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成資源成為數學課堂涌動的精彩—五年級“找規律”教學片段觀察分析與思考
教師如何挖掘課堂中學生的動態生成資源,隨機調控并創造條件引導學生提高數學素養,有效利用數學課堂中學生不斷出現的生成性資源,讓其成為數學課堂中不斷涌動的精彩,從而既巧妙地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完成對課堂教學中難點的突破,又不露痕跡地引領學生置身于他們自己創設的一個個精彩的情節中,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目標所在。事實上,我們很多教師在這方面做得還有所欠缺。在一次數學教材培訓活動中,筆者聽了一節數學課,感觸頗深。
[教學片段1]
師:同學們已經找到了盆花的擺放規律,按照規律,左起第15盆是什么花?同學們可以用筆畫一畫,也可以四人小組討論。(學生活動后指名交流)
生:我用15÷2=7……1,所以第15盆是藍花。
師:你能說說15、2、7、1分別表示什么嗎?
生:15表示第15盆花,2表示2盆2盆放,7表示有這樣的7個2盆,1表示還多余1盆。
師:7是不是表示有7組呢,1是不是表示余下1盆呢?因此,我們要在7的后面寫上7組,1的后面寫上盆。
師:那你怎么知道它是藍花?這1盆是在第幾組里的?
生:是第8組里的第1盆。
[教學思考]
應該說,這位同學是非常聰明而且表達能力相當出色的學生,他在教師的追問下能清楚地表達出第15盆花為什么是藍花的理由,分析也很有道理,教師也能抓住重點讓他將理由充分表述。如果教師能突出為什么是除以2可能會更清楚地突出本課找規律的重點,也就不會有下面似是而非的尷尬了。
師: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生:第1盆藍花是單數,第15盆也是單數,所以也是藍花。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腦老師是怎樣說的。(點擊多媒體演示1、3、5……是藍花,是單數;2、4、6……是雙數,是紅花。因此,第15盆是藍花)
[教學思考]
學生其實已經抓住了盆花擺放的規律,找到了單數的花是藍花,雙數的花是紅花,教師為什么要急于借助電腦將這個規律呈現呢?我們一直抱怨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需要加強。其實,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鼓勵和創造機會的。在這里,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充分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如設問:你怎么就從第1盆是藍花就能確定第15盆也是藍花的呢?雖然該生已經回答到了單數和雙數,但讓他充分展開,一方面讓更多的學生聽清楚聽明白,一方面也能鍛煉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師:還有同學有其他想法嗎?
生:我是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師:你是不是這樣數的,先藍再紅,一個個數下去,數到第15盆的時候正好是藍花。這樣數,是不是容易弄錯,我們是不是可以畫一畫?(學生試畫后,教師多媒體演示)
師:還有其他想法嗎?
生:我用15÷8=1(組)……7(盆)算出來的。因為書上畫了8盆花,我以8盆為一組,余7盆,我再數一下,第7盆是藍花。因此,第15盆是藍花。
師:你真有創意,用不同的計算方法也判斷出了第15盆是藍花。好,同學們,剛才我們用了三種方法得出了第15盆花是藍花,有的是畫的,有的是數的,還有的是算的,都很好。下面,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試一試”。
[教學思考]
教師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大膽表達不同的想法,這非常符合新課程的理念。當學生回答數的方法時,教師比較自然地滲透了用筆畫一畫的方法。可是當學生回答出15÷8=1(組)……7(盆)時,教師不該僅僅用“有創意”這樣的話來表揚學生,這其實是本課非常精彩的生成點,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資源,讓學生比較并展開討論,突出除數2與8的本質,從而讓學生理解找規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