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虎門銷煙(精選13篇)

虎門銷煙

發布時間:2023-10-13

虎門銷煙(精選13篇)

虎門銷煙 篇1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實驗目標:

  讓學生回顧歷史,了解舊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而外。

  教具準備:

  《鴉片戰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通過上網搜集和處理資料,了解林則徐以及虎門銷煙的背離景資料。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片戰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師: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談論。)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查詢。然后師總結。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出示詞語。

  鴉片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4)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5)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6)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虎門銷煙的經過)(板書:經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過:下令、銷煙、結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過中,哪里看出“壯”?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騰”、“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指導誦讀:抓住上面這些詞語進行誦讀,讓學生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之情,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板書:撒鹽巴拋鴉片倒石灰)

  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后)

  指導朗讀;這樣的銷煙方法真是簡易、獨特,而且有效。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然后,自由練讀,結合插圖在頭腦產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然后,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4)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結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結合現實總結出:中國人民不可侮。(板書)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你們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

  (4)師總結,激發孩子們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5)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虎門銷煙 篇2

  一、教學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二、教學重、難點: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三:教具準備:掛圖四: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四、小結。 1. 出示掛圖,討論:(1)這副畫上畫的是誰?(2)他是一位怎樣的歷史人物?他曾做過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2. 板書課題,進行質疑。 1. 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字音  寨  渣  (翹舌音)鹽  斤   (前鼻音)分  擔   (多音字) 詞義   水泄不通  囂張氣焰健步   咆哮  欺侮 長句  禮臺上,一側是身穿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是應邀前來的外國商人。(長句子中間要停頓,不能讀破。)1、自讀第一段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3、說說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什么樣子的日子“值得紀念”的日子?(板書:值得紀念) 4、讀了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1、學生討論林則徐       2. 學生質疑思考 1. 自學要求:(1)輕聲讀生字,讀準字音。(2)畫出新詞,想想意思,不懂的查字典。(3)快速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并討論問題       學生討論  讓學生初步了解林則徐。     激發興趣。 考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培養學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作業:一、組詞銷(  )歷(  )賽(  )消(  )厲(  )寨(  )侮(  )徐(  )壯(  )悔(  )除(  )狀(  )二、抄寫練習第3題的詞語兩遍。板書:虎門銷煙 偉大壯舉

虎門銷煙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抓重點語句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具準備

  《鴉片戰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片戰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1.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談論。)

  2.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3.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查詢。然后師總結。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鴉片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水泄不通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2)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3)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4)成語積累:寫出與“水泄不通”意思相近的成語。(風雨不透、密不透風)

  寫出幾個形容人多熱鬧的成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車水馬龍)

  (5)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了事件之“壯”。

  a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

  b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c 銷毀的鴉片數量多。(板書:二百多萬斤  二十三天)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板書:經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過:下令、銷煙、結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過中,哪里看出“壯”?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

  指導誦讀: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

  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

  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后)

  指導朗讀。自由練讀,結合插圖在頭腦產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

  (4)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激發孩子們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4)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 1839年6月3日。

  (師小結: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提醒學生注意是把一件事分步驟寫具體。)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教后反思:

  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壯舉,因此在教學中我時時刻把學生的情緒集中在“壯”這個字眼上,引領學生用心地、細細的品讀課文,從哪些語句中我們能深深的感受虎門銷煙是壯舉?學生在細讀課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銷煙前人的多而廣,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詞讀悟出了人多而廣;其次是感受到了銷煙的隆重、壯觀,讓學生自己讀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從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場面的隆重、壯觀,然后讓學生讀出這種場面;接著進一步引導從將要下令時的情景和銷煙時的情景中發現“禮炮轟鳴”、“群情沸騰”,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把氣勢讀出來;最后讓學生想像自己也在現場,自己也在歡呼,體會出銷煙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體會出人民的那種愛國的感情,當學生們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時,更是一種感情的迸發,學生們讀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不足之處:

  孩子們在完成課后練習“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續寫時,大部分孩子都是簡短的一兩句話,不能大膽展開想象。可能孩子們在課前對林則徐的了解還不夠多,還要進一步引導。

虎門銷煙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難點: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課前準備 閱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上的<智斗義律> 

  作業設計 1.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中心寫一段話. 

  教學設計 :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這幅圖上的人物是誰?你了解他嗎?師補充簡介林則徐。

  2、板題、解題

  介紹虎門的地理位置、危害,理解“銷煙”。

  3、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詞。

  出示,指名領讀

  師生提醒注意:

  寨    渣     (翹舌音)

  轟           (后鼻音)

  訊    鹽     斤     (前鼻音)

  2、出示討論:

  (1)“喝啊,叫啊”的“啊”讀輕聲;

  “身著朝服”中的“著”讀“    ”,“朝”讀“    ”

  “倒下去”的“倒”讀“   ”

  “分外”的“分”讀“    ”

  “一擔擔”的“擔”讀“     ”;“應邀”的“應”讀“      ”

  (2)長句子的朗讀

  禮臺下,| 一側 | 是身著朝服的 | 文武官員, | 另一側 | 是應邀前來觀看的 | 外國商人。

  3、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評議。思考: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大致經過怎樣?

  四、質疑,適時解答部分疑問

  五、指導寫字

  1、“訊、轟、侮”按筆順描紅

  2、“寨、轟、拋”結構要均勻,筆畫要緊湊,范寫

  3、學生描紅、臨寫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填空

  “訊”共_______畫,第四畫是_______,第五畫是_______。

  “轟”共_______畫,第六畫是_______。

  “頓”共_______畫,第四畫是_______。

  二、在正確讀音下面畫“_______”

  分(             )外       應(             )邀

  朝(             )服       倒(             )水

  身(             )著

  三、組詞

  寨(    )  汛(    )  銷(    )  壯(    )  侮(    )

  賽(    )  訊(    )  消(    )  狀(    )  海(    )

  塞(    )  迅(    )  稍(    )  裝(    )  梅(    )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3、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聽說訓練

  1、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二、精讀課文

  1、(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3)什么樣的日子“值得紀念”。(即不同尋常的日子,發生重大事件的日子,應該記住的日子)

  2、學習第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關詞語。壯舉:偉大的舉動。囂張:邪惡勢力上漲。氣焰:比喻人的威風氣勢。

  (3)說說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打擊囂張氣焰,表明不可欺侮)

  (4)學習這兩段,你想知道什么?(這一天發生了什么事?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則徐是怎樣打擊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的?從哪兒看出中國人民不可欺侮?)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剩下來的文章。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說說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名說說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

  (場面轟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擠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場面莊重,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人都整齊地戰立在臺下兩側。)相機板書: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指導朗讀,讀出興奮、激動的語氣,體會壯觀的場面。

  (4)討論

  1)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說明禁煙大快人心)

  2)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么?(說明政府禁煙決心很大)

  3)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到場觀看?(讓外國人看看中國人民的威風)

  (5)齊讀第二自然段

  4、學習三—五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考慮哪幾句寫下令禁煙,哪幾句寫硝煙經過。

  1)學習第一層(第一至三句)

  自讀體會哪些詞語最能突出中國人的氣勢。(健步、禮炮轟鳴、群情沸騰、一聲令下、震驚中外)

  2)學習第二層(第四、五句)

  指名讀第四句話。

  用筆畫出這句話,讀一讀。再對照文中的插圖,說說當時工人是怎樣硝煙的。(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三步:撒鹽、拋、倒生石灰。再讓學生讀一讀,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硝煙的。)

  (2)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害人的被銷毀了,同學們高興嗎?那當時的在場的老百姓高興嗎?為什么我們和當時在場的老百姓一樣高興?

