不同。風吹得小樹嘩嘩地響,傷心透頂的人會說“小樹哭了”,心情愉快的人會說“小樹笑了”“小樹在唱歌”,而遇到困難受到打擊的人會說“小樹啊小樹,連你也來嘲笑我”。簡簡單單的一句環境描寫也能揭示人們的心情,這就是環境描寫的魅力。)(板書:環境描寫)

  (2)指導朗讀:突出“分外壯麗”、心情高興。

  △“一大早從各地趕來的男男女女……擠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水泄不通”)(板書:人物描寫)

  (2)你還有什么詞可以用來形容人多的場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萬人空巷、門庭若市……)

  (3)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趕來觀看?(關心此事、禁煙愿望強烈)

  (4)指導朗讀: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

  △ “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外國商人。”

  (1)“彩旗林立”、“身著朝服”、“文武官員”說明什么?(事件重大,場面隆重)

  (2)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還要邀請外國商人?)

  交流:打擊販賣鴉片的不法商人,維護中國人的尊嚴,我們就是要告訴他們,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3)指導朗讀:突出隆重、莊嚴。

  3、小結:同學們,課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話由遠而近地為我們描繪了銷煙現場的壯觀場面。看似可有可無的環境描寫卻預示了有一件大事將要發生,一件令人高興的大事將要發生,一件震驚全國震驚全世界的大事將要發生;而對于眾多人物的描寫,則直接揭示了飽受鴉片之害的中國人強烈的禁煙愿望和愉快的心情;這莊嚴隆重的場面也在告訴那些外國不法商人和他們的政府,中國人禁煙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請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再一次感受一下那莊嚴隆重激動人心的畫面。

  四、學習方法,仿寫片斷

  【教參云:“本文記敘有序,重點突出,場面烘托描寫到位,語言精練,生動形象,無論從內容方面還是表現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教材。”既然是好教材,就要用好。文章第二節主要是靜態的場面描寫,而具體的銷煙過程為動態的場面描寫。故本文的場面練筆至少可以從動靜兩方面進行。對靜態的烘托性的場面描寫,學生在閱讀時往往認識不到其在文中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作文時又常常把它當做增加篇幅的手段,所以較之于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場面描寫,烘托性的場面描寫反倒成了教學的難點,故第二節的教學花些大力氣是值得的,這就是根據實際需要自主構建語文課程內容。不要以為語文課程內容的構建只能與“能體現文章主旨的關鍵的突出的內容”掛鉤。就本課而言,就是不要以為只有動態的銷煙過程的部分才可以設置仿寫。】

  1、在我們的校園中,像這樣許多人聚在一起的熱鬧場面也有很多,你留心觀察了嗎?(開學典禮、六一慶祝大會、元旦義賣活動……)

  2、出示照片(元旦義賣),回憶當時的場景。

  3、你能把這個熱鬧的場面寫下來嗎?(指導方法)

  (1)環境描寫:天氣、搬桌子、擺放物品、布置展板、張貼標語

  (2)人物描寫:志愿者、購物者

  4、練寫片斷。

  5、交流、評議。

  五、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并初步學會了這種描寫場面的方法。那么林則徐是怎么銷煙的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7 虎門銷煙                 

  偉大壯舉    壯觀  隆重        場面描寫  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

7虎門銷煙 篇8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虎門銷煙》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記敘了1839年6月,林則徐率領文武百官在虎門銷毀了200多萬斤害人的鴉片,這一舉動震驚中外,讓外國侵略者看到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因此在教學是要讓學生深入到這一歷史事件中,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再通過文中的語言文字來深入了解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由于課前預習比較充分,感覺整堂課上得較成功。細細反思主要表現如下:

  1、抓住主線,創設激情,進入情境。

  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壯舉,因此在教學中我時時刻把學生的情緒集中在“壯”這個字眼上,引領學生用心地、細細的品讀課文,從哪些語句中我們能深深的感受虎門銷煙是壯舉?學生在細讀課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銷煙前人的多而廣,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詞讀悟出了人多而廣;其次是感受到了銷煙的隆重、壯觀,讓學生自己讀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從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場面的隆重、壯觀,然后讓學生讀出這種場面;接著進一步引導從將要下令時的情景和銷煙時的情景中發現“禮炮轟鳴”、“群情沸騰”,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把氣勢讀出來;最后讓學生想像自己也在現場,自己也在歡呼,體會出銷煙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體會出人民的那種愛國的感情,當學生們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時,更是一種感情的迸發,學生們讀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2、遷移生活,感情升華

  課文結束的時候,當孩子們還沉浸于虎門銷煙的壯舉中,沉浸于林則徐的英勇斗爭精神中時,我話鋒一轉,“同學們,林則徐虎門銷煙,震驚中外,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人們永遠地記住了他,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的模糊,今天我們卻看到了和虎門銷煙格格不入的現象。目前走私毒品現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梟想盡一切方法從國外販毒運毒。為了賺取高額的錢財,他們不僅殘害著同胞的身體和靈魂,更在危害著國家的安全。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最想說什么?”“此時此刻,面對這我沒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你又想說什么?”可能是我問的太急了,也可能是我問題設計的不夠合理,孩子們的而回答只停留在面上并不深入,課堂氣氛也相當沉悶,在此浪費了很多時間,為此我深感遺憾。除此之外,駕馭課堂的能力和對學生的引導也不夠,這也是我今后的課堂上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當你站在林則徐塑像前,你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虎門銷煙那壯觀的場面,你的心底一定會涌起一種民族自豪感……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那段難忘的歷史——《虎門銷煙》。”隨著激情導入,我們再次走進了課文《虎門銷煙》的第二課時教學。教完這一課,我的感受頗多:

  一、找準課文的切入點,引導學生潛心閱讀

  今天我進行了第二課時的教學,主要是突破教學難點“揭示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通過讓學生自瀆自悟、邊讀邊想的方法,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自主讀書、評論、感悟,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動態效果。在復習導入時直接構建一個話題“你是從哪些語句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呢?”去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解讀文本。從場面壯觀、儀式隆重、人群興奮幾個方面去感悟,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最后通過拓展練習提升對虎門銷煙的認識和理解,并借此機會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在教學中教師準確的研讀文本,找準切入點,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妙處。

