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4個生字,能借助詞典,理解文中成語的意思,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父親教導“我”的話。
3、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教學重、難點:
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緊扣生活,激趣導入
師:上課之前,教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從你們家到我們學校,可以怎樣走?
生:說路線
(意圖:從學生的回答中,根據具體情況引出通往學校的路不止一條,從而引出要學習的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二、課題解讀,消滅生字
1、課題解讀
讓學生說說課題中“不止”的含義,再整體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含義。
2、消滅生字
師:把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劃出來,并一起來把生字消滅掉。
生:(齊讀環節)
師:一起讀,讀得很好了,個別讀呢?
生:(抽查學生讀)
師:會讀了,那你們準備怎樣又快又好地記住這些字呢?
生:生發表看法,師適時點撥。
師:(在上面的教學環節之后,及時反饋學習結果,全班聽寫或個別抽查聽寫。同時,特別強調本課的一個多音字“挑”。)
三、課文講解
1、整體理解
師:讓學生概括本課的主要內容。(目的:指出文章中的一個場景,兩個事件,一個啟示。)
在學生概括文中的兩件事時,通過如下方法引導
(1)文中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難?(2)“我”又是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的?
困難(1)交貨時間與紡織速度相差20倍。
(2)時裝展因縫紉姑娘的離去被迫推遲。
解決方法(1)尋找到了二十位會編織那種毛衣的心靈手巧的婦女。
解決方法(2)舉辦不是成衣的時裝展。
2、疑難句解釋
(1)讓學生通過閱讀,劃出文中喜歡的優美語句,或者印象深刻的語句。
(2)教師講解文中的疑難句。
1)有一次,父親帶著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頂。(父親為什么要將我帶到教堂的
塔頂呢?)
2)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大喜過望”指的是所得超過原來的期望,因而特別高興。開辟從毛衣入手,設計時裝的新路,并一舉獲得成功,幸福來得那么快,難怪“我”大喜過望。)
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
(當成功向我招手時,維黛安太太告訴“我”兩周內交貨,那根本不可能。獨具匠心開辟的幸福之路,突然被堵住。“大喜過望”之后的失望,特別讓人沮喪。)
4)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
(從“河流”一詞我們可以知道,流出的除了毛衣時裝外,還有成功的喜悅和繼續尋求發展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
在整體理解了課文內容,并欣賞了其中的好句后,進入拓展環節。
師: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我們知道,解決一件事情,往往方法不只一種,那現在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具體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