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教學紀實
三、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呢?課文中哪些語句對你有啟示?請你把這些語句摘錄到筆記上,還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我們下節課見。
(生讀課文。)
師:這一部分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請你自己默讀一遍,靜靜地思考,把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畫出來,自己試著體會其中的含義。(生讀課文。)
師:大家畫了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我們讀一讀。(生讀句子。)
師:句子的含義大家都體會到了嗎?我們先在小組里討論,一會再和大家交流。(生小組討論。)
師: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句。(屏幕出示: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讀這一句的時候,大家有什么問題嗎?
生: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么?
生:“魚”上為什么要加引號呢?
師:我們先來看看,文中“我”釣到的這條魚對“我”有著怎樣的誘惑?
生:這條魚又大,又漂亮。(讀課文。)
生:而且他們釣魚的地方沒有別人,沒有人會看到。(讀課文。)
師:和這條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可能指的是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
生:可能是金錢、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東西。
生:還可能是其他讓人喜歡的事物。
師:能不能再說具體一些。
生:比如學校里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可是沒人知道。
生:過馬路時,紅燈亮了,周圍沒有警察的時候,是沖過去還是等待?
生:在路上撿到錢,卻沒有人發現,是交公還是自己留下?
師:是呀,這些都是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會經常碰到。道理我們都懂,然而面對這些誘惑的時候應該怎樣去做,卻是一件很難的事。(屏幕出示第2句話:當我一次次……)對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道德看起來簡單,就是怎樣做對,怎樣做不對,但是做起來卻很難。
師:你們理解了句子表面的意思,能結合上下文、或者對剛才那句話的理解具體來說一說嗎?比如,就“釣魚”這件事來說,什么是“是”,什么是“非”?這里的是與非簡單嗎?做起來難在哪里呢?
生:就釣魚這件事來說,放掉鱸魚是對的,留下鱸魚是不對的。因為“我”釣到鱸魚的時候還沒到鱸魚開放日。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作者也很明白。
師: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放掉鱸魚這件事難在哪里呢?
生:課文第3自然段寫著“過了好長時間……濺起了不少水花。”從“我”的動作和魚拼命掙扎的樣子中,讓人感受到作者釣到這樣一條鱸魚太不容易了,所以“我”才不愿意放。
生:還有,這是一條非常漂亮的大魚!
師:這么大,這么漂亮的魚呀!誰能再讀一讀,讓我們感受到這條魚這么大這么漂亮。
(生讀課文:啊,好大的魚……)
師:再聯系當時他的心情想一想。
生:他很委屈,甚至都哭了,這說明做出正確的抉擇是很難的。
師:請你再來讀一讀。
生:還有這一句,“我抬頭……目光投向了父親”。當時沒有人發覺呀,留下這條魚也沒什么。
師:你來想象一下,當時的“我”可能怎樣想?
生:也許我會想,反正也沒有人知道,我就偷偷地把這條魚留下吧。
生:我也會想,留下這條魚也沒有人知道,沒有人會批評我、懲罰我,放回去多么可惜啊!