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師生問好
一、復習檢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請同學開小火車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書后)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7、虎門銷煙。齊讀課題。
二、聽課文范讀,思考
為什么虎門銷煙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
(板書:值得紀念 偉大的壯舉)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請大家輕聲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很壯觀、隆重?
(2)誰來說說?
讀后交流。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
討論: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壯觀場面。
四、品讀三至四自然段,感受銷煙的經過。
1、一邊讀一邊思考:分幾步銷煙的?銷煙過程中人們的心情怎樣?
2、出示文字。
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煙池里撒下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鴉片拋入池內,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3、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銷煙是分幾步進行的。?(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
(板書:撒鹽巴 拋鴉片 倒石灰)
課文中用什么詞把三事件連起來?(板書:先……再……然后……)
4、小結:
有時候我們要完成一件事,必須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后”來連接。
5、指導說話。
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用上面的詞練習說話。
6、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有什么反應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
在旁邊觀看的外國商人目睹了這個壯觀的銷煙場面,他們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7、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8、學生“我來試試”
五、結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告訴大家你注意到什么?
1、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2、虎門銷煙,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齊讀最后一段。
3、師總結:是啊!這些鴉片商都是惟利是圖的資本家、不擇手段的侵略者。他們打著經商的旗號,把無數的鴉片運到中國,牟取暴利,他們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林則徐收繳了他們的鴉片,邀請他們來觀看這次銷煙,就是為了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是向他們發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書)林則徐是我們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