  二、扎實進行字詞訓練,教給學生理解詞語方法

  “文字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頭等重要的訓練。”我以為,閱讀教學中詞語的訓練,應采取多種方法,擴展學生釋詞思路,優化訓練,指導運用,就能收到較好的語言文字訓練效果。

  許多教師不能根據學生年齡及認知水平選擇適合于學生的釋詞方法,常讓學生翻開字典(詞典)說出要理解之詞的意思,并要求學生把詞義背下來。結果學生死記硬背半天,最后勉強背下來了,可是不知道使用,最后還是等于沒有掌握這個詞,理解詞關鍵在于會靈活運用,從而達到掌握詞的目的。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方法:

  1、替換法:用同義詞或近義詞來替換要解釋的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選擇他們已經掌握的詞匯來解釋新詞。例如在課文中出現的一些詞語“銷毀”、“欺侮”我采用替換法讓學生理解詞語。

  2辨析法:在具體的語境中辨析詞義。對詞語的基本意義、引伸義、比喻義加以分析比較,明確詞語在文章中深刻含義。如文中出現的成語“水泄不通”,”一詞,先讓學生說出是“連水也不能流出來”的本義,聯系上下文,就可知道是指“人很多”的意思,接著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有哪些詞語寫出人多,接著讓學生感情朗讀體會硝煙時場面的壯觀。

  3 聯系上下文理解:這是一種將放到具體的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來釋詞的方法。如“壯舉”一詞的理解,學完第一課時后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內容后,反復詠讀語句,結合觀察書中插圖,領會“壯舉”是形容虎門銷煙是一件氣魄大,盛大的舉動,這樣比單純利用“詞典”來理解,要深刻得多。

  解釋詞語,理解詞義,其根本目的和歸宿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指導理解的同時,必須適時訓練,使其能運用,而應摒棄那種照搬詞典之法。

  三、找準文本空白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考慮教材特點及學生需要,本著“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精神,在文章的重難點關鍵處,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逐步深入,分層次、有梯度地讓學生慢慢進入角色,激活他們的想像力,進行文本的補白和再創造。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幾次補白訓練:1、如果你是圍觀的一位老百姓,當看到硝煙的彩旗林立,人流如潮,你想說些什么?2、如果你是硝煙的一位民工,當看到一擔擔的鴉片被銷毀,你想說些什么?3、當鴉片銷毀以后,老百姓們跳呀、叫呀,他們會叫些什么?在教學時,我在主題深化處設置空白,讓學生回顧和升華所學知識,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課文到高潮,學生的思維活動也處于高潮中,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可以說是處在“言盡而意無窮”、“一曲彈罷,繞梁三日不絕”的情形之中,這不正是語文課堂教學需要的佳境嗎?這里的補白訓練,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使學生對文本有更完整的印象,更全面的了解,以便豐富“林則徐”這一民族英雄形象,深入理解“虎門銷煙”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意義,學生學完后回味無窮,是教學的閃光之筆。

  通過教學,也讓我看到許多的不足之處。一是我還是把硝煙過程作為重點鍛煉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對突破難點,揭示其意義并沒有價值。不如舍掉,利用這部分時間在儀式的隆重、人群的興奮兩方面更好地細讀文本,也多留點給孩子練筆的時間。二是拓展有點偏離主題,如果直接進行“如今,生長在新時代的我們,如果踏上虎門銷煙的遺址,看著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仰望著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呢?”的拓展效果會更好一點。 在今后的教學中,文本的解讀定位一定要準確。要敢于取舍,圍繞有價值的內容細讀文本,并進行有效的拓展,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7虎門銷煙 篇9

  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文中的場面描寫方法。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并感悟朗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具準備:林則徐虎門銷煙影片、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1、讀詞語:成群結隊震耳欲聾浩浩蕩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歡呼雀躍偉大壯舉垂首恭聽

  2、用上面的一兩個詞說說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指名說)

  3、理解“壯舉”一詞

  過渡:為什么說是“壯舉”?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當時那壯觀的場面去感受感受吧!

  二、細讀課文,深感悟

  1、請同學們先認真地看一段視頻,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2、課文中哪些句子、段落給我們描繪了這一場面,請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

  3、師出示文中句子:老年人…...至虎門灘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4、結合剛才的視頻,你理解了這段文字中的哪些詞?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師引讀。

  過渡:此次銷煙中,林則徐等文武官員還親自監督,場面真可謂壯觀矣!

  6、銷煙民夫是怎樣徹底銷毀鴉片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7、出示句子:銷煙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至彌漫了整個虎門灘。

  8、再讀句子,想:銷煙是分幾步進行的?(一撒鹽巴二拋鴉片三倒石灰)

  9、課文寫銷煙的過程,用了幾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能找出來嗎?

  (先……然后……又……再)

  想:用上這些詞有什么好處?

  師:是的,要想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具體,我們可以找 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幫忙,今后同學們在寫作中也要學會這種寫作方法。

  10、指名讀這段話。

  師:銷煙的過程大家一句話就讀完了,可是據老師的了解,以前銷毀鴉片是把鴉片放到架起的鍋爐上燒的,但是這次繳獲的鴉片數量大,用老方法很難徹底銷毀,所以,林則徐為了能徹底銷毀鴉片,親自走訪民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總結出了這樣的好方法。看似短短的幾句話卻包含了林則徐的艱辛,同時也體現了林則徐銷煙的堅定決心。

  齊讀這段話,讀出林則徐的艱辛與堅定。生齊讀。

  過渡:黑色的鴉片在池子里翻來滾去,一團團白色煙霧從池子里往上蒸騰,彌漫了整個虎門灘,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1、播放影片

  12、看了剛才的影片,你的心情怎樣?你想到了什么?跟同座說說

  (興奮 、驕傲、自豪)

  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這段話,讀出我們的興奮、驕傲與自豪。

  過渡:當銷毀的鴉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的時候,圍觀的群眾歡呼雀躍,整個虎門灘的上空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13、人們為什么這么興奮?請看一組圖片,你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14、出示吸食鴉片后的人物病態圖。

  15、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師引導學生感悟,對鴉片的痛恨,對外國侵略者的痛恨)

  師引讀:是的,人們痛恨鴉片,恨不得把它們一舉銷毀,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

  16、引讀:圍觀群眾歡呼雀躍。………海水卷走了。

  17、讀林則徐對外國商人說的話。

  師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林則徐禁煙的堅定決心。指名讀,師生互評,再讀。

  18、出示幻燈片:他繳獲的( )箱鴉片,經過天,全部銷毀了。

  師:虎門銷煙堪稱偉大的壯舉,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這一壯舉,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民不可欺!

