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p79-81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把平行四邊轉化成長方形,找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從而順利推倒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啟發,演示等教學方法.
教學準備:
1, 平行四邊形卡紙
要求:底為6厘米,高為4厘米,最小的內角為45度,形狀為: ;
2, 剪刀,三角尺,文具(鉛筆,橡皮等)
3,板貼
文字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鄰兩邊的乘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能告訴老師你最熟悉的平面圖形嗎
生:長方形,正方形.
生: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 × 邊長
二,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師:(出示圖1)你能將這個圖形變成我們熟悉的圖形啊
生:匯報: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形狀變了,面積不變.
師:(出示右圖)這是什么圖形 (揭題:平行四邊形)
你能把這個圖形變成你熟悉的圖形嗎
生:能.
師:同學們,用你自己的方法把你的想法表示出來:
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
匯報:
生1:我是畫圖的,
生2:我是采用剪,拼的方法,先畫一條高,沿著高剪下,移到另一邊.
如圖:
生3:我也是采用剪拼法,但我和生2不一樣,如圖:
師:看了三個同學的方法,你有什么收獲啊
生1:都采用了轉化的方法.
生2:他們都要先畫一條高,然后沿著高剪下,我想因為這樣就可以得到直角.
生3:圖形是轉變了,面積不變.
二,動手測量,推導公式
師:你會求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需要哪些數據呢
學生動手測量數據,進行計算.
………
交流匯報:
生1:我量的是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面積是24平方厘米.因為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
生2:我量的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因為我認為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底,高等于長方形的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高.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積是24平方厘米.
師:兩個同學都說的很好,同學們你們會了嗎
生:會了.
師:你能計算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如圖:
生:3×6=18(平方厘米)
三,應用新知,深化理解
1,口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3,綜合練習
師:同學們這兩個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嗎
生:等底等高,面積相等.
師:出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師:和這兩個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你還能在畫幾個嗎
生:有無數個,只要等底等高就行了.
四,引導回顧,師生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像科學家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探索出來了,真了不起.回憶一下,我們剛才研究經過了哪些步驟
板書設計:轉化圖形 尋找聯系 推導公式
五,課后反思:
1,數學課堂教學中教什么比怎樣教更重要,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教學中,我們是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還是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教學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兩者中我側重于后者.
如何滲透數學思想呢 從一開始,我讓學生把不規則的圖形變成已熟悉的圖形,觸動學生思維的聯結點,凸顯"轉化"的動因.接著出示平行四邊形,學生自然而然想到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長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