  讓學生結合“禮炮轟鳴”“群情沸騰”“成千上萬”“激動得跳啊,叫啊”“響徹”等詞語的理解,想象當時歡聲雷動的場面,體會到虎門硝煙得民心,順民意。

  (3)細讀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硝煙持續了23天說明了什么?銷毀了二百多萬斤說了什么?(說明銷煙的時間長,數量多,銷煙的戰果輝煌)

  煙渣被卷進咆哮的大海暗示著什么?(暗示中國人民的力量壓倒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

  5、返讀全文,為什么說“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呢?”(虎門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中大,而它又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指導復述課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點,看板書提示。

  2、學生各自練習。同桌練習。

  3、指名復述。

  四、指導寫話(要求:課后題5)

  1、指導。先指名讀文中帶有“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的句子,再引導學生想一想生活中分三步以上按先后順序做的事。

  2、學生練寫。

  3、交流。

  作業設計:

  先按課文內容填空,再完成練習

  林則徐一聲令下,_______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一群群光著脊背、赤著雙腳的工人,_____向灌了水的硝煙池里_______下鹽巴,_______把收繳來的_______入池內,_______又把一擔擔生石灰_______下去。頓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1、這段主要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話中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請仿照這一段的寫法,寫上一段話,用上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

  虎門銷煙

  銷煙前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偉大壯舉          銷煙后   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先撒鹽    再拋  然后倒生石灰

虎門銷煙 篇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題談話: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七課《虎門銷煙》,(齊讀課題)從課

  題中我們了解到什么?你知道是什么嗎?它對人有什么危害呢?(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及對人危害的課件)。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大意。

  2、指名說說時間 、地點、人物和事件。

  3、你了解林則徐嗎?生匯報課前搜集資料,師出示課件:林則徐生平簡介。

  4、出示詞語,檢查自讀情況。

  5、指名讀課文,相機正音。

  6、同桌互相讀課文,說說你對重點詞語的理解。

  7、四人小組復述課文。指名在班上復述。

  8、交流如何識記生字,師范寫“寨”、“毀”。

  9、描紅仿寫,師巡視并個別指導。

  三、作業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在無能清政府下的中國,,讓中國白花花的銀子象水一樣流入了英國人的腰包;,讓中國人面黃肌瘦,骨瘦如柴;,給中國人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給中國帶來恥辱,帶來災難!讓我們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虎門銷煙。

  二、精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誰來記住這個讓人難忘的日子?

  指名讀,齊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師:我們來看看這一天的虎門寨與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讀,指名說,相機板書:分外壯麗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2)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和隆重。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銷煙場面的詞語畫上橫線,在表示銷煙順序的詞語下面加“· ”,在表示銷煙動作的詞語下面加“­­”。

  (2)指名匯報,相機板書: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3) (出示課件)指名賽讀第1至3句話。

  (4) (出示課件)指名讀第4、5句話,生評價讀得怎樣,指名再讀。

  (5)播放銷煙視頻,醞釀感情。

  (6)齊讀第三自然段,回味難忘的歷史一刻。

  4、學習第4自然段

  師:看到害人的被銷毀了,老百姓們有什么表現?

  指名讀課文,課件出示重點詞語,男女生賽讀。

  5、學習第5自然段

  自由讀,找出有關數字多讀兩遍。(出示課件)

  指名讀,齊讀。

  師:看著咆哮的潮水將害人的卷走,假如你就是虎門銷煙現場的一名老百姓,面對此情此景,面對民族英雄林則徐,你想說什么呢?

  1、 學習第6自然段

  師:為什么說虎門銷煙是偉大的壯舉呢?

  指名讀最后一句話,齊讀第六自然段。

  2、 小結全文:虎門銷煙讓外國人明白中國人禁煙的決心,虎

  門銷煙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門銷煙將永遠載入中國的史冊,它是中華雄獅覺醒的標志!讓我們銘記這一幕,牢記這一天,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三、延伸拓展

  1、欣賞林則徐的話:

  (1)茍利社稷,敢不竭股肱為門墻辱。

  (2)生死見命,成敗天也。

  2、搜集有關林則徐的故事讀一讀。

  3、辦一張“遠離毒品”的手抄報

虎門銷煙 篇6

  教學要求: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師生問好

  一、復習檢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請同學開小火車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書后)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7、虎門銷煙。齊讀課題。

  二、聽課文范讀,思考 

  為什么虎門銷煙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

  (板書:值得紀念  偉大的壯舉)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請大家輕聲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很壯觀、隆重?

  (2)誰來說說?

  讀后交流。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

  討論: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壯觀場面。

  四、品讀三至四自然段,感受銷煙的經過。

  1、一邊讀一邊思考:分幾步銷煙的?銷煙過程中人們的心情怎樣?

  2、出示文字。

  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煙池里撒下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鴉片拋入池內,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3、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銷煙是分幾步進行的。?(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

  (板書:撒鹽巴  拋鴉片  倒石灰)

  課文中用什么詞把三事件連起來?(板書:先……再……然后……)

  4、小結:

  有時候我們要完成一件事,必須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后”來連接。

  5、指導說話。

  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用上面的詞練習說話。

  6、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有什么反應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

  在旁邊觀看的外國商人目睹了這個壯觀的銷煙場面,他們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7、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8、學生“我來試試”

  五、結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告訴大家你注意到什么?

  1、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2、虎門銷煙,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齊讀最后一段。

  3、師總結:是啊!這些鴉片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鴉片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林則徐收繳了他們的鴉片,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林則徐是我們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英雄。

  六、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現在,當我們看完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面對著端坐在我們面前的這位偉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鴉片害人,早就應該銷毀,虎門銷煙為中國人爭了光。

  林則徐是個功臣,要不是他,恐怕鴉片還不一定能被銷毀。

  現在,仍有人在吸“煙”,多么不應該啊!