  三、拓展延伸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林則徐說什么?(幻燈出示林則徐肖像)

  生說……

  師總結:說得好,讓我們永遠記住這驚心動魄的場面,記住這偉大的壯舉,記住這難忘的一天——1839年6月3日!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生字詞。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文中的場面描寫方法。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并感悟朗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把所上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銷煙前,虎門灘上壯觀的場面。二、銷煙的整個過程。三、銷煙的結果集意義。在教學第一部分時,我采用影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理解文中的一些詞語,并感受場面的壯觀。在教學第二部分時,我讓學生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并結合學生寫作的方法,還采用了三次朗讀,第一次讀,通過教師補充林則徐為更好的設計出徹底銷毀鴉片的方法,親自走訪民間,花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才找到了這樣好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林則徐的艱辛,讀出林則徐銷煙的堅定決心。第二次讀,通過觀看銷煙過程的壯觀場面,讓學生體會場面的驚心動魄,指導學生讀出興奮地心情,讀出民族自豪感。第三次讀,通過觀看吸毒后人物的病態圖片,讓學生了解毒品的可恨之處,明白外國侵略者向我國走私鴉片的不良居心,指導學生讀出對鴉片和外國侵略者的痛恨。通過三次不同的感情朗讀,讓學生更深地感受到銷煙場面的驚心動魄,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這句話的含義,讓學生懂得了:中國人民不可欺!激發學生的愛國 。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由于教者對教案不熟,所以在有些地方駕馭不到位,教師語言方面也還有待加強。

7虎門銷煙 篇10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三、實驗目標:

  讓學生回顧歷史,了解舊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而外。

  四、教具準備:

  《鴉片戰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絡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3、通過上網搜集和處理資料,了解林則徐以及虎門銷煙的背離景資料。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片戰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師: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談論。)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查詢。然后師總結。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出示詞語。

  鴉片欺侮鹽巴虎門銷煙

  歷史裝點頓時偉大壯舉

  (4)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5)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6)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1、精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2、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虎門銷煙的經過)(板書:經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過:下令、銷煙、結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過中,哪里看出“壯”?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騰”、“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指導誦讀:抓住上面這些詞語進行誦讀,讓學生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之情,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板書:撒鹽巴拋鴉片倒石灰)

  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后)

  指導朗讀;這樣的銷煙方法真是簡易、獨特,而且有效。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然后,自由練讀,結合插圖在頭腦產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然后,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4)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結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結合現實總結出:中國人民不可侮。(板書)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你們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

  (4)師總結,激發孩子們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5)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4、《秋天》

  5、《天安門廣場》

  6、《徐悲鴻勵志學畫》

  《習作2·小制作》

  8、《泉城》

  9、《九寨溝》

  10、《田園詩情》

7虎門銷煙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另有3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能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想象,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生回顧歷史,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于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學生通過認識鴉片的危害,激發學生遠離毒品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閱讀、想象,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生回顧歷史,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于外。

  教學過程:

  一、簡介人物,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這副圖上人物是誰?你了解他嗎?師補充介紹林則徐。

  2.揭題。虎門(簡介地點)銷煙(事件,了解“煙”——鴉片的危害,為理解銷煙的偉大意義做鋪墊)

  3.學習“銷”字,結合課文,思考在文中的意思。還可以找到它的同義詞——“毀”。(教寫,并組詞、描紅)

  4.探究: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讀課文 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做記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指導寫字,掌握字形。

  1.出示生字。朗讀。

  2.分析字形結構。弄清“史、赤、毀”的偏旁部首“口、赤”。

  3.“寨、轟、拋”結構要勻稱,筆畫要緊湊。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4.抄寫生字。

  三、交流展示,精讀課文。

  (一)把握全文。 1、說說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值得紀念 偉大壯舉 )

  2、深入理解:值得紀念:不同尋常,值得我們記憶、牢記。 偉大壯舉:雄壯、氣勢大。

  (二)自學課文。

  文章哪些地方表現了此次事件的不同尋常、氣勢盛大呢?

  自學2——5小節,把你認為能表現這些方面的句子畫下來,也可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想。

  (三)讀中感悟。

  根據學生在自學中劃出的句子,邊指導朗讀邊理解感悟。

  1、場面壯觀、隆重。

  a.人多,人們心情迫切,體現此舉是正義之舉,深得民心。

  一大早從各地聞訊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

  b. 隆重。……彩旗林立;……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外國商人……。

  c.指名復述第2小結的內容,注重突出場面的壯觀隆重。

  2. 經過堪稱“壯舉”。

  a.用簡潔的詞語說說3-5小節的內容:下令——銷煙——結果。

  b.下令。從“禮炮轟鳴、群情沸騰、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等詞語中體會銷煙的“壯”。

  c.銷煙。 (首先讓學生說說銷煙是分幾步進行的。(第一步:撒鹽巴;第二步:拋鴉片;第三步:倒石灰。)結合課外資料了解此舉是林則徐深入民間討教后總結出來的。這說明林則徐事前對銷煙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反映了他銷煙的堅定決心。 接著找出文中描寫銷煙經過的句子,讀一讀,看看課文用了什么詞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的。思考還可以加上什么詞語。(先……再……然后)有條件地可以觀看電影片段,讓學生充分感受當時的場景。

  d.引讀: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把……。頓時……。

  e..出示第四小節。自讀,說說讀時你想到了什么?引導感受此舉的大快人心、順乎民意,聯想當時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深入體會中國人民愛祖國、抗外侮的感情和斗志。在此基礎上再次朗讀,讀出“壯情”。

