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精選16篇)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發布時間:2023-08-10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精選16篇)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創設學生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學習情境,通過實踐操作,猜想驗證,交流討論等學習形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面積計算問題。

  2、通過操作、交流,觀察、比較,使學生能運用轉化思想發現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思想,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發現問題的情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與轉化思想。

  教學過程

  創境激趣

  1、組織談話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同學們都學了哪些知識,誰還記得。

  生: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

  生: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的高。

  2、媒體演示

 。ǔ鍪課件:小山羊的困惑。配音:一只莽撞的小山羊把一個長方形撞倒了,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于是小山羊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問題呢?)

  師:現在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呢?

  生:為什么會變成平行四邊形呢?面積是否變了呢?

  師:小山羊到底發現了什么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探究學習

 。ㄒ唬1、出示問題:現在的平行四邊形是多少呢?

  生猜想。

  2、師:下面就用你自己手中的學具,試著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

 。ㄐ〗M合作,4人一組,然后在全班匯報)

  (二)交流匯報

  師:你轉化后的圖形是什么?你是怎么轉化的呢?誰能大膽的上來說一說。

  生:是長方形,我是沿著高剪的。

  師:你為什么這樣剪,不沿著高剪開行不行?

  生: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只有沿著高剪開才能轉化成長方形。

  師:這個長方形和原來的平形四邊形個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仔細觀察(媒體演示轉化的過程:找出底,畫高,剪開,平移,拼補,轉化成了長方形)。

  結論確立

  師: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生:轉化后的圖形是長方形,我發現長方形的長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師:誰再來完整的說一遍。

  師:我們通過轉化推導出來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書本上的一樣。同學們真是了不起,會自己發現數學知識了。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可以用字母表示呢?你知道怎樣表示嗎?(學生說,教師板書)

  生:公式是s=ah

  師:通過剛才的學生,我們知道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下面一起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訓練鞏固(24頁)

  1.口算試一試。

  2、獨立完成練一練1題。展示訂正。

  師:你們發現什么?

  生:只要找到一組對應的底和高,就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3、比較面積

  師:下面三個平行四邊形哪個大?為什么?

  生:不相等,因為一個寬,一個窄。

  生:相等,因為它們的底相同,高也相等。所以面積相等。

  師:為什么高相等?

  生:因為它們在一組平行線間,距離相等,所以高相等,

  等底等高,所以面積相等。

  反思提高

  1、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板書課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2、你有什么收獲?

  3、今天,我們用轉化割補法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希望同學們把它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學習致用。

  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并能過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進一步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和高的關系。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畫高,找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1)讓學生利用方格紙,畫幾個平行四邊形,然后標出每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2)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作品。

  2、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

 。1)說一說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

 。2)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板書:s=ah

 。3)計算下列圖形面積。[如圖2—7(a~c)所示]

  二、專項練習

  1、第1題。

 。1)學生畫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對應的高;

  (2)測量底和高的長度,并計算面積。

  2、第2題。

 。1)觀察圖形,試說每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

 。2)計算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提問:你有什么發現?

  通過交流,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狀不同、面積相同的道理。

  (4)討論:兩個平行四邊形相等時,它們的底與高是否一定相等?

  3、第3、4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間互相交流。

 。2)全班反饋,發現問題及時紀正。

  三、鞏固練習

  1.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地底長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派毩⒘惺浇獯,集體訂正。

 、迫绻麊栴}改為:“每公頃可收小麥7000千克,這塊地共可收小麥多少千克?①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谏毩⒘惺,集體講評:

  先求這塊地的面積:250×780÷10000=1.95公頃,

  再求共收小麥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⑶如果問題改為:“一共可收小麥58500千克,平均每公頃可收小麥多少千克?”又該怎樣想?

  與⑵比較,從數量關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討論歸納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⑷小結:上述幾題,我們根據一題多變的練習,尤其是變式后的兩道題,都是要先求面積,再變換成地積后才能進入下一環節,否則就會出問題。

  2.練習:下圖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

  1.6厘米

  2.5厘米

 、拍隳苷页鰣D中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嗎?

 、扑麄兊拿娣e相等嗎?為什么?

 、巧嬎忝總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⑷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3.已知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如圖),求高。

  28平方米

  7米

  分析與解: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積除以底就可以了。

  三、小結,自我評價。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2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提問: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2、口算長方形的面積:長6cm,寬3cm

  3、出示平行四邊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指出它的底和對應的高。

  4、揭示課題:我們已經知道了求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平行四邊形,用數格子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有沒有其它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小組內交流方法。

  3、課件演示驗證。

  4、引導: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比較變化前后的兩個圖形,你發現了什么?

  5、總結: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長方形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6、介紹字母公式,每個字母的意義。(板書:s=a×h或s=a·h或s=ah)

  7、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

  2、練一練1、2、3、4

  四、拓展提高

 。▽嵨锿队伴L方形教具):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我不小心把它弄變形了,為什么會這樣?(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那現在的平行四邊形和剛才的長方形誰的面積大呢?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s = a×h=a·h=a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3

  平面圖形的面積

  教學內容:書上總復習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以及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整理完善知識結構,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

  一、課題引入:

  最近我班有許多同學家里都買了新房子,所以在裝修的時候,常要用到一些面積計算的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

  二、說一說(計算方法)

  1、提問: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

  2、你能用字母公式來表達這些圖形的面積嗎?

  三、想一想:(推導過程)

  1、這六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學生每人選一個,說給同桌聽)

  2、全班交流:(學生口答,教師用電腦演示推導過程)。

  其中三角形面積和圓面積的推導過程中再插入提問。

  三角形:①把三角形轉化為什么圖形?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有什么關系?③如果已知三角形面積是5平方厘米,那么是多少?如果已知是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

  圓:已知半徑是3厘米,求圓的面積。

  已知直徑是4厘米,求圓的面積。

  已知周長是6.28厘米,求圓的面積。

  四、理一理:(知識結構)

  1、在小學里我們首先學習的是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那么剛才哪幾種圖形在推導面積公式時,是把它轉化為長方形來計算的?

  2、三角形和梯形是轉化為什么圖形來計算的?

  3、 讓學生說說怎樣用圖來表示這六種圖形之間的關系?

  4、觀察結構圖,說說之間的聯系:

 、購淖笸铱矗焊鶕L方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推導出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

 、趶挠彝罂矗何覀冊谔接懸环N新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時,都是把它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的。

  ③這張圖就像一棵知識的“樹”,圖形與圖形之間聯系緊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樹根”,是“基礎”。

  五、練一練:

  1、填表:

  圖形的名稱 已知條件 面積(S)

  長方形 長6米 寬4米 ( )平方米

  平行四邊形 底3分米 高1.2分米 ( )平方分米

  三角形 底100厘米 高7分米 ( )平方分米

  梯形 上底4厘米 下底2.5厘米 高2厘米 ( )平方厘米

  正方形 邊長15分米 ( )平方分米

  圓 半徑2厘米 ( )平方厘米

  2、判斷:

 、倜娣e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邊長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③同樣長的鐵絲圍成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中,圍成的圓的面積最大。

  ④兩個圓的半徑比是3︰4,面積比是9︰16。

 、菰谝粋長4分米,寬3分米的長方形內,可以畫一個半徑是2分米的圓。

  3、解決問題:

 、僖粋房間長4米,寬3.5米,高3米。地面鋪的是邊長0.4米的方磚,算一算,裝修時至少用了多少塊方磚?

 、谂馁u如下圖形狀的一塊土地,底價是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開發商準備用50萬元買這塊地,你認為夠不夠?為什么?

  4、估算:網絡教室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你是怎樣估計的?

  六、全課總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4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教材23、2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在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創新意識,不斷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互相合作、交流、評價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使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公園準備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空地上鋪上草坪,這塊空地的面積是多少?

  師:同學們,這道題要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呢?

  生: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大家以前學過它的面積?

  生:沒有。

  師:那我們今天這節課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

  二、數格引入,求面積

  師:同學們,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常常會使用一種思想,那就是-----轉化  (板書) 

  究竟轉化思想是什么呢,就讓我們這節課慢慢體會它吧。

  1.現在請同學們拿出方格紙,把每個方格看作是1m,請你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底為4m,高為3m的平行四邊形,然后數一數,看它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動手畫圖,數格。)

  2.誰愿意來實物投影上來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3.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圖,想一想:這些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師小結:通過上面我們的操作,我們把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新知識,就用我們學過的數格子的方法給解決了。這就是轉化的思想。

  三、操作探索,推導公式

  如果沒有網格線,或者底和高的數字很大,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又該怎么計算,你知道嗎?