  對!一百六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仍有人在造毒、販毒、吸毒,請看圖片。

  我們要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2、結束語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值得紀念的日子——1839年6月3日,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英雄的名字——林則徐,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偉大的壯舉——虎門銷煙。

  下課!

虎門銷煙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段。

  2.能力目標: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虎門銷煙的主要經過。

  2.讀懂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師述:上一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虎門銷煙這篇課文,知道了課文的大概內容,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分成哪幾部分?能不能簡要地說說每一部分講的什么內容?)(指名說)

  二.精讀課文

  師述:這一節課張老師跟大家一起再來細細地評讀這篇課文。把課本打開到p34。請一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一下:什么樣的日子才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不同尋常的日子,發生重大事件的日子……)

  師:那這樣的日子不同尋常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第2自然段。

  1.請同學們輕聲讀第2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把不同尋常的地方用橫線畫出來。                                                                                                                     (生自由畫出)

  師點評:“分外”是什么意思?能給“分外”找個近義詞嗎?

  好,請哪位同學把這一句話讀一讀,體會一下“分外壯麗”這個詞語,要讀出美感來。哪位同學試試?我們一起齊讀。

  2.交流:水泄不通(人多)從哪句話中體會到的?哪些詞說明人多?你能再說幾個表示人多的成語嗎?  彩旗林立(理解詞語的意思)

  看看下面一句:“一大早”指什么時候?銷煙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啊?(午后二時)

  那“一大早”說明人們的心情怎樣?(激動)

  3.除了老百姓之外,還來了些什么人?(文武官員、外國商人)“身著朝服”說明什么?(莊嚴)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三句話,注意讀出莊嚴的語氣。

  師:請同學們快速地把第二自然段連起來讀一遍,說說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討論)

  4.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體會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一是虎門寨景色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二是來觀看的人很多。

  5.齊讀第二自然段,讀出興奮、激動的語氣。

  (回顧我們這幾個小節的學習,我們采用了“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下面我們還用這個方法學習下文。)

  三.學習第3—5自然段。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第3—5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了?(門銷煙的經過)

  1.默讀課文第3—5自然段,畫出課文中具體寫怎樣銷煙的一句話,仔細讀一讀。再對照課文中的插圖,說說當時工人是怎樣銷煙的。

  請哪位同學來簡要說說?(指名學生找出后齊讀)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三步:撒鹽巴、拋鴉片、倒生石灰。再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課文用了哪些詞把上述三步的先后順序排列出來的?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

  2.同學們能不能用“先……再……然后……”說一句話。

  有時我們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后”來連接。

  3.請大家捧好書,把第三小節齊讀一下。體會一下銷煙這樣一個過程。

  過渡: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在觀看的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高興、激動)

  哪些詞能看出老百姓高興、激動的?

  1.請一位同學把第四自然段讀一下,注意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我們一起來齊讀一下。

  2.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注意“23天”、“二百多萬斤”等詞語,體會銷煙的巨大成果,強調戰果之大。

  小結:第三、四、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虎門銷煙的經過。

  過渡:是啊!這些鴉片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平等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鴉片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想讓我們中國人成為他們的奴仆和掙錢的機器。林則徐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

  我們一起齊讀第六自然段,找出對外國侵略者打擊大的詞語。

  板書:沉重打擊

  3.指導朗讀。理解“欺侮”、“不可欺侮”

  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4.齊讀第六自然段。

  小結:這段寫出了虎門銷煙之偉大意義。

  板書:偉大意義

  返讀篇首,為什么說“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呢?(前后聯系)

  理解全文內容,讓學生整體感知。

  看書p36,林則徐的塑像,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一段話。

  [作業設計]

  1. 把虎門銷煙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7.虎門銷煙

  場面:壯觀      隆重1839年6月3日 

  先     撒鹽巴

  值得紀念                        經過:    再     拋鴉片

  然后    倒生石灰

  偉大意義     沉重打擊

  不可欺侮

虎門銷煙 篇8

  課時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段。

  能力目標: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范讀第二自然段。

  2、這一天的虎門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學生交流,相機指導讀好詞語,理解詞語,體會那一天的熱鬧、場面的隆重,景色的壯麗。

  4、小結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們描寫了1839年6月3日的虎門不尋常的場面,暗示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即將發生。接下來,我們該怎么來讀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投影圖片,導讀第一、二句

  2、工人們是怎樣銷煙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然后畫出描寫銷煙過程的語句

  3、學生自讀自劃。

  (1)(指讀)

  (2)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銷煙池里撒下了鹽巴,再把收繳來的拋入池內,然后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頓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3)銷煙分幾步完成?哪三步?

  4、請大家看看圖畫,再讀讀這句話,想想這些民工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做這些動作的呢?

  四、導讀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被銷毀了,在觀看的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當時的場面是怎樣的呢?在旁邊觀看的外國商人目睹了這個壯觀的銷煙場面,他們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這些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平等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想讓我們中國人成為他們的奴仆和掙錢的機器。林則徐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

  4、看錄象。

  五、拓展說話,加深理解

  1、現在,當我們看完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面對著端坐在我們面前的這位偉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呢?

  2、講述歷史意義。

  六、作業

  1、找一些講述中國近代史的書籍來讀一讀,了解虎門銷煙這偉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與相關的一系列事件,如戰爭等;認識林則徐,并對他及虎門銷煙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評價。

  2、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虎門銷煙(1939年6月3日)

  值得紀念 震驚中外 偉大壯舉

  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讀8個生字,掌握10個生字,會組詞。

  3、學習文中描寫場面的段落,進行片段描寫。

  4、充分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精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掃除文字障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歷史背景及銷煙的意義。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介紹歷史背景及鴉片的危害(出示鴉片給國家、民眾帶來危害的畫面及文字)

  2、釋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音,并組詞。

  2、理解詞義

  贊不絕口 歡呼雀躍 垂手恭聽 水泄不通 沸騰

  3、再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提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三、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體會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習文中描寫場面的段落,進行片段描寫。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72年前的廣州城,去親自感受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觀場景吧。

  二、對照閱讀:品味人物心情

  (讀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廣州城因為什么而沸騰?劃出表現廣州城熱鬧的句子。

  2、當外國商人見到銷煙以后,他們有什么反應?

