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數學五上第三單元《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通用5篇)
蘇教版數學五上第三單元《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會用近似數描述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數量。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
教學資源: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數的近似數。
7936(精確到百位)16493(精確到個位)
學生回答后說說是怎樣想的。
2、導入:我們已經回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數的近似數。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求小數的近似數。(板題)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8。
出示例8: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496億千米。(1)精確到十分位是多少億千米?(2)精確到百分位是多少億千米?
(1)討論第一個問題
依次說說:精確到十分位要保留幾位小數?要看小數的哪一位?怎樣確定近似數?
明確:
①精確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數,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進1。
②得到的1.5是近似數,所以要用連接。
(2)討論第二個問題
讓學生回答后說說是怎么想的,再次強調得數用“≈”連接。
(3)思考討論:
比較近似數1.5和1.50,哪一個更精確一些?近似數1.50末尾的“0”能去掉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結合例題中取近似數的過程說說體會。
明確:
1.5是精確到十分位的結果,而1.50是精確到百分位的結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確一些,正因為如此,所以近似數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是怎么想的。
3、歸納方法:
問: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注意些什么?
*明確:
(1)先要弄清楚保留幾位小數;(2)根據要求確定看哪一位上的數;(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結果。
*強調:要正確使用“≈”。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1,獨立完成。
強調:把2.962精確到十分位時,不能丟掉結果末尾的“0”。
2、練一練/2,出示
(1)指導學生審題。明確題目的兩個要求。先改寫再求近似數。
(2)學生在書上完成。指名板演。
(3)集體交流,分別說說改寫的方法和求似數的方法。
想想: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
(4)把改寫后的小數和求出的近似數分別放入原來的語言環境中讀一讀,比一比,再說說自己的感受,體會用“萬”作單位的小數及其近似數的應用價值。
3、練習七/4。
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注意把9.9674分別保留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結果,根據情況適當加以指導。
4、練習七/6
(1)出示題目,學生獨立完成左邊一組后交流,說說怎樣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獨立完成右邊一組。集體交流。
5、練習七/7。
(1)提醒學生看清要求,獨立完成前兩項。指名板演。
(2)集體交流,注意格式和單位。
6、練習七/8
提醒學生看清要求。指導完成總產量的改寫,并保留一位小數。注意格式。
四、看書質疑
五、總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六、作業:練習七/5、7、8
教學后記:
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會用近似數描述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數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
蘇教版數學五上第三單元《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 篇2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四年級第八冊《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是人教版數學第八冊的內容。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在生產和日常生活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基本性質得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內容的第四單元。而本節課內容是這個單元的最后一節課,主要屬于掌握知識教學。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可以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3、教學重、難點
通過舊知遷移新知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4、教法、學法
根據本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難點,按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二、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獲得,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基于些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9865345874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數。
32645≈32萬47050≈47萬
問:(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課
1、導入新課
(1)、有時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商店買菜,電子稱上顯示價錢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們7.5元,這是為什么呢?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需要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一內容.(板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講授新課
(1)、出示例題情境圖。
師:同一個小數根據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說法即小數的近似數,那我們該如何求小數的近似數呢?
生:思考。
師: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同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相似,都可以根據"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3、以該同學的身高為例進行講解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的方法。
4、把課本上的例題以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做。
師:作必要的講解和分析。
5、總結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生齊讀)。
注意: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看第三位是舍還是入。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數,就要看小數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數。
問:1.0和1數值相等,它們表示的程度怎樣?
a、讓學生明確保留一位小數是1.0,原來的準確長度在0.95與1.04之間。
b、讓學生明確保留整數1,原來準確長度在0.5與1.4之間。
即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數1.0,它是一個近似數,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該注意什么?
a、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數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b、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置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課本74頁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個別上講臺演做。提問其思考的過程。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75頁練習十二的第1題。
2、完成課本75頁練習十二的第2題。
3、把下面各小數四舍五入。
(1)、精確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確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兩位小數是。
(五)、布置作業。
三、說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掌握知識教學,在上課之前自己感覺整節課的設計挺不錯的,開始的分類,由放到收,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而在知識點的獲取時,讓學生主觀發現,分析比較,概括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課的設計,總體感覺還是比較適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的,在結構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應,使整堂課也顯得比較緊湊。
但是上完之后,我總覺得:學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這里需要學生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去思考,但學生的逆向思維似乎都比較欠缺,這是我對學生在能力上的估計不足。整節課時間比較緊張,后面鞏固練習和課小結的環節有點匆匆過場的味道,與自己曾設想的場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勵性的語言還欠缺,這也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
我覺得通過這一節課我學到了好多,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設計課程,要考慮到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還得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四、說板書設計。
蘇教版數學五上第三單元《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 篇3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四年級第八冊《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是人教版數學第八冊的內容。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在生產和日常生活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基本性質得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內容的第四單元。而本節課內容是這個單元的最后一節課,主要屬于掌握知識教學。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可以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3、教學重、難點
通過舊知遷移新知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4、教法、學法
根據本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難點,按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二、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獲得,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基于些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9865345874131XX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數。
32645≈32萬47050≈47萬
問:(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課
1、導入新課
(1)、有時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商店買菜,電子稱上顯示價錢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們7.5元,這是為什么呢?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需要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一內容.(板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講授新課
(1)、出示例題情境圖。
師:同一個小數根據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說法即小數的近似數,那我們該如何求小數的近似數呢?
