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單元《小數乘小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頁的例題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并能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運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小數乘小數的計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培養運用規律探索解決新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出下面各題的意義再口算出各題的結果
5×6 0.08×125 0.94×9
2.09×5 0.23×3 9.65×0
學生口算并說明意義
2、列豎式計算
1.36×12 3.08×25 3.65×21
學生板書,集體訂正.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學生出現的錯誤.并糾正.
因數77070700700因數333030300積
3、填表
(1)口算,把積填在空格內
(2)觀察;一個因數變化了,另一個因數也變化了,積怎樣變化?
(3)小結;積的變化規律是積擴大的倍數等于兩個因數擴大的倍數的積。
二、新授課
1、教學教科書第4頁的例題3。
教師出示例題3的主題圖。要求學生根據主題口頭編一道應用題。
如:學校有一個長1.2米,高0.8米的宣傳欄上的玻璃碎了。現在學校想給它安裝一塊玻璃,需要換多大的玻璃呢?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
題目提供給大家的信息是什么,
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是什么?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條件和問題,并弄清楚這個問題解決方法.
教師:想一想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1.2×0.8)
教師提問:兩個因數都是小數怎樣計算呢?能不能利用我們昨天學習的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同桌的兩個同學為一個小組互相討論一下。
學生活動,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也可以交流.教師下去幫助平時學習能力差的孩子.
學生匯報:讓學生把討論的結果向全班匯報。
教師:把一個因數1.2變成12,也就是把1.2的小數點去掉,這個數怎樣變化呢?(擴大了10倍。)那另一個因數0.8變成8,這個數怎樣怎樣變化呢?(另一個因數也擴大了10倍。)兩個因數都擴大了10倍,那所乘的積有什么變化呢?(兩個因數都擴大10倍,所乘的積擴大了100倍。)那要得到原來的積,應該怎么辦呢?(再把所得的積縮小100倍。)(學生一邊匯報,教師一邊板書。)
1.2 擴大10倍 12
×0.8 擴大10倍 ×8
0.96 積縮小100倍 96
2、鞏固練習。完成教科書第5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講評時要學生說出第一步的思考過程。
提問: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因數的小數位數之各等于積的小數位數。)
這里可以安排學生多發言,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如果孩子不能準確找出關系,教師可以幫助.
教師小結: 因數的小數位數之和等于積的小數位數,所以小數乘小數的計算,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的法則計算,然后在數出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和,最后在積上數出相同的小數位數后點上小數點.
3、及時練習
1、不用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和服有幾位小數。
45.9×3.5 1.23×96.2 654.2×0.258
157.203×8.5 9.26×9.32 7.802×2.65
2、列豎式計算。
6.7×3.25 32.5×9.3 2.56×8.32
3、奶奶買了一塊小花布0.5米,如果每米花布13.5元,奶奶要花多少錢?
三、作業
1、課堂作業:教學書第7頁練習一的第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