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反思
《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反思
本課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一列舉》。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會用列表和畫圖來解決問題,對這兩種策略解決問題的價值已經(jīng)有了體驗和認識, 而一一列舉也是我們生活中解決問題時常用的策略之一,同時在列舉的時候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對發(fā)展思維也很有價值。本課的教學重點就是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列舉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覺得應緊扣以下三個方面:
1、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在理解題意后明確列舉的目的。
在教學例1“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花圃”,例2“訂閱下面雜志,最少訂閱1種,最多訂閱3種,有多少種不同的訂法?”后,我均安排了審題的環(huán)節(jié),例1問“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例2問“你是怎樣理解‘最少訂閱1本,最多訂閱3本’的?”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審題明確例1是要找出長方形所有不同的圍法。例2是要找出訂閱1種或2種或3種雜志的所有不同的訂法。讓學生在理解題意后明確列舉的目的,把每種答案都找出來,就需要一一列舉。
2、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找突破口以弄清列舉的內(nèi)容。
出示例2后問“想想‘最少訂閱1種,最多訂閱3種’是什么意思?”既是引導學生認真審題,也是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讓學生明確要找出所有不同的訂法,必須知道訂閱1種,訂閱2種,訂閱3種雜志各有幾種不同的訂法。
3、借助不同方式列舉,在交流合作中學習列舉的方法。
通過例1、例2的教學讓學生展示用文字敘述、字母替代后列舉和列表格幾種不同的列舉方法,通過比較讓學生感受到用列表的方式進行有序的列舉,簡潔明了,答案一目了然。特別是例2這樣需要進行分類列舉的,用列表格的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便,答案一目了然,且不重復也不遺漏。同時在教學中對表格的生成過程也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讓學生初步學會借助表格進行有序列舉。“練一練”我出示“一張靶紙共三圈,投中內(nèi)圈得10環(huán),投中中圈得8環(huán),投中外圈得6環(huán)。小華投中兩次,可能得到多少環(huán)?”這題是一道開放題,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進行列舉,而列表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我啟發(fā)學生:“可以借助列表的方式,也可以想想有沒有其他比較好的方法。” 并讓學生分小組交流合作,使學生在交流合作及教師的引導下最終找到最佳方法——計算列舉,從而使學生感受列舉方法的多樣化。
課后,結(jié)合評課老師的詳細評價和指導,我回過頭來細細反思了整個教學過程,認識到了這節(jié)課中自己存在的許多不足之處。
1、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使學生能有條理的一一列舉,并進行分析,能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應該及時帶領(lǐng)學生:“想一想,我們先找寬是幾米?”再讓學生按有序的順序,把書上的表格填寫完整。這樣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深刻感受到運用一一列舉這一策略的過程以及價值,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