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小數》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88頁例2
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理解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計算。
2、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探索數學知識規律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入新課:
1、 課件出示例1小明房間的平面圖。
提問:從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想解決什么數學問題?
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以下問題:
(1) 房間的面積有多大?
3.62.8
(2) 陽臺的面積有多大?
2.81.15
提問:這兩道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小數乘法有什么不同?
2、 揭示并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二、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1、 初步探究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1)估算初步探索:
師:請你先估計一下3.62.8的積大約是多少?
小組合作:先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桌聽,再全班交流。
把3.6和2.8都看作3,33=9,面積在9平方米左右。
把3.6看作4,2.8看作3,43=12,面積應該比12平方米小一點。
……
(2)筆算進行探索。
師:通過剛才的估算,我們已經知道了3.62.8的積大概在9的左右。那么實際的結果是多少呢?我們還應該學會計算的方法。通常用列豎式的方法進行計算。
進一步啟發:回想一下以前計算小數乘法的方法,我們是否可以先把這兩個小數都看作整數來計算,這樣你會做嗎?
讓學生先把這兩個小數都看作整數來計算。
討論:這樣后,得到的積是不是原來的積?為什么不是?那主要的變化在哪里?
4人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再閱讀課本86頁,進一步弄清課本的豎式圖示的意思:
原來兩個小數都當作整數相當于都乘了10,積是原來的100倍,只要把現在得到的積除以100,就能得到正確的積。
問:正確的結果與我們估算的結果接近嗎?能正確估算結果的同學真棒。
2、 進一步探究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試一試”
(1)根據剛才你解決問題的方法,你能計算出2.81.15的結果嗎?你能借87頁上的示意圖來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后與同桌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把兩個因數都看成整數,相當于這兩個因數乘了1000,得到的積就是原來積的1000倍。要使現在的積等于原來的積,只要用3220除于1000。
問:現在的積可以化簡嗎?結果是多少?
三、概括推理,總結方法。
1、 引導學生比較例題與“試一試”的計算過程。
觀察例1中的因數和積,你發現了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再觀察“試一試”中的因數和積,你發現了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發?你能說一說因數與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小結:小數乘小數,兩個小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里面就有幾位小數。
2、 引導學生總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師:現在你能總結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了嗎?
在小組里交流你的想法。
在全班里交流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