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教學設計(五年級數學上冊)
[教學內容]:課本p59~60頁例1,以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p62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能夠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排列問題。
[教學難點]:確定幾個物體為一組,掌握用計算方法解決周期問題,理解被除數、除數、商、余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感知新知
(欣賞圖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星期等)
師:其實,生活中許多現象都是有規律的,里面還含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找規律)
[設計意圖:數學新課程在內容選擇上,注重學生經驗、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的有機整合,把學生源于生活世界的豐富經驗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強調“數學學習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伊始,教師從學生熟識的自然現象切入,不僅順應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自然引發學生對周期現象的“感應”,從而形成共同的數學學習心理趨向。]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觀察場景,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場景圖)
師:為了慶祝國慶節,老師設計了幾種裝點校園的方案,我們一起來看。
師:從圖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生:盆花、彩燈、彩旗
師:仔細觀察這些物體的擺放,你能發現什么?(生獨立思考,交流發現)
生:這些物體都是按照一定順序、一定規律擺放的。
全班交流:從左邊起,盆花是按什么順序擺放的?彩燈和彩旗呢?(指名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首先感知周期現象,發現其中的規律,體會規律是確定不變的。交流、匯報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規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清楚的表達出來,為下面探究、理解計算解題的方法埋下伏筆。]
2、自主探究盆花,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過渡語:你們觀察得特細致,說得很好,找到了他們排列的規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出示盆花小圖)
師:在圖中,我們能看到幾盆花?如果繼續照這樣擺下去,從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顏色的?第10盆花是什么顏色的?
師:想一想: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的?猜猜看。
師:你有辦法驗證自己的猜想嗎?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你想到的辦法。
教師巡視,注意每一小組交流的情況,發現學生采取的不同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辦法介紹給全班同學?(學生交流討論后整理板書)
預設:
a列舉法:
師: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生:左起,第1、3、5、7盆都是藍花,第2、4、6、8盆都是紅花。位置是奇數的都是藍花,所以第15盆是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