  1.大膽想象,圖形轉化

  ①拿出你們準備的平行四邊形,能不能把它變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其它圖形?

  生:我們能把它剪成長方形。

 、谀奈煌瑢W來在實物投影儀上來演示一下,并說一說呢?

  2.利用舊知,轉化新知

  大家觀察一下,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會計算?

  小組合作,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2)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勰膫小組的同學愿意來匯報一下。

 、芡ㄟ^圖形間的相互變化,我們共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它就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乘以高。

  如果我們用s來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a來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h來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你能自己寫出平行四邊形的字母公式嗎?   板書:s=a×h

  小結: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四、鞏固練習,應用深化

  1.口算下列圖形的面積

  2解決實際問題

  (1)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地底為18米,高為10米,如果每平方米栽瓜秧9條,這塊地共能栽多少棵瓜秧?

  (2)一個平行四邊形果園,底是30米,高是15米,種了90棵梨樹,平均每棵梨樹占地多少面積?

  3.你有幾種方法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4.思考:

  1.什么變了?

  2.變成了什么?

  3.面積是變大還是變小?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一同經歷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它的底乘以高。并且我們還知道了一種全新的數學思想-----轉化。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   數格子-----我們知道了它的面積

  2.割補法

  平行四邊形(面積)---------------長方形(面積)

  底------------------------------------長               

  高------------------------------------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s=ah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思路:先創設問題情景引出課題。然后通過學生畫圖數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當學生得出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再提出問題,“在沒有方格紙或數字很大時,我們又該怎么辦?”引導學生轉到利用圖形之間的變換,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方式讓學生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過程,最后利用所學的公式解決問題。整節課我始終在滲透轉化思想和方法,意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練習題的設計上,力求面向全體,同時也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中的不足:

  1.本節課應該是探究課,但在教學中,教師還是放不開手。學生總在被動的接受中。

  2.教師靈活性不強,對很多細節都處理的不夠,不能有效的抓住學生出現的問題。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語欠缺,很多環節的銜接不是很緊密。

  3.教師的備課不是很充分,尤其對教材的分析缺乏深度,也沒有真正理解每節課之間的聯系。

  4.教學重難點突破不夠,時間把握不好

  5.小組合作的能力差,缺乏對學生小組交流能力的培養,也缺乏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5

  教學內容: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的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通過操作,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律。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每人兩個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里有一幅美麗的圖畫,你能從中找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嗎?

  2、回答的相當不錯,那這兩個花壇你能說出長方形花壇的長和寬或者平行四邊行花壇的高和底嗎?請告訴我能用公式計算面積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呢?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還不會用公式計算,你們想知道如何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行的面積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課件)

  二、嘗試

  給你一個圖形我想知道它的面積你能告訴我用什么辦法解決嗎?(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哪種方法好些呢?

  (1)首先請同學們打開書80頁現在就用數格子的方法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把數出的數都填在表格中教科書80頁。在數的過程中你是怎樣做的呢?指名到投影上數。邊數邊講解:

  (2)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關系,提問:從表格的數據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2.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面積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呢?需要驗證一下,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兩個完全相同的平行四邊形,把其中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我們熟悉的圖形,請同學們試一試。

  (1)自由剪、拼,進一步感知。

 。▽W生展示)

  (2)揭示轉化規律

  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在轉化的過程中,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來做呢?通過這一轉換你發現了什么關系沒有呢?小組討論:(課件)

 、 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后,面積改變沒有?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有什么關系?

  ③根據這些關系,能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討論交流: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3)抽象出面積公式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

  4.教學字母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和h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寫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嗎?提問: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知道底和高就可以了,我們來看這樣一道題:

  三、鞏固與應用

  1、(課件)我們通過測量這個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高是4米底是6米,請求出它的面積是多少?

  ①讀題,理解題意。

  ②學生試做,指名板演。

  ③訂正。提問:根據什么這樣列式?

  老師給予鼓勵

  2、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請看(課件)學校操場的面積300平方米,它近似一個平行四邊形,底是60米,高是多少呢?

  3、 這些題是不是太好做了?那我們來個難一點兒如何?(請看)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

  今天的課堂作業是82頁的1、2、3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6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會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準備: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學過了許多平面圖形,下面請大家打開書79頁,觀察圖,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

  2、請大家看學校門前的兩個大花壇,說說這兩個花壇是什么形狀的?你知道怎樣比較這兩個花壇的大小嗎?

  3、引入本課內容:長方形的面積我們已經會求了,今天我們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面積

  (1)我們已經知道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來得到一個圖形的面積,請大家拿出你準備好的方格紙,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數出方格紙中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說明要求: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算)把數出的數據填在方格紙的下面。

 。2)同桌合作完成。

  (3)匯報結果,可用投影展示學生填好的表格。

  (4)觀察表格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及面積分別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它的底乘高,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它的長乘寬。

 。5)根據你的發現你能想到什么?我們是否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來計算它的面積呢?

  2、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1)拿出你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自己想辦法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

 。2)請學生演示剪拼過程及結果。教師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

 。3)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大家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可圍繞以下3個問題討論:

  a.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較,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b.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c.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關系?

  (4)同學交流,教師歸納相機板書。

 。5)觀察面積公式,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6)教學中一般用s表示面積,用a表示圖形的底,用h表示圖形的高,你能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嗎?

  s=ah(7)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滲透轉化思想)

  三、鞏固和應用

  1、出示例1,讀題并理解題意。學生試做,交流做法和結果

  2、強調用公式計算的格式,s=ah=6*4=24(平方米)

  3、練習,82頁1、2

  4、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底是15米,高是底的1。2北,這塊鋼板的面積是多少?

  5、82頁3

  6、出示兩個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討論: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四、小結: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對于

  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 面積=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 面積= 底 × 高

  s = a h

  教學反思:1、數方格的方法有些學生忘了,課前鋪墊不夠好,有些耽誤時間了。

  2、對于學生動手操作過程中個別人出現的錯誤情況,如,把平行四邊形多出的部分剪掉變成了長方形,因怕耽誤時間,沒能讓他展示,并糾正。

  3、讓學生觀察拼出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時,問題設計不好,學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耽誤了時間,以至與后面習題做的也比較少。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7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九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

 、倮斫獠⒄莆沼嬎愎健

 、跁\用公式正確計算。

 、叟囵B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

  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具和學具:

  電腦、課件、投影儀、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剪刀、尺。

  教學過程 :

  一、前提測評。

  1、(出示長方形教具)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有什么特征?長方形面積公式是怎樣的?[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出示平行四邊形教具)這又是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征?

  3、拿出你的平行四邊形作高。

  二、認定目標。

  1、談話引入:你想知道你所做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有多大嗎?[板書課題:]   

  2、看到這個課題,大家想學習哪些知識呢?(指數名學生回答,綜合學生的回答內容,出示學習目標)

  3、(生齊讀學習目標一遍。)好!下面我們先學習目標①。

  三、導學達標。

 、、實施目標①。

  用數方格的方法求。

 。1)以前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今天,我們也用同樣的方法求。(電腦顯示數方格的方法)

 、埔龑W生比較方格圖中兩個圖形的數據之間的關系。設問:根據

  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3)談話:雖然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這個,但

  如果要求一個很大的平行四邊形果園的面積,用這種方法方便

  嗎?(不方便)既然不方便,我們不數方格能不能用公式計算平

  行四邊形的面積呢?剛才大家猜想=底×高,

  究竟對嗎?下面我們驗證一下。

  2、推導計算公式。

 、、學生實驗操作。

  談話:請拿出你的平行四邊形,想辦法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            

  在剪、拼前,大家想一想長方形的特征是怎樣的?     

  a、學生實驗操作。

  b、問:你是怎樣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的?(抽學生到教壇邊

  演示邊說剪拼過程,并貼剪拼圖于黑板。)

  c、電腦顯示剪拼過程。

  f、簡述拼成正方形的情況。

 、、討論拼成的長方形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a、談話:平行四邊形可以剪、拼成長方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請默讀提綱:(出示討論提綱)

 、倨叫兴倪呅闻c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谄叫兴倪呅蔚牡、高分別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有什么關系?