  3.成果堪稱“壯舉”。

  朗讀第四小節,你認為應該讀好哪些詞語? ※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從“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等詞語上感受此舉戰果之大。

  4.感受意義深遠。

  a.看圖,腦海里再現當時情景。說說自己的感受。

  b、在感受中國人民昂揚斗志、愛祖國、抗外侮的激情的基礎上,朗讀第六小節,讀好“沉重打擊、不可欺侮”等詞。

  四、小結,布置作業。

  1.用“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2.向家人講述《虎門銷煙》的故事。

  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我是一直充滿激情的去上課的,孩子們的朗讀也很有水準,整堂課的氛圍一直不錯,對于文本細節的理解也比較到位。《虎門銷煙》是一篇歷史題材的文章。歷史事件離學生們的生活比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創設情景將學生帶回到當時的場景中,讓學生能夠深切感受當時的情景,這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假設孩子們和廣州老百姓一起,作為銷煙的見證者,一起觀看銷煙,效果不錯,達到了這節課的教學目的。

  但還是有些遺憾產生的。

  我想,如果沒有前期鋪墊,學生們是不會很快入境 ,但是,大量的鋪墊的話,30分鐘又遠遠不夠。最后我決定重點放在銷煙時和銷煙后去講,前邊兩段選擇回憶導入。可這樣一來,整篇文章便有些斷開的感覺,銜接的不是很好,影響了文本的整體效果。顯得過渡不自然。一堂課應該是一個整體。課堂設計的每個環節之間應該是環環相扣,緊湊而一體。這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過渡。生澀的過渡會割裂兩個環節之間的聯系!因此,過渡一定要自然,要做到水到渠成。這樣才能讓課堂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另外我對課堂的預設不夠。孩子們回答問題時冷場了一下,雖然我用了一句話:“看,你激動的都說不出話來了。”掩飾過去,但自己知道,孩子是因為理解的不到位才沒有回答出來的。

  每一節課都是不可復制的。課堂的生成性是很大的。因此教案當中必須對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表現做多種預設。這樣才能夠保證遇到特殊情況或是偶發事件能夠不慌不忙,沉著應對。

  還有,我對學生的評價缺乏針對性。課堂評價是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好的評價能讓學生體驗成功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機智與隨機應變的能力。評價語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表現,做到細、準、精。要做到因材施評。只要有了針對性,評價的多樣化自然就有了。

  總之,這堂課結束了,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吸取教訓,發揚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的。

7虎門銷煙 篇12

  江蘇省無錫市甘露學校 張云龍

  【說教材】

  《虎門銷煙》是一篇形象生動、條理清晰又不乏結構嚴謹的記敘文。課文以歷史上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為題材,用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描述了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的經過,揭示了它的偉大歷史意義,字里行間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強調了它在歷史上非同尋常的意義;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具體敘述了虎門銷煙的經過,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人心大快的銷煙場面;第六自然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經過。

  難點: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收集關于虎門銷煙及其林則徐的資料。

  3.課前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戰爭》。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設法

  教師創設有聲、有色、有形、有境、有情、有趣的情境,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樂趣和情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在美中學,樂中學,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自讀自悟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教學中,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只在適當處點撥,啟發,并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自主讀書、評論、感悟,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動態效果。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熟悉這些日子嗎?為什么?(多媒體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并相機配上開國大典、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的背景畫面。)

  2.是啊,這些日子是我們中國人揚眉吐氣、倍感振奮的日子,是值得紀念的日子。它們將永遠銘刻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腦海中,珍藏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海里!但你知道嗎?作為龍的傳人的我們,這個日子也應該是永遠不能忘記的!(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齊讀,質疑。)

  3.因為就在這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多媒體播放電影《林則徐》中“虎門銷煙”片斷。)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4.隨機揭題:虎門銷煙(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指導書寫“銷”字,學生根據課題質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從學生熟悉的重大紀念日切入,讓他們在教師創設的直觀形象的情境中感知,意在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其主動參與、主動質疑、樂于探究的能力。

  二、初讀引思,整體感知

  1.過渡:今天,就讓我們跨越時空的隧道,走近虎門寨,重新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吧!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都行。遇到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遍,對自己喜歡的段落也可以多讀幾遍。然后把你對課文的感受與發現和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應該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學生。同桌交流的形式為自主學習引路搭橋。

  2.隨機出示難讀的詞語,學生當小老師,糾正讀音。

  咆哮 收繳 銷毀 水泄不通 囂張 欺侮 應邀 震驚中外(相機指導生字的字形結構、學生描紅書寫)

  3.讀書交流:請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說說喜歡的原因。(讓學生作出適當的評價。)

  ●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了豐富而科學的良性語言刺激,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此時,學生懷著強烈的期待感,充滿自信地讀課文,自行解決問題,情緒已被完全喚起,進入到積極學習的狀態,為進一步感悟課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每每讀書,只要把自己的心放到課文中,和課文進行對話,你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獲。讀了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呢?(學生交流初讀感受,如: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等。教師相機簡要介紹時代背景及林則徐的生平等。)

  ●大巧若拙!看似平白的一問“你想說點什么”,實則生發了一個浩大的問題空間,比起“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你讀懂了什么?”更具活力,更加開放,更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

  三、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1.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悟那激動人心的一刻!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配有相關畫面)說說在你腦海中呈現的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在學生的交流中相機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2.你是從哪些語句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必要時與同桌交流一下。(根據學生的回答,切入相應的段落學習。)

  ●以疑促讀,巧妙過渡,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3.當學生說到“銷毀時間長,數量大”時,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

  (2)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了這是一次“偉大壯舉”?

  (3)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談體會。)

  (4)集體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5)過渡:這樣的壯舉,當時有哪些人目睹了呢?

