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教學計劃
本單元是整個分數教學的重點,必須讓學生學好掌握。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及其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根據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整數的互化,及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教學建議:
1.先算理、后算法 例:2=?
2.先詳盡、后簡略 例:約分
3.先單項、后整體 例:解答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第六單元: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夠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使學生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并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加法的簡便運算。
3.使學生會解答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教學重點:
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再計算”含義。
教學建議:
幫助學生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分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二、本冊教材修訂特點
(一)加強了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現實生活不僅指他們親身經歷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也包括他們接觸到的或可以理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經濟文化生活。以現實生活為題材,不僅可以使學生發現和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問題,而且可以增強數學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原蘇教版教材在這方面已予以重視,本冊教材又在以下幾方面作了修改,以進一步完善。
1.以現實生活的需要為著眼點引入某些新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時,原教材的引用語是“兩個數相除,不能整除時,它們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這是從數學研究的角度引入新知識的學習。修改本的引入語是“應用分數的意義,我們可以解決生活里的一些實際問題”,把原教材中的引入語作為例題教學后的結論。這樣修改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數學是在解決實際生活過程中發展這一唯物史觀。
2.應用題的呈現形式更貼切生活。
例如計算粉刷教室的頂面和四壁的面積這道傳統的練習題,教材中安排兩個學生的話來陳述已知條件,其中一個學生說“我們的平頂教室的長……”使學生自然的想到自己班的教室,學生就會以本班教室為參照,具體地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也還會引發計算本班教室粉刷面積的欲望。再如,在學過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后,以思考題的形式安排了兩道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應用題,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應用抽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3.安排了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
本冊共安排兩次實踐活動,其中“大家來設計”這次活動的四項內容都要求學生動手做數學,其中最復雜的一項活動,是讓學生到商店里量一塊肥皂的長,寬,高,并詢問營業員這種肥皂一箱有多少塊,然后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包裝箱。這是一項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不但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會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用處,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
4.根據實際生活的需要,安排了一些估算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