 、坶L方形的面積公式怎樣表示?   

 、芄皆鯓颖硎?

  b、談話:請看屏幕,根據提綱大家仔細觀察平行四邊形與拼成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電腦顯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的關系。)

  c、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  ‖   

 。降住粮

  d、齊讀兩遍公式

  3、指導閱讀課本。

 、、談話:好!現在我們終于推導出了計算公式,這個結論與課本的一樣嗎?請翻開課本71頁,與課本對照一下。

  剛才大家的猜想,對嗎?(對)。

 、、談話:閱讀課文,請用筆劃出你認為能夠幫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公式句子。

  ⑶、同學們齊讀一遍。

 、、實施目標②。

  1、導語 :我們理解并掌握了計算公式,那么,會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嗎?下面我們繼續學習目標②。

  2、學生運用公式計算方格圖中的。

 、、學生計算。[板書:6×3=18(平方厘米)]

 、、談話:運用公式和數方格的方法求這個,結果一樣嗎?(一樣)哪一種方法方便?(運用公式)因此,以后我們一

  般運用公式求。

  3、強調運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條件。

 、、(電腦顯示沒有數據的平行四邊形圖)問:請看屏幕,認真觀察圖形,求這個夠條件嗎?(不夠)為什么?(底和高不知道是多少)

 、、(電腦在原圖出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具體數據)即       3米

  4米

  問:現在能算嗎?(能)請口算它的面積。學生口算。

 、、師小結:由此可見,運用公式求必須知道哪兩個    條件?(底和高)

  4、求下面平行四邊形面積正確列式是(    )。(單位:厘米)

 。娔X閃動:平行四邊形相對應的底和高)

  8

  12       10             ⑴  12×10

  ⑵  12×8

  5、談話:剛才同學們學得挺不錯,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

  形圖形的面積,對于一些實際問題大家有信心去解決嗎?請看

  例題。

 、、出示例題,學生默讀一遍:

  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底長32.5米,高23.5米,它的面積

  是多少?(得數保留整平方米)

 、、審題:題中已知什么條件?要求什么?求這塊菜地的面積夠條件嗎?

  (電腦顯示菜地的透視圖,并閃動菜地的底和高)計算結果要求怎樣?

 、恰W生列式計算,一生板演。

 、、評講。

  6、實際應用訓練。

  ①課本P72.2    ②P73.5   

 、鄱嗑氼}:求下圖的。

  9分米

  1.2米

 。ㄔu講時電腦閃動單位“米”與“分米”,說明計算單位統一才能列式計算)

  四、達標測評。(滿分100分)

  1、=(      )○(     )        (10分)

  2、求。(40分)

  40米

  50米

  3、填表:(10分)

  平    底(厘米)   高(厘米)   面積(平方厘米)

  行      5           6                 

  四

  邊    10.8         10                

  形

  4、校園里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坪,底是30米,高是8米,這塊草    

  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40分)

  五、總結。

  電腦顯示討論提綱:

 、倩仡櫮繕1,你是怎樣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

 、谶\用公式計算時,必須知道什么條件?應注意

  什么問題?

 、蹖φ諏W習目標,你掌握了沒有?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六、談話:剛才你們不是想知道自己做的有多大嗎?

  看誰算得最快?   

  七、作業 :72頁1、3。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8

  教學內容:小學五年級數學第九冊教科書第80~81頁

  教材分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的內容,安排在小學五年級的上學期進行教學。從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來看,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知識層面上主要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二是能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有關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生活實際問題。而這兩個問題中,讓學生主動探索,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重點,也是難點。理解、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又可以為以后推導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供知識背景。

  從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五年級學生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較多的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空間圖形、實際應用等較為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歸納、類比和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這一段的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注重知識的形成和探索過程,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魄力。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幾何圖形最基礎的知識,而且要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有利于形成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層次清晰,思路明確,活而不亂,能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 。

  學生分析:1、突出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新知,在活動中鞏固提高,力求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為數學活動的教學。

  2、突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本節課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這一指導思想來開展教學,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做﹑去想﹑去說,真正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力求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體現,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真正的體現。

  3、突出自主探索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稊祵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在這節課教學中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較大的探索空間學生自己積極動手去做,動腦去想,動口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在組內交流。力求體現自主探索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這一理念。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的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有關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生活實際問題。

  3.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在瓦崗寨景區建設景點都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2.讓學生找一找有哪些學過的圖形。

  3.觀察圖中學校門前的兩個花壇,說一說這兩個花壇都是什么形狀的?怎樣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

  4.引入學習內容:長方形的面積我們已經會計算了,今天我們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面積。

  (1)用多媒體或幻燈出示教材第80頁方格圖:我們已經知道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一個圖形的面積。現在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和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說明要求:一個方格表示1㎡,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把數出的數據填在表格中(見教材第80頁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匯報結果,可用投影展示學生填好的表格。

  (4)觀察表格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平行四邊形 底 高 面積

  6 4 24

  長方形 長 寬 面積

  6 4 24

  通過學生討論,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及面積分別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它的底乘高;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它的長乘寬。

  2.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1)引導: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這個方法比較麻煩,也不是處處適用。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是也有其他計算方法呢?

  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2)歸納學生意見,提出:通過數方格我們已經發現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呢?需要驗證一下。因為我們已經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所以我們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計算呢?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請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

  教師用課件或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如教材第81頁的圖示)

 。3)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可以出示討論題:

 、倨闯龅拈L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②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勰芨鶕L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匯報,教師用填空歸納:

  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因為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3.教師指出在數學中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圖形的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設計意圖】: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在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在已有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的計算公式,然后組織驗證,真正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什么可以用底×高來算,真正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切實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建構。

  三、鞏固和應用

  1.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讀題并理解題意。

  學生試做,交流作法和結果。

  2.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停車位底長5m,高2.5m,它的面積是多少?

  3.討論: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每個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多少?

  4、學校教學樓前要建造一個面積是12平方米,底和高均要是整米數的平行四邊形花壇,你能幫學校設計出幾種方案?(設計方案用乘法算式表示)看誰設計的方案多?

  【設計意圖】:“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是《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實踐應用環節的選題應該更多地考慮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解決問題后成功的樂趣,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創設裝修的生活情境,讓學生來幫助老師測量并計算面積,計算材料夠不夠,這是學生感興趣的,也是樂于思考的操作的。借助實際事例,把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問題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更拓展了課堂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9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第1課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在編排上非常重視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使學生不僅掌握面積計算的方法,更要參與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操作中,積累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動經驗,完成對新知的建構。本節課首先通過具體的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問題,思考如何去解決,使學生感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其次,對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培養,使學生能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讓學生歸納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本方法。根據學生的多種剪法,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剪法的共同特點,并比較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能運用數方格、割補等方法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初步感受轉化思想;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創設自主、和諧的探究情境,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創新精神,感受數學知識的奇妙。

  【學情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滲透轉化、等積變形等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環節。學好這部分內容,對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這節課,讓他們動手實踐,在做中學,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過程,讓孩子們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兩個完全一樣的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圖形、小黑板、剪刀、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游戲:小小魔術師。教師出示不規則圖形。

  (1)師:你能直接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2)師:你能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說一說用什么方法?

  (3)師:現在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小結:剛才同學們先將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補到缺口處,就將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考方法—轉化。把不認識的圖形變成了認識的圖形。轉化后的圖形什么變了,什么是相同的?(形狀變了,面積相同)

  (設計思路:“溫故”是課堂教學起始的重要環節,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出示復習題,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顧,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后面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激趣引思,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昨天早上我聽校長說,學校要建一個宣傳欄,其中要用一塊底是5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邊形膠合板。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平行四邊形是一種漂亮的圖形,你們聽了校長的話,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要花多少錢才可以做成。

  生2:我想這個宣傳欄建起來一定很漂亮,會把我們的校園點綴得更加美麗!

