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會場(現場研討課)一等獎:長方體的認識
2.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過程,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初步感知
1.問題引入
借助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辨認長方體、正方體。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長方體 正方體)
2.學生從老師準備的學具中選擇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盒子。
3.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4.教師小結完善課題。
二、探究交流,歸納特點
1.建立長方體、正方體的幾何模型。
(1)教師演示長方體形狀的實物小盒 白色小盒 長方體透視圖。
(2)正方體與長方體過程相同
2.了解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
(1)指透視圖,問:“從這個長方體中你看到了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講解“面、棱、頂點”。
(3)指導學生在學具上找出面、棱、頂點。
3.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
(1)指導學生針對“面、棱、頂點”三個方面進行探索。教師巡視,分組指導。
(2)集體反饋。根據學生的匯報,指導學生逐步完善對長方體、正方體特點的認識,并注意發現和鼓勵不同的發現方法。
(3)歸納特點。教師指導學生填表。
4.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問:“正方體的棱有什么特點?”“長方體的棱有什么特點?”
(2)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圖說明高、長、寬。
(3)指導學生找出長方體盒子的長、寬、高。
5.比較長方體、正方體特點的異同。
(1)問: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2)討論:有人提出“正方體也可以說成是長方體”,你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嗎?
(3)小結: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知
1.p15—1,學生測量后,教師追問其它棱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