  板書: 百姓      外國商人

  開心喜悅   狼狽不堪

  大長中國人志氣 滅外國侵略者威風

  3、指導朗讀。

  三、重點閱讀,體會壯觀氣勢。

  (一)體會人氣壯觀(出示畫面)

  學生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

  ①表現前來觀看銷煙人數之多的詞。

  ②描繪人們熱烈慶祝銷煙喜悅心情的詞、句子。

  (二)體會場景壯觀。

  學生自由讀第4、5自然段,劃出句子,找出重點詞。(出示畫面)

  1、表現銷煙池規模宏大的句子:

  2、描寫銷煙時的場景:

  ①找出銷煙的具體過程的句子:

  ②銷煙時的情景:

  ③圍觀群眾的表現:

  ④銷煙的數量:

  3、指導朗讀。

  四、總結:

  在國難當頭之際,林則徐堅決反對外敵,虎門銷煙之舉,銷毀的不僅僅是鴉片,更是“東亞病夫”的形象,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為中華民族揚威,令國人揚眉吐氣。

  五、拓展訓練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2、仿照文中三處熱鬧場面描寫段落,把“六一”兒童節或春節的熱鬧場景寫下來。

虎門銷煙 篇10

  江蘇省無錫市甘露學校 張云龍

  【說教材】

  《虎門銷煙》是一篇形象生動、條理清晰又不乏結構嚴謹的記敘文。課文以歷史上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為題材,用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描述了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的經過,揭示了它的偉大歷史意義,字里行間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強調了它在歷史上非同尋常的意義;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具體敘述了虎門銷煙的經過,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人心大快的銷煙場面;第六自然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經過。

  難點: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收集關于虎門銷煙及其林則徐的資料。

  3.課前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戰爭》。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設法

  教師創設有聲、有色、有形、有境、有情、有趣的情境,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樂趣和情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在美中學,樂中學,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自讀自悟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教學中,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只在適當處點撥,啟發,并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自主讀書、評論、感悟,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動態效果。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熟悉這些日子嗎?為什么?(多媒體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并相機配上開國大典、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的背景畫面。)

  2.是啊,這些日子是我們中國人揚眉吐氣、倍感振奮的日子,是值得紀念的日子。它們將永遠銘刻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腦海中,珍藏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海里!但你知道嗎?作為龍的傳人的我們,這個日子也應該是永遠不能忘記的!(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齊讀,質疑。)

  3.因為就在這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多媒體播放電影《林則徐》中“虎門銷煙”片斷。)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4.隨機揭題:虎門銷煙(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指導書寫“銷”字,學生根據課題質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從學生熟悉的重大紀念日切入,讓他們在教師創設的直觀形象的情境中感知,意在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其主動參與、主動質疑、樂于探究的能力。

  二、初讀引思,整體感知

  1.過渡:今天,就讓我們跨越時空的隧道,走近虎門寨,重新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吧!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都行。遇到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遍,對自己喜歡的段落也可以多讀幾遍。然后把你對課文的感受與發現和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應該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學生。同桌交流的形式為自主學習引路搭橋。

  2.隨機出示難讀的詞語,學生當小老師,糾正讀音。

  咆哮 收繳 銷毀 水泄不通 囂張 欺侮 應邀 震驚中外(相機指導生字的字形結構、學生描紅書寫)

  3.讀書交流:請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說說喜歡的原因。(讓學生作出適當的評價。)

  ●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了豐富而科學的良性語言刺激,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此時,學生懷著強烈的期待感,充滿自信地讀課文,自行解決問題,情緒已被完全喚起,進入到積極學習的狀態,為進一步感悟課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每每讀書,只要把自己的心放到課文中,和課文進行對話,你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獲。讀了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呢?(學生交流初讀感受,如: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等。教師相機簡要介紹時代背景及林則徐的生平等。)

  ●大巧若拙!看似平白的一問“你想說點什么”,實則生發了一個浩大的問題空間,比起“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你讀懂了什么?”更具活力,更加開放,更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

  三、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1.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悟那激動人心的一刻!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配有相關畫面)說說在你腦海中呈現的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在學生的交流中相機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2.你是從哪些語句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必要時與同桌交流一下。(根據學生的回答,切入相應的段落學習。)

  ●以疑促讀,巧妙過渡,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3.當學生說到“銷毀時間長,數量大”時,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

  (2)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了這是一次“偉大壯舉”?

  (3)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談體會。)

  (4)集體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5)過渡:這樣的壯舉,當時有哪些人目睹了呢?

  4.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范讀(多媒體出示相關畫面),你覺得哪些人引起了你的注意?(隨機出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員、外國商人)

  (2)讀著這些詞語你有什么感受?(觀看的人多而廣,體現出場面的壯觀。)

  (3)誰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人多、人廣傳達給大家?(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4)你還感受到什么?(儀式隆重、人群興奮,也體現出場面的壯觀。)

  (5)過渡: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出人們很興奮?

  5.以讀代講第四自然段。

  (1)引讀,讀出人們興奮的心情。

  引導學生進行現場表演。

  (出示表演超市題目:

  如果你是現場的一位老爺爺或者老奶奶,你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

  如果你是現場的一位孩子,你又會怎樣?

  如果你是站在人群中的一位記者,你又會怎樣?)

  ●設計表演超市,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學得更為積極、主動。

  (2)過渡:是呀,被害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中國群眾是那樣興奮。

  (3)引導學生質疑:再看看這些觀看的人,你們有沒有什么疑問呢?(①那些文武官員有的可能高興,但有的一定很擔心。②外國商人是販賣,為什么還要請他們來看呢?)

  ●閱讀教學就應該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一次次地生疑,一次次地解疑,在這個過程中求得一次次的進步。

  (4)師補充林則徐有關情況:禁煙,在當時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內外上下,阻力都很大。這些阻力不僅來自被觸犯了借貿易牟取暴利的英國侵略者和中外販子;而且來自于從清朝中央以至地方借走私而營私舞弊受益的大小官吏及其附庸者;來自于清朝滿族親貴和嫉妒林則徐聲名的有權勢人物,后者的破壞中傷更是不易提防的。當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時,投降派首領穆彰阿也極力反對。

  ●閱讀教學,老師必要的講解絕不能丟。通過補充,不僅擴展了閱讀,而且激發了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加深了對林則徐的了解與認識。

  (5)這些外國商人會怎樣想?

  (6)過渡:是呀,林則徐明知道外國商人會恨他入骨,為什么還要請他們來觀看銷煙呢?

  6.根據學生的回答,切入第六自然段的學習。

  (1)齊讀,交流體會。

  (2)師述:林則徐這樣做是為了告訴那些外國人,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他這樣做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讓我們深情地將第六自然段朗讀一遍。

  7.深入學習第三自然段。

  (1)在銷煙的過程中,不知你們發現沒有,有一群人,他們不僅是虎門銷煙的觀看者,更是參與者。他們是誰?(多媒體出示民工銷煙圖)

  (2)他們是怎樣銷毀這些害人的?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在合作的氛圍中,來自他人的信息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識被他人的視點所喚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認知,整個對話過程就會充滿創造色彩。

  (3)老師覺得民工所做的幾個動作,其實都是在倒,可書上為什么用了“撒”“拋”“倒”幾個不同的詞呢?能交換位置嗎?(體會用詞的準確和此時人們對憎恨之情)(板書:撒鹽巴 拋 倒石灰)

  (4)自由讀描寫民工銷煙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民工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 再 然后)

  (5)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 這樣的銷煙方法多么簡易、獨特,多么有效啊!)