生:思考。
師: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同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相似,都可以根據"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3、以該同學的身高為例進行講解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的方法。
4、把課本上的例題以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做。
師:作必要的講解和分析。
5、總結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生齊讀)。
注意: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看第三位是舍還是入。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數,就要看小數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數。
問:1.0和1數值相等,它們表示的程度怎樣?
a、讓學生明確保留一位小數是1.0,原來的準確長度在0.95與1.04之間。
b、讓學生明確保留整數1,原來準確長度在0.5與1.4之間。
即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數1.0,它是一個近似數,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該注意什么?
a、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數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b、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置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課本74頁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個別上講臺演做。提問其思考的過程。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75頁練習十二的第1題。
2、完成課本75頁練習十二的第2題。
3、把下面各小數四舍五入。
(1)、精確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確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兩位小數是。
(五)、布置作業。
三、說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掌握知識教學,在上課之前自己感覺整節課的設計挺不錯的,開始的分類,由放到收,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而在知識點的獲取時,讓學生主觀發現,分析比較,概括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課的設計,總體感覺還是比較適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的,在結構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應,使整堂課也顯得比較緊湊。
但是上完之后,我總覺得:學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這里需要學生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去思考,但學生的逆向思維似乎都比較欠缺,這是我對學生在能力上的估計不足。整節課時間比較緊張,后面鞏固練習和課小結的環節有點匆匆過場的味道,與自己曾設想的場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勵性的語言還欠缺,這也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
我覺得通過這一節課我學到了好多,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設計課程,要考慮到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還得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四、說板書設計。
蘇教版數學五上第三單元《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 篇4
今天,聽了《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一節課,心里有些想法,現在把這些想法寫出來。
先說說這節課的三個難點:1,雖然學生在四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求整數的近似數”,但相隔這么長時間,況且在后來的學習中,又不怎么用到這一知識,所以,學生已有的經驗淡忘了;2、對于例題中“精確到十分位”這樣的數學術語,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不容易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即使學生讀懂了題意,理解了精確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數,也必須熟練掌握“四舍五入”這一技術。弄清楚要看十分位下一位百分位上的數決定是舍還是入。學生會誤以為精確到十分位就是將十分位上的數四舍或五入。不掌握技術要領,題目要求一有變化,學生會像無頭的蒼蠅,不知從何下手。3、是遇到需要連續進位的。如:將0.996保留兩位小數。這里有兩次向前進“1”第一次是因為千分位上是6,比5大要向百分位進l;第二次是因為百分位上9加上進來的l,滿十寫0向十分位進1。兩次進1,原因卻各不相同。特別是第二次進1,由于小數加法的內容位于本單元之后學習,因此,這又是一個難點。有的學生不理解進位的原因,在后面練習中遇到題目中有數字9的,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前進1。幾個難點像三個難關擋在學生面前,學生當然不容易學懂。
我想,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應該想辦法突破上面三個難點,是不是可以這樣做:
一、新課前的復習中,應當想辦法喚醒學生對以前知識的記憶:如56640=( )萬 327900000=( )億 56640≈( )萬 327900000≈( )億 復習中,喚起學生“用四舍五人求整數近似數方法”的回憶,明確求“用萬或億作單位的近似數”時,要看萬(或億)后面一位干位(或千萬位)上的數來決定“四舍”還是“五入”。在此基礎上,引出本課學習內容“繼續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數的近似數”。
二、新授中要由淺入深,逐步掌握“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1.教學“試一試”,初步掌握“保留一位小數”的方法。2.教學例題第1個問題,再次體會“保留一位小數”的方法。3.教學連續進位的題目,進一步積累經驗。4.比較取近似數1.5和1.50方法的不同,感知近似數1.50比1.5更精確。然后提問:近似數1.50末尾的“0”能去掉嗎?為什么? 5.結合板書,總結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三、鞏固知識,完善“求近似數”的認知結構。要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作業。
例如:按要求寫出小數的近似數:
9.9674≈ (精確到個位)
9.9674≈ (保留一位小數)
9.9674≈ (精確到百分位)
這是我的一些淺薄想法,希望老師們給予點評。
蘇教版數學五上第三單元《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6~127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六第1~5題。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能根據要求正確地運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使學生初步了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表示的精確程度,理解求得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3.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舊知和類比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區別求近似數與改寫求準確數的方法。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數字?
32□645≈32萬 47□05≈47萬
學生填完后,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新課:
我們學過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精確,只說大約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內容.(板書課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教學例1: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1)教師談話: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同求整數的近似數相似,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2)出示例1。
4.962保留整數、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它的近似數各是多少?
教師提問:保留整數,要看哪一位?怎樣取近似數?
使學生明確:4.962保留整數,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滿5,向前一位進一,求得近似值數5.
學生討論:4.962保留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要看哪一位?怎樣取近似數?
使學生明確:4.962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滿5,向十分位進1,求得近似數5.0. 4.962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上不滿5,舍去.
分組討論:保留一位小數5.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教師總結說明: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3)討論分析:5.0和5數值相等,它們表示精確的程度怎樣?
①教師出示線路圖:(投影出示)
②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使學生明確保留一位小數是5.0,原來的長度在4.95與5.05之間.保留整數為5,原來的準確長度在4.5與5.5之間,所以5.0比5精確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
(4)小結:
教師提出問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知道: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注意兩點:
①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②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
(5)“練一練”分組合作學習.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根據需要用( )法保留小數數位.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 )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 )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 )位……
2.填空:
近似數的結果一般地說6.0要比6精確.因為6.0表示精確到了( )位,6表示精確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丟掉.
3.練習二十六第1題.
按照四舍五入法寫出表中各小數的近似數.
保 留
整 數
保 留
一位小數
保 留
兩位小數
保 留
三位小數
3.8251
9.9674
1.0495
4.練習二十六第4、5題
學生口答。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與求整數的近似數相似.要用“四合五入”法保留小數位數.要注意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六第2、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