  4.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范讀(多媒體出示相關畫面),你覺得哪些人引起了你的注意?(隨機出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員、外國商人)

  (2)讀著這些詞語你有什么感受?(觀看的人多而廣,體現出場面的壯觀。)

  (3)誰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人多、人廣傳達給大家?(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4)你還感受到什么?(儀式隆重、人群興奮,也體現出場面的壯觀。)

  (5)過渡: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出人們很興奮?

  5.以讀代講第四自然段。

  (1)引讀,讀出人們興奮的心情。

  引導學生進行現場表演。

  (出示表演超市題目:

  如果你是現場的一位老爺爺或者老奶奶,你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

  如果你是現場的一位孩子,你又會怎樣?

  如果你是站在人群中的一位記者,你又會怎樣?)

  ●設計表演超市,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學得更為積極、主動。

  (2)過渡:是呀,被害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中國群眾是那樣興奮。

  (3)引導學生質疑:再看看這些觀看的人,你們有沒有什么疑問呢?(①那些文武官員有的可能高興,但有的一定很擔心。②外國商人是販賣,為什么還要請他們來看呢?)

  ●閱讀教學就應該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一次次地生疑,一次次地解疑,在這個過程中求得一次次的進步。

  (4)師補充林則徐有關情況:禁煙,在當時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內外上下,阻力都很大。這些阻力不僅來自被觸犯了借貿易牟取暴利的英國侵略者和中外販子;而且來自于從清朝中央以至地方借走私而營私舞弊受益的大小官吏及其附庸者;來自于清朝滿族親貴和嫉妒林則徐聲名的有權勢人物,后者的破壞中傷更是不易提防的。當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時,投降派首領穆彰阿也極力反對。

  ●閱讀教學,老師必要的講解絕不能丟。通過補充,不僅擴展了閱讀,而且激發了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加深了對林則徐的了解與認識。

  (5)這些外國商人會怎樣想?

  (6)過渡:是呀,林則徐明知道外國商人會恨他入骨,為什么還要請他們來觀看銷煙呢?

  6.根據學生的回答,切入第六自然段的學習。

  (1)齊讀,交流體會。

  (2)師述:林則徐這樣做是為了告訴那些外國人,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他這樣做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讓我們深情地將第六自然段朗讀一遍。

  7.深入學習第三自然段。

  (1)在銷煙的過程中,不知你們發現沒有,有一群人,他們不僅是虎門銷煙的觀看者,更是參與者。他們是誰?(多媒體出示民工銷煙圖)

  (2)他們是怎樣銷毀這些害人的?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在合作的氛圍中,來自他人的信息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識被他人的視點所喚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認知,整個對話過程就會充滿創造色彩。

  (3)老師覺得民工所做的幾個動作,其實都是在倒,可書上為什么用了“撒”“拋”“倒”幾個不同的詞呢?能交換位置嗎?(體會用詞的準確和此時人們對憎恨之情)(板書:撒鹽巴 拋 倒石灰)

  (4)自由讀描寫民工銷煙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民工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 再 然后)

  (5)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 這樣的銷煙方法多么簡易、獨特,多么有效啊!)

  (6)(多媒體課件播放銷煙過程)看,民工們正在銷毀這些害人的呢!你能為這畫面配上解說詞嗎?(學生看著畫面復述銷煙過程。)

  ●通過這一富有挑戰式的語言,意在引導學生復述課文重點部分。

  (7)齊讀第三自然段。

  8.在生成中引導,引導中深入。

  (1)你還能想到其他的辦法來銷煙嗎?(用火燒、直接投入大海……)

  (2)你覺得這些辦法好嗎?再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如果這樣快的銷毀了,就不能沉重打擊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了。就是要他們看見自己的一點點銷毀而心痛。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而且,這也表明我們的決心。)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作為教者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并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質疑、理解、欣賞的能力。這里將學生的感悟落到實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總結延伸。

  1.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粉碎了外國侵略者的美夢,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也給了那些醉生夢死、意志薄弱的“煙”鬼一記響亮的耳光,罪惡實在是太大了!回憶過去,看看今天,你還想說點什么?

  2.可令人心痛的是,時隔一百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有許多人在造毒、販毒、吸毒,請看圖片。(多媒體課件逐一映示禁毒宣傳圖片,給學生以教育。)

  ●由課文聯系到現實生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3.看了圖片,你又想說點什么呢?

  ●再次以“說點什么”發問,給學生回憶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人文情懷得以釋放,自我個性得以張揚。

  4.如今,生長在新時代的我們,如果踏上虎門銷煙的遺址,看著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仰望著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呢?(多媒體出示林則徐塑像)請大家把要說的寫下來。

  ●學生此時有感而發,說話寫話定能得心應手。

  5.總結:毒品就像洪水猛獸,摧殘著人的身體,腐蝕著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們應該聯合起來,齊心協力鏟除毒品,還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寧,讓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歡聲笑語!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多媒體出示時間,學生齊讀。)

  6.我建議同學們課后到戒毒所做個調查,再從網上或其他地方搜集一些資料,搞一次禁毒宣傳主題中隊會,屆時,我愿意做你們的特邀嘉賓!歡迎嗎?

