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虎門銷煙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語句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具準備
《鴉片戰(zhàn)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wǎng)絡(luò)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片戰(zhàn)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1.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談?wù)摗#?/p>
2.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3.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diào)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wǎng)查詢。然后師總結(jié)。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鴉片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水泄不通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2)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3)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4)成語積累:寫出與“水泄不通”意思相近的成語。(風雨不透、密不透風)
寫出幾個形容人多熱鬧的成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車水馬龍)
(5)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lián)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xiàn)“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xiàn)了事件之“壯”。
a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
b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c 銷毀的鴉片數(shù)量多。(板書:二百多萬斤 二十三天)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