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小數說課稿
本節課是在小數乘整數以及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86、87、89頁:例1、“試一試”、“練一練”及練習十五1-4題。課題是《小數乘小數》。制定如下目標: 1、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能筆算簡單的小數乘小數。
2、讓學生經歷由整數乘法遷移類推出小數乘小數的過程,培養他們的推理能力,并能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學生自覺自愿檢驗的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準確率。教學重點: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方法教學難點: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二、說教法和學法本節課是計算教學,計算本身有很強的抽象性,如果只注重了單一的算理,往往學生的技能訓練就落不到實處,所以在教法和學法的選擇上我主要考慮以下幾點:(1)貼近生活促興趣本課我結合課本提供的例題,創設計算小明房間面積的現實情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小組合作促探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學設計時力求在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過程中都讓學生獨立思考,同學合作探究,教師給予廣闊的思考空間與交流機會,使學生能夠通過獨立思考、小組或班級交流逐步得出快捷的計算方法,以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3、遷移類推促算理出示房間平面圖時,先以“分米”作為長度單位,數據以整數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尋找數學信息,并根據信息解決問題,當然老師要控制解決的問題以“房間的面積多大?”為主,通過對整數的估算和計算,進一步為新授內容《小數乘小數》做鋪墊。之后轉換長度單位以“米”做單位名稱,這樣數據就以“小數”的形式呈現,名稱的變化,引出數據的變化,遷移過渡到小數乘小數。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嘗試遷移、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的異同。
三、說教學過程1、精心設計復習題根據例題精心設計復習題:口算、單位換算,復習舊知識的同時分散教學難點,降低學生的學習的門檻,更透徹的理解小數乘法的方法。2、有簡到難,由生到熟的引題例題數據的出現是由整數過渡遷移到小數,通過對整數的估算和計算,進一步為新授內容《小數乘小數》做鋪墊,并幫助學生理解小數乘小數的方法和整數乘法的相同點,兩次單位名稱的變化,引出數據的變化,自然而然的遷移過渡到小數乘小數。3、用估算和嘗試計算突破難點當出示小數乘小數(3.62.8=)之后,讓學生依據整數乘法的經驗和估算結果,大膽嘗試計算,并說說自己的想法,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為什么因數是一位小數而積是兩位小數?”。通過合作探究、嘗試遷移、觀察比較的方法,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的異同。學生在觀察和交流討論中,理解了應用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確定小數點位置,為后面的總結概括快捷的方法做了鋪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估算和檢驗的習慣,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4、觀察比較找尋更快的方法學生在經過了例題是“試一試”的教學后,大多會發現用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確定小數點很麻煩,更主要的是學生已經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更快捷更好的方法,就差進一步的確定。這時老師讓學生根據兩個算式,通過觀察比較去尋找更好的方法,就會明白用因數的小數位數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方法更簡便快捷。而老師的總結也為小數乘小數的方法進一步做了概括。4、針對練習,強化認識前四道練習題針對性的練習小數點的定位方法,進一步鞏固小數乘小數中積的小數點的確定方法,第五道練習題是綜合練習,題量足,形式多,強化學生認識。5、小結找出關鍵“你想提醒自己或是同學在計算小數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呢?”一句看似簡單的提問,實際對本節課來說很重要,通過學生的談話,找到小數乘法的關鍵所在:一是“積的小數點的定位”,二是“認真細心的計算態度”,三是“及時檢驗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