  ●素質教育除了課堂以外,還需要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7虎門銷煙 篇1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虎門銷煙》是六年制小學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七冊第二單元中的課文,課文記敘了1839年6月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經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本文一共六個自然段,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全文結構嚴謹,首尾照應,記敘清楚有序,課文重點是銷煙的經過。此外,在敘事的過程中,通過生動的描寫很好地渲染了當時歡快激動的場面,從側面反映了,在國難當頭之際,林則徐的虎門銷煙這個壯舉,真是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為中華民族揚威,令國人揚眉吐氣,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氣節以及強烈的愛國之情。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于讓學生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御外侮的精神,同時,也通過此,讓學生簡單認識一下毒品的危害,讓他們要明白: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2、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能有條理地復述課文片段,并用“先……再……然后……”造句;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難點: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是現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參與到課文所構建的“世界”中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語文能力和語文基礎知識能有所提高,還能從中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雖然本文僅僅是個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描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但這其中的人文內涵可豐富了,是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題材。所以在教學中,雖然一方面我會注意一些基礎知識的教學,如:用“先……再……然后……”復述故事和造句、理解“禮炮轟鳴”“群情沸騰”等詞語……等等,但另一方面,我更加注重教學時對學生的愛國情感的熏陶,讓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恥辱,了解一下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是如此地為中華民族揚威,令國人揚眉吐氣,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簡單認識一下毒品的危害。所以,在全篇課文的教學中,我主要是以“讀”為主,講讀結合,結合錄象片段,創造一個情景,讓學生能在這個情景中體會到那種中國人的自豪,從而達到以看促感、從讀中悟的效果。最后,再將學生的思想感情從對林則徐的敬佩提升到對祖國的熱愛。此外,還可以借此讓學生簡單認識一下毒品的危害,形成拒絕毒品的意識。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我們知道,西方列強的鴉片貿易給中國人民帶來嚴重危害,清政府愛國官員林則徐順應民心,實行禁煙,真是大快人心啊,大家還記得,課文中用了什么詞來形容這個日子嗎?(值得紀念的日子)

  為什么說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呢?( “偉大壯舉” )

  為什么說這是一偉大壯舉呢,它的“壯“表現在哪呢?這正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精讀課文

  1、自由朗讀全文,并找出那些自然段是具體描寫虎門銷煙的“壯”字的?

  (2~5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并說說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2)指導朗讀。

  (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在老百姓們的期待下,虎門銷煙開始了。第幾段寫了虎門銷煙的過程啊?

  (第三自然段)

  (2)默讀第三自然段,然后說說銷煙是分幾個步驟進行的。       

  (板書:撒鹽巴、拋鴉片、倒石灰)

  (3)從哪里可以看出銷煙步驟的先后順序?( “先……再……然后……”)

  (4)大家能看著黑板上板出的銷煙步驟,通過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用自己的話把銷煙的過程跟大家說說。(學生按要求復述)

  (5)用“先……再……然后……”造句。

  (6)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過渡:虎門硝煙真是轟轟烈烈,真不失為一“偉大壯舉”啊!這么多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的心情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播放虎門銷煙片段,師配朗誦第四自然段)

  (2)指導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3)銷煙的結果如何呢?能讓老百姓們這么高興。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通過朗讀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一百六十年前,英國殖民者以走私鴉片來侵略中國,中國曾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是民族英雄林則徐,堅決領導了禁煙斗爭,虎門硝煙的壯舉,震驚世界,它不但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還向全世界表明——表明了什么?

  (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指導學生朗讀好這一句。(指名讀——指導糾正——指名讀——齊讀)

  三、拓展練說

  (1)在國難當頭之際,林則徐堅決反抗外敵,虎門銷煙這個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為中華民族揚威,令國人揚眉吐氣。如果此時你站在林則徐的雕塑面前,你想說什么?

  (學生自由發揮回答)

  (2)但是,當今世界,還是有許多壞人用毒品來害人,這種令人憤慨和憂慮的狀況,更使我們敬仰和懷念林則徐……如果你遇上了這樣的壞人,你準備怎么做?

  (學生自由發揮回答)

  四、總結

  百余年來,無數中華兒女、愛國志士為了抵御外來侵略,保衛祖國萬里河山;為了維護祖國的獨立與尊嚴,前赴后繼、不屈不撓地同外敵作頑強的斗爭。如今,我們的祖國日趨強大。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歷史,而是應該時刻牢記"中國人民不可欺"。

  五、板書設計

  場面:壯觀 隆重

  偉大壯舉 過程:撒鹽巴 拋鴉片 倒石灰

  時間:23天(200多萬公斤)

7虎門銷煙 篇14

  一、復習舊課,情感鋪墊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27課《虎門銷煙》。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以及課文的第一部分,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誰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課文先講了1986年6月的一天,人們知道了林則徐在虎門灘將收繳的鴉片當眾銷毀,整個廣州城都沸騰起來了,再講銷毀鴉片時的情景,最后講銷毀鴉片的意義。

  生:課文先講了1986年6月的一天,當人們知道了林則徐要在虎門灘將收繳的鴉片當眾銷毀,心情非常激動,再講銷毀鴉片時的情景,最后講銷毀鴉片的意義。

  師:是啊,當人們聽說林則徐要在虎門灘當眾銷毀洋人的鴉片時,整個廣州城都沸騰起來了。真的到了銷煙這天,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今天,我們將重點學習課文的二、三部分。

  二、精讀課文,入情入境

  (一)出示導學提綱,學生自學、交流

  師:我們先來看看導學提綱:

  1、讀讀課文,畫一畫描寫虎門灘銷煙壯觀場面的句子,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寫一寫批注。

  2、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議一議:為什么說“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相信很多同學已經在課前根據導學提綱自行去學習了,接下來,給你們5分鐘的時間,再把課文讀一讀,小組交流導學提綱的第1、2點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組同學交流,教師巡視。

  (二)全班交流導學提綱的第1、2點要求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導學提綱的第1、2兩點。

  生:我們小組找到了這一句話:“6月3日那天,成群結隊的百姓,穿著節日盛裝,敲鑼打鼓,起勁地耍著獅子舞著龍;孩子們用竹竿挑著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聾。浩浩蕩蕩的人流,從四面八方向虎門灘涌去。虎門灘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從這句話中我們體會到了老百姓們的心情很高興。

  師:(出示這段話)對啊,老師也感覺到了,特別是從哪些詞更能看出百姓的心情高興?

  生:從“敲鑼打鼓,耍著獅子舞著龍,鞭炮”可以看出當時的場面特別熱鬧,人們心情高興。

  生:我從電視上看到過舞龍耍獅子,那情景特別熱鬧,而且他們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會舞龍耍獅子,我覺得人們把銷煙的這一天當成是過節,心情特別開心。

  師:說得多好啊,聯系生活確實是理解課文的好方法。對于這段話,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我知道了當時來的人特別的多。我是從“人流”這個詞看出來的。

  師:如果只去了幾個人能稱為“人流”嗎?