  生3:我想知道這塊膠合板的面積有多大。

  師:我聽出來了,大部分同學都想知道這塊平行四邊形膠合板的面積,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平行四邊行的面積)

  (設計思路:教師選取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來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感到親切,從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更能激發求知欲望。)

  三、動手操作,探究發現。

  1、用數方格的方法啟發學生猜想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是怎么學習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指名復述過程)下面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數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師用課件演示:先出示一個畫有方格(每個方格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再將一個平行四邊形放在方格圖上面,讓學生用數方格(不滿一格的按半格計算)的方法回答問題。

  (1)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它的底是多少厘米?

  (3)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4)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跟它的高與底有什么關系?

  (5)請同學們猜一猜: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引導學生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驗證猜想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用這個方法計算面積方便嗎?

  生:不方便。

  師:既然不方便,我們能不能用更方便的方法來解決呢?

  小組交流,學生討論,發表意見。

  生:用剪和拼的方法。

  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也可以轉化長方形嗎?怎樣剪呢?剪歪了怎么辦?(可以先用尺子畫一條虛線。)

  師:這條虛線也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哪部分?(高)還記得怎樣畫高嗎?

  師:第一步:畫;第二步:剪;第三步:移。那我們就動手來剪一剪吧!(學生動手操作)

  師:拼成長方形了嗎?拼好了擺在桌面給老師看看,請兩個同學來前面展示他們的作品,(指名上黑板前)說說你是怎樣操作的?

  (生:我先畫條高,沿著高剪開,把這部分移過去,就拼成了一個長方形。)

  師:怎樣移過去呀?平著移到右邊,這種方法我們把它叫做平移。

  師:再請一個同學展示一下,他的剪法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我在中間剪的)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嗎?平移過去也拼成了一個長方形。 (展示學生的成果)

  師:老師有幾個問題,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呢?

  小組討論:

 、旁瓉砥叫兴倪呅蔚拿娣e和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嗎?

 、圃瓉砥叫兴倪呅蔚牡着c拼成的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

 、窃瓉砥叫兴倪呅蔚母吲c拼成的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它的面積沒有多,也沒有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剪拼后的長方形的面積。(板書)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我們看課件演示。(板書:底=長,寬=高)

  師: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求?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

  師:同意嗎?誰能講一講,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結合剛才一剪一拼的過程說說。(生敘述方法)

  教師小結方法指名讓生敘述。

  師: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板書:S=ah)。

  師: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當初的猜想誰是正確的?

  (設計思路: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提出猜想,再進行驗證。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為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打下基礎。在本環節中,學生體會到獨立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在教學中給學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間,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可以算出建宣傳欄要的那塊膠合板的面積了嗎?(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板書:5×4=20(平方米)

  出示例1 (同桌討論,獨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S=ah=6×4=24(平方米)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思路:將學生帶回到了生活中,練習由易到難,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大多數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時候感覺沒什么難處。學生就在運用所學知識給別人幫忙的過程中著實體驗了把成功的快樂。)

  五、分層練習,強化應用。

  1、填空。

  (1)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形四邊形的底( ),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 ),用字母表示是( )。

  (2)0.85公頃=( )平方0.56平方千米=( )公頃

  2、計算下面各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底=2.5cm,高=3.2cm。 (2)底=6.4dm,高=7.5dm。

  3、解決問題。

  (1)小明家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面積是120平方米,量得底是20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底8.5m,高6m,它的面積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鋼板重38千克,這塊鋼板重多少千克?

  (設計思路:幾道練習題從易到難有一定坡度,通過練習,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六、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教學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說一說你知道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思路:通過“說一說”,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個系統的認識,可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概括、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2、課后練習

  (1)、練習十五第1題,第2題。(任選一題)

  (2)、解決問題:選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實物,量出它的底和高,并計算出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練習題

  1、填一填

  (1)1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轉化后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 )相等,寬與平行四邊形的( )相等。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字母公式為( )

  (4)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8.5米,高是3.4米,求其面積的算式是( )

  (5)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2、判斷

  (1)形狀不同的兩個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不相等( )

  (2)周長相等的兩個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相等( )

  (3)知道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其對應的高的長度就能求出它的面積( )

  3、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玻璃,底是50厘米,高是24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24厘米

  50厘米

  升級蹺蹺板

  4、有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56平方厘米,底是7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5、一快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36米,高是25米,每平方米收白菜8千克,這塊地共收白菜多少千克?

  6、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果園,底是30米,高是15米,中了90棵梨樹,平均每棵梨樹占地多少平方米?

  智慧摩天輪

  7、已知下圖中正方形的周長是36厘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8、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鐵皮的周長是82厘米,一條底長是16厘米,這條底上的高是20厘米,求另一條底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為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數學五年級標準實驗教材》第一課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區域”。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基于學生對矩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掌握和靈活運用,以及對平行四邊形特點的理解。在教材的編排上,注重讓學生體驗知識探索的過程,使學生不僅掌握面積計算的方法,而且參與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操作中,他們積累了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和基本的活動經驗,完成了新知識的建構。本課首先通過具體情況,提出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問題,思考如何解決它,讓學生覺得有必要學習新的知識;第二,培養學生獨立操作和探索,使學生能夠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最后,讓學生總結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本方法。根據學生不同的剪切方法,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剪切方法的共同特點,比較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運用數的平方法和填充法,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初步感受變換思想;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利用該公式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操作、觀察和比較,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獨立和諧的探究情境,使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

  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創新精神,體驗數學知識的奇妙。

  【學習情況分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是在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矩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而進行的。此外,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將為學生學習后的三角、梯形等平面圖形的繪制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課程是促進學生空間概念發展、滲透轉化、等體積變形等數學思維方法的重要環節。學好這一部分對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節課,讓他們練習,邊做邊學,體驗畫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過程,讓孩子們認識到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輔助工具】兩個相同的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圖形、黑板、剪刀、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首先,創建情景并引入主題。

  1.游戲介紹:小魔術師。老師展示不規則的圖形。

  老師:你能直接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老師:你能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告訴我怎么用它?

  老師:現在變成什么樣了?你能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如何計算矩形的面積?

  2. 小結:剛才同學們把不平整的部分剪掉,然后移動它來填補空白,然后把不規則的圖形轉換成學習矩形,這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維方法——變換。將未知圖形轉換為可識別的圖形。什么改變了轉換后的圖形?什么是相同的?(形狀變化,面積不變)

  (設計思維:“暖過去”是課堂教學開始的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提出復習問題,激發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復習,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探究、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面積計算公式,體驗其推導過程。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

  (3)在數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探究的精神,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圖片、剪刀、平行四邊形框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大家請看大屏幕(欣賞綏濱農場風景圖片),我們學校門口有兩個花壇,小明認為長方形的花壇大,而小剛認為平行四邊形的花壇大,誰說的對呢?你想來幫他們評判一下嗎?(想)

  你認為要根據什么來確定花壇的大小呢?(花壇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會求,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怎樣求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探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出示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教具,引導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各部分名稱。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別呢?(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各部分名稱,標注直角符號。)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長方形面積公式時用過什么方法來求面積,誰來說一說?我們用過數方格的方式求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那我們能不能也用數方格的方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課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驗證

  探究一:用數方格的的方法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請大家打開你們的百寶箱(學具袋),里面有老師把兩個花壇按比例縮小成的兩張卡片,自己判斷一下能不能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認真按提示填表。出示溫馨提示:

 、僭趦蓚圖形上數一數方格的數量,然后填寫下表。(一個方格代表1㎡,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教師強調半個格的意思。

  ②填完表后,同學們相互議一議,并談一談發現。

  你是怎么數的?你有什么發現嗎?能猜測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嗎?(學生匯報)

  探究二:用割補的方法來驗證猜測。

  小明和小剛通過數格子后和我們有了一樣的猜測,但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的正確性,想驗證一下。同時也想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你想參與嗎?學生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盡量想辦法,辦法不唯一。)

  我們已經會求哪幾種圖形的面積了?(預設:學生回答會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接著小組合作:大家想想辦法,試試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然后在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拿起你的小剪刀試試看吧!出示合作探究提綱:(出示教學課件)

  (1)用剪刀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其他圖形。(剪的次數越少越好。)

  (2)剪完后試一試能拼成什么圖形?

