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國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找規律》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選擇了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簡單周期現象作為學生探索規律的素材,把生活中按規律擺放的盆花、彩燈、彩旗等場景與喜羊羊與灰太狼生活的草原結合起來,把學生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這些不同物體排列規律的觀察上來。其實要讓學生說出各類物體的擺放順序并不難,但關鍵是怎么樣讓學生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表達清楚。在設計此環節時,我注意了這么一點:特別是在交流時,應該在學生自由匯報的基礎上,老師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規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清楚的表達出來。為下面的計算法解題策略作一個鋪墊。
三、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剛才同學們都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非常好,找到了他們排列的規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那首先我們來看盆花。(點擊出示盆花小圖)初步提問:在圖中,我們能
看到幾盆花?
提問: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誰來猜一猜。(請幾個
學生猜一猜)那你們是怎么想的呢?先把你的解決過程在練習紙上表示出來,然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比一比,你們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開始。
3.全班交流。
引導:誰愿意把你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
學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適時板書:畫圖、推想、計算)
生1:畫圖的策略:o ● o ● o ● o ● o ● o ● o ● o(o表示藍花,
●表示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你一共畫了多少個“圓”?(15個,正好是藍花。)
生2:推想的策略:左起,第l、3、5……盆都是藍花,第2、4、6……盆都是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其他同學明白這種想法的意思嗎?(引導學生說出位置是單數的都是藍花,雙數的都是紅花),像這種方法我們數學上把它叫做推想的方法。
生3:計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
學生說,師板書:15÷2=7(組)……1(盆)答:第15盆是藍花。針對算式,教師提問:能說說2是從哪里來的? (每2盆花為一組)。7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有這樣的7組)。注意7的單位是“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是指接下來一組的第一盆,與每組的第一盆顏色相同)。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教學,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研究觀察物體排列規律以及自主的探索解決此類實際問題的策略。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個體,他們有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驗,對每一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處理方式。我在設計時尊重學生提出的每一種方法,并沒有急于的進行優化策略。讓學生在接下來的解決問題中發現問題,自己優化、選擇合適的策略。
四、獨立嘗試,逐步優化解題方法。
1.出示“試一試”第1題,讓學生自己嘗試解答。
(1)師:我們再來看看彩燈,用你喜歡的方法思考:“從左邊起第17盞彩燈是什么顏色的?”
(2)引導學生針對計算的方法質疑思考:為什么除以3?(每3個彩燈可以看作一組)余數2呢?表示什么意思呢?(接下來一組的第二盞是紫色的燈。)
師:那根據第17盞燈是什么顏色很快的說出18盞燈是什么顏色?
生:綠色。
師:恩!真棒!你是怎么想的呢?那你們會用計算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嗎?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