  生:不行,人流應該是像河水一樣多。

  生:還有“成群結隊、水泄不通、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浩浩蕩蕩”,也可以看出當時來的人特別多,人們從廣州城的各個方向趕來了,把虎門灘擠得好像連水都沒辦法流出去。

  生:還有“涌”字,那人就像是水一樣“涌”出來,也可以看出當時來的人特別的多。

  師:同學們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確實讓老師不得不佩服。對啊,當時來的人特別多,他們的心情很興奮,假如你當時也在虎門灘,你能不能把當時的那種場面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

  生:讀課文

  師:老師能感覺到你很高興,但感覺來的人不是很多。誰想再來試一試呢?

  另一生讀

  師:讀的真不錯,老師仿佛身臨其境了,現在,讓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遍,讓老師飛越時空,回到6月3日的虎門灘,好好感受一當時的壯觀場面。好嗎?

  全班齊讀

  師;同學們太厲害了,真把老師帶進了當時的那個情景。現在我們再回到課堂,誰再來說一說,你還找到了哪幾句話?

  生:我還找到了這一句:“虎門灘高處,挖了兩個十五丈見方的銷煙池。”從這句話,我猜想那個銷煙池可能很大,但我不知道十五丈見方到底是多大。

  師:(出示這句話)他有疑問了,誰能幫助他呢?

  生:我查了資料,十五丈大約是五十米,跟我們學校的操場差不多大。

  師:查找資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生:銷煙池很大,而且還有兩個,說明銷煙的量特別的多。

  師:對啊,用這樣的兩個大池,每天就可銷毀特別多的鴉片。

  生:我還找到了這一句“銷煙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鹽倒入池內,又把每包煙土切成四半,扔進水里,等煙土泡透后,再把一擔擔生石灰倒進池子里。不一會兒,池子像開了鍋似的,黑色的鴉片在池子里翻來滾去,一團團白色的煙霧從池子里往上蒸騰,彌漫了整個虎門灘。”從這句也可以看出當時銷毀的鴉片量很大,場面很壯觀。

  師:能具體說說你是從哪些詞體會到的嗎?

  生:“一擔,一袋”數量少,“一擔擔、一袋袋”,表示數量多,說明了只有很多的鴉片才需要這么多的海鹽和生石灰。

  生:“池子像開了鍋似的,黑色的鴉片在池子里翻來滾去,一團團白色的煙霧從池子里往上蒸騰,彌漫了整個虎門灘”,說明當時煙霧特別大,到處都是。如果鴉片數量不大就不會產生那么大的煙霧了。

  生:當時的洋人確實太可恨了,帶了很多的鴉片到我們中國來。

  師:老師也這樣覺得,所以當人們看到銷毀鴉片的這一壯觀場面時,心情如何呢?

  生:圍觀的群眾歡呼雀躍,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開了,銷毀的鴉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師:(出示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從這句話,我知道了人們的心情特別激動,我是從“歡呼雀躍”這個詞感受到的。

  師:說得真完整。還有嗎?

  生:當時的洋人把鴉片帶到中國來,害得許多中國人家破人亡,人們都非常痛恨鴉片,現在看到這么多的鴉片被當眾銷毀的,心情特別舒暢。

  生:從“雷鳴般”的掌聲中,我可以體會到當時在場的每一個中國人都特別興奮,所以那個掌聲才會像雷聲一樣大。

  生:我還覺得不僅是中國人痛恨鴉片,連海水也痛恨,所以那海水也在咆哮。看到鴉片被銷毀,海水也很興奮。

  師:說得多好啊,連海水也痛恨鴉片!只要我們用心去讀,就會有不同的體會。

  師:同學們通過自學,小組交流,采用抓重點詞句,談體會的學習方法,很好的完成了導學提綱的1、2兩點,充分到感受到了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板書:壯觀)

  (三)全班交流導學提綱的第3點要求

  師:接下來,給你們3分鐘的時間,小組里的同學議一議:為什么說“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生小組交流討論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看法。

  生:因為鴉片毒害中國人,現在林則徐把近兩萬箱的鴉片當眾銷毀了,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生:我從課文的第六個自然段“恭恭敬敬、躬身彎腰、垂手敬聽、連聲稱是”這些詞可以看出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因為外國人從來沒有對中國人連聲稱是,所以說滅了他們的威風。

  師:你是聯系課文來理解的,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第六個自然段,你們邊看插圖,邊聽老師讀一讀,看一看這些洋人此時在干什么。

  師范讀

  生:洋人們摘下了帽子,站在林則徐的面前躬身彎腰,什么話也不敢說了,一點兒也不威風了。

  生:我看過課外書,知道了鴉片害得我國白銀大量流失,很多家庭家破人亡,人們都痛恨鴉片,林則徐把兩萬多箱的鴉片當眾銷毀的,外國人就很害怕,林則徐為我們中國人出了一口氣,讓中國人揚眉吐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師:看到這一場面,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覺得很痛快。

  生:爽快

  生:大快人心

  師:結合課文插圖,會讓我們有更深的體會。

  師小結: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板書:長志氣,來威風)告訴了所有的人:中國人是不可欺負的。

  三、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句子訓練

  師:老師相信虎門銷煙這一壯觀場面已深深地印在了每個同學的腦海中,接下來,我們來個填詞比賽。

  出示句型:虎門銷煙,中國人,外國人。

  生:虎門銷煙,中國人揚眉吐氣,外國人垂頭喪氣。

  生:虎門銷煙,中國人興高采烈,外國人愁眉苦臉。

  生:虎門銷煙,中國人歡呼雀躍,外國人垂手敬聽。

  ……..

