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設計2
四、理性品讀二、三段,從事例中深入理解題意
1、引入:
師:父親的教導在“我”的生活中受用了無數次。“我”說到了幾次?哪一次說得具體?
2、學習第二段:
師:請大家默讀第二段,“我”所走的另一條路,是怎樣的路?
(預設:與眾不同的;大膽的;勇往直前的;……學生講到成功的;實現夢想的;到達目的地的……則指導后分類板書。)
師:好,就請大家在第二段中找找“我”與眾不同的句子和“我”取得了成功的句子。
交流。
⑴ 突然,我的眼睛一亮,一個大膽的念頭在腦海中閃現:我為什么不從毛衣入手,自己設計、制作、出售時裝呢?
師:(指名生讀)對呀,你的意思是說,我──
(體會興奮、激動、驚喜的感覺。)
師:為什么說這是與眾不同的呢?為了成為時裝設計師,別人怎么做,我想怎么做呢?
小結:難怪我會那么激動、驚喜、興奮了。
⑵ 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
(這句話寫出了“我”當時異常興奮的心情。做一名時裝設計師是“我”的夢想,從毛衣入手,設計時裝,走的已經不是一條尋常的路,但“我”決定大膽一試,沒想到一舉成功。幸福來得那么快,就像一朵從天空飄來的云,難怪“我”大喜過望。)
(若學生讀不出異常興奮、激動的感覺,則做一下的輔助。)
① 理解“大喜過望”:
師:這學期語文期中考試,我希望自己能考上85分,沒想到考了95分。讀。
師:此時,你是什么心情?你想把這個“大喜”告訴別人嗎?
② 緊扣“情弦”,情境對話:
師:作者的心情甚至比你們更激動、更興奮。她想告訴維黛安太太什么呢?誰來做做作者的代言人?
(師生情境對話。)
師:現在你是什么滋味?你在想什么?
出示:
師:面對現在的困難,其實,在作者的心里,她有了自己的理解:
出示:
師:你能再一次做她的代言人嗎?
師(補充材料):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啊。我同維黛安太太好像偵探一樣,調查了住在巴黎的每一位美國人。通過朋友們的輾轉介紹,我們終于找到了20位懂得這種特殊針織法的美國婦女。
⑶ 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
① 融情想像:
師:讀讀這句句子,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場面?把你的目光移到設計室里,移到加工車間里,大街上,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② 多元朗讀:
讀出時裝的多;讀出作者的自豪;讀出作者的喜悅……
③ 提升感悟:
師:你覺得這源源不斷的流出來的還有作者的什么?
(若是學生對前面想像和朗讀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就把這一環節滯后。)
齊讀。
3、學習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