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九冊《嘗試與猜測》教學設計與點評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抓好“兩個聯系”,一是抓住知識上的聯系;二是抓住思維發展層次的聯系。從課前的猜數游戲即讓學生復習前面學過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逐步逼近,為后面列表時逼近“腿的數量54”打好伏筆,學生在積極思考、猜測的過程中,滲透了區間套的思想。另外,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在師生互動交往中,情感體驗充分,通過比較、判斷及時調整,以此發展學生思維質量,我認為在本節課中學生的思維發展是看得見的。
為了提高學生思維品質,課前進行充分預設,在學生匯報沒有表2這種情況下,出示淘氣的列表嘗試方法,讓學生對淘氣的方法進行評價,通過學生間討論、交流,進一步體會判斷調整的過程,以此來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也是本課的一大亮點。當然,本節課學生的生成資源也十分豐富。
五、案例點評
本設計能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可以借鑒。如課題的引入,由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引入;展示問題后,在讓學生探索時先讓同學們說一說,你想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一下他們的猜測(畫圖、列表、計算),然后讓學生嘗試。
如果學生想不出這樣的方法,老師怎樣引導,缺乏設計,也不應當過早的對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評價:“列表這個主意不錯”。
關于本節定位有待商榷,教材出現了四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是為了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從老師在文后的設計意圖看,“其目的是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問題的結合,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并且說“從中體會出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沒有很好地體現教材設計的意圖。
另外,課件出示淘氣的做法:淘氣也用列表的方法做了這道題,淘氣如何做的,設計中沒有出現,不能給老師具體的參考。
北師大第九冊<嘗試與猜測>教學設計與點評 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