  師:你轉化成什么圖形了?你能說一說轉化過程嗎?轉化后的圖形和平行四邊形各部分是什么關系?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的發現過程(大屏幕出示):

  回顧發現過程:

  1、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 )沒變。因為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 ),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用字母表示是( )

  2、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平行四邊形的( )和( )。

  探究過程小結(板書)

  師:小剛和小明馬上到校門前測量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得出:長方形的長是6米,寬是4米,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米,高是4米。

  然后他們手拉手找到老師說了一些話。你知道他們說了什么?

  生: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樣大。為什么會一樣大?誰來講解一下。(指名板演)

  三、運用新知,練中發現

  1、基本練習

  (1)口算下面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A、底12米,高3米:

  B、高4米,底9米;

  C、底36米,高1米

  通過這組練習,你有什么發現嗎?(教學課件)

  發現一:發現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不一定等底等高。

  (2)畫平行四邊形比賽(大屏幕出示比賽規則)

  比賽規則:

  1、拿出百寶箱中的方格紙。在方格紙上的兩條平行線間,畫底為六個格(底固定),看能畫出多少個平行四邊形。

  2、誰在一分鐘之內畫的多,誰就獲勝。學生畫完后(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引導學生發現)

  發現二:1.發現只要等底等高,平行四邊形面積就一定相等。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形狀不一定完全相同。

  四、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小明和小剛學完這節課后把他們的收獲寫了下來,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大屏幕出示(教學課件演示)

  平行四邊形,特點記心中。

  面積同樣大,形狀可不同。

  等底又等高,面積準相同。

  要是求面積,底高來相乘。

  (齊讀)希望同學們也要向小明和小剛一樣,經常把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做一個學習上的有心人。

  拓展延伸

  請大家看老師的演示。(用平行四邊形框架演示由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如果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有沒有變化呢?課后我們可以小組合作,親自動手做實驗進行研究,并把發現記錄下來,作為今天的作業。

  五、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

  1.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

  2.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之間的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并能運用該特征進行簡單的計算和證明。

  3.充分利用平面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等量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利用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與性質,解決簡單的推理與計算問題。

  難點: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直尺、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提問。

  1.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對邊( ),對角( )。

  2.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E垂直于BC,E是垂足。如果∠B=55°,那么∠D與∠DAE分別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二、引導觀察。

  1.按照課本第30頁“探索”畫一個平行四邊形ABCD,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量一量并觀察,OA與OC、OB與OD的關系。

  2.在如課本圖12。1。3那樣的旋轉過程當中,你觀察到OA與OC、OB與OD的關系了嗎?

  通過探索,引導學生得出結論:OA=OC,OB=OD。同時又引導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性質。)

  三、應用舉例。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兩條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指出圖中相等的線段。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AO=OC,OD=OB,AB=CD,AD=BC。本題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掌握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以及對邊相等的應用。)

  例3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已知對角線AC和BD相交相于點O,△AOB的周長為15,AB=6,那么對角線AC與BD的和是多少?

  (本題應讓學生回答,老師板演。注意條理性,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說理的習慣與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與BD相交于點O,已知AC=26厘米,BD=20厘米,那么AO=( )厘米,OD=( )厘米。

  2.在平等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與BD相交于點O,已知AB=3,BC=4,AC =6,BD=5,那么△AOB的周長是( ),△BOC的周長是( )。

  3.平行四邊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AC與BD相交于點O,已知AB=8厘米,BC =6厘米,△AOB的周長是18厘米,那么△AOD的周長是( )厘米。

  4。試一試。

  在方格紙上畫兩條互相平行的直線,在其中一條直線上任取若干點,過這些點作另一條直線的垂線,用刻度尺度量出平行線之間的垂線段的長度。得到平行線又一性質: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5.練習。

  如圖,如果直線l1∥l2.那么△ABC的面積和△DBC的面積是相等的。你能說出理由嗎?你還能在兩條平行線I1、l2之間畫出其他與△ABC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

  五、看誰做得又快又正確?

  課本第34頁練習的第一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需要老師幫你解決的問題?

  七、作業

  補充習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劃學時1

  學習內容分析

  學生已經了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積,而本節課開始怎樣計算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既是對之前學過的知識的延續又是對接下來學習梯形等面積的鋪墊。因此,學好它既能對舊知識的遷移又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習者分析

  根據心理學知識該階段的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有待提高,空間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較強,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知目標:通過學生觀察、討論、動手體驗,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

  2、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初步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過程和方法:合作學習,自主探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內容與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還未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但已經學習了三角形,長方形面積公式讓同學先自己試圖轉化計算,然后在ppt展示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轉換過程在ppt展示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轉換過程使得同學更形象生動了解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轉換,有利于同學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課后練習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還未實踐應用在ppt展示練習題在ppt展示練習題同學更形象生動了解平行四邊形公式,有利于同學的學習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所用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展示出長方形問同學這樣拉回變成生命形狀,生命改變了,什么沒有改變為平行四邊形的講解和本節課的內容鋪墊5分鐘展示出長方形并通過拉其一端展示出平行四邊形,同時扔出疑問給同學解決,為本節課做鋪墊學生通過想象觀察配合課堂進行由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和積極性,同時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情感鋪墊

  讓同學們通過已經學習的知識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同學們通過已經學習的知識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運用舊知識遷移的方法計算,鞏固舊知識12分鐘教師下去巡視同學做的情況,進行總結,然后再在ppt展示學生通過已經學習的知識在小組討論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鼓勵創新、發現;放手讓他們去操作、去探索,使學生獲得戰勝困難,探索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做完全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題,體現了活動化的數學學習過程,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通過ppt的轉換總結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15分鐘教師在ppt展示各種轉換方法也把長方形轉換平行四邊形展示出來引導同學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對剛剛的學習進行總結,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運用生動形象的課件,再一次演示其中一種方法的驗證過程.并介紹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讓學生體驗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圖形轉化的理解,并在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中激發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

  對平行四邊形公式進行鞏固練習同學已經學平行四邊形的公式但還未實際應用8分鐘教師根據學生所學情況在ppt展示所對應練習題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做練習鞏固知識點通過總結,疏理知識,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的理解掌握,進一步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另外,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互相評價,體驗成功,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堂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手上拿的什么形狀?如果老師現在固定這個端點,再將右邊這個端點向右拉,你們想象一下,它會變成什么形狀呢?

  生:平行四邊形

  師:對了,就是平行四邊形,你們在這個過程中什么改變了什么沒有發生改變呢?

  生:形狀,角度,面積

  師:那面積是變大還是變小

  生:此時回答不一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選出本節課的研究任務,揭示課題“我們就共同研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

  二、創設問題情景,引發自主探索.

  1、提出問題,鼓勵猜測

  那么大家猜一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可能與邊有關)只與它邊的長度有關?大家看老師手中這個平行四邊形,(演示)還可能與什么有關?(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究竟與它的底和高有怎樣的關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2、自主探究、驗證猜測:

  師:用剪刀把平行四邊形剪成已經學習過的圖形來計算他的面積,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計算?

  3、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同學的計算方法不一,抽取最簡單的進行講解,引出數格子的方法,讓同學們總結長方形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關系

  指名上前演示并表述用方格圖數兩個圖形面積的過程和方法,并展示填寫的表格。

  方法二:轉化法

  師:有什么發現?

  師:你們成功的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這一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生: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

  師:是這樣嗎?師課件演示解說強調平移

  師:還有其他的剪拼方法嗎?

  4、整理結論

  師:你是怎么剪的?沿什么剪的?為什么要沿高剪開?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1)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面積變了嗎?

  (2)方形后的長和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能不能根據這些關系,總結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方法呢?

  師: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有沒有共同之處?

  (都是沿高剪開的,都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課件演示,結合課件填寫各部分間的相等關系。

  板書:底=長高=寬長方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

  師:我們一起讀一下我們發現的結論。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自己看書學習81頁倒數第2自然段的內容。

  師:你學到了些什么?

  師:如果用表示S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

  三、方法應用

  師:現在我們來算一下這塊平行四邊形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大屏幕中的字母全部去,換上數據底6厘米,高4厘米。)

  師: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家會算嗎?請你在自己的本子上計算一下。(生獨立計算,選一個快的,正確的上臺板書)

  師:這個6是什么?(a),4呢?(h),那么底和高求出來的是什么?(S)。你后面用的單位為什么是平方厘米呀?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師:這節課同學們通過猜想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并且經過驗證證明了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對于這節課學習的內容你們有沒有什么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能說說這節課,你是怎么學習的?你有哪些收獲嗎?

