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數乘小數-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82~83頁例1、“試一試”以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相應的式題。
2、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活動,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他們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進行交流。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探究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教學難點]理解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后,得到的積回歸小數乘法積的推理過程。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引發問題
1、復習舊知:小明搬了新家,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圖。你能計算每個房間的占地面積嗎?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書房的面積:33=9平方米
廚房的面積: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因為2.7中有一位小數,所以積中也有一位小數。
客廳的面積:3.215=16.05平方米 先按照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因為3.21中有兩位小數,所以積中也有兩位小數。
2、提出問題:有沒有同學能計算臥室的面積?
列出算式:3.62.8 (學生苦于無法計算,面露難色)
指導觀察:“3.62.8”和剛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小數乘小數 ”的計算方法。
二、在推理中實現轉化
(一)嘗試計算,引導推理
1、估一估,確定積的范圍
先估計一下,“3.62.8”的積大約是多少?
估算方法一:43=12平方米,把3.6和2.8分別看成最為接近的整數,把兩個數都看大了,準確得數比估計的數小,所以積小于12平方米。
方法二:33=9平方米,把3.6和2.8分別看成比較接近的整數,把3.6看小,2.8看大,所以積在9平方米左右。
確定范圍:通過剛才的估計,我們知道“3.62.8”的積應該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那么準確得數究竟是多少呢?我們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2、點撥轉化方向
根據我們以往計算小數乘整數的經驗,猜測一下:用豎式計算小數乘小數可以怎樣計算?(把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先按整數乘法進行計算,點上小數點。)
3、嘗試計算,突現矛盾
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小組相互交流。而后,選擇不同的方法板書在黑板上。可能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a:把3.62.8看成3628來計算,結果是1008。因為兩個因數都是一位小數,所以積也是一位小數,結果是100.8。
方法b:我也是把3.62.8看成3628來計算,結果是1008。因為兩個因數都是一位小數,所以積中肯定也有兩位小數,積是10.08。
突現矛盾:兩種算法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根據你的理解,哪種算法可能是正確的?(學生可以從剛才估計的結果來判斷)大家一致認為10.08是合理的答案,看來關鍵問題是積的小數位數。計算3.62.8的積為什么要點出兩位小數?我們繼續研究。
4、激活舊知,引導推理
嘗試解釋:計算3.62.8的積為什么要點出兩位小數?你能想辦法說明嗎?
可能出現兩種解釋方法。方法一:把3.6米和2.8米分別改寫成分米作單位,算出面積是1008平方分米,再還原成平方米作單位.所以積是兩位小數。方法二:運用“積的變化規律”和“小數點移動規律”,計算時把3.6和2.8分別看作36和28 ,把兩個因數都乘了10,算出的積1008就等于原來的積乘100。為了讓積不變,就要把1008除以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