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的相關鄉愁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意,感悟詩情.2,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方法體會《鄉愁》及相關鄉愁詩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相關音樂
學生:搜集描寫春天的詞語和詩歌;搜集表達鄉愁的詩.搜集與月亮有關的詩.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導入:我們班是一個內宿班,小小年紀同學們離家求學,一定經常掛念父母,對嗎 其實,這種思鄉的情懷無時無刻不蕩漾在每一個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這樣的詩.
1.導入課題(樂曲:美女思鄉)
《泊船瓜洲》是一首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詩,它是宋代王安石寫的.
板課題,(出示幻燈片1)
2.指名介紹王安石.
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杰出的詩人多如繁星,不勝枚舉.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誰來介紹一下王安石
教師適當補充,強調王安石與南京的關系.(出示幻燈片2)
3.剖題
(1)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乘船經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 (瓜洲)時寫的.
簡介瓜洲:瓜洲,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標注)
(2)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 在本詩題中何意
(3)理解題目的意思.(把船停泊在瓜洲渡口)
(4)同學們打算以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學生有的說結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二,抓字眼,明詩意,悟詩情
過渡:理解一首詩,首先從讀入手.(幻燈片3)
1.初讀詩歌,感知內容
a. 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并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b. 指名讀,正音:間,重,還
c. 明確詩歌的節奏處理.全班齊讀.
2.指導閱讀——抓字眼,明詩意,讀中感悟
a. 第一句
找出第一句中的三個地名,結合注釋,理解他們的位置和關系.畫出他們之間的簡筆畫.
(幻燈片5)理解簡筆畫:波浪線的表示什么,長江在詩中出現過嗎 長江橫亙在京口與瓜洲間,把他們 "隔開"是詩中哪個詞表達了這個意思 請用"間"這個音組個詞 始終的理解應選用哪個詞 (隔開,間隔)
看注釋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 何以見得 (一水)
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著什么
"數重山"什么意思 表示山多還是少 (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包含"數"的詞 "數人","數日" )
還從哪里知道山很少 (摳住"只"補充介紹.)
讀一讀,讀出路程近.板書:離家近——應該還
c. 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
過渡:詩人雖然離家鄉這樣的近,他是否能回到家鄉呢 從哪里知道 (明月何時照我還)
d. "還"什么意思
詩人在什么時候想到回家 (春風又綠江南岸)"又"字又說明了什么
板書:離家久——更應還
誰來說說這一句的意思.
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么感受
板書:思家心切——不能還
為什么不能還 再讀,讀出思家不能回的無奈.
e. 誰能把這首詩完整的意思說一說
f. 感情朗讀,你們知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
三,指導欣賞——入詩境,悟詩情
過渡:(音樂伴奏:平湖秋月)
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種機緣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懸,夕陽西下,塞外蘆笛等等,都會牽動詩人對故土的思念.詩人往往因之而揮灑自己的詩情.《泊船瓜洲》一詩中究竟是什么觸發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呢 讓我們走入詩人的環境,看看能不能與詩人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