  五、課堂檢測

  修改建議

  結合你對教學設計的想法,可以對教案模板進行修改,以便更符合你教案內容。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79-8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運用等,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靈活變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偻ㄟ^自評、互評,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別人,認識自己;

 、谕ㄟ^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培養團結合作、和諧共進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及運用公式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教學難點]

  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動手操作,細心觀察,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木框架、長方形圖片、平行四邊形圖片、剪刀、表格。

  [學具準備]

  長方形圖片、平行四邊形圖片、剪刀。

  [設計思路]

  設置疑問-引發猜想-探究感悟-再探究深化-生成知識-應用和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

  一、以景置疑,引出課題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俪鍪镜79頁的主題圖,問:在這美麗的學;驅W校的周圍,你能看到我們所學過的圖形嗎?

 、谡l能說說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正方形呢?

 、墼谶@美麗的校園里,我最喜歡看的是學校中間的兩個花壇,你們知道長方形的花壇大還是平行四邊形的花壇大嗎?是怎樣知道的?(估計學生會說我會算出長方形的面積,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看上去跟長方形的面積差不多)

  教師引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以學生熟悉的學校作為情景,讓學生倍感親切地投入到學習中,通過觀察讓學生重溫學過的舊幾何圖形知識,然后再設置疑問,起到了一種溫故而入新的效果。

  1、數方格,比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

  ①拿出老師預先準備的方格紙圖,即第80頁平行四邊形圖和長方形圖,然后叫學生用數的方法數出兩個圖形的面積各是多少。

 、谠僬J真觀察方格紙上的兩個圖形,并完成以下的表格。

  ③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是一樣的,也有的可能會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等于它的底×高,對于任何一種發現,教師都要表揚,對于一些有價值的發現更要大力表揚。

  通過猜測,數方格,填表格,仔細觀察,不數兌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同時也使學生感悟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有著密切的關系,為再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儲備了澎湃的動力。

  2、剪圖形,進一步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①出示圖形,問誰有方法可以求出它的面積。

  指出:要求這個圖形的面積要用剪或拼的方法,那給你這兩個圖形,你能用類似的方法或其它方法來求它的面積嗎?

  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剪或其它方法共同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3、小組匯報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匯報完后,教師再通過電腦課件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

  4、小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長方形的長,高相當于寬,由此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5、閱讀課本,捕捉新知。

  讓學生自己看書本第81頁的內容,看完后談自己還發現了什么?

  通過剪的小組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通過合作、觀察、思考、交流、概括等活動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正好符合當前的教學理念,即讓學生參與 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也驗證了學生之前的猜想。

  通過自主探索,讓學生學會從書中獲取知識,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

  三、練習鞏固,知識升華。

  (一)基本練習

  1、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積是多少?

  強調學生在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應先寫出它的字母公式,然后根據公式直接計出它的面積。

  2、完成書本第82頁的第1題。

  此題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只作簡單的講評。

  (二)綜合練習

  1、游戲式練習。

  用一個文件袋裝著兩個沒有給出底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叫學生出來抽其中一個,抽到面積大的哪位同學贏。

  學生在確定哪個圖形的面積大時,滲透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的知識。

  2、完成第82頁的第3題。

  3、選擇題。

 。1)如右圖,的面積大。

  A、甲B、乙C、相等

 。2)將一個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它的周長,面積。

  A、變大B、變小C、不變

  4、完成書本第82頁的第4題。

  要求學生說出解題思路。

  分層次、有梯度地進行練習,目的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而更好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提升能力。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學會了什么?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同學的表現呢?老師呢?

  自評、互評更能讓學生認識自己,在評價中更能反思自己的行為或表現,促使共同進步。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1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0—81頁。

  教學目標:

  1、能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面積不變的長方形,通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操作、觀察、比較中,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

  4、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能夠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教學準備:課件 平行四邊形硬紙片 剪刀 透明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寧江區的江濱公園?美不美?公園還要在這里鋪草坪,這是其中的兩塊(電腦出示草坪圖),根據圖中提供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66

  1、鋪長方形草坪需要多少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可以解決)2、鋪平行四邊形的草坪需要多少錢?師:需要先求什么?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實驗探究:

  1、猜想

  那么大家猜一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可能與邊有關)只與它邊的長度有關?大家看老師手中這個平行四邊形,(演示)還可能與什么有關?(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究竟與它的底和高有怎樣的關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2、實驗

  1)獨立自主探究:

  師: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一些學具,有數格子用的格子紙、印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和表格、剪刀、平行四邊形,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研究?

  生:我用數格子的方法。

  師:數格子時,不足一格的按一格算,把得到的數據填在表格里

  師:還有什么方法?

  生:我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

  師:用剪拼方法上的同學請讀一下操作提示。(一生讀)下面你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試一試。

  2)小組內交流:

  師:通過數格子或者剪拼的方法,哪位同學有收獲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小組長組織好。一會要向全班同學匯報你們小組的方法。

  3)學生匯報:

  第一個小組:(1)數格子(把表格帶到前面說)

  (2)剪拼

  師:你們成功的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這一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生: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你們小組轉化的清楚,介紹的明白真了不起)

  是這樣嗎?師課件演示解說強調平移

  師:還有其他的剪拼方法嗎?(你們組的方法與人不同,讓同學們又學了一招。。┥鷧R報后師演示

  (多么巧妙的剪拼,我發現你們的思維很靈活啊。)(我只能說兩個字了:“佩服!”)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其他幾個小組同學,通過動手操作你們得到了什么結論。一起說(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又該怎樣寫呢?s=ah

  四、運用公式解決

  師:現在我們來算一下鋪這塊平行四邊形草坪要用多少錢?

 。ㄉ谒悖

  五、拓展練習

  1、求下列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底15厘米,高11厘米

 。ú粌H準確計算出了結果,速度還很快,真不錯。)

  2、開放題:這是一張全國地圖,有一個省的地形很接近平行四邊形,山西省。山西南北大約590千米,東西大約310千米,你能估計一下它的土地面積嗎?(東西能否再平些)

 。茉趯嶋H問題的解決中恰當運用公式,了不起)

  3、學校要建一個面積是12平方米的平行四邊形花壇,請你幫學校設計一下,(要求底、高均為整米數)1)可以有幾種方案?2)哪種方案更合理?(你們能從不同角度考慮,為學校選擇更合理的方案,老師非常感謝大家)

  六、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是怎么學習的?你有哪些收獲?

 。ㄎ沂怯脭捣礁竦姆椒、我用平移這種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與平行四邊形進行比較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師演示)你們很了不起,能想辦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形來研究它的面積。我們這節課使用的這種方法,以后在學習其它圖形面積時還會用到。今天的家庭作業是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題寫一篇數學日記,寫清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推導過程,可以畫、也可以剪貼。

  課后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時,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自主建構,更關注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從而適時地激發學生的情感,點燃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適時滲透、領悟思想方法

  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了解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我覺得,這節課學習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將永遠銘刻在學生頭腦中,將在學生今后的學習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適時引導、主動建構知識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象科學家一樣經歷大膽猜想、動手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然后,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空間,“數”、“剪拼”都是學生的智慧,“數的過程”、“剪拼的過程”都是學生的思維過程。最后,讓學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發現、去總結,給每個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真正的實現了自主學習。

  3、適時點撥、有效進行指導

  探究學習是把學生的“學”作為實施教學的基本點,而教師的“導”是實現學生“學”的根本保證。因此,在教學中我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做到“放得開、收得住”。如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后無法拼成長方形。于是,我進行了個別指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只有沿高剪開才能拼成長方形?通過指導,使學生明白沿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是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關鍵。

  課例點評

  這節課教師在教學時以圖形內在聯系為線索,以轉化這條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在操作、觀察、比較活動中,通過孕伏、理解、強化的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領悟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情境中蘊含知識,孕伏思想方法

  這節課情境的創設一方面緊緊地圍繞所要探索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又充分體現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創設了江濱公園鋪草坪的情境圖,分別呈現了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草坪,并提供每平方米草坪的價格,引導學生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這一情境中既有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又有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把這些知識都融入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既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又暗含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有關。