  (6)(多媒體課件播放銷煙過程)看,民工們正在銷毀這些害人的呢!你能為這畫面配上解說詞嗎?(學生看著畫面復述銷煙過程。)

  ●通過這一富有挑戰式的語言,意在引導學生復述課文重點部分。

  (7)齊讀第三自然段。

  8.在生成中引導,引導中深入。

  (1)你還能想到其他的辦法來銷煙嗎?(用火燒、直接投入大海……)

  (2)你覺得這些辦法好嗎?再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如果這樣快的銷毀了,就不能沉重打擊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了。就是要他們看見自己的一點點銷毀而心痛。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而且,這也表明我們的決心。)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作為教者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并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質疑、理解、欣賞的能力。這里將學生的感悟落到實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總結延伸。

  1.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粉碎了外國侵略者的美夢,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也給了那些醉生夢死、意志薄弱的“煙”鬼一記響亮的耳光,罪惡實在是太大了!回憶過去,看看今天,你還想說點什么?

  2.可令人心痛的是,時隔一百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有許多人在造毒、販毒、吸毒,請看圖片。(多媒體課件逐一映示禁毒宣傳圖片,給學生以教育。)

  ●由課文聯系到現實生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3.看了圖片,你又想說點什么呢?

  ●再次以“說點什么”發問,給學生回憶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人文情懷得以釋放,自我個性得以張揚。

  4.如今,生長在新時代的我們,如果踏上虎門銷煙的遺址,看著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仰望著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呢?(多媒體出示林則徐塑像)請大家把要說的寫下來。

  ●學生此時有感而發,說話寫話定能得心應手。

  5.總結:毒品就像洪水猛獸,摧殘著人的身體,腐蝕著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們應該聯合起來,齊心協力鏟除毒品,還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寧,讓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歡聲笑語!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多媒體出示時間,學生齊讀。)

  6.我建議同學們課后到戒毒所做個調查,再從網上或其他地方搜集一些資料,搞一次禁毒宣傳主題中隊會,屆時,我愿意做你們的特邀嘉賓!歡迎嗎?

  ●素質教育除了課堂以外,還需要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虎門銷煙 篇11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虎門銷煙》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記敘了1839年6月,林則徐率領文武百官在虎門銷毀了200多萬斤害人的鴉片,這一舉動震驚中外,讓外國侵略者看到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因此在教學是要讓學生深入到這一歷史事件中,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再通過文中的語言文字來深入了解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由于課前預習比較充分,感覺整堂課上得較成功。細細反思主要表現如下:

  1、抓住主線,創設激情,進入情境。

  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壯舉,因此在教學中我時時刻把學生的情緒集中在“壯”這個字眼上,引領學生用心地、細細的品讀課文,從哪些語句中我們能深深的感受虎門銷煙是壯舉?學生在細讀課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銷煙前人的多而廣,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詞讀悟出了人多而廣;其次是感受到了銷煙的隆重、壯觀,讓學生自己讀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從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場面的隆重、壯觀,然后讓學生讀出這種場面;接著進一步引導從將要下令時的情景和銷煙時的情景中發現“禮炮轟鳴”、“群情沸騰”,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把氣勢讀出來;最后讓學生想像自己也在現場,自己也在歡呼,體會出銷煙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體會出人民的那種愛國的感情,當學生們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時,更是一種感情的迸發,學生們讀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2、遷移生活,感情升華

  課文結束的時候,當孩子們還沉浸于虎門銷煙的壯舉中,沉浸于林則徐的英勇斗爭精神中時,我話鋒一轉,“同學們,林則徐虎門銷煙,震驚中外,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人們永遠地記住了他,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的模糊,今天我們卻看到了和虎門銷煙格格不入的現象。目前走私毒品現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梟想盡一切方法從國外販毒運毒。為了賺取高額的錢財,他們不僅殘害著同胞的身體和靈魂,更在危害著國家的安全。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最想說什么?”“此時此刻,面對這我沒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你又想說什么?”可能是我問的太急了,也可能是我問題設計的不夠合理,孩子們的而回答只停留在面上并不深入,課堂氣氛也相當沉悶,在此浪費了很多時間,為此我深感遺憾。除此之外,駕馭課堂的能力和對學生的引導也不夠,這也是我今后的課堂上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當你站在林則徐塑像前,你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虎門銷煙那壯觀的場面,你的心底一定會涌起一種民族自豪感……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那段難忘的歷史——《虎門銷煙》。”隨著激情導入,我們再次走進了課文《虎門銷煙》的第二課時教學。教完這一課,我的感受頗多:

  一、找準課文的切入點,引導學生潛心閱讀

  今天我進行了第二課時的教學,主要是突破教學難點“揭示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通過讓學生自瀆自悟、邊讀邊想的方法,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自主讀書、評論、感悟,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動態效果。在復習導入時直接構建一個話題“你是從哪些語句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呢?”去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解讀文本。從場面壯觀、儀式隆重、人群興奮幾個方面去感悟,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最后通過拓展練習提升對虎門銷煙的認識和理解,并借此機會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在教學中教師準確的研讀文本,找準切入點,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妙處。

  二、扎實進行字詞訓練,教給學生理解詞語方法

  “文字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頭等重要的訓練。”我以為,閱讀教學中詞語的訓練,應采取多種方法,擴展學生釋詞思路,優化訓練,指導運用,就能收到較好的語言文字訓練效果。

  許多教師不能根據學生年齡及認知水平選擇適合于學生的釋詞方法,常讓學生翻開字典(詞典)說出要理解之詞的意思,并要求學生把詞義背下來。結果學生死記硬背半天,最后勉強背下來了,可是不知道使用,最后還是等于沒有掌握這個詞,理解詞關鍵在于會靈活運用,從而達到掌握詞的目的。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方法:

  1、替換法:用同義詞或近義詞來替換要解釋的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選擇他們已經掌握的詞匯來解釋新詞。例如在課文中出現的一些詞語“銷毀”、“欺侮”我采用替換法讓學生理解詞語。

  2辨析法:在具體的語境中辨析詞義。對詞語的基本意義、引伸義、比喻義加以分析比較,明確詞語在文章中深刻含義。如文中出現的成語“水泄不通”,”一詞,先讓學生說出是“連水也不能流出來”的本義,聯系上下文,就可知道是指“人很多”的意思,接著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有哪些詞語寫出人多,接著讓學生感情朗讀體會硝煙時場面的壯觀。

  3 聯系上下文理解:這是一種將放到具體的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來釋詞的方法。如“壯舉”一詞的理解,學完第一課時后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內容后,反復詠讀語句,結合觀察書中插圖,領會“壯舉”是形容虎門銷煙是一件氣魄大,盛大的舉動,這樣比單純利用“詞典”來理解,要深刻得多。

