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五上《雞兔同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掌握用嘗試法、假設法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用不同的方法(列表舉例、作圖分析)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明確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一、猜棋子(實物投影展示)
師:同學們,你們都熟悉象棋吧。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猜棋子游戲,5顆象棋子,你能猜猜有幾顆紅棋子,幾顆黑棋子嗎?
師:想一想,有其他辦法嗎?
師:下面請同學們試著猜一猜
生:嘗試猜測
師:你能確定猜的正確嗎?
師:那么你們猜幾次能保證猜中結果。
(師板書猜測結果)
師:翻開棋子,指出正確的答案。
小結:猜測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方法。(板書:嘗試與猜測)用猜測和嘗試把各種情況一一列舉出來,正確答案一定在其中。
二、歷史激趣,導入新課。
我們班的同學非常喜歡讀書,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課件出示古書動畫打開書出現原題),里面記載著許多有趣的數學名題,其中有這樣一道題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師讀,課件中標注出題目中的“雉”(讀成“zhì”),就是野雞。)你讀懂這個問題嗎?
三、獨立探索,構建新知
1.分析題意,嘗試猜測;
師:那這個題目是你讀懂了嗎?說說什么意思,(這道題目是說,現在有一些野雞和兔子,關在同一只籠子里,從上面看,共有35個頭;從下面看,共有94只腳。問有多少只野雞、多少只兔子?)
師:這道題的意思正如同學們所想的一樣,為便于研究,我們可先從簡單問題入手也就是把35頭換成20頭,94只腿換成54條腿(課件出示貼出例題及插圖):雞兔同籠,上面看有20個頭,下面看有54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請一名同學讀題)
師:你從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就是這兩個信息嗎?
2、嘗試逐一列表,進行驗證;
(1)獨立思考:你想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板書各種方法)當學生說用列表法時,問:你想怎樣列表?(課件顯示表格)是這樣的表格嗎,為了表達的內容更清楚,第一行應該填寫什么
請同學們利用嘗試與猜測的方法把各種情況一一列舉到表格中,并計算驗證,看第幾次找到答案。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先獨立嘗試猜測;
2、把你嘗試猜測的各種情況一一列舉出來;
3、在小組內交流你嘗試的過程,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
請一個采用逐一列表法解決的同學匯報
師:這是誰做的?你跟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誰的做法與他一樣?
師:剛才老師有個發現,有的同學在添表時寫的腿數特別快,你能發現什么秘訣嗎?
(因為雞和兔的只數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減少一只雞,腿的總只數就增加2條。)
你們認為這種方法有什么特點?你給它取個名字,(板書:逐一)
小結:逐一列表法雖然比較麻煩,但是不重復不遺漏;
3、嘗試跳躍和取中列表
你能根據發現的規律,減少猜測的次數,找到比逐一列表更簡捷的列表方法嗎
生嘗試
(1)請小幅度跳躍列表的同學匯報
師:除了像他們這樣逐一列舉,我們再來看看這張表,這是誰列的?
由學生自己解說他的列表法,師可以邊聽邊問:說出是如何確定第一組數據的?計算驗證后發現了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調整的?你這一行為什么這樣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