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井》
《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7自然段.
3、懂得勞動能給后代帶來甜美和歡樂,培養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媒體運用 |
1、回憶美
2、尋找美
3、品味美
4、討論美
5、贊賞美
6、創造美
| 導入 :第一課時初讀后,井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①請你帶著愛美的心,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尋找課文寫的最美的小段。比比誰的小段最美。 ②請幾位同學互讀自己認為美的小片段。 ③教師朗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小段,擺出與學生比試姿態 ① 抓住學生不服氣的心理,提出要求:認真品讀小片段之后,跟老師展開辯論,品讀時要參考提示,展開創造性想象。 ② 出示“品讀提示”: A:你欣賞的小片段描寫了井的什么?美在何處?歡樂在何方? B:這個小片段的關鍵詞是什么?它們分別讓你想象品味到了那些美好的景象? C:應怎樣創造性的朗讀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達出來? ③ 與學生一起品讀。 ① 靈活出示學生發言的片斷內容。 ②激勵評價。 ③教師小結:佩服學生知識豐富,見解獨特能言善辯。通過發言,感受了井水的甘甜。 ④引導學生體勞動給后代帶來歡樂,贊美以自己的勞動給后代帶來歡樂的人們。
①過渡激勵。 ②師表演朗讀。 ③師生齊讀重點片斷。 ④小結,介紹《吃水不忘挖井人》。 ①要求:用詩歌、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②朗讀自己創作的詩歌作示范。 ③巡視指導 ④欣賞學生作品。 ⑤評價學生的創作 | 1、回憶上節課內容,發言:井外形古老,井水很清,很甜,很涼,給后代帶來了歡樂。 2、①尋找課文中寫的最美的小段。用橫線畫出來。
②帶著美的感受,朗讀自己以為最美的小段。 ③聽老師朗讀,評價。
3、①聽老師提出品讀要求,認真品讀課文。
②默讀“品讀提示”。 指名朗讀“品讀提示”。 ③自由選擇一個小片斷,參考提示仔細品讀欣賞。
默讀、畫批、找出關鍵詞、想象。
創造性朗讀課文部分內容。
4、討論交流。 ①自由發言:回答這段寫了什么?想像到了什么? 鼓勵讀相同段的同學發言。 ②有感情朗讀,深入體會欣賞語言文字與意境之美。 ③朗讀最后一自然段,加深理解. ④體會勞動給后代帶來的歡樂,贊美以自己的勞動給后代帶來歡樂的人們。 ①練讀練背。 ②學生誦讀,評議。 ③齊讀重點片斷。 ④聽故事,看圖片
①明確要求.
②認真聽老師誦讀。 ③獨立創作。 ④展示作品。 ⑤評價。 | 電腦。 出示教學課件:部分板書內容。
電腦展示“品讀提示”。
教學課件:學生發言的片斷內容 。 動畫:水中映著閃亮的星星。
出示課件《吃水不忘挖井人》 ——毛澤東挖紅井的故事。 紅井照片 |
板書設計
井臺
外形
井圈
井 給后代帶來
清-- 數星星 甜美和歡樂。
水 甜-- 澆洗菜
涼-- 浸李子
附:教師創作的兒歌和感想,
傍晚來乘涼,
趴在井圈上,
癡癡往里看,
星星在閃亮。
脫貧感謝鄧小平
致富不忘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