  解釋詞語,理解詞義,其根本目的和歸宿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指導理解的同時,必須適時訓練,使其能運用,而應摒棄那種照搬詞典之法。

  三、找準文本空白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考慮教材特點及學生需要,本著“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精神,在文章的重難點關鍵處,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逐步深入,分層次、有梯度地讓學生慢慢進入角色,激活他們的想像力,進行文本的補白和再創造。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幾次補白訓練:1、如果你是圍觀的一位老百姓,當看到硝煙的彩旗林立,人流如潮,你想說些什么?2、如果你是硝煙的一位民工,當看到一擔擔的鴉片被銷毀,你想說些什么?3、當鴉片銷毀以后,老百姓們跳呀、叫呀,他們會叫些什么?在教學時,我在主題深化處設置空白,讓學生回顧和升華所學知識,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課文到高潮,學生的思維活動也處于高潮中,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可以說是處在“言盡而意無窮”、“一曲彈罷,繞梁三日不絕”的情形之中,這不正是語文課堂教學需要的佳境嗎?這里的補白訓練,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使學生對文本有更完整的印象,更全面的了解,以便豐富“林則徐”這一民族英雄形象,深入理解“虎門銷煙”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意義,學生學完后回味無窮,是教學的閃光之筆。

  通過教學,也讓我看到許多的不足之處。一是我還是把硝煙過程作為重點鍛煉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對突破難點,揭示其意義并沒有價值。不如舍掉,利用這部分時間在儀式的隆重、人群的興奮兩方面更好地細讀文本,也多留點給孩子練筆的時間。二是拓展有點偏離主題,如果直接進行“如今,生長在新時代的我們,如果踏上虎門銷煙的遺址,看著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仰望著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呢?”的拓展效果會更好一點。 在今后的教學中,文本的解讀定位一定要準確。要敢于取舍,圍繞有價值的內容細讀文本,并進行有效的拓展,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虎門銷煙 篇12

  教材簡析:

  《虎門銷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記敘了1839年6月3日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事件的經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旨在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是按故事發展順序記敘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第二到五自然段具體記敘了虎門銷煙的經過,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大快人心的銷煙場面;第六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全文結構嚴謹,首尾照應,記敘清楚有序。在敘事過程中還不惜筆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對這件事的強烈反響,從側面反映了虎門銷煙是順乎民意的正義之舉,也顯示中國人民偉大力量的愛國行動。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積極獲取資料,閱讀語言材料,品味語言文字,整體感知,自主感悟,從而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

  教學難點:

  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有幾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圖片展示開國大典、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為什么值得紀念呢?(這些日子不同尋常,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日子,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1839年6月3日也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在廣州虎門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件(板書課題7、虎門銷煙)

  二、明史激情

  1、了解歷史背景。

  19世紀初期,古老的中國在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下已日趨衰落,而同時期的歐美列強經濟發展迅速。以英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企圖用特殊的貿易——走私打開中國的大門,獲取一本萬利的不義之財。(出現英走私圖片)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英帝國賣鴉片對舊中國的危害。

  鴉片的大量走私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出現吸鴉片圖片)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量吸鴉片使大量白銀外流;中國人失去勞動力,軍隊失去戰斗力。(過渡:鴉片該不該銷毀?)

  三、概覽全文

  1、齊讀第6自然段:

  (1)作者認為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這一段中找出一個詞語。(偉大壯舉)

  (2)理解偉大壯舉的意思。(指偉大的舉動。)

  2、為什么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 篇13

  一、帶著問題來讀書。

  1、課文題目的特點是(   )

  a.以人物的名字命題;b.以人物的語言命題;c.以文章的主要事件命題。

  2、虎門銷煙的主要人物是(     )

  a.鄭成功;b.林則徐c.關天培

  3。虎門銷煙的具體時間是___________,銷毀了_____________多萬斤,共持續了______天。

  二、我能寫表示人多的詞語。

  例:成千上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細讀課文深感悟。

  1、  面對虎門銷煙的英雄林則徐,你想說點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讀了《虎門銷煙》我的感受很深,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閱讀

  智斗義律

  1838年12月31日,欽差大臣林則徐赴廣州查禁。

  林則徐人還未到,大漢*伍紹榮就嚇慌了,乘著夜色到頭號煙販顛地住所通風報信。

  顛地是個老煙販子,和中國官吏打過多年交道,他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聽伍紹榮說完,顛地說了句“我根本不相信你們中國人能禁煙”,照樣玩牌。

  林則徐一到廣州,就化裝成商人,跑遍了大街小巷和各個港口,將廣州各煙館、外國商船的情況搞了個水落石出。然后發布命令,攔截所有躉船,不準外國商船裝卸貨物,封鎖外國商館,限期交出全部,搜捕伍紹榮和顛地……

  英國商務監督義律見林則徐動真格了,暴跳如雷,但又不得不支出部分來敷衍搪塞。

  這一天,義律被帶進欽差行轅的花廳。

  林則徐單刀直入地發問:“繳煙的事,貴領事籌劃得怎么樣啦?”

  義律假裝鎮定,說:“為了兩國友誼,我已勸導英國商人繳出。”

  “繳多少?”

  “1037箱。”義律說著,遞上了一份清單。

  林則徐不動聲色,故意問坐在旁邊的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我們扣了他們多少條躉船?”

  關天培大聲回答:“22只,每只船裝1000多箱!”

  林則徐突然用嚴厲的目光盯住義律說:“這就是說,1037箱這個數目還達不到總數的二十分之一,是嗎?”

  義律臉色刷白,無話可答。

  林則徐過了一陣,又微笑著問:“你們的老板顛地呢?”

  義律早已指使顛地和伍紹榮化裝潛逃,所以他隨便地答道:“我從澳門來時,沒有見過他。”

  “義律先生,你又不老實了!”

  義律正想再編個什么詞兒來搪塞,只見林則徐用威嚴的目光掃視了一下義律,然后厲聲下令道:“把逃犯帶上來!”

  義律一驚,定睛看著屏風旁,只見顛地和伍紹榮像兩只癩皮狗一樣,被士兵押著轉出來。

  義律又羞又惱,咆哮著說:“我要抗議你們拘禁無辜的英國公民!”

  林則徐一拍桌子,朗聲喝道:“什么叫無辜?顛地私販,拒不繳出,還勾引漢*,化裝逃跑,這是‘無辜’嗎?領事先生,對這樣的罪犯,你不但不協助我們追捕,反而慫恿包庇、袒護,到底居心何在?”