  師:同學們積累的詞匯可真豐富,對課文也充分理解了,老師可真替你們感到高興。

  2、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虎門銷煙這一課,讓我們記住這么一個愛國之人:(林則徐);讓我們記住虎門銷煙這一壯舉,因為它:(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出示下一課的導學提綱,學生課后按導學提綱自學下一課。

  2、學習文章中場面描寫的方法,描寫學校少先隊大隊活動時的場面。

  五、板書設計:

  人多

  池大

  虎門銷煙煙霧大壯觀(長志氣滅威風)

  銷煙多

7虎門銷煙 篇15

  一、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 學會本課9/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二、重難點1、  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2、  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三、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  9-26(總第25課時)一、教學目標: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二、重難點1、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揭示課題初步讓學生感知畫面內容。1、  出示多媒體,讓學生看圖,了解圖上人物是誰?你了解他嗎?師補充簡介林則徐。2、  板題、解題介紹虎門的地理位置、危害,理解“銷煙”3、  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1、學生看圖,了解圖意。思考問題。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讀通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要求學生讀通順課文。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三、檢查自讀情況了解學生對課文以及生字的朗讀情況。1檢查生字詞,出示,指名領讀。師生提醒注意:寨、渣、(翹舌音)轟(后鼻音)訊、鹽、斤(前鼻音)(2)指名分節讀課文,人。1、學生讀生字詞,互相糾錯 :“喝啊,叫啊”的“啊”讀輕聲.注意讀準“朝”“倒”“分外”的份,“一擔擔”的擔,“應邀”的應(2)長句子的朗讀:禮臺下,/一側/是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是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師生評議。思考: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大致經過又如何?質疑,適時解答部分疑問讓學生沒有疑惑,讓學生學會發問。 學生質疑,可以讓他們互相解答疑難。指導寫字學會寫字的方法,把字寫端正。寫準確。寫漂亮。找出典型的字指導學生書寫。作好點評工作:寨、轟、拋結構要勻稱,筆畫要緊湊,范寫。找出自己需要練習的生字,練習。作業設計一、多音字組詞fèn  (         )                        dān (          ) 分                                            擔             fēn  (         )                           dàn (         ) 二、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分外(fēn  fèn)     應邀(yīng  yìng)身著(zhuó zhe zháo)   朝服(zhāo cháo) 三、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詞難聞的(    )   偉大的(    )   沉重地(    )囂張的(    )   寬闊的(    )   迅速地(    ) 四、選詞填空持續  繼續  陸續1、下課了,同學們(   )走出了教室。2、我軍(   )奮斗了三天三夜,終于取得了勝利。3、他休息片刻,又(   )思考起來。

7虎門銷煙(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8 虎門銷煙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 7.虎門銷煙(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 7《虎門銷煙》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 我上《虎門銷煙》教學心得(精選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47塵埃一粒 發表 今天上完了《虎門銷煙》,整個教學流暢、清晰,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在此,僅談一點自己的上課心得。...

  • 《虎門銷煙》——林則徐請客(精選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51林則徐五十三歲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廣州擔任湖廣總督,負責查禁鴉片煙。一些外國人,總想找機會摸摸林則徐的底細。一次,英國領事查理設宴,邀請林則徐參加。...

  • 虎門銷煙教學案例(精選2篇)

    師:禮臺下坐的都是哪些人呢?生:一側坐的是文武官員,另一側是外國商人。師:咦,學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生: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來觀看虎門銷煙呢?師: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值得我們去思考,你能不能結合銷毀鴉片的原因來談談自己...

  •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精選13篇)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第一課時)雨花外國語小學 石莉教學目標:1、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堂交流,了解虎門銷煙的背景。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談《虎門銷煙》教學設計(通用12篇)

    看完了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實驗學校曾志華老師對《虎門銷煙》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后,我學到了很多在教學設計方面自己所不具備的備課思想,備課方法。在此,我淺談一下自己讀后感觸很深的地方。...

  • 《虎門銷煙》測試題(精選12篇)

    1、這一天,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綠樹,把古老的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句中這一天指( )a.虎門銷煙結束的日子,即1939年6月26日。b.虎門銷煙開始的那天,即1839年6月3日。c.虎門銷煙開始的那天,即1939年6月3日。...

  • 《虎門銷煙》補充習題答案(通用13篇)

    一、省略二、省略三、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1、分外是特別的意思。人在在心情格外激動的情況下,對環境也有特別的感受,是移情。2、分外壯麗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3、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負的,是有骨氣的。...

  • 《虎門銷煙》的寫作訓練點(精選13篇)

    訓練點一:認識場面描寫。課文的第二節是一個典型的場面描寫。有景物有人物,在學習這一節時,先讓學生了解什么叫場面,再通過朗讀感受場面描寫的特點。還可以讓學生模仿這一節寫一個場面,如勞動場面、聯歡場面等。...

  • 《虎門銷煙》聽課隨記(精選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36| by: 云姐姐 ] (二) 字詞句篇、聽說讀寫,步步到位,腳腳踩實,顯得很扎實,很豐實。成功的是“場面壯觀、百姓壯情”讀解得透,缺憾的是“行動壯烈”解讀不深。...

  • 虎門銷煙導學案(精選2篇)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第一課時)坪坦中心校 陳立新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認讀10個生字并組詞3.通過學習課文場面描寫,了解課文內容4.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愛國精神教學重點、難點:1.通過學習課文場面描寫...

  • 《虎門銷煙》作業設計(精選13篇)

    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課文題目的特點是( )a.以人物的名字命題;b.以人物的語言命題;c.以文章的主要事件命題。2、虎門銷煙的主要人物是( )a.鄭成功;b.林則徐c.關天培3。...

  •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通用12篇)

    教案內容: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区免费 | 超碰人人精品 | 国产人人澡 | 狠狠色噜噜综合社区 | 免费成人av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极品白嫩的小少妇 | 操操操操网 | 日本丰满人要无码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 |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 baoyu121永久免费网站 |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 日韩av怡红院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麻豆视频免费看 | 午夜理论在线观看无码 | 一级毛片av |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欧美 | 日本逼逼视频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 国产肥老妇对白清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3ATV |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 51cao新地址 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 | 免费网站www在线观看 | 啦啦啦资源视频在线完整免费高清 | 逼特逼在线视频 | 欧日av|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97色网| 色欧美视频 | 91视频色板 |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 www.五月激情.com |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本不卡视频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