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小數》集體備課
【教法、學法的應用】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小明家房間分布圖的介紹,使學生之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2、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例題1時,結合具體情境,根據圖中的數據能求出哪些問題。提出求房間面積的問題后,可以先指名列出算式,并要求說說列式的依據。讓學生估計“3.62.8”的乘積時,適當指導估計的方法:根據整數部分的乘積估出結果一定比6大;可以把兩個因數都看成較為接近的整數,估出結果一定比12小;也可以根據一個因數比3大,另一個因數比3小,估出結果在9左右。探索“3.62.8”的筆算方法時,可先告訴學生:要把算式中的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后,乘得的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板書使學生認識到:3.6看成36是把3.6乘10,2.8看成28是把2.8乘10,兩個因數分別乘10,乘得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100。由此進一步引導學生:怎樣才能得到原來的積呢?啟發學生把整數相乘的積除以100,也就是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最后,讓學生比較筆算和估計的結果,使學生確認按上面的方法算出的積是合理的。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知識的學習過程,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學會計算方法,將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3、運用轉化思想,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習小數乘法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乘法中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將小數變化轉化成整數乘法來研究,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這樣教學有利于學生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學會學習。教學例題和“試一試”后,引導學生比較:例題中兩個因數分別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試一試”中兩個因數分別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從而發現: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是幾位小數。并由此進一步抽象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4、注重解決問題策略與方法的指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重視展現學生的個性化思路。組織小組交流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發言與傾聽的習慣,學會通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在學生完成“練一練”時,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每道練習題的積里點上小數點,再說說兩道題的因數各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以鞏固對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關系的理解。同時,要提醒學生:積的末尾有0時,要在點上積的小數點后才能化簡。練習十五的第2題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每道豎式的計算過程,分析錯誤原因,然后讓學生自己訂正。第3題估計得數時,可以把“58.5元”看作“60元”,把“5.2米”看作“5米”,估計得數是“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