  2、在探究中體驗知識,理解思想方法

  這節課沿著“提出猜想——思考驗證方法——實踐驗證”這個過程進行。一是獨立探究。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并且提出了活動要求。一方面啟發學生設法把所研究的圖形轉化為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滲透 “轉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后的圖形各部分之間有什么聯系,從而找到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二是合作探究。在學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學生知道,任何形狀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長方形,這樣,他們對圖形變換的認識不再是個案的體會,而是對圖形本質聯系的體驗。

  3、在反思中提煉知識,強化思想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對轉化過程進行反思。第一次是在學生匯報交流之后,教師用課件呈現圖形轉化的過程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重點是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第二次是課即將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學習內容時再次回放圖形轉化的過程,重點是強化轉化的思想方法。并引導學生:“在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時,還要用到這種方法!边@樣為學生以后學習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進行了思想方法的延伸。

  總之,這節課教學時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數學基礎知識,另一條是數學思想方法,并且把領悟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數學教學的要務,把掌握數學思想方法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最高境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2

  設計理念:

  教學中以學生為主,放手讓學生親身體驗,把充足的時間讓給學生思考操作探究。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猜測驗證、轉化變形、聯系比較、遷移推理、回顧總結、實踐應用等數學活動,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感悟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讓學生形成圖形轉化思維能力。并通過運用面積公式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設計意圖:

  1、課堂導入: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復習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有關知識,利用舊知為新知作鋪墊。再開門見山地拋出問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們會求嗎?這樣過渡銜接自然。

  2、自學課本:讓學生自學課本80頁內容,教師提出要求,不足一格的算半格。讓學生數方格,讓學生參與學習,發現其規律。形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3、合作探究:重視操作試驗,發展合作能力。本節課教學我充分讓學生合作參與學習,讓學生剪拼,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全過程,去主動探求知識,強化學生參與意識,我引導學生運用實驗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從而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的關系,高與寬的關系,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得到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底×高,利用討論交流等形式要求學生把自己操作——轉化——推導的過程敘述出來,以發展學生思維和表達能力。這樣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4、優化練習:練習設計的優化是優化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方面。設計的練習有坡度又注重變式。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感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總之,我設計的這一課是一堂快樂的課,是一堂健康的課,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學有所獲,而且真正讓學生由“讓我學”變為了主動的“我要學”的愉悅心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以應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測量、填表、討論、分析、比較、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體會“等積變形”的思想方法,培養空間觀念,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2)使學生在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探究并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轉化與等積變形。并能正確應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鋪墊導入。

  師:同學們好!(出示教具,這是一個長方形框架)。它是什么圖形?

  師: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真讓教師高興。

  師:它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

  師:你的記性可真好,回答的很棒。ǜ鶕䦟W生的回答,教師適時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如果捏住這個長方形的一組對角,向外這樣拉,(教師演示)同學們看看,現在變成了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

  師:對了,你們觀察真仔細。

  師: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這節課就讓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吧。(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自學課本,發現規律。

 。ㄕn件出示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根據圖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大家提出的問題都很好。你認為哪個花壇大呢?如何比較它們的大小呢?

  師:9號同學你這么快想到了,你很聰明,請坐。

  師:其實人們早就學會了用數方格的方法來驗證花壇的面積大小。

  師:(大屏幕出示自學指導)請同學們看自學指導: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按半格計算。

  師:請你們根據自學指導的要求自己認真數一數,并把你的結論填在表中。

  師:同學們數的真仔細,請4號、17號、30號同學把你們填好的表格貼在黑板上給大家展示一下。

  師:大家填寫的表格和老師填寫的是一樣的嗎?請看大屏幕,是這樣填寫的請舉手,好,同學們填得很正確。(課件出示表格)

  師:請你們仔細觀察,從這個表中發現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師:大家的發現和老師的發現是一樣的,你們真厲害呀!

  師:剛才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數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果有一個平行四邊形有操場這么大,用數方格的方法好不好呢?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太麻煩而且得到的數據也不準確,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嗎?誰猜一猜。

  師:提出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相鄰兩條邊的乘積。那誰說的對呢?下面我們還是動手操作實驗來揭曉答案吧。

  三、合作探究,遷移創造。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剪一剪,拼一拼,將你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圖形,看哪個小組拼的快。

  師:各小組展示你們拼出的圖形。(學生演示:這是第一小組的拼法,這是第四小組的拼法很特別唷。)第四小組講一下你們的拼法。

  師:老師很佩服你們的鉆研勁兒!希望繼續努力!

  師:下面我以第一小組的拼法為例,再一次演示一下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請第一小組派代表來作解說。(師課件演示剪拼過程,學生說過程。)(4號同學說:這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是它的底,我們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把剪下來的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四邊形的右側,這樣平行四邊形就轉換成了長方

  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用底乘鄰邊來求面積是錯誤的。)

  師:你說得可真好,都可以做小老師了,大家掌聲鼓勵一下。

  師:好,現在老師把4號同學說的用板書的形式體現出來。(師板書)請同學齊讀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師: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字母公式該怎樣寫?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讀字母公式。

  師:這里老師要強調一點,就是求平行四邊形面積時一定要把它的底和底相對應的高相乘,記住了嗎?

  師:究竟這個公式是否正確?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把導入時拉成的平行四邊形框架放在方格紙上,高80m,這塊地有多少公頃?在這塊地里共收小麥7680千克,平均每公頃收小麥多少千克?

  8、一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底邊長18厘米,這條底邊上的高是20厘米,另一條底邊是15厘米,求這個底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3

  教學內容: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把平行四邊轉化成長方形,找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從而順利推倒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學具準備:

  2塊平行四邊形彩色紙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師:出示平行四邊形,問:這是什么圖形?它有什么特征?生指出它的底和高。你能畫出它一條底邊上的高嗎?(在平行四邊形圖片上畫一畫,并標出底和高。)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創設故事情境

  同學們,喜歡喜羊羊的動畫片嗎?據說羊村的牧草越來越少,村長決定把草地分給各個羊自已管理和食用。懶羊羊分到的是一塊長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塊平行四邊形地,它們認為自已的草地更少,爭了起來。同學們想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你們準備怎樣解決呢?

  2、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復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口算長方形草地的面積。(板書長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面積=長×寬)

  (2)師:你能幫它們求出這塊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

  1、大膽猜想

  師:在學習推導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最初使用了什么的方法?(數方格)今天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能不能也用這個方法?

  師: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生看大屏幕,認真數方格)你有什么發現?

 。▋蓚圖形的面積相等,都是18平方米……) (知識點)

  師:同學們繼續觀察這兩個圖形,并完成的表格。完成后想一想,我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和寬有關,那么我們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什么有關?

 。◣煶鍪疽粋平行四邊形紙板,生看圖猜測。)

  生匯報猜測結果,師隨機板書。

  師:如果有很大很大一塊草地,需要求它的面積,用數方格的方法方便嗎?再則剛才數方格時,我們都是把不滿一格的當半格去數,這樣也不一定準確,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2、操作驗證

  提示:想一想,如果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過去學過的圖形,就可以根據已學過的面積公式計算出它的面積了,轉化成什么圖形,怎樣轉化呢?請大家拿出手里的學具試試看。

  學生動手剪拼(可以小組合作),并向周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轉化的.

 。◣焻⑴c到小組活動中,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師:你是怎樣做的呢?誰愿意上來演示并說一說呢?

 。▽W生有的拼成三角形,有的拼成梯形,有的拼成長方形,還有的拼成平行四邊形……)

  師:同學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各種各樣的已學過的圖形,你們真棒。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哪種圖形的面積我們懂得計算呢?

  生:長方形。

  師:怎樣剪才能拼成長方形呢?

  師:請大家拿起另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動手把它轉化成長方形吧!

  生再次操作。

  4、發現方法

  師:我們已經成功地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請結合剛才的實驗過程,動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問題。小組討論交流。

 。娔X顯示思考題)

  小組討論交流。

 。1)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面積變了嗎?

 。2)方形后的長和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能不能根據這些關系,總結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方法呢?

  實物圖片展示拼剪過程同時回答上面的討論題。

  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知識點)(能力點)

  5、回顧公式推導過程

 。1)結合課件演示各部分間的相等關系。

  (2)指名說說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么樣推導出來的?

