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世紀版)五年級上冊20-21頁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2、能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獲得探索問題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平行四邊形紙片、方格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 問題情境
1、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回憶我們是怎樣推導出長方形面積公式的?
2、出示情景圖:
問:公園準備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空地上鋪草坪,你能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二、學習探究
1、 獨立探索:
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你能想辦法證明你的猜想嗎?
2、交流指導:
① 請學生交流數格子的方法。指出不滿1格的按半格算。
② 交流剪拼的方法:你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什么圖形?
追問:你為什么要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你是沿著哪一條線剪的?
觀察討論:拼成的圖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聯系?
如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③學生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3.小結:各種平面圖形是有一定聯系的,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我們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經學過長方形,從而找到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三、應用反思
完成書上試一試和練一練。
設計意圖:
本節課我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情境。通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猜想,動手操作、實驗驗證,讓其在嘗試與交流中逐步明白轉化的思想,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通過自己的剪拼、思考、爭論,從思維上實現了從感性認識到抽象認識的飛躍,悟出了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有效地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可以說,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產生于學生的探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