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篇)
虎門銷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課時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段。
能力目標: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范讀第二自然段。
2、這一天的虎門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學生交流,相機指導讀好詞語,理解詞語,體會那一天的熱鬧、場面的隆重,景色的壯麗。
4、小結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們描寫了1839年6月3日的虎門不尋常的場面,暗示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即將發生。接下來,我們該怎么來讀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投影圖片,導讀第一、二句
2、工人們是怎樣銷煙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然后畫出描寫銷煙過程的語句
3、學生自讀自劃。
(1)(指讀)
(2)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銷煙池里撒下了鹽巴,再把收繳來的拋入池內,然后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頓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3)銷煙分幾步完成?哪三步?
4、請大家看看圖畫,再讀讀這句話,想想這些民工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做這些動作的呢?
四、導讀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被銷毀了,在觀看的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當時的場面是怎樣的呢?在旁邊觀看的外國商人目睹了這個壯觀的銷煙場面,他們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這些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平等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想讓我們中國人成為他們的奴仆和掙錢的機器。林則徐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
4、看錄象。
五、拓展說話,加深理解
1、現在,當我們看完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面對著端坐在我們面前的這位偉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呢?
2、講述歷史意義。
六、作業
1、找一些講述中國近代史的書籍來讀一讀,了解虎門銷煙這偉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與相關的一系列事件,如戰爭等;認識林則徐,并對他及虎門銷煙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評價。
2、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虎門銷煙(1939年6月3日)
值得紀念 震驚中外 偉大壯舉
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段。
2.能力目標: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虎門銷煙的主要經過。
2.讀懂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師述:上一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虎門銷煙這篇課文,知道了課文的大概內容,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分成哪幾部分?能不能簡要地說說每一部分講的什么內容?)(指名說)
二.精讀課文
師述:這一節課張老師跟大家一起再來細細地評讀這篇課文。把課本打開到p34。請一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一下:什么樣的日子才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不同尋常的日子,發生重大事件的日子……)
師:那這樣的日子不同尋常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第2自然段。
1.請同學們輕聲讀第2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把不同尋常的地方用橫線畫出來。 (生自由畫出)
師點評:“分外”是什么意思?能給“分外”找個近義詞嗎?
好,請哪位同學把這一句話讀一讀,體會一下“分外壯麗”這個詞語,要讀出美感來。哪位同學試試?我們一起齊讀。
2.交流:水泄不通(人多)從哪句話中體會到的?哪些詞說明人多?你能再說幾個表示人多的成語嗎? 彩旗林立(理解詞語的意思)
看看下面一句:“一大早”指什么時候?銷煙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啊?(午后二時)
那“一大早”說明人們的心情怎樣?(激動)
3.除了老百姓之外,還來了些什么人?(文武官員、外國商人)“身著朝服”說明什么?(莊嚴)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三句話,注意讀出莊嚴的語氣。
師:請同學們快速地把第二自然段連起來讀一遍,說說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討論)
4.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體會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一是虎門寨景色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二是來觀看的人很多。
5.齊讀第二自然段,讀出興奮、激動的語氣。
(回顧我們這幾個小節的學習,我們采用了“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下面我們還用這個方法學習下文。)
三.學習第3—5自然段。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第3—5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了?(門銷煙的經過)
1.默讀課文第3—5自然段,畫出課文中具體寫怎樣銷煙的一句話,仔細讀一讀。再對照課文中的插圖,說說當時工人是怎樣銷煙的。
請哪位同學來簡要說說?(指名學生找出后齊讀)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三步:撒鹽巴、拋鴉片、倒生石灰。再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課文用了哪些詞把上述三步的先后順序排列出來的?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
2.同學們能不能用“先……再……然后……”說一句話。
有時我們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后”來連接。
3.請大家捧好書,把第三小節齊讀一下。體會一下銷煙這樣一個過程。
過渡: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在觀看的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高興、激動)
哪些詞能看出老百姓高興、激動的?
1.請一位同學把第四自然段讀一下,注意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我們一起來齊讀一下。
2.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注意“23天”、“二百多萬斤”等詞語,體會銷煙的巨大成果,強調戰果之大。
小結:第三、四、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虎門銷煙的經過。
過渡:是啊!這些鴉片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平等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鴉片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想讓我們中國人成為他們的奴仆和掙錢的機器。林則徐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
我們一起齊讀第六自然段,找出對外國侵略者打擊大的詞語。
板書:沉重打擊
3.指導朗讀。理解“欺侮”、“不可欺侮”
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4.齊讀第六自然段。
小結:這段寫出了虎門銷煙之偉大意義。
板書:偉大意義
返讀篇首,為什么說“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呢?(前后聯系)
理解全文內容,讓學生整體感知。
看書p36,林則徐的塑像,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一段話。
[作業設計]
1. 把虎門銷煙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7.虎門銷煙
場面:壯觀 隆重1839年6月3日
先 撒鹽巴
值得紀念 經過: 再 拋鴉片
然后 倒生石灰
偉大意義 沉重打擊
不可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