  6、學習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如果平行四邊形式形面積用字母S表示,底用a高用h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嗎?(指名說說,師板書:s=ah)

  7、記憶公式

  閉上眼睛記記公式。

  如果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呢?

  8、嘗試運用

  師:我們發現的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不是對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適用呢?請同學們用面積公式幫喜羊羊算一算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看計算結果與數方格方法求得的面積結果是不是一樣?

 。ǔ鍪鞠惭蜓虻牟莸貓D)(說明格式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三、深化運用,加深理解

  通過計算,它們兩人的草地面積相等嗎?(相等)它們終于消除了誤會,破涕為笑,齊聲說:“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原來這么簡單,我們也會了!

  1、算出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考查點)

  課件出示圖形

  (羊村長看到小羊們的進步很高興,說:“再出幾個選擇題考考你們吧!保

  2、選一選。(題目見課件) (考查點、能力點)

 。◤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底邊對應的高)

  你有什么結論?(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3、(羊村長說:我老了,你們能幫我算需要多少棵白菜秧苗嗎?)

  (考查點、能力點)

  有一塊地近似平行四邊形,底是15米,高 是10米。這塊地的面積約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種8棵白菜,這塊地能種多少棵白菜?

  四、解決問題,應用拓展

  1、小小設計師

  羊村小學教學樓前要建造一個面積是24平方米的平行四邊形花壇,請你幫它們設計一下(要求它的底和高均為整米數),可以有幾種方案?

  2、喜羊羊準備在草地的四周圍上籬笆,你能幫它算算籬笆長多少米嗎?

  五、總結全課,提高認識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是怎么來學會這些知識的?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73-74頁練習十七第4-9題

  教學要求:

  1、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應用問題。

  2、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樹立責任感。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2、口算:

  4.9÷0.75.4+2.64×0.250.87-0.49

  530+2703.5×0.2542-986÷12

  3、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底12米,高是7米;

  (2)高13分米,底長6分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

 。4)底0.24分米,高0.5分米

  4、出示課題。

  二、新授

  1、補充例題

  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地底長125米,高2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獨立列式后,指名口述,教師板書。

 。2)如果改問題為“每公頃可收小麥6噸,這塊地共可收小麥多少噸?”怎么解答?

  讓學生議一議,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后評講。

 。3)如果問題改為:“改種花生,一年可收花生900千克,這塊地平均每公頃可收花生多少千克?”又怎么想?

  與上題比較,從數量關系上看,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

  讓學生自己列式。

  辨析:老師也列了三個算式,到底哪個對呢?幫個忙!

  A900×(125×24÷10000)

  B900÷(125×24)

  C900÷(125×24÷10000)

  2、(略)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七第6、7題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七第8、9題

 、嘤幸粔K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27.6米,高是15米,每平方米收油菜6千克。這塊地收多少千克油菜?

 、嵊幸粔K平行四邊形的麥田,底是250米,高是78米,共收小麥13650千克。這塊麥田有多少公頃?平均每公頃收小麥多少公頃?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5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練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練習

  教學目標: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公式,能夠熟練地進行有關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此外,還要使學生明白: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一條底和這條底邊上的高的乘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教學重點: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基礎知識

  1、  請你說一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先同桌說,再指名說)

  得到:S=AH

  2、  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7.5     9.2          

  14

 。1)       讓生獨立做。

  (2)       檢查,可能有兩種情況:

  14×7.5=105(平方厘米)      14×9.2=128.8(平方厘米)

 。3)       討論:你認為哪種正確?請說出理由。

 。4)       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一條底和這條底上的高的乘積。

  3、  先量出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再算出它們的面積。

  1.5厘米                           1.5厘米

  2厘米                     2厘米

  (1)       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

 。2)       檢查: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2×1.5=3(平方厘米)

 。3)       討論:通過計算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得到什么結論?

 。4)       得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強調“等底等高”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

  二、練習

  1、  選擇適當的底和高,計算下面各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10

  5            6                24

  12                          

  18

  20

  2、  量出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計算它們的面積。

  3、  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鐵皮,底是8.5厘米,高是7.2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4、  一塊平行四邊形的土地,底是27米,是高的3倍。這塊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5、  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鋼板,底是4.6米,高是5米,求它的面積。這種鋼板1平方米重59千克,這塊平行四邊形鋼板重多少千克?

  6、  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8厘米

  12厘米

  7、  填空。

 。1)平行四邊形的底不變,高擴大2倍,面積(    )。

  (2)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都擴大2倍,面積(      )。

  (3)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6倍,高縮小2倍,面積(     )。

  三、總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篇16

  課題: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23-24。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讓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與長方形之間的關系。 2、能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1。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一:創設情景。

  公園準備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空地上鋪上草坪,這塊空地的面積是多少?

  1、想一想怎樣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2、展示學生畫方格的方法。

  3、展示學生剪成三角形和梯形,旋轉、平移的方法。

  4、觀察圖,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5、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6、總結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乘高

  7、介紹字母表示公式的方法。

  8、現在你能求出上面這塊空地的面積嗎?

  活動二:求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活動三:練一練。

  1、測量下圖中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底邊和它對應的高,并計算它們的面積。

  2、分別計算圖中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3、如果每平方米草坪要45元,共需多少錢?

  4、計算下面個圖形的面積。

  課后反思:一是通過具體的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二是探索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示學生,把紙片當作草坪,那么如何計算這片紙片的面積呢?可以直接安排學生進行探索,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索;三是以多種探索方法為基礎,歸納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學生在簡拼中,呈現多種剪法,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剪法的共同特點,并比較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

  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有根據圖形面積的大小,直接進行比較,也可以借助參照物進行比較,還可以運用重疊的方法進行比較以及直接計算面積后再進行比較等。讓學生能充分地體驗到比較方法的多樣性,給學生開展比較活動的一個素材,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學生體會到比較面積的大小方法是多樣的。

  先自己想一想,動手實踐,可以用畫一畫,剪一剪、折一折的方法進行探索。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實踐結果。

  全班交流展示。

  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與同學進行交流。

  試求出這塊空地的面積。

  自己試獨立計算,然后說說你的方法。

  說說需要測量什么?計算它們的面積。

  說說你的發現。

  要求共需多少錢,必須先求出什么?

  自己試獨立計算。

  留做家庭作業。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面圖形的面積教學內容:書上總復習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以及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整理完善知識結構,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九冊第70-71頁。教學目標: ①理解并掌握計算公式。 ②會運用公式正確計算。 ③培養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計算公式。...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說課稿(精選6篇)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平行四邊形面積》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一、說教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是在學習了幾何初步知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以及平行...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說課稿(精選5篇)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第一小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窘虒W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會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精選12篇)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初步認識,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的掌握,對后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優秀教案(通用16篇)

    【教學內容】:青島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76頁內容!窘虒W目標】:1、用轉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滲透轉化思想。2.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 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能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面積不變的長方形,通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2、能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在操作、觀察、比較中,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2篇)

    一、課前準備:經過單元導讀課后,學生對多邊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圖形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稱學生已基本掌握;對圖形的面積有了大致的構思,構建起用轉換的方法驗證面積公式。...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教案設計(精選4篇)

    教材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的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的基礎。...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鞏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答有關應用題。2.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3.培養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應用題。...

  • 培養學生到位的自主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案例研究(精選17篇)

    一、 案例背景:執教班級是五(3)班和五(5)班,這兩個班的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知識面較廣。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第25-26頁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3.對學生進行辯詐唯物主...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青島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76頁內容!窘虒W目標】:1、用轉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a在线免费观看 | 亚色中文 | 江湖艳事之巨臀榨精 | 日韩成人无码 | 成人天堂婷婷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 99精品综合加勒比在线观 | 春药按摩人妻弓中文字幕 | 麻豆在网站1区 | 女人一级毛片 |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 | 好紧好湿好爽免费视频 | 国产voyeur精品偷窥222 | 久久五十路丰满熟女中出 | 给我播放的视频在线观看 | 二区在线播放 |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京东 | 正在播放的国产A一片 | 国产精品乱人伦 | 激情综合激情 | 国产成人剧情AV果冻传媒 | 黄色aaa视频 |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 小早川怜子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夜色 | 日本高清黄色片 | 古装三级在线观看 |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 商场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 亚洲AV超碰爽死狠狠热 | mm1313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