  義律被問得低下了頭,無話可說。顛地縮在一旁,不敢作聲。伍紹榮嚇得面如土色,兩腳顫抖。義律的陰謀被徹底挫敗了。

  義律和顛地不得不答應繳出全部。禁煙運動的第一個回合,終于取得了勝利。

  林則徐請客

  林則徐五十三歲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廣州擔任湖廣總督,負責查禁煙。一些外國人,總想找機會摸摸林則徐的底細。

  一次,英國領事查理設宴,邀請林則徐參加。宴會快結束時,送上來的最后一道點心,是甜食冰淇淋。那時候,冰淇淋還罕見。林則徐見冰淇淋冒著氣,以為很燙,送到嘴邊,還用嘴吹了吹。這一來,在座的外國人便趁機哄笑起來。林則徐受到侮辱,心里非常生氣,但是他壓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說:“這道點心,外面像在冒熱氣,其實是冷冰冰的。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當。”

  過些天,林則徐在總督府設宴請客,回敬上次參加宴會的那些外國人。宴席上,端上來的一道道中國名菜。那些外國人,一個個張大嘴巴狼吞虎咽。他們一邊吃喝,一邊贊不絕口。酒足飯飽之后,有個外國人說:“中國菜,好吃得沒話可說,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有!”林則徐便吩咐道:“上甜食!”話音剛落,一盆檳榔芋泥端上來了。外國人見是甜食,便舉起湯匙,興沖沖地舀著往嘴里倒。這一下,可夠那些外國人嘗的了。他們“啊——”,“啊——”,嚷成一片,喉嚨里比卡著魚骨還難受。他們有的揮起手,想伸進嘴巴里抓,有的按住嘴,淚水直淌。一個個洋相出盡,狼狽不堪。

  林則徐不動聲色,若無其事地說:“這是我家鄉福建的名菜,叫檳榔芋泥。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內里卻滾燙非常,正好和似熱實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時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燙了喉嚨!”

  外國人瞪圓了藍眼睛,個個呆若木雞。

  他們這才感到林則徐不是個好對付的中國官員。

  成才佳話

  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是一名教員。他看到官府腐敗,民不聊生,心情非常沉重,常說:“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人品學問,需自幼奠基。”因此,在林則徐四歲的時候,父親把他領進了私塾“旁聽”。林賓日善于運用講故事、打比方、舉例子等方法教育小則徐,他經常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父親也總是耐心地解答。有一次林則徐給父親背誦《詩經》中的《碩鼠》一詩,剛背完,就仰起臉嚴肅地向父親發問:“爹,碩鼠是什么東西呢?”“碩鼠就是大老鼠。”“那寫大老鼠干什么呀?”林賓日覺得這正是對兒子進行品德教育的好機會,便深入淺出地給獨生子解答:“這種大老鼠不勞而獲。農民辛勤耕作,它卻坐享其成,你說可恨不可恨?”“該除掉這些不勞而獲的大老鼠!”父親進一步教育兒子:“一些貪官污吏巧取豪奪,魚肉百姓,就像這些大老鼠。”“等我長大了,一定要治治這些大老鼠!”兒子大聲說道。

  林賓日平時嚴格要求自己,在言行方面注意給獨生子樹立榜樣。在日常生活中,林賓日很節儉,但親朋、鄰居有困難時,他卻總是解囊相助。父親經常告誡兒子:“不妄與一事,不妄取一錢。”一次,一個土豪用重金想走父親“后門”,為其保送文童,被父親嚴辭拒絕。父親說,花自己勞動掙的錢踏實,花不干不凈的錢可恥。父親的言傳身教在林則徐幼小的心靈里轉化成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后來,林則徐做了官,仍像他父親一樣清廉、耿直、作風正派,公正無私,了解民情、同情百姓疾苦,保持著不屑與貪官污吏、讒佞小人為伍的高風亮節。

  血戰虎門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一上任,就改筑虎門炮臺,換上40門有威力的大炮,還重新安排了炮臺布防,并親自帶領水師操練。經過整頓,廣州的海防力量比以前強多了。

  關天培任職時,走私活動很猖獗。他對這種事十分痛惡,又無能為力。虧得林則徐來查禁,在虎門焚燒了大批,關天培十分高興。

  林則徐知道,那些走私商人不會真正服從禁煙的,因此要關天培加強海防,抵抗英國海軍的武裝進攻。關天培欽佩林則徐禁煙的決心,全力配合林則徐的行動。

  不久,英國果然派兵船來進行武裝挑釁了。

  1839年11月3日,兩艘英國兵船向中國水師船只開炮,關天培親自率領水師船隊進行還擊。在兩小時的激戰中,他一直站在桅桿前指揮。船上裝備的3000斤重的銅炮,其殺傷力雖不及英國大炮,但也打得英國兵船傷痕累累。最后,英國兵船只得逃到外洋去。

  第二年6月,英國派出大批軍艦進攻廣州,戰爭終于爆發。關天培在林則徐的下,督率水師,戒備森嚴。英國軍艦在廣州不能得手,便沿中國海岸北上。同年8月,英國軍艦開到天津。清政府嚇壞了,不僅不認真組織抵抗,反而將林則徐撤職查辦,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

  琦善反對抵抗英軍。11月間他到達廣州后,就下令把沿海防御工事拆除了一部分,連插在水底的暗樁也一根根地拔掉;還把兵船裁減了2/3,新招募來的兵勇全部遣散。關天培眼看自己數年經營的海防一下子全被毀掉,傷心萬分,但又無法違抗。

  琦善原想用這種辦法討好英國,求英國退兵。可英國侵略者無動于衷。他們覺得機會難得,便向虎門發動進攻。

  1841年1月7日,英國20多艘炮艦載著2000多名士兵,突然襲擊虎門的沙角、大角兩個炮臺。這是關天培布置的第一道防線,原來力量是很強的,但經過琦善的裁減,只有600多名官兵扼守。由于力量懸殊,琦善又不派援兵,最后600多名將士全部英勇戰死,兩個炮臺先后失陷。

  面對嚴重的局面,關天培決定抵抗到底。他將自己掉落的幾枚牙齒和穿過的幾件舊衣服,裝在一只木匣子里,寄給家鄉80多歲的老母親,表示自己殉國的決心。

  2月25日,英軍進逼關天培布置的第二道防線。這道防線包括威遠、鎮遠、靖遠、橫檔、鞏固等炮臺,火力比較強大。英軍為了各個擊破,先集中炮火攻擊靖遠炮臺。關天培親自到戰斗最激烈的靖遠炮臺,冒著炮火指揮作戰。

  為了鼓舞官兵們戰斗到底的決心,關天培到那里就當眾宣誓:“人在炮臺在,不離炮臺半步!”官兵們大受感動,當即呼聲雷動,紛紛下決心跟隨這位老將拼斗,寧可戰死,決不后退。

  為了加強炮火的威力,關天培命令將15門大炮排列在炮臺前面,又挑選了一些最得力的炮手掌握大炮,按命令發炮。每當敵船靠近時,關天培一聲令下,15門大炮齊聲怒吼,炮彈直飛敵船,因此相對增強了火力。就這樣,關天培和士兵齊心協力,一次次打退了英國軍艦,堅持了一整天。

  第二天下午2點多鐘,天氣變化,刮起了南風。英國軍艦利用順風,向靖遠炮臺猛烈開炮。不一會,炮臺上砂石四濺,彈片橫飛,守軍死傷大半;關天培也負傷十余處,全身鮮血淋漓。但他仍鎮定地指揮余下的士兵抵抗。人手不夠,軍官們一個個頂上炮手的位置。關天培自己也充當炮手,一面指揮,一面親自燃放大炮。

  提督的勇敢行為,激勵了全體士兵。剩下的士兵不多了,但他們個個咬緊牙關,沉著應戰,使敵人兵艦無法靠岸。

  不多時,下起了傾盆大雨。中國大炮是用火點燃后發射的,火門被雨水淋濕了,就無法發射。關天培眼看無法阻擋英國軍艦,趕緊派人向琦善報告,要求派出援軍,但琦善拒絕發兵。

  由于大炮不能發射,英國軍艦很快逼近到炮臺前面。當天晚上,英國攻上炮臺,將炮臺團團圍住。

  關天培的戰袍已被鮮血染紅。他站在炮臺揮舞大刀,指揮士兵們和英軍搏斗。一場慘烈的肉搏戰在炮臺上展開了。關天培砍倒了幾個英國兵,但左臂也被砍傷。

  正在浴血格斗時,關天培背后飛來一顆炮彈,正打中背心,穿過胸膛。這位英勇的提督,終于英勇殉國。炮臺上400余名士兵,也全部壯烈犧牲。

  簡介

  俗名大煙,由罌粟果內乳汁經干燥制成,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狀塊,有特殊氣味。藥用為粉末狀,原產南歐及小亞細亞,后傳到印度、阿拉伯和東南亞。7-8世紀時罌粟由阿拉伯商人帶入中國,但尚不知吸食。17-18世紀時,葡萄牙和荷蘭人把吸食方法傳入中國。葡萄牙人又把作為嗜好品運入中國,數量不多。是一種強烈的麻醉劑,毒很大,上癮就不易戒除,使人體力日衰,意志萎靡,當兵的失去戰斗力,做工種地的喪失勞動力,最后摧殘人命。英國從18世紀開始經營,向中國大量走私,僅1835年就向中國走私*35445箱(每箱重約50千克或100千克),中國吸食*人數約200萬以上,流毒甚廣。

  虎門銷煙的具體方法

  從前是將拌上桐油架鍋燃燒,費時且不徹底。巨量難用此法。林則徐到民間討教,知道最怕鹽鹵和石灰,因而特別設計,在虎門海灘高地挖掘兩個縱橫各15丈的大池,池底平鋪石板,由溝道放水入池,然后撒入鹽巴,投入切開的煙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內立即沸騰、翻滾,煙土變成渣滓,不能再收合成膏。待海水退潮,啟放涵洞,使煙渣退潮入海。

虎門銷煙(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7.虎門銷煙(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 7《虎門銷煙》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 虎門銷煙導學案(精選2篇)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第一課時)坪坦中心校 陳立新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認讀10個生字并組詞3.通過學習課文場面描寫,了解課文內容4.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愛國精神教學重點、難點:1.通過學習課文場面描寫...

  • 《虎門銷煙》作業設計(精選13篇)

    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課文題目的特點是( )a.以人物的名字命題;b.以人物的語言命題;c.以文章的主要事件命題。2、虎門銷煙的主要人物是( )a.鄭成功;b.林則徐c.關天培3。...

  •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通用12篇)

    教案內容: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 《虎門銷煙》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讀懂課文,了解虎門銷煙的經過,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2、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歷史場景,引導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虎門銷煙》第二課時說課稿(精選3篇)

    一, 說教材《虎門銷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記敘了1839年6月3日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全過程,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課文共6個...

  • 《虎門銷煙》導學案(通用12篇)

    導學案科目語文班級4、1主備人課題《虎門銷煙 》課時第2課時學習目標1、熟練朗讀課文,感受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感受。3、激發學生的團體意識和愛國注意情懷。學習流程一、預習檢測說說你對鴉片的了解。...

  • 《虎門銷煙》教學案例(精選17篇)

    師:禮臺下坐的都是哪些人呢?生:一側坐的是文武官員,另一側是外國商人。師:咦,學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生: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來觀看虎門銷煙呢?師: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值得我們去思考,你能不能結合銷毀鴉片的原因來談談自己...

  • 《虎門銷煙》教后記(通用1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45調整了心態以后,感覺真的很好。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虎門銷煙》這一課,因為今天是英語早讀,學生沒有讀課文,雖然也布置了預習,好象效果不好。...

  • 抒發感受,借情導入--《虎門銷煙》(精選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59作者:丁立燕 你是第106位讀者師:同學們,看過電影《鴉片戰爭》嗎?生:看過。師:談談你的印象好嗎?生:那時的洋人太壞了,把那些鴉片運到中國,不但殘害中國人,而且賺取我們的錢財。...

  • 虎門銷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篇)

    課時目標: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段。能力目標: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 《虎門銷煙》第二課時課堂實錄(精選16篇)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虎門銷煙》(板書課題)。思考一下,課題告訴了我們什么?生:題目告訴我們地點和事件。師:地點是哪里?事件是什么?生:地點是虎門寨,事件是銷煙。...

  • 虎門銷煙教學實錄(通用2篇)

    一、復習舊課,情感鋪墊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27課《虎門銷煙》。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以及課文的第一部分,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誰愿意再來說一說?生:課文先講了1986年6月的一天,人們知道了林則徐在虎門灘...

  • 意想不到的精彩——《虎門銷煙》教后記(精選1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47前兩天,實習老師執教《虎門銷煙》一課時,學生的一個質疑,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設計,使重點段落的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a大片在线观看 | xxxxx日本69| 成人动态视频 |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 新婚娇妻系列友人妻 | 男人日女人的网站 | 成人羞羞国产免费图片 | 日本翁妇免费视频 | 性一交一乱一做一爰 | 久久久av中文字幕 | 男人扒开女人腿做爽爽视频 | xxxx日韩 | MM13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久久黄网 | 日本久久大片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精品在线 | sese成人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9999 | 久久超碰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语高清videossex | 69av色| 亚洲2021av天堂手机版 | 91av蜜桃 | 爱操av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天碰天天操 | 永久免费的啪啪免费网址 | 风间由美无打码在线观看 | 神马久久亚洲 | 日韩伦理亚洲一区 | 黄页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久久视频 | 国产一级淫片s片sss毛片s级 | 四虎影视8848hh四虎在线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97| 麻豆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